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點評,萬事通說房事!
拆遷,這個國人熟悉的詞,往往意味著一夜暴富,一步登天。尤其是在北上廣深 ,那更是不得了。從2017年開始,拆遷的風潮吹到了新加坡,它換了一個名字,叫整體收購。短短的一年半時間,已經有超過40個公寓完成了整體收購,超過5000個業主一夜暴富。
這一輪整體收購的背景是什麽,被整體收購的公寓需要滿足哪些條件?今天蘿蔔就來說一說,新加坡大拆遷!
1什麽驅動了這一輪整體收購
用兩個字回答,就是“利益”。
我們先來看一下一組數據。第一個是2017年三月以來,一年的私宅價格指數。從168點,上漲到183.5點,至于新加坡房價上漲背景,我在別的文章談過多次,這裏就不細說。一年間,價格實打實的上漲了10%,預算這一個周期的開始。2018年,我對房價的預期是上漲10% 到 15%。對于發展商來說,房子更好賣了,也可以賣更高的價格了。如果這時候發展商有地可以建房,一定高興壞了。那麽問題來了,發展商有沒有地呢?
我們來看第二張圖,未來幾年的房産供應情況。用四個字來說,不容樂觀。新加坡抑制土地供應的政策見效了。未來幾年的公寓公寓驟減 60%。
一邊是紅火的房産市場,一邊是自己見底的土地庫存,眼見大好的肥肉在眼前自己卻要錯過了,你說發展商急不急?換你你也急。
在新加坡,發展商的土地來源有兩個:1)政府售地;2)整體收購。
政府售地已經被卡緊,想依靠政府售地補充庫存是水中撈月。于是乎,發展商紛紛轉向整體收購。
2什麽樣的公寓會受到發展商的青睐?
有些人會說,舊公寓,老公寓;有人會說,永久地契公寓;有人會說,戶數比較少的公寓。
這些都不確切,是停留在現象外表的觀察。而不是本質。
什麽樣的公寓會受到發展商的青睐: 答案是 – 讓發展商整體收購後有利可圖的公寓。
老公寓,舊公寓,隨著時間的流逝,新加坡政府調整了所處地段了建房容積率,原來只可以建5層的,現在可以建20層;原來只可以建10層,現在可以建30層。這類公寓對發展商有吸引力。反之,老而舊的公寓,幾十年過去了,容積率沒有提高,發展商沒興趣。所以這是第一個條件:容積率有比較大的釋放空間。
爲什麽新公寓很少被整體收購呢?因爲新公寓一般都已經充分利用了容積率。
地點是第二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在40個被整體收購的公寓裏,有超過一半在中心區,比如第9,第10,第11區。如果加個東海岸這種傳統的優質住宅區,那麽就占了總數的70%。其余的30%即使不在中心區,也是靠著地鐵商場,生活方便的地點。這說明發展商對地點的要求是很高的。
第三個是價格。這永遠是個重要條件,發展商在收購重建以後,也要有利可圖。如果要價太高,業主吃肉,發展商連湯都沒得喝,比如Dairy farm estate, 個人判斷是很難被整體收購的。
第四個,就是地契。永久地契對買家有吸引力,對發展商同樣有很大的吸引力。發展商整體收購一個永久地契的公寓,後續省去了太多的麻煩,新公寓也有大賣點。
3被整體收購的公寓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除了剛才說的那些,一個公寓要被整體收購,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必須得到80%同意。而這有的時候卻是不可逾越的阻礙,讓部分業主在整體收購的大潮中望洋興歎。
舉個例子,比如Simon plaza, 因爲是商住兩用的公寓,商鋪業主占了總數的30%以上。而商鋪因面積普遍比公寓來的小,業主得到的款項也就比較少,所以很難得到80%的同意率。
4現在去購買一個有條件的公寓還能趕得上這波整體收購嗎?
相信這個是許多讀者最關心一個問題。
蘿蔔覺得這不是一個好的投資選擇。當一個投資已經炙手可熱的時候才進入的,往往會燒到手。比如比特幣,如果在去年底最熱的時候進場,那麽至少虧損了50%。
我不建議瞄准整體收購去購買房産,就幾個現實原因:
1. 有整體收購潛質的公寓很少有業主出售了,即使有,價格也已經遠高于市價,已經折入了整體收購的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收益。
2. 新加坡的賣家印花稅,對整體收購同樣有效,也就是說,新的業主,要把收益的一大部分,交給政府。比如買到一年內就成功整體收購的公寓,房款300萬新幣,但需要交36萬新幣的賣家印花稅。
3. 如果整體收購沒有成功呢?要看到,現在雖然是整體收購的熱潮期,成功整體收購的公寓,占符合條件的公寓總數,不到5%。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的公寓,是不會被整體收購的。有必要把幾百萬的投資交給5%的運氣嗎?
5這波浪潮對目前房産的影響?
無疑會繼續推高新加坡房産。這5000業主被釋放出來的購房需求,幾乎占了市場現有新公寓的30%。當然相當一部分業主會考慮就近購買二手公寓,這一方面會推高附近二手公寓價格,另一方面又會釋放新的需求,最終還是由新公寓來解決。至于三到四年後建成的新公寓,會是對見底的庫存市場的合理補充,並不會造成供應泛濫,除非新加坡政府售地政策有巨大改變,而這種可能性很低。
感謝關注蘿蔔點評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