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
5月底,新加坡組屋檢測到不明肺結核感染群。
當時,7人出現肺結核,但病例彼此之間沒有接觸!也不曾在同一個地點聚集!
圖源:海峽時報|上月底展開肺結核檢測
現如今過去一個月,衛生部于前天深夜通報:
組屋肺結核感染群病例人數暴增,約170人確診!
衛生部對于居民檢測的態度,也變了!
到底怎麽回事???
衛生部強制檢測!新加坡肺結核
約170人確診,或有新傳播鏈!
今年4月,新加坡衛生部發現惹蘭紅山第2座組屋發生了不明原因的肺結核感染群。
當時,衛生部決定5月27日到31日期間,爲惹蘭紅山第2座組屋所有居民、商家跟雇員進行爲期3天的檢測。
其余在2020年10月後入住,但目前已搬離的前住戶,可自願預約檢測。
自那以後,肺結核感染群再無更進一步的消息……
一直到前天深夜。
衛生部發布通報了以下有關肺結核的最新情況。
1)肺結核感染群,確診人數增至約170人!
5月27日至5月31日,這三天內衛生部一共檢測了574人,但惹蘭紅山第2座組屋街區的住戶一共749人。
意味著還有人沒被檢測到。
受檢574個人當中,經血液檢測發現大約有170人確診(衛生部透露約170人)。相當于陽性率30%!
這個確診率屬實相當高了。
2)肺結核感染群或出現新傳播鏈!
這個消息令人震驚。
5月底的第一輪檢測中,衛生部近期發現了
“另一個病例同紅山感染群有關聯。當局正在追蹤新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原本肺結核病例集中出現在惹蘭紅山的這座組屋。
而現在當局還需要追蹤密接者,說明這一個病例跟感染群有關聯,但可能不住在受影響街區附近!
換一句大白話說,意思即紅山肺結核感染群,可能出現了新傳播鏈,病例外溢……
圖源:CNA
3)這些人必須強制檢測!
原本,5月底的檢測行動屬于自願檢測。相當于當局鼓勵你來,但如果你不來,也不會拿你怎麽樣。
但這次,衛生部明確表態第二輪檢測爲強制性!
官方通告如下:
從6月24日到6月25日,即前天跟昨天2天,爲惹蘭紅山第2座組屋所有居民、商家跟雇員進行檢測。
這次檢測爲期2天,昨天結束。
這次有部分居民需要接受胸部X光檢查。而在第一輪沒有接受檢測的人,這次也會強制檢測。
檢測地點:the Queenstown Hock San Zone Residents’ Committee (RC) Centre,3 Jalan Bukit Merah, Singapore 150003
衛生部特別提醒,如果這兩天沒有趕上檢測的人,可以在8月5日前到這裏接受檢查。
診所:SATA CommHealth Potong Pasir Medical Centre
地址:1 Siang Kuang Ave, Singapore 347919
對于第二輪檢測,衛生部表示需要進一步確定這些肺結核患者的病情到底如何。
是活動性肺結核,還是潛伏性肺結核?
兩種類型的肺結核,關系到到底會不會傳染給別人。
警惕!深扒肺結核特性 初始症狀竟如長期新冠後遺症?
是活動性肺結核,還是潛伏性肺結核?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的官方定義,兩種類型的肺結核特性如下
1)活動性結核病 (active tuberculosis)
可能把結核病傳染給他人,需要即刻接受治療。
在一般情況下,只要根據醫生指示服藥,患者都可順利治愈,甚至超過95%有藥物敏感性肺結核的人士也都會完全康複。
但如果沒有遵守服藥指示,結核病有可能複發,患者也可能對一些結核藥物産生抗藥性。
2)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即患者曾接觸造成結核病的結核杆菌,但結核杆菌在體內處于非活動狀態,沒有任何症狀。
無症,同時也不會把結核病傳染給任何人。
這種情況下,患者可以接受預防性治療,以免日後引致活動性結核病。
所以兩種肺結核,最大的屬性差別就在于會不會傳染給別人。
那麽這次組屋肺結核感染群,以及那個新關聯病例,到底是活動性肺結核,還是潛伏性肺結核?
這一點衛生部目前正在研究。
但回溯2022年新加坡發現肺結核的情況來看,活動性肺結核的可能性比較大。
今年3月2日,衛生部接到7起肺結核病例通報,確診時間爲2月到3月。皆來自惹蘭紅山第2座組屋。 經過基因分析後,4月才確認這7起病例由相似基因組成。這意味著肺結核病例之間理應有關聯。
但這就是奇怪的地方: 7個病例之間,彼此沒有接觸過,也沒有在同一地點聚集過。可他們卻不約而同確診肺結核。
那這些病例是如何傳染給對方的?
再說說現在,截止6月23日,這個肺結核感染群發現約170人確診,並且還多了一個新關聯病例。
這意味著肺結核在過去一個月內持續傳播。
那麽,肺結核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飛沫傳播:如果患者的痰液檢驗出細菌,細菌就可能附著在咳嗽、吐痰、講話所産生的飛沫。致病飛沫的飛行距離約1-2米內,不慎吸入帶菌飛沫,有可能感染。
空氣傳播:如果患者的飛沫接觸到空氣(例如隨地吐痰、未戴口罩等),細菌就可能附著在塵埃上,飄到更遠的地方,擴大感染範圍。
警惕這些症狀!他因肺結核 左上肺破了一個洞!
肺結核治療棘手嗎?
可以很明確地說,肺結核可以治,但麻煩。
活動性的肺結核病患,首先要經過藥物治療2到3周,近一個月的時間,來降低自身的傳染力。
直到活動性肺結核轉化變成潛伏性肺結核,不再具有傳染力。
轉變成潛伏性肺結核後,還要再經曆6個月到9個月的治療,最後才能痊愈。
光是治療時間,就長達半年以上。
這個過程中,潛伏性結核患者如果沒有按時吃藥,有可能再惡化變成活動性肺結核。
此外,沒有按時服藥,也可能變成抗藥性結核病,那麽治療難度更高,治療時間也會變長。
這就能解釋,爲什麽新加坡2月、3月出現7個肺結核病例,但一直到5月還有3人在治療。
所以綜上對于肺結核就三個字:需警惕!
但現在的問題在于,肺結核的初始症狀跟新冠後遺症相像……
據數據,長期新冠後遺症出現頻率最高的症狀依次如下:疲倦、呼吸困難、關節痛、胸痛、咳嗽、嗅覺失靈等等。
患有肺結核的症狀包括:
咳嗽、發燒、夜間盜汗、體重減輕、沒什麽胃口、咳血、胸痛、疲勞疲倦。
因爲症狀相似,所以有人將肺結核跟新冠後遺症相混。
這事就發生在6月15日,中國台灣。
當天,台灣醫院發現一個56歲男性患者,他感染新冠從確診到康複,連續咳嗽超過4周。
他以爲自己有新冠後遺症。因爲身邊有朋友也有類似症狀,即痊愈後還在持續性咳嗽。
而且看了各種報告,新聞,都說新冠痊愈後很多人都出現持續咳嗽情況。
他不以爲然,實在咳嗽到受不了,才到醫院檢查。
沒想到,卻驚悚發現自己其實感染了肺結核,X光檢查出左上肺有一個2.5公分的破洞……
據醫院官方通告,這個56歲盧姓男子的痰液抹片結核菌爲陰性。但電腦斷層掃描判定左上肺破洞爲肺結核菌所造成。
目前這個病人正在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治療進展未知。
因爲這個男子的遭遇,當地醫師特別提醒:
如果患者將咳嗽認定爲新冠後遺症導致的咳嗽,那麽就容易忽略其他導致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
患者近期有發燒、胸痛、心跳加速或呼吸困難惡化等症狀,一定要立即就醫,可至胸腔內科進行檢查及確認。
綜上所述,別把肺結核當後遺症。
如果出現8大症狀一定要及時看醫生:
咳嗽、發燒、夜間盜汗、體重減輕、沒什麽胃口、咳血、胸痛、疲勞疲倦。
如患有傳染性肺結核,需馬上治療。沒有接受治療的人,可能會把結核病傳染給家人或其他人。
但接受治療後的人不會。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出具的肺結核治療指南如下:
1)醫生會給2周的病假。
2)接受治療的首2周不應外出,必須留在家裏。除非直接觀察療法,即在醫療人員的監督下服藥,需要到專門診治中心。
3)除非是單獨一人,否則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首2周務必戴上口罩,並且在咳嗽或打噴嚏時必須用紙巾蓋住嘴巴。
4)經曆2周治療後,患者很大幾率不再傳染結核病,但必須完成至少半年至9個月的療程。
5) 治療2兩周後就能恢複原來的生活,繼續工作,也不必特別調整飲食。重要的是必須繼續按時服藥和複診,確保順利康複,並且避免在社區內傳播結核病。
以上就是肺結核須知。
在新加坡,肺結核屬于地方性流行疾病(endemic disease)。直到1960 年代都有非常高的感染率,當時近半的兒童都是患者。
過去15年來,感染率已大幅下降,但肺結核的發病率還是維持在每10萬人之中有35-40名感染者之間。
值得注意的還有這一點,潛伏結核感染患者,約有5% 于初染後的2年內變成活動性結核病,另外5%則有可能在那之後患上活動性結核病。
所以不意味著潛伏性就可以不在乎了。
另外,關于肺結核的易感人群,目前說法是所有年齡組的人都可能得結核病。
新加坡即將面對 新冠+肺結核+骨痛熱+猴痘?
過去兩年,因有新冠壓一頭,很多傳染病的發病率都出現了史低。
然而從今年起,新冠疫情還沒真正消退,肺結核、骨痛熱症、猴痘都來湊熱鬧了。
新加坡看起來四面楚歌。
1)第五波新冠疫情峰值未知! 國大迎新會20人確診
新加坡從新冠疫情以來,經曆了5輪疫情:
(圖源:衛生部)
而這一次新冠疫情,預計會逐漸被新變種毒株取代,鑒于BA.4和BA.5毒株的傳播力比原有的BA.2更高,新加坡衛生部預計這類病例會繼續增加。
近日新增病例明顯增多
社區病例中,如果按照年齡分,20-59歲青年、中年群體感染人數最多。
0-11歲:563起
12-19歲:397起
20-39歲:2237起
40-59歲:1658起
60-69歲:623起
70歲和以上:396起
其中,特別是年輕人。
最新消息,新加坡國大商學院于6月15日到17日期間舉辦3天迎新會,很多學生在迎新會結束後紛紛確診!
國大官方正證實有人確診。
參加迎新會的學生表示,至少20人確診。並且有人爆料,迎新會第二天已有人檢測陽性,但聚會無終止。
目前國大官方表示,違反安全措施的人會進行紀律處分。
圖源:新明日報
而這一波新加坡新冠日增病例峰值多少,暫無人預測。
2)骨痛熱症病例,環境局:預計每周確診總數將上升
今年的骨痛熱症疫情也爆發得很不尋常。一爆發得太早,早于高發期1到2個月就開始傳播。
一個是爆發得多,2022年截止到目前,累計骨痛熱症病例達1萬5853人。
而在過去這一周,本地新增1258例。相比前一周有所下降,但這個下降是不是因爲病例減少還不好說。
因爲環境局官方口風依舊一致,即接下來每周骨痛熱症病例人數會上升,並且超過2020年的周增最高記錄1787例。
截止6月20日,新加坡骨痛熱活躍集群達373個,其中133個爲黑區(病例超10人)。
骨痛熱症狀:發高燒、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頭痛、肌肉和關節疼痛,眼球後部疼痛,作嘔和嘔吐。
症狀一般會在被帶有病毒的伊蚊叮咬後的1.5至10天內出現,如病況較輕,症狀會在兩天至一周內消失。
病情較嚴重,出現上述症狀後的3天至7天內,症狀加重包括劇烈腹痛、持續嘔吐、牙龈出血、吐血、呼吸急促和全身疲乏。
3)肺結核 如前文所提到的,衛生部透露確診約170人,疑似有新傳播鏈,目前還在檢測、追蹤、調查。 相當于發展前景未明。
4)猴痘,6月21日通報至今無更新
衛生部6月21日晚間公告,患者是一名42歲的英國男子,他是空服人員,上周三至上周五(6月15日和17日)在新加坡,並在周日飛入和飛出新加坡時再次入境。
周一他的猴痘檢測呈陽性,目前在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住院治療。
患者在新加坡停留期間除了在酒店,16日還去過一家按摩店和在三家餐廳用餐……
(圖源:CNA)
患者的情況穩定,已經確定了13名密切接觸者,所有密切接觸者在最後一次與病人接觸後將被隔離21天。
衛生部敦促公衆,特別是旅行者,提高警惕,保持高標准的個人衛生,包括在上完廁所或手髒了之後經常洗手。
(圖源:《新科學家》 )
如果他們出現任何與猴痘相符的疾病症狀:高燒、淋巴結腫大和皮疹,都應立即就醫,並應告知醫生他們近期的旅行史。
綜上,新加坡衛生部接下來這幾個月應該會很忙……
新冠、骨痛熱、肺結核、猴痘,症狀說像也像,比如發燒,頭痛等,不是很容易區分。
這種情況下,保持良好衛生條件、人多地方戴口罩會比較好。
這一點,就要跟總理學一學了。
他這幾天去非洲盧旺達參加會議,閑暇時間出門逛街,包括總理在內的新加坡部長一行人,全部都是戴口罩的。
而盧旺達當地的民衆,從總理打卡的照片來看,戴口罩的人真不多……
也難怪,新加坡至今都未完全移除口罩令。
在傳染病亂生的未知風險下,口罩才是實打實的第一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