“中國通識”課程今年8月23日開課,11月17日結束,以25人爲限。
“學習和掌握這些知識,對參與承辦中國相關業務的新加坡律師有實際幫助。”
學員:11周課程受用無窮
劉家銘任職的國際律所有1萬2000名律師,包括來自大成Dentons China的6000名中國律師。
提升新加坡律師對中國法律、文化和商務環境的認識,並掌握中文法律用語的“中國通識”計劃中文培訓課,2020年8月首次推出後獲熱烈反應,至今有約40名律師從中受惠。
Dentons瑞德律師事務所(Dentons Rodyk & Davidson)首席運營官兼高級合夥人劉家銘擅長處理私人財富和家族理財辦公室事務,經常與中國客戶和中國律師打交道。
律政部發言人說:“這項計劃旨在協助本地律師和律師事務所走向國際,更有效地服務海外客戶。我們希望擴大本地精通中文的律師人才庫,讓他們與中國公司和中國律師事務所合作,滿足商務需求。”
發言人說,學員將從課程中掌握對中華文化和商業環境的基本認識,明白法律制度和條文,以及學習中文的法律詞彙。
新報業媒體信托培訓部門HCE制定培訓課程
“課程結束後,學員也有機會通過借調計劃,前往中國的公司或律所學習。”
“課程規劃出色,培訓員知識淵博,講解也很清楚,我大力推薦給想進軍中國法律市場的人。”
與劉家銘一起上課的包括衛達仕凱德律師事務所(Withers KhattarWong)合夥人林慧吟,以及立傑律師事務所(Rajah & Tann)合夥人謝敏怡。
兩國政府也深化在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機制上的合作,在今年4月第二屆中國—新加坡國際商事爭議解決論壇上,宣布共同委任專家團,探討制定新中爭議解決聯合機制在法律上是否可行。
律政部發言人日前回答《聯合早報》詢問時說,中文課程2020年8月首次開辦,今年1月再辦,第三次課程將在今年8月底開課。
律政部約三年前宣布推出“中國通識”計劃(China-Ready Programme),協助新加坡律師做好進軍中國的准備,掌握新機遇。
今年1月,他與幾名同事報讀“中國通識”課程,一來提升自己的中國商務技能,二來要了解課程對其他同事是否實用。
培訓課由新報業媒體信托(SPH Media Trust)培訓部門HCE制定,對象包括執業和企業律師,合格報名者將獲得律政部的津貼。
英文背景出身的林慧吟,對中文法律詞彙不熟,起初不太跟得上中文課,但慢慢地建立起知識和能力,情況逐漸改善。
“較遺憾的是,冠病疫情使學員無法到中國,與當地律師面對面交流。”
“新加坡律所的同事每天與中國律所的同事共事,也常接觸中國大陸和台灣客戶,我們不斷探尋能提升本地律師的中文商務技能的課程。”
他說,“中國通識”課程內容有趣,尤其是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主講有關中國商務文化、法律制度和政治體系的部分。
“這項計劃旨在協助本地律師和律師事務所走向國際,更有效地服務海外客戶。我們希望擴大本地精通中文的律師人才庫,讓他們與中國公司和中國律師事務所合作,滿足商務需求。”
這些年來,新中兩國雙邊貿易持續增加,爲新加坡律所和律師開拓新商機。
完成11周課程後,劉家銘覺得受用無窮,甚至邀請HCE爲律所量身定制內部培訓課。
謝敏怡說,課程非常吸引人和實用,提高了她對中國法律和文化背景等的認識。
“中國通識”計劃咨詢委員會成員、艾倫格禧律師事務所(Allen & Gledhill)中國事務高級顧問黃緒華律師說,課程既涵蓋中國法律制度、中國文化與商業環境,以及法律和商用華文,也針對新加坡律師在執業中可能遇到的中國法律課題做專題講述。
他也說,冠病疫情過後,學員如果可以到中國當面跟同行和客戶交流,對進一步了解中國及開拓中國市場會有幫助。
“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中國客戶和講華語的客戶不斷增加。可以肯定的是,更了解中國法律的條文和制度,以及社會和商務文化,有助我們了解客戶需求,更好地與他們溝通,爲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