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發酵至今的中美貿易戰,成爲了近年來全球經濟中最爲矚目的大事件。由于美國善打貿易戰,且的確打了幾場勝場,因此很多朋友習慣于用1985年的《廣場協議》來借古比今,並以此做出相應的結果推演。
但問題是,自1990年至今,日本長達30年的經濟停滯、日元此後的大幅升值,其罪魁禍首真的是這份《廣場協議》嗎?
簽訂廣場協議的G5國家
余智教授:日本經濟衰退與《廣場協議》關系不大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系余智教授認爲,《廣場協議》並不是美國針對日本的“陰謀”或刻意打壓,日本過去20多年的經濟低迷,主要是《廣場協議》之外的其他原因造成的。理由如下:
第一,《廣場協議》的簽署國是當時的G5(五國集團),除了美國、日本以外還有英國、法國及聯邦德國,但簽署之後出現嚴重經濟衰退的,只有日本一國。
第二,《廣場協議》導致的日元對美元在隨後兩年大幅升值,幅度甚至超過50%,但當時並未造成其金融市場的動蕩與經濟的停滯(股市甚至繼續漲了四年)。日本經濟滯漲開始于1990年,直觀上看與日元升值沒有必然聯系。
日本的停滯,主要是由于過度的擴張政策導致的股市與樓市泡沫,以及此後的強力緊縮政策導致的泡沫刺破。
1991年,日本人均GDP達到2.87萬美元,高于美國的2.44萬美元,跻身全球最發達國家行列。隨著經濟體量的逐步變大,經濟增速自然會放慢,這是很多國家都存在的現象,包括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
對此,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著名經濟學家林崇椰有過“烏龜 – 飛馬 – 大象論”:還沒有起飛的國家像烏龜一樣低速爬行,起飛後像飛馬快速奔騰,發展後像大象一樣慢行。
這是必然規律。
另外,日本經濟停滯,是根據GDP而言。如果根據國民生産總值GNP而言,則日本經濟增長率要相對更高,因爲GDP沒有包括日本人在外國的淨收入。
但事實上,由于日元的升值,日本人能夠以低價購買外國物品與資産,大量增加了日本的海外資産的擁有量。因此,日本人有很多海外淨收入,使日本的GNP大于其GDP。
老齡社會拖累經濟增長
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發布的《世界人口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多年來,日本都是全球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如果以地區計,香港人的平均壽命比日本還要久)。
的確,日本人口老化嚴重,很多人退休之後沒有工作收入。但是,負責支付養老金的日本機構,在本國或海外擁有相當多的資産。
這就意味著,逐步深化的老齡化社會,使得經濟增長逐步趨緩;但另一方面,即便經濟不再高速增長,養活老人也不成問題。
我們同時注意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日本經濟呈現高速增長的二十年裏,日本民衆的快樂水平是和曾經的“南韓”一起“敬陪末座”的。但在經濟滯漲時期,日本民衆的快樂水平卻快速升高到接近全球平均的水平,進而又繼續超越平均水平
(數據來源:Leigh & Wolfers 2006;聯合國 《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17》)
問題來了:爲什麽日本經濟停滯,但民衆快樂水平卻有增無減呢?
經濟衰退,工作時間減少,快樂增加
日本工作時間很長,與其社會與文化的因素。如果說歐洲人工作爲了生活,美國人生活爲了工作, 而日本與其他東亞國家,在工作方面比美國還要美國。事實上,韓國的工作時間比日本還要長。
睡眠時間方面,日本和韓國一樣,都是OECD(經合組織)國家中最短的,比睡眠最長的法國,每天足足少了一個小時。
太久的工作時間會增加疲勞與壓力,從而導致一些不健康的行爲,如抽煙、酗酒、過量攝入咖啡因,以及由此帶來的睡眠不足、營養不良,並進一步導致疾病與意外的增加。
經常超負荷加班,也會減少閑暇時間以及與家人朋友共處的時間,快樂感自然大大減少。
而在日本經濟停滯之後,平均每個人的工作時間,幾乎每年都有一定的減少。這應該是日本人感到快樂的一個重要因素。
經濟停滯後,工作時間的減少,到底是是工作需要的減少,還是人們偏好的改變呢?是不是以前日本人拼命工作,拼命賺錢,但快樂水平卻很低;後來他們覺悟了,減少工作時間,使快樂增加呢?這可能是一個可以做博士論文的課題。
人口老齡化,社會更快樂?
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經濟學家黃有光認爲,90年代之後,日本民衆快樂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人口老齡化”。
黃有光院士經過研究認爲,如果不考慮最後去世前幾年的快樂感下降,多數人的快樂感與其年齡的關系曲線是U形的。
兒童時期充滿歡樂,但進入青少年時期後,快樂感開始下降,到青壯年時期快樂感進一步降低,中年時降到最低,從此之後開始增加,尤其是在60歲“耳順之年”後,快樂感會增加很多。
人口老化,耳順人口比例增加,有助于社會平均快樂感的提高。
或許,這裏還有一個原因。經濟的停滯,一定程度避免了因經濟高速增長而帶來的環境破壞。
在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日本被迫延緩輕工業與重工業發展速度,並于90年代中期開始大力推廣垃圾分類,並把相關內容寫進《廢棄物處理法》。
垃圾分類的目的之一是節約經濟建設的投入成本,以應對經濟的不景氣,但更大的作用卻是保護生態環境,以民衆生活在一個更加幹淨的生活環境中。
這是否也是日本人民快樂感增加的原因之一呢?
所以,人們的幸福感與經濟景氣度並不成比例,幸福感更不應該用GDP來衡量。
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沒必要懼怕貿易戰,也沒必要擔心經濟下滑,我們更應該思考如何在工作、家人、健康之間做出權衡,讓生活的幸福感達到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