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1月12日電(王龍博)“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不是優惠政策的窪地,而是制度創新的高地。”重慶市中新示範項目管理局局長韓寶昌說。
11月7日,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簡稱“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迎來運行三周年紀念日。過去三年來,中新雙方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共簽約137個合作項目,總金額逾219億美元。
落戶西部的中國和新加坡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2015年啓動,項目以重慶爲運營中心,在金融服務、航空産業、交通物流、信息通信四大重點領域開展合作。
韓寶昌說,三年來最大的感受,是面對這樣一場全新的改革創新實踐,需要地方層面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首創精神,加強區域聯動,積極探索實踐,“同時勇于先行先試,爲西部地區開放發展積累經驗。”
“某種程度上,創新性和輻射力是觀察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成效的兩個重要維度。”重慶當地學者指出。
與之前的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生態城不同,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沒有物理的邊界,也不屬于傳統的招商引資,而是以“現代互聯互通和現代服務經濟”爲主題,“這就意味著只能依靠制度創新激發項目活力。”
此外,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雖然運營中心設在重慶,但目標卻是提升整個西部地區的互聯互通水平,進而催化和帶動整個西部地區乃至更廣泛區域的開放發展。“從這個角度看,項目的輻射力和帶動性也至關重要。”
首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金融峰會11月2日在重慶舉行。新華網 李相博 攝
創新紅利賦能互聯互通
今年年初,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運單融資促進重慶陸上貿易發展的指導意見》,賦予鐵路運單融資功能。
這一國內首創的政策試點受到中歐班列(重慶)、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相關物流企業的一致歡迎。
按國際慣例,以往只有海運提單被賦予貨權融資功能,鐵路運單沒有貨權也不能融資。這對以鐵路貨運爲主的內陸地區而言,意味著在金融方面長期面臨著與海運完全不同的待遇。鐵路運單被賦予融資功能後,將爲物流企業提供更新更便捷的融資結算模式。
而早在2016年,重慶西部物流園就在新加坡交易所發行了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下首批5年期5億美元獅城債,票面利率3.25%。這是迄今爲止重慶企業采取直接發行模式的海外債券中實際利率和成本最低的案例。
這筆海外債券的順利發行,得益于國家相關部委賦予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的外債規模切塊管理改革試點。這一政策創新,使得重慶企業可以實現境外發行本外幣債券、借用本外幣國際商業貸款,而且審批權限下放重慶本地,提高了西部地區跨境融資便利化水平。
“創新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的靈魂。”韓寶昌表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啓動之初,中新雙方政府就在兩國合作協議中明確了“11+7”政策創新框架。目前,中方國家部委已賦予項目64條創新舉措或支持政策。此外,新加坡方面也發揮資金、物流、管理、技術等方面優勢,積極參與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建設。
“三年來,我們以項目爲重點,以問題爲導向,積極開展創新研究,注重項目發展和政策創新之間的適配性,加快推動了一批創新舉措落地。”韓寶昌說。
以金融領域創新爲例,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中新兩地金融機構已嘗試在全國率先開展“出口雙保通”貿易融資、跨境資産轉讓、內河承運人責任保險等創新業務合作,並推動境外信用證循環額度、海鐵多式聯運進口信用證等創新業務落地。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上的“渝黔桂新”鐵海聯運班列。 新華網發 (何超 攝)
催化帶動西部內陸地區開放
近日,西部十二省區市在重慶就共商共建共享對接“一帶一路”的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簡稱“陸海新通道”)金融合作達成了建立跨區域協調機制等十點共識。
“陸海新通道”,是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中國西部省份與新加坡合作,打造以重慶爲運營中心,以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等西部省份爲關鍵節點,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北部灣通達新加坡等東盟國家的陸海貿易新通道。該通道比經東部地區出海平均節約15天左右。
在重慶積極發揮運營中心作用的推動下,“陸海新通道”跨境公路運輸、鐵海聯運和國際鐵路聯運等運輸方式均已相繼常態化開行,並先後實現與中歐(重慶)班列的無縫銜接。
截至10月底,“渝黔桂新”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開行419班,實現“天天班”雙向對開,目的地已覆蓋全球66個國家、131個港口;國際鐵路聯運(重慶—河內)班列已完成雙向測試,累計開行25班;重慶—東盟跨境公路班車累計發車510次,服務網絡延伸至越南、泰國等地。
此外,蘭渝專列累計發運商品車專列90列,隴桂專列發運26班,黔桂專列發運4班。11月,“渝黔桂新”鐵海聯運班列首次在貴陽實現加挂運行。
“在重慶帶動下,‘陸海新通道’已成爲促進我國西部地區與新加坡等東盟國家互聯互通的橋梁。”韓寶昌說,“陸海新通道”正在引起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積極響應,越南、老撾等國家政企代表團已相繼來渝對接通道合作,日本、韓國等也對通道建設充滿期待。
目前,重慶有關企業已先後在新加坡、越南、香港等地設立3個“陸海新通道”國際貨物集散中心,預計將進一步提升通道分撥效率,助力形成全球性物流網絡。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是個開放的平台、政策制度創新的平台和資源整合的大平台,需要各界的積極參與和共同推動。” 韓寶昌說,重慶下一步要繼續充分發揮運營中心作用,加快形成更多可複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帶動西部兄弟城市乃至周邊國家和地區聯動發展、共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