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爲一個典型的城市國家,以“花園城市”著稱,因她的繁榮、整潔、娛樂、民風、氣候、著名景點吸引著全球遊客紛至沓來。
新加坡外彙是在70年代初亞洲美元市場形成後,才成爲國際外彙市場的。
由于其占據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地處歐亞非三洲交通要道,時區優越,上午可與香港、東京、悉尼進行交易,下午可與倫敦、蘇黎世、法蘭克福等歐洲市場進行交易,中午還可同中東的麥納麥、晚上與紐約進行交易。
根據交易需要,全天24小時都可以不間斷地參與全球外彙買賣。
此外,新加坡外彙市場除了保持現代化通訊網絡外,還直接同紐約的CHIPS系統和歐洲的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系統連接,貨幣結算十分方便。
可能你有所不知的是,新加坡還是亞洲唯一一個同時被三家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准普爾、穆迪、惠譽)認可的“AA”評評級國家。
從而吸引了大量跨國公司,它們都將新加坡視爲一個區域性的經濟中心。
以下是新加坡成爲外彙交易中心樞組的三個主要原因:
1.新加坡的3A信用評級
新加坡是亞洲唯一一個同時被三家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准普爾、穆迪、惠譽)認可的“AA”評評級國家。新加坡吸引了大量跨國公司,它們都將新加坡視爲一個區域性的經濟中心。瑞士國家銀行一一瑞士央行甚至在2013年7月在新加坡開設了分支機構,這是它創建107年以來第一次在海外建立辦事處。設立分支機構的目的是爲了更好地管理外彙儲備和實施貨幣政策。
2.亞太貨幣的重要性
根據2012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對新加坡資産管理行業的調查,總部位于新加坡的所有資産管理公司管理的總資産從2011年年底的1.34萬億新加坡元增長21.5%至2012年年底的1.63萬億新加坡元。這表明一個5年期的資産管理項目(AUM)的平均年增長率爲9%,這充分說明了新加坡基金管理行業內的寬松政策和活力。
該調査還顯示,亞太地區仍舊是位于新加坡的資産管理公司的主要投資目的地,該地區投資占管理總資産的比例從2011年的60%增加到2012年的70%。這表明投資者對亞洲地區的強烈興趣。
2014年2月,普華永道預計,資産管理在亞太地區的規模將從2012年的7.7萬億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16.2萬億美元。這一估計說明亞洲市場將擁有9.8%的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高于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爲4.4%、5.1%的歐洲和北美市場,盡管這兩個市場擁有更大的資産管理規模。
瑞士國家銀行一一瑞士央行甚至在2013年7月在新加坡開設了分支機構,這是它創建107年以來第一次在海外建立辦事處。設立分支機構的目的是爲了更好地管理外彙儲備和實施貨幣政策。
3. 新加坡國家領土面積很小,人口很少,但是在亞洲甚至是全球範圍內都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根據Global Financial Center Index(GFCI)2018年3月最新報告顯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成了繼紐約、倫敦和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隨著亞洲國家經濟發展及金融市場開放,亞洲貨幣在全球外彙市場中占據的份量逐步提高,而新加坡依托強大的軟實力、完善的基礎設施及天然的地理位置,一舉成爲全球名列前茅的金融重鎮。
“國際清算銀行和新加坡外彙市場委員會調查的結果表明,新加坡是亞洲和全球的重要外彙交易中心。新加坡外彙市場的發展壯大,促進了新加坡資本市場和資産管理業務的
發展。新加坡的金融中心將會更好地服務于整個亞洲的金融機構和企業的風險管理投資。”
日均交易量6330億美元,新加坡位居全球第三
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成爲全球第三大外彙交易中心,與其強大的軟實力分不開。健全的法律體系、穩定的政治以及較高的生活水准,使新加坡成爲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金融交易中心。
此外,彙商傳媒從新加坡外彙市場委員會( SFEMC)的最近一次調查中獲悉,截止2018年4月,在新加坡市場,包括現貨交易、外彙遠期及外彙掉期的總交易量爲8.7萬億美元,日均交易量爲4149.8億美元;
貨幣互換及外彙期權總交易量爲2.27萬億美元,日均交易量爲1080億美元。相比17年10月的調查,數據都大幅提升。
申請許可需5000萬保證金
僅有30家經紀商持有CMS牌照
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監管框架和監督金融市場的機構。作爲一個國際化的外彙交易市場,新加坡外彙市場的參與者主要由經營外彙業務的本國銀行、經批准可經營外彙業務的外國銀行和外彙經紀商組成。
在新加坡,監管外彙市場的機構是新加坡金融監管局(英文全稱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簡稱“MAS”,也是新加坡的中央銀行)負責監管和頒發牌照。
MAS
任何想要在該國提供金融服務的經紀人都必須獲得MAS許可。
新加坡MAS的監管和香港的監管很類似,注重于對客戶的保護,以及投訴渠道的暢通,要求定期的報告和客戶資金的隔離存放。目前MAS監管要求的杠杆式外彙交易保證金要求最低爲2%,也就是最大50倍的杠杆,但是在2012年5月28日,MAS曾出過一份關于零售客戶提供保證金衍生 品的咨詢文件,這份文件主要是針對CFD(差價合約)和LFX(杠杆外彙交易),裏面建議把杠杆從2%上調到5%。在持牌公司的資本金要求方面,新加坡的要求是在100萬新加坡元。
在新加坡,受MAS監管提供杠杆式外彙交易服務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經紀服務,還有一種是投資顧問的服務。
目前,MAS授權、允許提供外彙交易賬戶的受監管外彙杠杆式交易經紀商已經有30家,而持有外彙杠杆式交易的顧問牌照有3家。
新加坡證券期貨法(Securities and Futures Act)覆蓋了金融市場參與者,包括杠杆式外彙交易經紀商,新加坡外彙經紀商所持有的牌照被稱爲“資本市場服務牌照”( Capital Markets Services Licensee,簡稱 CMS ) ,獲得該牌照允許進行外彙杠杆保證金業務。
申請CMS牌照條件極其嚴格,至少要符合以下要求:
1. CMS許可證只授予公司(以下均稱爲申請人)。
2. 申請人是信譽良好的實體,至少在過去的5年裏,在新加坡或相關領域開展的活動有良好的記錄。
3. 申請人及其持股公司,或者相關公司,在適當情況下在其本國擁有很好的排名。
4. 申請人滿足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要求,它將高效,誠實和公平地履行其職責。
5. 申請人必須在新加坡設立和運作實體辦公室。
6. 申請人主要從事的業務須是SFA規定的活動之一。
7. 申請開展證券交易或期貨合約交易受監管活動的申請人,最低集團股東資金分別爲2億新元和1億新元。
8. 申請執行信用評級服務的監管活動的申請人必須提供其如何遵守信用評級機構的行爲守則的說明。MAS也將強制要求申請人始終遵守本准則。
9. 申請開展杠杆式交易的受監管活動申請人需要加納1000萬新元(約5000萬人民幣)保證金。
如此嚴苛謹慎的審核標准,也足以凸顯新加坡CMS牌照的含金量和獲牌機構的實力水平。
新加坡針對零售外彙交易新法規已在10月8日正式生效,該法規將交易杠杆降至20倍。這意味著該國普通交易者外彙交易杠杆比例只能使用20:1。此前,新加坡投資者僅需動用2%的保證金即可享受50倍交易杠杆。新加坡金管局在2018年10月5日頒布了新版《證券與期貨法規》,其中規定在2019年10月8日後,指數差價合約及外彙交易最低保證金要求從以往的2%調整爲5%。
任何人或公司違反相關新規,即屬于犯罪行爲,一經定罪,可處以不超過5萬美元的罰款。
從宏觀範圍來看,自歐洲證券管理局(ESMA)去年8月份推出針對差價合約行業産品幹預措施以來,全球主要國家差價合約及外彙交易杠杆基本步入低杠杆交易時代,就連澳大利亞也准備將交易杠杆下調至20倍。
據海外行業媒體FinanceMagnates報道,和歐洲一樣,在新加坡只需要成爲專業客戶才能享有50倍杠杆。然而,成爲專業客戶並非一件易事,這需要個人資産達到200萬坡元(約150萬美元);或者擁有超過100萬坡元現金、年收入超過30萬坡元。
事實上,從2008年金融危機後,新加坡金管局就在探討場外交易(OTC)産品的相關風險,並建議針對零售投資者,將交易杠杆下調至20倍。2012年夏季,新加坡監管機構正式將這一議題放在台面上討論;2018年10月正式出台相關新規。
盡管如此,新加坡依然是亞洲最具活力的金融中心之一,它與中國香港、日本東京並行競爭亞洲金融中心。新加坡擁有完善和嚴苛的監管環境,也是全球最具流動性的金融市場之一。
目前在新加坡外彙市場上,本土經紀商PhillipCapital、IG集團、CMC Markets和OANDA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經紀商之間的差距正在逐年縮小,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s)和盛寶銀行(Saxo Bank)也在新加坡擁有一定市占率。
其中多家經紀商在新加坡運營時間超過10年,比如IG Group和Saxo Capital是2006年進入的新加坡,CMC Market是2007年、Oanda是2008年先後進駐新加坡。這些老牌經紀商貢獻了一個有序而穩定的交易環境,客戶滿意度相當高。
英國調查機構Z/Yen于2019年9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顯示,新加坡是全球排名第四的國際金融中心,僅次于倫敦、紐約及中國香港。
國際清算銀行(BIS)2019年9月16日公布的每三年一次的外彙調查報告顯示,全球外彙交易大多數通過英國、美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日本等五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這些區域占據全球79%的外彙交易量;新加坡外彙市場則以6330億美元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