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佳靖
編輯 | 黃月
《潮汐圖》
本書是林棹繼《流溪》之後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在《流溪》出版時,林棹獨特的嶺南視角和绮麗的文本修辭已經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影響。作家孫甘露評價稱,“她有點恍惚的敘述方式和她描寫的茂密的內容甚至具有一種互文關系,氣候、植物、氣溫這些都因爲人物的行爲和感受而具有一種官能性。”《潮汐圖》相比《流溪》更具魔幻色彩,在情感之外拓展出時空的維度,並將林棹的嶺南版圖持續擴展,向曆史深處洄遊。
小說將時間背景設在19世紀鴉片戰爭前夕,大航海時代步入尾聲。蘇格蘭博物學者H遊曆世界,登陸廣州,在當地蘆竹林中遭遇一只雌性巨蛙,成功將其誘捕,豢養在澳門好景花園。這只巨蛙成爲了小說的主人公和敘述者,好奇、善變、怕死是它最初被賦予的質地,而兩棲的屬性使它得以在故事所涉及的地貌之間充分地遊行,從水下到陸上,從東方到西方。巨蛙亦如人一般追隨語言文化的變遷,經曆生與死的考驗,也爲我們開啓了一場真實曆史與文學想象交織的冒險。
《世界開始的地方》
美國作家杜魯門·卡波特天資聰慧,11歲開始文學創作,20歲出頭便獲得歐·亨利小說獎,成爲美國文壇新秀。中國讀者最熟悉的是他的成名作《蒂凡尼的早餐》和《冷血》,前者于1961年被好萊塢改編成電影,後者則被視爲非虛構寫作史上的裏程碑。《世界開始的地方》收錄了卡波特創作于青少年時期的十四部短篇小說,呈現了他初露鋒芒時的獨特聲音,對讀者理解他的創作脈絡至關重要。
書中的故事飽含暴力與不公、貧窮與絕望,同時也有慷慨與溫柔。故事中的主角包括婦女、兒童、少數族裔、窮人等,他們往往懷有複雜的情感與欲望,在一個變幻莫測的世界邊緣掙紮,尋求理解。作爲一位出生于南方深處、自幼曆經動蕩的作家,卡波特一直將自己視爲邊緣群體中的一員。他曾寫道,“或許有人天生孤獨,就好像一些人天生失明或失聰,”這或許是他能與離群索居之人共情並將其寫入作品的原因。
《文明的邊界》
本書的內容出自格非在清華大學中文系開設的“小說敘事研究”課程。他從19世紀中期以來的小說中挑選出三個代表案例,分別是羅伯特·穆齊爾的《沒有個性的人》、志賀直哉的《暗夜行路》,以及麥爾維爾的《白鯨》,通過對小說的分析來討論一百多年來社會、曆史和文化觀念的變革。盡管這三位作家生活在不同社會或時空關系中,思想上也有各自的側重點,但他們的生活和寫作活動卻形成了某種的親緣性或同構性。比如,他們都是現代隱士或離群索居者,對于生存本身的嚴酷、悲哀、荒謬和動蕩不安,三個人不約而同地采取了規避和疏離的態度。另外,三位作家也都將自然與現代文明的沖突作爲自己作品最重要的主題,他們從“不安或危險的現在”出發,試圖在作品中重構現代性的時空關系。
格非認爲,這三位作家都在爲人類和文明的危機向我們發出預警。這些危機在今日並未消除,甚至在某些方面變得更加深重和危險。我們不一定要贊同或接受他們的見解與判斷,但他們的作品或許有助于我們重新思考傳統與現代、自然與文明的關系,以應對當今時代的文化與生存困境。
《居酒屋的誕生》
日本江戶時代,參觐交代制度帶來了進京武士等各種人士,他們大半爲男性,隨他們一同出現的還有江戶街頭的酒館和茶館。顧客可以在此買到酒喝,但售酒不是這些店鋪的主業,因此,以賣酒爲主業的居酒屋便應運而生了。居酒屋在江戶的市民社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將江戶塑造成了一個“醉倒的城市”。正如一首狂歌所言,“酒乃掃愁帚,金銀積如山”,生動地描繪了那個時代的客人爲了消解心頭憂愁而彙聚到居酒屋,居酒屋因而繁榮的情形。
本書作者飯野亮一是日本飲食文化史研究專家,曾著有《四口吃遍江戶》。在《居酒屋的誕生》中,他根據大量史料梳理了江戶居酒屋的發展過程,同時加入了插圖和川柳短詩來豐富讀者在視覺和聽覺上的感受。江戶時代的很多俳諧、雜俳、川柳中都對人們醉酒後的樣子進行了極其細致的刻畫,甚至對醉酒的程度做了分析。讀者還可以從中了解到什麽酒最受歡迎、可搭配哪些菜肴、經常光顧的客人是誰等豐富的細節。
《數字勞動:理論前沿與在地經驗》
“數字勞動”問題是由新傳播技術革命引起的,傳播技術作爲一種結構性力量,不僅嵌入既有的社會場域中,而且以自己的邏輯重塑與勞動相關的政治經濟環境、勞動過程、雇傭模式,甚至勞動者的意識形態。與以往的傳播技術相比,數字化媒介技術實現了時間和空間的空前突破,改變了人類基本的交往行爲和勞動行爲,造成了當前勞動數字化、數字技術使用者“勞工化”的趨勢。另一方面,由于擺脫了物質性約束,數字化得以依循人的意志和想象力或數字技術自身的智能邏輯進行場景再造和意義賦能。可以說,在今天這個時代,數字勞動已經不可避免地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交織在一起。
雖然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對技術、勞動等問題有明確的界定,但“數字勞動”所引發的議題已經遠遠超出了經典勞動理論的解釋範疇。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對當前的數字勞動研究理論做出了有益的補充,並通過對在地經驗的分析,讓讀者感受到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張力,更爲深刻地理解資本、技術與勞動三者之間多重複雜的勾連關系。
《新加坡:不可思議的崛起》
1965年新加坡宣告獨立時,許多人認爲這個新國家無法生存下來。此前兩年,新加坡曾與馬來西亞短暫聯盟,但期間充滿混亂,最終宣告瓦解。在更早以前的英國殖民時期,新加坡經濟嚴重依賴自己無法控制的國際市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毀滅性創傷以及日本的野蠻占領再次表明,面對外部世界的打擊,新加坡一直都脆弱不堪。獨立後的新加坡依然面臨資源匮乏、經濟停滯、外強進犯、內部族群沖突等嚴峻的挑戰,但這些都沒能阻止它逆流而上,成爲今天全球首屈一指的航運、貿易、金融、教育中心。
新加坡不可思議的崛起是如何實現的?全球海洋史專家約翰·佩裏在書中回溯了新加坡從14、15世紀迄今的發展曆史,在他看來,海洋無疑是新加坡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平靜無波的深水港,新加坡多年榮居全球最大集裝箱裝卸港口,然而,在客觀條件之上,更重要的是人的智慧與決心。由政府精心打造的生存至上的心態,促使新加坡繼續追求教育成就、提高軍事實力、樹立勤儉的生活理念、尋找富有競爭優勢的經濟領域,並期望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大的角色。
《稍息:1981—1984年的中國》
老安,本名安德烈·卡瓦祖缇(Andrea Cavazzuti),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涉足攝影,繼而投身視頻影像。1981年,他第一次來華短期進修,次年作爲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批留學生進入複旦大學,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本書收錄了他于1981-1984年在中國拍攝的190余張照片,讓讀者有機會回到改革開放之初的“稍息年代”,重新發現那時的普通中國人過著怎樣的生活。
老安透過鏡頭見證了中國人民在全球技術化時代的童年和青春期,他的照片端正、樸素,不加修飾地講述了我們每個人都再熟悉不過卻又已然陌生的一個舊時代中國。對于當時的老安來說,中國是一個故事駁雜、場景紛亂的寶庫,站在異域的土地上,他帶著好奇與生疏目睹十幾億人民突飛猛進地改變自己及其生存環境,卻又切膚感受到當今世界的某些根本經驗——他所成長的年代正是意大利經濟繁榮的年代。如他所說,“一切都在劇變,但若不了解直至昨天的中國,就難以想象明日中國的情狀。”
《端粒:年輕、健康、長壽的新科學》
你看起來和你的實際年紀相當,還是顯得更年輕或更老?你是否會懷疑自己變老了?以上問題的答案與染色體末端的一種名爲“端粒”的特殊結構相關。美國生物學家伊麗莎白·布萊克本與她的另外兩位同行一道發現了端粒及端粒酶在衰老中的作用,並因此榮獲了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研究表明,端粒的長度與我們的健康水平和壽命息息相關,更重要的是,端粒也是心智影響身體的一種方式。如果你的外表和你自己的感覺都比實際年齡更老,也許是因爲你的端粒老得過快。這些短端粒可能向你的細胞傳遞了信號,開啓了衰老進程。
許多最可怕、 最令人無力抵抗的疾病都與短端粒及細胞老化有關,但本書也爲讀者帶來了一個好消息:衰老是可逆的。當我們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僅能變得更年輕、更長壽,甚至還能影響未來的孩子的健康。書中涵蓋了許多有益端粒的食譜、鍛煉身心的訓練指導和保護兒童端粒健康的建議,能夠幫助我們從細胞水平實現逆齡抗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