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爲這是一篇普通的八卦稿?不,它除了八卦,還幹貨十足!)
2月4日,北京電視台《養生堂》節目主對于鍾南山的一段采訪,火爆全網。
不是因爲內容多麽精彩,而是因爲主持人讓人不適。
一段嚴肅的采訪,她全程帶著不合時宜的微笑,被網友痛斥“輕浮”。
詳情不再介紹,大家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了解。心理學分析:那個采訪鍾南山的女主持人,爲什麽惹衆怒?
一時間,這位主持人被口誅筆伐,針對該事件的文章鋪天蓋地,數不清的10W+。
如今半個月過去了,我很好奇這位主持人楊雅淇,現在怎麽樣了,來給大家梳理一番。
在輿論發酵最強烈的那幾天,在她的那條微博下,網友罵聲一片。
被罵慘了的楊雅淇,將這條微博刪除了,可網友比沒有放過她其他的微博。
于是她只好將微博設置成了網友不可評論的狀態。
網傳,由于批評的聲音太多,該女主持曾因壓力太大不敢出門,不知真假。
我查詢了之後這半個月《養生堂》的節目,依然是該主持人在主持,狀態依然是全程帶著職業化微笑。
不過,網友對此並不買賬,《養生堂》官微下面,一邊倒都是罵她的聲音,甚至有網友表示會因爲一個主持人而放棄觀看這檔節目。
這位女主持人的現狀及未來,貌似都不樂觀。
印象這東西,就是有這種頑固性,一旦形成,極難改變。
今天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印象管理的話題。
要說主持失誤,我們還能想到朱丹。
前段時間朱丹頻繁上熱搜,因爲她的口誤。
頻繁到什麽程度呢?頻繁到大衆懷疑她是不是裝的?會不會是來蹭熱度?一個如此專業的主持人不應該啊。
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好像沒有人用自己的職業汙點來蹭熱度。
那場史詩級口誤現場,
- 她先是把張麗娜叫成周麗娜;
- 迪麗熱巴叫成迪麗熱媽;
- 周筆暢說成醜筆暢;
- 把迪麗熱巴叫成古力娜紮;
- 林允叫成允兒,而現場允兒也在場。
又過了一個周,她在另一場采訪中,又將積陳立農叫成“趙立農”,全程沒意識到出錯了。
大家對朱丹的口碑一落千丈,從感情中的“卑微丹”到主持中的“口誤丹”,朱丹正在把她原本的一手好牌,漸漸打爛。
不過她這次的印象管理之敗,和楊雅淇這次的事件,還有著本質的不同。
- 因爲,朱丹的口誤最多被觀衆群嘲,大家笑她專業水准下降;
- 而楊雅琪事件則從情感上冒犯了觀衆,引發的是觀衆的憤怒情緒。
而這種情緒,相對是難以化解的。
人們都善于通過各種自覺和不自覺的手段,給他人營造一種印象,讓對方認爲自己具備某些特質。
這又被稱爲“印象管理”。
心理研究表明:人的第一印象在 100 毫秒內就會開始組建,哪怕僅看照片一眼。
所以,你的朋友圈頭像、你的簡曆照片,是十分重要的。
因爲人們會憑借你的表情、你的妝容、你的服飾,來推測你的個人特質,人們會很快就通過這些碎片,拼湊出一個完整的第一印象。
哪怕這個印象並不客觀,但是卻牢不可破。
究證明:A對B形成不好的第一印象,幾年之後詢問再次詢問A對B的看法,和當初形成的第一印象相差無幾。除非,在這幾年中,他們有過深層次的接觸和交流,而B向A展示過完全不同于第一印象的一些特質。
可是問題的關鍵在于,你一旦給別人形成了不好的印象,你還有沒有機會再去接觸和展現。
在上面的這兩個案例中,就很明顯。
楊雅淇沒有太多機會去給公衆展現她的另一面,唯一展示的舞台《養生堂》,也沒有給她太多發揮的空間;
而朱丹不同,首先她有粉絲基礎,在她處于風口浪尖時,她上了綜藝節目《吐槽大會》,在節目中她現場說了一段人名版的繞口令貫口,很長,但是順利完成了。
這就給了她轉變印象的可能。但注意,只是可能,人們只是在原諒她的路上走出了一大步而已。
爲什麽?
你要警惕“批評者算式”。
什麽是批評者算式?
就是我們大多數人在面對批評時所使用的數學公式,即:1條侮辱+1000條贊美=1條侮辱.
通俗理解,一條侮辱能夠抹殺一千條的贊美,它也被稱爲“這個星球上最有力量的魔咒”。
該理論還認爲:
01、批評者算式不會因爲成功而消失。
不管你取得多大成功,這個批評者算式不會就此消失。
但是這樣說法,你不能用極端的方式來理解,你的努力是可能會轉變人們印象的,只是不論何時,我們都會面臨批評者算式的風險。
就像江一燕,作爲一個跨界文藝女青年,她不能說不成功,但是一次的失足,口碑徹底坍塌。
抹殺你的一切成就,只需要一次負面事件即可。
02、你每相信一次批評者算式,它就會更有力量。
《溝通的藝術》中說:懷疑和恐懼就像肌肉,越練越強;每次當你相信了一個謊言,下次就更容易去相信。
當你一旦被批評聲淹沒,喪失了自信,喪失了證明自己的勇氣,你就會徹底在這個算式中消沉。
03、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批評者算式問題。
喬恩.阿卡夫說:
你知道亞馬遜網站上的哪條書評,讓我對我的書《輕易放棄的人》思考最多嗎?並不是那95條打了5星的評論,而是那1條打了1星的評論。
大到全球巨星、世界名人,小到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免不了會有這樣的想法。
結語:
如何去正面這個算式,將批評作爲成長的契機,不在批評中沉淪,而在批評中改正和奮起,是我們每個人面臨的挑戰。
這是這一事件帶給我的思考,希望對你也有所啓發。
END.
【原創文章,盜版必究。作者Tina,浙大新聞學碩士,多年媒體記者經驗,心理咨詢師。如果喜歡,歡迎點贊並關注@Tina心理,持續輸出心理學原創好文,從心理學視角幫你解讀生活、看透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