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港地形圖(底圖爲1975年新加坡街道圖)
後港自19世紀開港以來,居民以潮州人居多,因此有後港人乃“潮州人,家己人”的說法。從前的後港很大,從實龍崗路三條石(黃埔河)到七條半石盡頭(實龍崗河)都統稱爲後港。如今劃分的後港面積縮小許多,5萬多個組屋單位讓18萬居民營造溫馨家園。
19世紀中葉,新加坡到處都是甘蜜種植園,後港也不例外。那時候法國天主教會在本地創建教堂,後港七條石曆史最悠久的聖母聖誕堂(Church of the Nativity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就是其中一所爲種植員工設立的教堂。聖母聖誕堂成爲該地區潮州天主教徒的核心,至今仍然保留著用潮州話傳福音的傳統。
後港七條石的聖母聖誕堂是該地區最古老的建築
後港七條半石 港腳漁村
後港地鐵站附近的港腳廣場和輕軌港腳站都以“港腳”命名,這是移花接木的結果。潮州話的港腳指的是“河口”,確實地點在實龍崗路上段的盡頭。上世紀80年代,這裏仍然有上百艘漁船停靠,爲本地人提供新鮮的海産。
漁村起源于一個世紀前,中國潮州府惠來地區的天主教徒來到新加坡避難,本地天主教會跟殖民地政府磋商後,安排一組人到萬裏墾荒,原籍惠來縣白冷村的人士則在港腳創建甘榜實龍崗漁村,將活蹦蹦的海産載送到五條石林大頭巴刹和六條石西門路巴刹,再由二盤商轉銷到其他街市。
實龍崗河繁忙的港腳漁村(圖源:互聯網)
後港六條石 大井腳
後港六條石的蘇馬巴實龍崗村(Somapah Serangoon Village)地處實龍崗路上段和淡濱尼路交界,今天的Kovan City所在地。蘇馬巴(Hunmah Somapah)是大地主,後港六條石、樟宜十英裏(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榜鵝、裕廊都有他的土地。蘇馬巴的兒子巴薩帕別名“動物之友”,二戰前在榜鵝尾海邊創建占地6個足球場的動物園:從柏斯帶入單峰駝、黑天鵝和小馬,從雪梨引進海豹,隨後又從荷蘭動物園運來四頭獅子,成爲外國觀光客的旅遊熱點。
蘇馬巴實龍崗村乃後港居民的活動中心,日常墟市和搭棚演戲貫穿著舊時光。這裏俗稱“大井腳”,名字源自一口比普通水井寬約一米的大井。據說大井水源充足,從來沒有幹涸過,全國制水的日子街坊也不必發愁。上世紀80年代興建組屋時,大井被填平。30年後建屋局在後港第203座組屋前興建仿大井腳的亭子,消失的地名總算重見天日。
六條石的西門路巴刹乃漁産分銷站之一。二盤商風雨不改,大清早便聚集在大井腳,邊喝咖啡邊點評天下事。天色微亮時,海鮮也運到了。365天下來,大井腳的早晨只有農曆新年那兩三天才清閑下來。
上世紀60年代,永泰制衣廠在蘇馬巴實龍崗村附近設立本地第一家牛仔褲工廠。永泰主動邀請工友加入工會,並在工廠旁興建員工宿舍,讓單身人士住宿。熟練的車衣女工是制衣廠最強的勞動力。到永泰求職的女工以年輕少女居多,做了幾年後結婚生子,然後就辭職顧家了。挽留熟練員工的方式之一就是在廠內提供托兒服務,接收滿月的嬰兒;適齡上學的孩子由小巴專門接送,免除女工的後顧之憂。友好的勞資關系成爲當時的楷模。
上世紀60年代,永泰制衣廠在蘇馬巴實龍崗村附近設立本地第一家牛仔褲工廠(圖源:新加坡檔案館)
後港五條石 多元化社區
後港五條石的林大頭巴刹晝夜都一樣熱鬧。百年前,殖民地政府率先于直落亞逸巴刹推出第一個“小販遮棚”,試驗成功後在林大頭巴刹依法炮制,讓露天小販有個遮陽擋雨的地方。
林大頭巴刹內有兩百個攤位,外面幾條街小販雲集,比室內更熱鬧。淩晨5點左右巴刹便開始一天的運作,小販或挑著扁擔,或推著手推車,將自家的雞鴨與瓜果蔬菜運來擺賣。夕陽西下時輪到熟食攤登場,三五知己齊聚在大排檔旁,攤主打烊時才踏著星光打道回府。
後港鬥母宮乃五條石的另一地標,這座約120年的福建廟宇跟本地其他九皇爺廟一樣,農曆八月卅日到海邊迎駕,九月初九恭送九皇爺回銮。廟會有花車出遊,舞龍舞獅助興,連演多場大戲,爲居民帶來節慶的喜樂。
九皇信仰可能源自遠古的星宿崇拜,隨著時日演變成鬥母九皇。九皇爺的母親“鬥母”乃北鬥星神,地位自然比九個孩子崇高,不過在新馬,九位皇爺的光芒卻蓋過鬥母。另一派學說認爲九皇爺乃上古九位帝王,統治中國4萬多年。也有人認爲九皇爺指的是鄭成功,事緣鄭成功秘密召集各路英雄,于福建省沿海借鬥母神誕,一連九天招兵買馬。鬥母左右手分別舉著“日”和“月”,即號召衆人反清複“明”,這些都可從後港鬥母宮的對聯和建築格局看出端倪。
後港鬥母宮內“深奧”的日月對聯
五條石的尤索夫回教堂(Masjid Haji Yusoff)跟後港鬥母宮同期成立,可見後港早已是個多元化的社區。老居民結合馬來話和中文,稱回教堂爲Sembahyang亭,也就是禱告的場所。回教堂的創建過程跟許多鄉村華人廟宇相似,信奉回教的印度古吉拉特(Gujarat)商人在本地發迹後,捐錢捐地建立小教堂,惠及附近的甘榜村民。隨著人口增加,教堂籌集資本擴建成現在可容納400人的規模,開辦成人宗教課程和學生補習班等。
一個多世紀前創建的尤索夫回教堂(Masjid Haji Yusoff)
有林路富 無林路厝
福建人流傳過一句口語:“有林路富,無林路厝。”原籍福建南安的林路于清末來到新加坡從事建築業,並在後港四條半石的武士革路(Wolskel Road)一帶買下土地,創建福安餅幹廠和福安磚廠。跟武士革路相連的武吉阿蘭路(Bukit Arang Road)俗稱福安路,可見林路不只在原鄉的林路大厝聞名而已。
磚窯是粗重活,早年連開采原料都用人工挖掘。當時磚窯的工作服簡單,只需套件圓領汗衫和闊裆長褲的“唐山阿伯”穿著。二戰結束後,福安曾經運作過一段時期。這個毗鄰中華中學的地區已由私人住宅取代,福安的名字亦消失無蹤。
潮州人出花園
後港的天主與基督教堂多,華人道教廟宇同樣鼎盛,從前老人家周末上教堂讀聖經,逢年過節則祭拜祖先神靈。潮州廟宇如半港天後宮和鍾頭宮都供奉媽祖,延續“未上紅頭船,先拜媽祖娘”的信仰,後港5道的鍾頭宮也是少數舉行潮州人“出花園”儀式的廟宇之一。
出花園儀式大同中有小異,都在早上進行。孩子沖過花涼後換上新衣服,象征煥然一新,腳踩紅木屐代表高中狀元、平步青雲。
根據潮汕風俗,孩子出生後,母親在床底下供奉公婆神(也叫床腳婆、公婆母、花公花嫲等),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出花園當天,母親點香向公婆神請辭,禀告孩子已經長大,可以照顧自己了。母親所准備的食物有豬內髒、紅雞蛋、紅龜糕、白斬雞等,吃了豬內髒等于更新腸胃,改善不良習性。男生出花園的紅龜糕是尖形的,女生則是扁的,吃了可保健康長壽。男生以公雞當供品,象征朝氣蓬勃、奮發圖強;女生則用母雞,祈求將來生兒育女,多子多福。男女生都必須咬雞頭,寓意出人頭地,獨占鳌頭。
我在潮州人創辦的學校讀書的年代,好些同學都不約而同于七夕當天拿假,經老師解釋後才了解到七月初七當天,虛齡15歲的孩子由大人帶領“走出花園”後便長大成人,必須對自己的行爲負責。說來奇怪,有些平日嘻嘻哈哈,遊手好閑的同學,好像突然間長大了,變得格外懂事,學業突飛猛進。
後港的學校:從五只小豬的故事談起
後港最著名的潮州學校就是新民中學。新加坡有六七所“新民學校”,其中後港公立新民學校是新民中學的前身,其背後有個五只小豬的故事。二戰結束後,新加坡面對大量超齡學生的問題,殖民地政府開辦的英校不接收超齡生,催生民間辦華校的熱潮。後港人葉帆風索性賣掉家裏蓄養的五頭小豬,租下實龍崗路上段的舊洋樓,公立新民學校正式開課。上世紀80年代,學校由政府接管。
後港公立新民學校:新民中學的前身(圖源:新民校友)
在後港長大的張湖才,老家早已變身爲如今已丟空的實龍崗初級學院。半個世紀前,他于後港新民完成十年中小學教育,小學同學幾乎清一色潮州人,潮州話成爲課余的生活語言。中學的時候雖然有些同學來自其他地區,潮州人還是占八成以上。
從前私會黨滲透各個角落,連小學生都有樣學樣,沾染些許江湖氣,老師肩負著化頑化愚的使命。新民的老師流行家訪,走遍每一條鄉間小路。有些家庭甚至一家大小都上過同一位老師的課,甘榜情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後港五條石林大頭路的兩層樓店屋,外牆上還可見到大僑學校的痕迹。消失的大僑學校取義“大埔華僑”所創辦的學校。日戰結束後,學校于巴耶裏峇蔥茅園複辦,80年代初由政府接管,遷入宏茂橋第54街的新校舍。
後港五條石林大頭路還有一所上世紀30年代創建的醒華學校,向四海通銀行租地,月租只需區區2元。附近的光洋學校于百年前創建,這是另一所從小學擴展到中學的民間學府。上世紀80年代光洋停辦一年後由政府複名,在碧山鎮以政府學校的身份東山再起。
羅弄亞蘇(Lorong Ah Soo)有座戰後成立的後港海南同鄉會,爲從前的後港海南村留下印迹。二戰前,海南村聚居約百戶人家,村中水尾聖娘廟的理事和一些村民聯辦化蒙學校,讓孩子們讀書識字。
後港曆史悠久的教會學校,對在地孩子的教育跟民間辦學的貢獻不遑多讓。19世紀末天主教會已于後港創建第一所華校,發展爲後來的聖嬰中學。聖嬰女校、蒙福和搬遷至白沙的海星女中,都緩解了戰後超齡學生、學校不足和女子教育等挑戰。
隨著社會人口流動,婦女走入工作職場,後港人的潮州人、家己人的觀念正在淡化,也不再咬著雞頭出花園了。雖然如此,就如魯迅所言:“石在,火種是不會絕的”,只要你開口,還是聽得到老人家熟悉親切的鄉音。
參考文獻
1.A Short History of Tampines Road –Busy Junction, Customs Station and Illegal Alcohol , https://reme-mbersingapore.org/2019/01/14/tampines-road-customs-station-quarters/accessed 6 Jan 2021.
2.HOUGANG HERITAGE TRAIL A COMPANION GUIDE, National Heritage Board, October 2020.
3.Masjid Haji Yusoff,
https://www.roots.gov.sg/places/placeslanding/Places/landmarks/Hougang-Heritage-Trail/Masjid-Haji-Yusoff accessed 16 Jan 2021.
4.Searching for Singapore’s Last Water Wells, https://remembersingapore.org/2014/04/19/singapores-last-water-wells/accessed 15 January 2021.
5.陳愛薇,“退潮前 尋後港小潮州”,《聯合早報》2020年10月4日。6.以上綜合參見“南洋書法中心”網站張列舉的相關資料。
6.梁康伯原著,徐李穎翻譯,《尋廟新加坡的華人廟宇》新加坡道教學院2011年9月。
7.沈斯涵,“九皇信仰與星宿崇拜”,《聯合早報》2021年11月4日。新加坡海南會館,http://hainan.org.sg/accessed 27 January 2021.9.邱程光《洪雲生書法展序》,2015.
(作者爲英國皇家造船師學會會員、自由文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