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
快讀

公積金局調查:子女給父母家用數額微減 獲得家用年長者比率也下降

2022 年 7 月 25 日 呆米77

時任人力部長楊莉明2019年在國會答複一個書面詢問時說,截至2018年12月,領取退休入息的公積金會員中,每月入息不到500元者占74%。這些年滿65歲的會員都參加退休存款計劃或終身入息計劃,共約26萬8000人。

邱金(75歲,退休者)的兩名孩子不時會給她幾百元的生活費,但不是每個月定期給。“我有三個孫子,其中一個要去澳大利亞讀大學了,所以我孩子的負擔也很重。”

公積金局指出,對本地年長者來說,除了公積金退休入息外,親友給的家用也是重要的經濟支柱。

本地每10名年長者中有七人每月定期收到親友給的生活費,不過,有子女給生活費的年長者占比前年開始下滑,收到的生活費數額有所減少,中位數從500元降至480元。

中央公積金局近日公布“退休養老與健康調查”(Retirement and Health Study)中有關年長者生活費的研究報告。這項追蹤調查自2014年展開,每兩年會跟進同一批新加坡人的情況。研究員通過問卷提出退休、身心健康、生活方式和社會參與等各種問題,了解他們的退休與醫療需求。

調查結果顯示,約七成年長者有親友給生活費。75歲及以上年長者中,有77%獲得親友給的生活費;65歲至74歲的年長者中,有65%收到親友給的生活費。

李雅玲(67歲,清潔工)兩名20多歲的兒女五年前大學畢業後踏入職場,從領到第一份薪水後便會拿小部分薪水孝敬她。

子女給的生活費中位數也在第四輪調查中下降,從500元減少至480元。這可能是冠病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導致子女無法定期給父母一筆家用。

2014年至2019年進行的第一至第三輪調查中,有子女給生活費的年長者比率從58%增至69%。不過,在第四輪調查(2020年至2021年)中,這個比率降至64%。

李雅玲說:“我自己還在工作賺錢,每月的個人花費也不高,能三餐溫飽和有交通費就足夠,所以不會太在意孩子有沒有給我零用錢。現在他們給我的錢,我都存在銀行。未來有機會就會用來出國,我還沒坐過飛機。”

調查也發現,65%年長者有子女定期給生活費、4%收到配偶給的生活費、8%從其他家人如兄弟姐妹或朋友那裏獲得生活費。

她透露,兩名孩子的工作沒受疫情影響,今年還獲得加薪,因此,孩子給她的生活費增加兩成,共約1000元。

王秋芬(75歲,退休者)的五個孩子開始工作後便定期給她生活費,每個孩子每月給她約200元。“因爲疫情,有幾個孩子的工作受到影響,有時候會給我少一點,但是我也明白,夠用就好了。”

公積金局:親友給家用是年長者重要經濟支柱之一

相關文章:

  • 統計局調查:家庭月均收入2300元 無業年長居民收入私人年金與公積金入息只占15%
  • 公積金局調查:健康退化或有更多時間求醫 退休者醫藥花費比繼續工作者高
  • 調查:若工作重複性高不耗體力 年長者較願意重新受雇
  • 中國“永不倒閉”的公司,從不找明星藝人代言,每天純賺30多億
  • 快手輸不起春節“撒錢”大戰
  • 孩子沉迷手機,在疏不在堵,越禁止孩子玩手機越觸發“白熊效應”
親子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2022 快讀 | 服務協議 | DMCA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