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戈振偉
2021年6月2日,中集集團在深圳總部召開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並通過了《2020 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2020 年度監事會工作報告》、《2020年年度報告》、《關于 2020 年度利潤分配、分紅派息預案的議案》等11項議案和報告。
2020年,中集營業收入941.59億元,同比增長9.7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及其他權益持有者的淨利潤53.50億元,同比增長246.88%,基本每股收益1.41元。
本次股東大會決議,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28元(含稅),不送紅股、不轉增。
公司年報顯示,中集成立于1980年1月,主要産品爲集裝箱、道路運輸車輛、能源/化工、液態食品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空港/消防及自動化物流裝備的制造及服務業務。2020年,中集的集裝箱産銷量繼續保持全球行業第一。
2020年,中集各項主要業務中,集裝箱制造業務、道路運輸車輛業務、海洋工程業務、空港/消防/自動化物流裝備業務、物流服務業務、産城業務的營業收入有所增長,金融及資産管理業務相對平穩,能源/化工/液態食品裝備業務、重型卡車業務出現下降。
“一箱難求”仍將持續,集裝箱業務大概率保持量價齊升
對于最重要的集裝箱行業發展情況,中集董事長兼CEO麥伯良在會上表示,目前集裝箱仍是世界上最先進、最高效的運輸載具,從長期來看,集裝箱制造行業還會進一步增長。
自去年以來,歐美港口受疫情影響導致空箱回流較慢,形成區域性的集裝箱結構性短缺,再加上中國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産做得很好,推動了進出口貿易快速增長。幾個因素疊加導致中國出現集運艙位“一箱難求”的局面。
根據德路裏航運咨詢公司(Drewry)數據,集裝箱運價指數自 2020 年 7 月以來快速回升,目前已處于相對高位,2020年全行業集裝箱産量同比增長 10.3%。
根據目前的最新情況,麥伯良判斷,今年“一箱難求”很難解決,集裝箱相對緊缺的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而今年中集的集裝箱業務大概率保持量價齊升。
對于投資者關心的大宗商品尤其是鋼材價格大漲的問題。麥伯良表示,多年以來,中集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每周跟蹤,每兩周對采購、生産和定單進行決策來應對原材料價格等行情的變化,“價格波動很正常,中集長期的經驗顯示,我們應對的成效很明顯。”
海工業務累計虧損超百億,今年有望大幅減虧
界面新聞大灣區頻道記者在本次股東大會現場發現,中集的海工(海洋工程)業務被屢次提及,投資者普遍關注中集的該項業務什麽時候能打個翻身仗。
海工業務屬于中集的拓展業務。麥伯良曾經對媒體說,他夢想的中國未來“既可上九天攬月,又可下五洋捉鼈”,“航空航天事業實現了前一個夢想,我造海工平台,開發海洋,是要助力實現第二個夢想。”
2005年,國際油氣行業迎來景氣窗口,海工裝備的全球需求迅速提升。中集掃描全行業尋找標的,2008年開始正式收購煙台萊佛士,改名爲中集來福士。煙台萊佛士前身爲煙台造船廠,1994年被新加坡企業看中購入,並更名爲“萊佛士”。
對于這筆並購,中集充滿了期待。公司曾稱,交易將會對公司未來利潤增長帶來正面影響;有助于公司進入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即特殊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建造業務領域。
但在控股煙台萊佛士的第一年,中集就遭重創。2010年,中集海工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4.44億元,卻虧損11.09億元。
事實上,除了2014年實現盈利0.05億元外,中集的海工業務在其他年份均虧損。
2020年,中集海工業務的營業收入爲人民幣 54.25 億元,淨虧損人民幣 19.43 億元。
累計算來,從2010年控股煙台萊佛士至2020年,公司海工業務的累計虧損109.9億元。
對此,麥伯良判斷,海工業務今年應該能大幅減虧。
麥伯良表示,近年來海工轉型升級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中也帶來了很多機會,包括將海工板塊的存量平台改裝成風電安裝平台,改成海洋文旅平台等舉措,進一步盤活和利用現有資産。目前海上風電比較受關注,中集也在謀劃在海上風電下一輪的更多的發展布局。
“我們正在努力推進海工業務的轉型升級,隨著海洋經濟的發展和世界能源形勢的變化,中集的海工業務改善可期,將深遠地影響中集未來幾十年的發展。” 麥伯良說。
與深圳國資協同發展,推動旗下業務分拆上市
股東大會上,也有投資者對參會的中集非執行董事,來自深圳資本集團的孔國梁提問,咨詢中集與深圳國資協同合作的進展。
2020年,深圳國資正式入股中集集團。深圳國資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深圳資本集團合計持有中集集團29.74%的股份,成爲第一大股東。
孔國梁表示,自從去年成爲中集的第一大股東之後,深圳資本集團一直把深圳市屬國企與中集的戰略協同工作作爲一個重點的工作來開展。
今年以來,深圳資本已與中集的業務板塊舉行了兩次協同對接會。除了現有業務的對接,雙方還瞄准未來産業的發展機會,從業務層面、股權層面,開展合作,甚至進行資本運作,來提升協同價值。據了解,中集在坪山有80萬平方土地。
資本運作方面,中集旗下主要板塊企業紛紛獨立分拆,赴A股上市。其中,中集車輛已經獲得證監會注冊批文;中集安瑞科子公司中集安瑞環科技股份也計劃在創業板上市,已取得董事會通過;中集天達也鎖定了創業板。
中集表示,未來有好的業務,條件合適還是會積極推動它們上市,這也符合國家政策,且這些分拆業務都在集團合並報表範圍內,分拆不會對集團的估值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