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意見明確提到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
全國政協委員鄭秉文在今年“兩會”的一份提案中建議,公積金應加快改革步伐,而不是因噎廢食,並提出了公積金改革四大思路。持續數月的公積金存廢之爭或將畫上一個句號。
5月18日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下稱《意見》),在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中,《意見》明確提到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向21世紀經濟報道介紹,中國的住房公積金制度雖然在投資收益率、統籌層次等方面存在問題,但在制度效率和制度公平方面,住房公積金的表現並不差,爲職工緩解住房難發揮了作用,其曆史使命並未完結。
鄭秉文在今年“兩會”的一份提案中建議,公積金應加快改革步伐,而不是因噎廢食,其思路有四:
一是提高統籌層次,加強地區間互融互通,提高收益率;
二是整體改制爲國家住房公積金管理公司,成爲獨立法人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三是改組爲國家住房銀行;
四是參照新加坡中央公積金的思路,與企業年金合並。
公積金存廢之爭沸騰
今年2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撰文指出,除稅收等政策以外,建議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爲企業直接降低12%的成本。
他認爲,住房公積金制度是1990年代初從新加坡學來的,現在我國房地産早已市場化,商業銀行已成爲提供房貸的主體,住房公積金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大。
黃奇帆表示,以下三個措施可以確保取消公積金讓老百姓完全不會吃虧:
第一,公積金變年金,公民已繳存公積金的收益只增不減;
第二,已經發生的公積金貸款可以按照一定利率優惠政策轉化爲商業貸款;
第三,取消公積金不是意味著職工就得不到企業繳存的6%,而是個人有了更大的資金使用的靈活性。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建議引發大量爭論。
北京大學金融學劉俏和張峥兩位教授發表署名文章《我們爲什麽反對“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政策建議?》予以反駁。
文章稱,“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是一個不恰當的,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糟糕的政策建議,不僅不能在‘非常時期’真正給企業減負,而且會破壞正常的市場規則和秩序,給經濟生活帶來一系列不必要的負面沖擊。”
文章認爲“公積金是作爲住房工資強制發到職工賬戶裏,是免稅工資,是職工福利的重要體現形式。無論從企業還是職工的角度,住房公積金都是職工勞動報酬的一部分”。
格力總裁董明珠與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理事長、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隨後公開表示,贊成取消公積金。更是給公積金制度的存廢的討論,添了一把火。
事實上,廢除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觀點早已有之。
支持者認爲,住房公積金制度已完成曆史使命,在制度公平上存在問題,取消可以爲企業減負;
反對者認爲,取消住房公積金,意味著動了工薪階層的蛋糕。
公積金不能因噎廢食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指出,住房公積金存廢問題再次成爲熱點話題,有人認爲住房公積金制度不公平,主張廢除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已經完成了曆史使命。“我認爲,評價住房公積金要從效率和公平兩個方面來考察。”
在制度效率方面,鄭秉文認爲:
建立公積金制度以來,累計發放個人住房貸款3335萬筆,其中雙職工占三分之一,即約有5500萬人受益,在1.44億實際繳存者中,38%的人成爲住房貸款人,這個受益比例是比較高的。
2018年發放個人住房貸款253萬筆,發放金額1.02萬億元,平均每筆40萬元,在三線城市交首付後就基本上解決了職工購房問題。
公積金貸款利率低,五年期以上3.25%,比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基准利率低1.65-2個百分點,僅2018年發放的貸款,就節約職工利息2020億元,按平均10年貸款期算,每筆貸款節約利息支出8萬元。
全國有342個公積金管理中心,服務網點3439個,從業人員4.4萬人,2018年提取管理費117億元,每億元資産的綜合管理成本僅21萬元。
“這是全國很少有的自收自支的福利制度,而其他幾乎所有繳費型和非繳費型福利制度都是靠財政養活的,甚至包括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
在公積金的制度公平方面,鄭秉文認爲:
截至2018年,公積金實繳人數1.44億人,在具有可比性的社會保險中,除醫療和養老以外,失業保險覆蓋1.96億人,生育保險2.04億,而它們強制性要大于住房公積金。其他一些繳費型制度覆蓋人數就更少,例如,企業年金覆蓋人數不到2400萬。
在1.44億繳存者中,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占31%,國企20%,私企31%,外資8%,其余10%爲民非、集體企業和其他類型單位等。
我國狹義的正規部門就業是指城鎮公司制機構和城鎮集體單位,就業人數1.7億;廣義是指還要加上1.4億城鎮私營就業人員,指經營地址設在縣城關鎮以上的私營企業就業人員。
失業和工傷保險、公積金覆蓋的主要是狹義的正規部門就業人員,廣義的1億多縣域私企沒有包括進來。
2018年公積金新開戶1990萬人,其中私企占50%(994萬人),這說明發展趨勢正在進一步好轉。
每年向全社會公布的“年報”信息齊全,包括繳存人員按單位性質劃分比例情況(公務員、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等)、按類型公積金提取情況(提取原因、人數、比例金額)、各種類型貸款情況(房屋類型、面積、套數等)、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貸款情況、業務收支及增值收益情況、各省住房貸款和增值收益分配情況、資産風險情況等,在全國的繳費型和非繳費型福利制度裏,這是透明度最高的。
“從上述效率和公平兩個角度看,公積金的表現並不很差,爲職工緩解住房難發揮了作用,其曆史使命並未完結:中央部委和一、二、三線城市各級政府和事業單位每年公開考試錄用的人員承受著較大購房壓力,同時又承擔著國家機器運轉職能,取消公積金就意味著他們解決住房問題存在回歸到福利分房的可能性,那將更不公平。”鄭秉文指出。
中央定調
專家稱改革思路有四
值得注意的是,5月18日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
作爲一份中國基礎性制度安排,《意見》在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中,明確提到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
這意味著,中央爲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廢除之爭確定了基調:住房公積金制度或迎來一輪改革,而非廢除。
鄭秉文在提案中指出,當前公積金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最大問題有兩個:
一是投資收益率太低,跑不贏通脹,繳存職工記賬利率更低;
二是統籌層次太低,貸款率高的地區(天津99.5%)和低的地區(青海78%)之間不能調劑。
爲此,他在提案中建議,公積金應加快改革步伐,而不是因噎廢食。
在鄭秉文看來,公積金改革的思路有四:
一是提高統籌層次,加強地區間互融互通,提高收益率;
二是整體改制爲國家住房公積金管理公司,成爲獨立法人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美國兩房和吉利美的思路);
三是改組爲國家住房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思路);
四是與企業年金合並(新加坡中央公積金的思路)。
北上廣深住房公積金福利PK
對于廣大職工而言,尤其對于房價高企城市的職工而言,住房公積金無疑是一項巨大的福利保障。
一位在深圳貸款買房的白領人士向記者表示:
“當初買房的時候希望流程快一些,只用了商業貸款,後來經銀行貸款經理提醒,把一部分轉爲公積金貸款,每個月的還款額少了好幾百塊,而且大概有1/3的還款額用每個月的公積金抵扣,負擔小了不少。”
不止買房者可以受益,公積金支持住房租賃的力度也正在加大。
《全國住房公積金2018年年度報告》的數據顯示,2018年住房租賃提取公積金730.4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4.22%。
最近,各個城市陸續發布了住房公積金2019年年度報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了四大一線城市的情況,從繳存、貸款和提取幾個方面比較,在公積金這個項目上,哪個城市的居民享受到了最大的福利?
北京人均繳存額約爲深圳的2.6倍
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繳納公積金的群體有多大?
從絕對值來看,四個城市實際繳納住房公積金的人數分別爲798.54萬、882.78萬、479.72萬和665.15萬,上海最多,廣州最少。
這與幾地的就業人口數據排序相一致。
目前,幾個城市並未披露2019年度的就業人數數據,此處記者主要參照的是2018年的數值。根據北上廣深的統計年鑒,北京、廣州和深圳的就業人口分別爲1237.8萬、896.54萬、1050.25萬,上海目前僅披露了2017年的就業人口爲1372.65萬。
粗略計算可知,北京、上海和深圳的住房公積金覆蓋群體大約在60%以上,廣州相對較低,未達到60%。
一般情況下,公積金的繳存比例爲單位與個人各一半(個人繳存比例可等于或高于單位繳存比例,但不可超出規定的上限)。這也意味著,繳存金額越高,相當于享受到了更多來自單位的福利。
從這個指標來比較,北京“一枝獨秀”,月人均繳存額爲2310元,超過上海的1448元和廣州的1478元,更是遠遠將僅有899元的深圳甩在了身後。
目前,全國2019年年度公積金報告尚未發布,但根據2018年的數據計算,全國每月人均住房公積金繳存額1215元。這也意味著,深圳未能達到全國人均水平。
公積金額的繳存額取決于繳存基數和繳存比例。
從基數來看,一般上限爲“不高于職工工作地所在設區城市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
至于下限,2019年7月起,北京、廣州、深圳規定的繳存基數不得低于2200元、2100元和2200,這三地職工本人和單位的繳存比例爲5%至12%,若按照5%的下限來計,單位最低繳納額分別爲110元、105元和110元。
上海職工本人和單位的公積金繳存比例分別爲5%至7%,月繳存下限爲242元;但上海還有一個補充住房公積金(非強制),繳存比例在1%至5%之間,月繳存下限爲48元。
綜上可以看出,四地的公積金繳存規定差異並不大,但無論是繳存基數還是繳存比例,彈性空間比較大,這也導致了四地的月人均繳存額的差異。
(數據來源:四座城市住房公積金2019年年度報告)
上海發放的住房貸款最多
北京平均金額最高
繳存之後,個人如何直接享受到公積金福利?主要通過購房貸款和提取兩種方式。
目前,公積金貸款利率是2015年10月調整並實施的,五年以上公積金貸款利率3.25%。這對比商業房貸利率有極大的優勢,對于購房者而言,運用公積金貸款是降低貸款成本的主要辦法之一。
但每個城市都規定了使用公積金貸款的上限。
其中,2019年北京單繳存職工和雙繳存職工的最高額度均爲120萬元;
上海購買首套住房家庭最高貸款額度爲100萬元,繳交補充公積金的最高貸款額度爲120萬元,購買第二套改善型住房家庭最高貸款額度爲80萬元,繳交補充公積金的最高貸款額度爲100萬元,個人額度均減半;
廣州單繳存職工最高額度60萬元,雙繳存職工最高額度100萬元;
深圳單繳存職工最高額度50萬元,雙繳存職工最高額度90萬元。
從貸款額度來看,北京最爲寬松,並且對于單繳存職工和雙繳存職工一視同仁。
但從2019年實際發放個人住房貸款的情況來看,上海發得最多,達到了13.09萬筆(已經減去了貼息貸款置換的部分),這意味著給13.09萬的購房人或家庭帶去了實惠,這個數目是廣州的大概3.23倍。
從每筆貸款的平均金額來看,北京最高,達到了77.98萬,這也與北京給予了最寬松的額度相吻合,而上海、廣州和深圳每筆貸款平均金額相差不大。
(數據來源:四座城市住房公積金2019年年度報告)
深圳人熱衷用公積金租房
再看提取的情況。除了享受較低利率的住房貸款之外,提取公積金相當于讓躺在賬戶裏的錢變成了“真金白銀”用于消費。
提取主要分爲兩種類別:
一類用于住房消費,包括購買、建造、大修自住住房等,償還購房貸款利息,以及租賃住房等;
另一類則爲非住房消費,包括離休和退休提取,以及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提取,以及戶口遷出本市或出境定居等。
其中,用于住房消費的往往占據了較高的比例。
對比四個城市,2019年北京的提取人數最多,達到了391萬人,深圳最少,僅爲257萬人;從人均提取金額來看,北京同樣最高,達到了41244元,並且四個城市一定程度拉開了差距,上海爲30135元,上海爲22130元,深圳爲17949元。
理論上,繳得多意味著可提取的多,而提取公積金的消費類別占比,也能從另一個角度解釋幾地人均提取金額的差距。
提取金額中,北京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61.2%,償還購房貸款本息占18.6%,租賃住房占8.7%。
上海償還購房貸款本息占66.42%,租賃住房占11.75%,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5.64%。
廣州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10.36%,償還購房貸款本息占68.57%,租賃住房占11.36%。
深圳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12.05%,償還購房貸款本息占26.83%,租賃住房占36.41%。
上海和廣州的提取公積金消費結構比較接近,用于償還購房貸款本息的均超過了65%;北京用于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占比高達61.2%,而在深圳,用于租賃住房的占比最高,達到了36.41%,遠超出其他幾個城市。
據深圳住建局公積金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公積金租房提取模式爲全國同行業內最寬松的提取模式之一。目前,職工每月可通過該中心網站在線辦理平台、微信公衆號、支付寶城市服務、i深圳APP、12329客服熱線或銀行自助終端等六大自助渠道提取65%的月繳存額用于租房,全程在線辦理,無需提供任何證明材料。
另一個背景是,在2018年8月的深圳房博會上,深圳市房地産和城市建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鋒曾介紹,深圳近80%的人口需要通過租賃解決住房問題。
(數據來源:四座城市住房公積金2019年年度報告)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程沛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項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