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
快讀

新加坡坐擁12家“獨角獸”公司,已成爲東南亞數字經濟發展的頭部陣地

2022 年 7 月 25 日 市值观察

bige_1209154106_9566.png

東南亞經濟近年發展迅猛,電子商務和金融科技成爲主要創新領域,盡管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但2021年仍然誕生了不少“獨角獸”公司(估值十億美元以上),不少國家更是實現了“零的突破”。

 

盡管新冠疫情、俄烏沖突、供應鏈中斷和能源成本上漲等因素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但數字化轉型成爲亞太地區經濟增長的推動力。中國和印度是區域內不可忽視的新經濟力量,東南亞擁有龐大及年輕的消費人口,在數字化轉型中獲得突破性增長。

 

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和彙豐銀行最新聯合發布的《亞太地區新興巨頭企業報告》顯示,2021年亞太地區新經濟發展迅猛,“獨角獸”公司(即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的總數增長至450家,獲得的風險投資達1930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67%,爲2018年的兩倍多。

默認標題_自定義px_2022-04-2717_10_40.png

該報告調查了6472家估值5億美元以下的科技類初創公司,覆蓋中國內地、印度、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12個亞太地區主要市場。在這6000多家企業中,中國內地占比32.8%位列首位,印度占比30.1%排名第二,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緊隨其後,分別占比12.7%、8.7%、3.8%。

 

報告顯示,中國仍是區域內新經濟領域的主導力量,印度創新科技發展勢頭強勁,是區域內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東南亞借數字化轉型的東風獲得飛速發展。以各市場排名前十的初創公司總估值計算,中國內地以50億美元排名第一,印度以46億美元排名第二,日本和新加坡分別以35億美元、32億美元排名第三和第四,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市場亦嶄露頭角。

 

在東南亞,電子商務和金融科技是主要創新領域。在近期新崛起的前十大初創公司中,新加坡有四家來自金融科技領域,其中湧現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應用程序Stader Labs、區塊鏈機器學習平台Multiverse Labs、加密貨幣數字錢包im Token及DeBank等Web 3.0 企業;在印度尼西亞新崛起的前十大初創公司中,有五家來自金融科技領域,四家來自電子商務領域;馬來西亞有四家來自金融科技領域,四家來自電子商務領域;泰國則有七家來自媒體與科技(TMT)相關領域。

 

新加坡坐擁12家“獨角獸”公司,已成爲東南亞數字經濟發展的頭部陣地

當地時間2022年5月16日,新加坡街景。新加坡目前擁有12家“獨角獸”公司和超過9300家初創公司,是東南亞數字經濟發展的前哨。圖:視覺中國

 

新加坡目前擁有12家“獨角獸”公司和超過9300家初創公司,是東南亞數字經濟發展的前哨。新加坡物流企業Ninja Van、AI科技公司領創集團(Advance Intelligence Group)、科技創新情報SaaS服務商Patsnap、金融科技公司Nium均在2021年晉升“獨角獸”行列。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局長傅美晶在報告中稱,2021年新加坡初創企業吸引了112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542億元)的投資,是2020年的兩倍多。

 

彙豐銀行(新加坡)首席執行官黃繼瑜觀察到,新加坡作爲區域金融中心,風投基金參與B2B軟件或金融服務領域初創公司A輪和B輪融資的興趣日益增加。財富管理、家族辦公室和高淨值人士均在尋求新經濟領域的投資機遇。

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都在近期迎來了第一家“獨角獸”公司。泰國在2021年收獲三家“獨角獸”公司,包括電商物流公司Flash Group、數字金融提供商Ascend Money及加密貨幣交易平台Bitkub。其中,Ascend Money由螞蟻集團和泰國正大集團參與投資。菲律賓金融科技公司Mynt在2021年11月跻身“獨角獸”公司行列,該公司在2017年獲得螞蟻集團注資。馬來西亞則在2022年初實現了“零”的突破,二手車電子商務平台Carsome在2022年1月完成2.9億美元的融資後,估值達到17億美元。

 

越南在新冠疫情之初僅有1600家初創企業,而現在這一數字已超過3000家。越南擁有四家“獨角獸”公司,包括互聯網科技公司VNG、金融科技公司VNLife、區塊鏈遊戲公司Sky Mavis及電子錢包Momo。其中,VNG創立于2004年,最初以遊戲業務爲主,現在還包括聊天應用軟件Zalo和電子錢包Zalopay。VNG在2014年就成爲“獨角獸”,背後的投資者包括淡馬錫、騰訊等。

 

過去幾年,利益于龐大的人口紅利,印度尼西亞新經濟發展迅猛。報告稱,十年前,該國只有不到2500萬互聯網用戶,而現在這一數字達到了2.12億人,占該國人口的70%以上。印度尼西亞已孕育出東南亞互聯網巨頭GoTo,也出現數字支付解決方案Xendit、“先付後買”服務商Akulaku等“獨角獸”,電子商務平台Bukalapak則于2021年8月成爲首家在該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獨角獸”公司。

 

新加坡坐擁12家“獨角獸”公司,已成爲東南亞數字經濟發展的頭部陣地

報告稱,到2030年,亞太地區的新興成長型公司將會對全球經濟格局産生深遠的影響。2021年,亞太地區吸引了1930億美元的風險投資,超過全球私募投資的四分之一。亞太地區未來或趕超北美,成爲全球産生最多“獨角獸”公司的區域。

“星港錢潮”是中國領先的專業媒體財新爲新加坡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經濟和商業報道推出的重磅欄目,想要獲知更多相關信息,點擊這裏。

*原文標題:東南亞疫下誕生了哪些獨角獸?

*免責聲明,分析內容僅代表受訪者個人觀點,不作爲任何人或機構的投資建議

*本文爲財新網“星港錢潮”欄目特供新加坡眼。

 

新加坡坐擁12家“獨角獸”公司,已成爲東南亞數字經濟發展的頭部陣地

— END —

 

相關文章:

  • 他曾5米跳台都不敢跳,她則戰勝了免疫性疾病,看第一次站上奧運跳水台的新加坡跳水運動員如何演繹“零的突破”
  • 新加坡格鬥“獨角獸”One冠軍賽虧損猛增
  • 馬雲“首富”沒保住,卻養了一只“獨角獸”,讓馬化騰措手不及
  • 馬雲的“獨角獸”迅速崛起,已有2億用戶,網友:大家又受益了
  • 東南亞互聯網巨頭上演“三國殺”
  • 中微公司——半導體設備“獨角獸”,A股未來的茅台?
社會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2022 快讀 | 服務協議 | DMCA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