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購房能力的指標
房價收入比
我們通過,房價收入比,這個指標,來衡量一個地區的住房情況。它是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一般認爲,合理的房價收入比的取值範圍爲4-6,若計算出的房價收入比高于這一範圍,則認爲其房價偏高,房地産可能存在泡沫,高出越多,則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越大,泡沫也就越大。
但是在新加坡,這個指標通常不適用。因爲這個住房價格一般適用于私人房産,也就是商品房。這個指標忽略了幾個代表性的因素,比如貸款獲得的難易程度,政府補貼程度,國家儲蓄金等因素。因此,本期文章,我們來以私營房屋爲主的香港,和公營房屋爲主的新加坡爲切入點,來進行對比,一並來了解兩地的住房情況。
兩地公私營的住房比例
在新加坡,無論你多麽低收入人群,無論你是什麽樣的社會地位,你都有資格擁有房子住。
新加坡組屋,是一種公共房屋,它類似香港的公屋和居屋,可以租也可以賣,面積大概是70平方米到140平方米,售價150萬到350萬人民幣之間。在人口規劃的驅動下,香港和新加坡的房屋呈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
在新加坡,八成的新加坡人住在組屋,其中,有九成人擁有業主産權。
但是在香港,這個比例比較懸殊。截止至2016年,香港的公營房屋數量僅占三成,超過一半的香港人住在私人房屋中。
這種住房比例的懸殊,勢必會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長遠來看,香港缺乏人口規劃,亦或是沒有將住房問題當成必須解決的頭等大事。我們能看到,香港可以釋放的土地資源,比如郊野公園,高爾夫球場,填海,宗地,農地等等。只有大刀闊斧去做事情,才能逐步去解決住房問題。
新加坡的土地規劃之路
在新加坡,不可能找到沒房子住的人
劉太格,是新加坡規劃之父。他在1969年加入新加坡建屋發展局(HDB),當時他每年到香港考察公屋發展,也就是說,新加坡的公屋政策,其實源頭和靈感皆是來自于香港,現在香港住房供應情況落後新加坡這麽多,著實讓人有些驚訝。
劉太格說:“現在的新加坡,不可能找到沒房子住的人。”在新加坡,公共房屋其實沒有明確指標,也就是要釋放多少單位給多少人,這一切是跟隨著人口規劃和發展而慢慢提供。對于一個國家,人民會面臨買得起和買不起私人住宅的兩難。但新加坡的政策是,必須要讓每一個新加坡人都有房子住,所以要提供多一些公共住宅。
上面的數字更新到了2016年。到2018年,香港擁有約80萬公屋,40個資助房屋,160萬個私人住宅,公私比例4:6。反觀新加坡,101萬個組屋,37萬個私人住宅,公私比例7:3。
提供住宅就是提供社區和服務
新加坡全島被劃分成5個片區,核心是中央商務區CBD,其他片區,每個都有5~6個新市鎮,每個鎮服務20~30萬人。這些項目均是由HDB負責開發和發展,比如說設計和興建房屋,銷售及物業管理。
來源:新浪博客每一個新市鎮會有自己的城鎮中心,它能解決包括居住、日常消費和就業問題。消費方面要額外提一下,市鎮的商鋪或店面,是要找HDB來租,而不是找私人開發商來租。在這其中,政府會控制租金,用來穩定市場和平衡居民的消費力。除了租金,政府還要控制店面種類,不會讓大品牌進來而擠壓本地商業。
劉太格在一次采訪中說道:“香港的機會確實沒新加坡好,沒有這麽大的開發量去累積經驗。新加坡特點是尊重科學,然後依據知識再去做計劃。政府會尊重人在生活時的使用空間多大,使用效果如何,把這些數據集中起來做評審,才去施加行動。一次一次往複,就會有進步。”
土地的規劃
劉太格在1989年擔任新加坡市區重建局總規劃師的時候,就爲新加坡做了一份100年概念計劃。從中央層次以及大的長遠的規劃方面,來決定新加坡未來怎樣發展。衆所周知,建國初期,新加坡只是一個孤零零的沒有自然資源的小島,如果沒有了規劃,那就相當于斷了生路。長遠的規劃,會定位新加坡在未來是一個怎樣的城市,這奠定了新加坡成爲今天國際化大都市的基礎。
反觀香港,目前相對較新的規劃就是《香港2030+》的公衆咨詢。這樣看來,香港和新加坡走的是兩條截然不同的路徑。
土地是最棘手的問題,新加坡的土地主要是靠填海和征用兩種辦法。政治方面,由于新加坡政府代表人民,因此資本家不得不向人民低頭,否則就要離開賴以生存的利潤了。因此,建國初期,新加坡政府的土地僅有40%,2018年,這個數字增加到80%。土地征用和管理方面,就有10多個諸如《收回土地條例》的法律條款來約束土地使用。對于高爾夫球場,現在有約1/3的球場在未來幾年到期,政府已經表明會收回有關土地,用來發展住宅和商業用途。
政府也會善用土地,在街上經常能見到一大片草地,這些是政府未來發展的用地。爲了善用空間,政府會平整土地,變成草地,平時給大家散步,做運動,有需要時在發展。
新加坡的這些土地,往往沒有明確的規劃,而是留給市場去決定。HDB會定期進行社區調查,進而市場就會決定是辦公用途,還是住宅,或是其他娛樂場所。
爲了高效利用土地,新加坡的政府部門都是分散到不同地區。不同的政府部門,可以分散運營。
市中心租金很高,政府不願意承擔過于高昂的成本。並且,市中心往往燈火通明,政府部門下班早,市中心失去了活力就變得冷清。此外,政府部門占用的空間很大,擠掉了商業空間。相反,從市場角度看,金融法律等相關行業更願意負擔高租金,這也算是市場下對土地的使用規劃。所以,在新加坡找政府辦事,會在體力上比較消耗。
對地産商的態度
新加坡政府決不允許只爲一小撮人的利益服務的現象發生,這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政策有所不同。
商人的本質就是追逐利益,因此政府不允許補貼商人。對于地産商方面,政府決不允許囤積土地。商人買了土地,5年內必須建好,2年後賣出。如果囤積,就要被罰款,比如1年大概12%,2年16%等等。對于地産商來說,這就是經營成本了,賣不出去就要被罰錢。
行政態度決定未來
30年前,新加坡預留了濱海灣南側的填海土地,用來擴展今天的中央商務區。另外,根據政府對未來的規劃,在裕廊東計劃發展適合科研的新型中央商務區,瞄准的是自動化和智能化的商機。
預測問題,而不是問題來了再解決問題,這就是新加坡特色。新加坡的一舉一動想的很細,提前做好規劃後,才去行動。反觀香港乃至是深圳,每次都在說自己的土地少自己做的已經足夠好。論土地資源稀缺程度,能和新加坡相比的地區,也算是屈指可數了。一味的回避困難並不是解決之道,關鍵看政府能否做足長遠規劃,能否有鐵腕般的執行力去改革和解決問題。在新加坡,大家對土地的印象往往是:土地太少,所以政府更加善用土地。有規劃,有理想,有執行力,才能真正解決人們所需,才能建設好威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