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八駿 今日頭條原創首發
有朋友在討論區提出一個觀點——紐約和倫敦之所以是全球金融中心,同美英的霸權地位相關。
這是的評。
的確,倫敦成爲全球金融中心先于紐約,同大英帝國是19世紀世界霸權相關。倫敦至今仍是僅次于紐約的全球金融中心,很大程度同大英帝國尚有余威分不開,但是,更重要的因素,是倫敦城幾百年累積的金融服務的經驗。
進入21世紀,英國的經濟實力,同其他一些國家如我們中國比,走下坡。所以,倫敦金融中心積極尋求向外發展機會。2015年3月,英國申請成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創始成員,是西方國家中第一個作此表態。爲什麽?因爲英國政府替倫敦金融中心開拓亞洲新業務。
英國此舉,引發美國不滿。爲什麽?因爲,美國視亞投行是中國挑戰美國金融霸權,而美國憑籍其全球最大經濟體實力,毋需如英國般借助亞洲這一當代全球經濟增長最強引擎,來鞏固紐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
正是看到英國自身經濟實力走下坡,我才判斷,英國脫離歐盟、失去歐盟27國經濟支撐,倫敦金融中心必將衰落。何況,同2015年積極參與亞投行相比,而今英國已綁在美國全面遏制中國的戰車上,倫敦金融中心借助亞洲變得前途茫然。
香港和新加坡都有兩個無法克服的短板,阻礙它們從亞洲金融中心上升爲全球金融中心。
一、都是城市經濟,規模有限。新加坡不可能向周邊擴大經濟體積。李光耀與中國1994年合作建設蘇州工業園區,不只是協助中國改革開放,更是替面積小人口少的新加坡拓展發展空間。
2005年,香港特區政府組織專家研究香港經濟發展問題。關于香港金融中心,專家們的共識是,香港自身經濟規模小,是一大障礙。
問題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也很快明白了,那就是融入國家巨大經濟體。但是,說易行難。難在何處?難在雙重邊界。香港與內地之間有出入境管制,這是“有形邊界”。香港社會信奉美西方意識形態,與內地存在著“無形邊界”。雙重邊界不取消,香港經濟就不可能與內地經濟融合。雙重邊界容易取消嗎?難!
二、港元和新加坡元都是可自由兌換貨幣,但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國際貨幣。
大家很容易兌換到港元和新加坡元。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全球重要外彙市場。但是,兩城的經濟規模小,對外貿易量不大,不足以支持港元和新加坡元上升爲國際貨幣。當今世界,國際貨幣是美元、歐元、英鎊、日圓,人民幣尚不是可自由兌換貨幣,但由于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最大商品貿易國和第二大服務貿易國,人民幣被越來越多國家列入外彙儲備。
以中國經濟實力,完全有條件爲21世紀人類貢獻一個全球金融中心。香港有機會,但前提是香港經濟必須克服雙重邊界與內地經濟融合,同時,港元與人民幣合並使用人民幣。否則,上海的機會大于香港。當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需要調整,其前景需要另議。
另一個大家可能感興趣的問題,是日本作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圓是國際貨幣,爲什麽東京不是全球金融中心?容我以後適當時候與大家分享拙見。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于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並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