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單體自動化智能碼頭——洋山港四期碼頭12月10日正式開港。曆時近三年時間的艱苦建設,經過爲期18個月細致全面的設備及系統調試,全球港口航運業萬衆矚目、翹首期盼的“魔鬼(無人)碼頭” 終于露出了真容。
洋山港第四期碼頭俯瞰。(上海港提供)
東姐東哥好奇,以洋山港爲代表的上海港,已經連續十余年位列世界集裝箱吞吐量首位,爲何還要建第四期自動化碼頭?
在記者看來,它的建成和投産標志著中國港口行業在運營模式和技術應用上實現了裏程碑式的跨越升級與重大變革,更爲上海港進一步鞏固港口集裝箱貨物吞吐能力世界第一地位,加速跻身世界航運中心前列提供了全新動力。
洋山深水港輝煌崛起,成就了上海成爲“東方大港”的夢想
駛上東海大橋,驅車15分鍾左右就可遠遠望見洋山四期碼頭,碼頭和堆場上一排排采用紅白相間塗裝的現代化大型港機裝備顯得十分醒目。從這裏繼續向東南方向行駛不久,洋山一期至三期碼頭繁忙的生産場景將展現在眼前,這條綿延5.6公裏的岸線見證了這片土地從一個海島漁村華麗變身超級工程的輝煌曆史。
1995年年底,爲支持浦東開發開放,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這一重大戰略決策讓具有百年曆史的上海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好發展機遇,由此踏上新的征程。面對國際集裝箱船舶大型化趨勢,當時的上海港沒有深水泊位,爲盡快填補這一空白,成爲航運中心建設工作起步之初的重中之重,集裝箱深水泊位的選址工作迅速啓動。經過反複勘察、論證,最終確定在浙江嵊泗崎岖列島以北,距上海市南彙蘆潮港東南約30公裏的大、小洋山島建立新港。2002年3月,國家正式批准了洋山深水港區建設的工程可行性報告。2002年6月,洋山深水港正式開工建設。
經過三年半緊張施工,2005年12月洋山一期工程竣工並開港運營,上海港終于實現“跨江入海”,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2008年12月,洋山三期工程第二階段竣工投産,至此整個洋山深水港擁有16個集裝箱深水泊位。從觀景平台遠眺,所有到訪者都會爲這龐大的規模發出由衷贊歎。更令人振奮的是,在運營團隊的不懈努力下,洋山港屢破世界紀錄,成爲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自2010年起連續穩居世界第一、港口服務效率達到全球一流水平的成功關鍵。“奉獻、拼搏、科學、進取、大局”的“洋山精神”成爲了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诠釋。
洋山深水港的輝煌崛起,成就了上海成爲“東方大港”的夢想。在洋山深水港前三期工程全面建成後的第二年,2009年4月國務院正式頒布《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進行了系統部署,明確要求上海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航運中心。上海開足馬力,駛上向“世界強港”目標進發的快車道。
洋山深水港一至三期工程建設曆程回顧(2002年至2008年)
2002年3月 |
國家正式批准了洋山深水港區建設的工程可行性報告 |
2002年6月 |
洋山深水港正式開工建設 |
2004年5月 |
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碼頭主體結構基本完成 |
2005年5月 |
32.5公裏的東海大橋實現貫通 |
2005年6月 |
洋山深水港區二期工程開工 |
2005年12月 |
洋山一期工程竣工並開港運營 |
2006年12月 |
洋山二期工程竣工並開港運營 |
2007年12月 |
洋山三期工程第一階段竣工並開港運營 |
2008年12月 |
洋山三期工程第二階段竣工並開港運營 |
既有集裝箱碼頭超負荷,遠遠超越當初的設計能力,自動化碼頭孕育而生
2010年至2012年,在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加速推進的大背景下,上海港也進入高速發展期。2010年上海港全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907萬標准箱,一舉超越新加坡港,成爲全球第一;2011年這一數字更是飙升到3174萬,這不僅讓上海港蟬聯全球箱量冠軍,而且成爲世界上第一個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3000萬標准箱大關的港口。
2013年的兩件大事,對洋山港的規模化發展産生了更加影響深遠,也賦予了上海港新的發展契機。這一年的9月至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代表中國政府提出各國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由此拉開了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帷幕;與此同時,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2013年9月正式挂牌,洋山保稅港區被納入新成立的自貿區內。該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再創新高,達到3362萬標准箱。
2014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上海作爲長江經濟帶的“龍頭”,成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長江經濟帶相互連接的江海聯運重要節點,進一步彰顯上海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上海港則以全年完成3529萬標准箱的成績繼續領跑全球。
開港前的洋山四期碼頭。記者屠知力攝
受益于“一帶一路”倡議、自貿區及長江經濟帶政策的利好,在總吞吐量連年創新高的同時,洋山港的國際中轉與水水中轉比例持續增長,國際樞紐港地位逐漸確立。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面對持續增長的貨量,通過增效挖潛,幾年來上海港既有集裝箱碼頭交出的吞吐量成績均已遠遠超越當初的設計能力,但受制于泊位資源與設備資源的數量,高負荷運轉無法從根本上滿足未來逐年增高的吞吐量預期。與此同時,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也面臨空前激烈的外部競爭環境,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地的許多港口都在著力增強自身作爲國際集裝箱樞紐港的綜合實力。放眼未來,上海需要一座新的集裝箱碼頭來承載更艱巨的使命、應對更激烈的挑戰,爲“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服務。建造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由此被提上議事日程。
2010年至2016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數據(單位:萬標准箱)
在規劃未來圖景時,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科技港口、效率港口,是上港集團希望賦予這個新碼頭的四個關鍵特質。在新的發展時期,追求生産效率和經營業績的同時注重環保績效和社會績效,是上港集團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順應世界集裝箱碼頭技術的發展方向,以提升碼頭綜合競爭力爲目標,把洋山四期打造成一座高科技新型碼頭的設想成爲各方共識。經過前期精心設計和嚴謹論證,采用代表當前國際集裝箱碼頭技術最高水平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設方案以及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在2014年4月定稿。同年10月18日,洋山四期建設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准。11月通過交通運輸部工程初步設計方案審查。2014年12月23日,經過精心准備,洋山四期全面開工建設。
規模位居全球之首,創新發展理念、擁有更高的技術含量
這個世界最大的“無人碼頭”會是怎樣的?
洋山四期采用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設方案,與傳統集裝箱碼頭相比,體現了創新的發展理念和更高的技術含量。
規模位居全球之首。
洋山四期位于東海大橋以南,地處整個洋山深水港的最西側,依托顆珠山島及大、小烏龜島圍海填築形成,總用地面積223萬平方米,碼頭前沿自然水深大部分在11至15米。洋山四期共建設7個集裝箱泊位、集裝箱碼頭岸線總長2350米,設計年通過能力初期爲400萬標准箱,遠期爲630萬標准箱。放眼全球,規模如此之大的自動化碼頭一次性建成投運是史無前例的。
目前已經完成調試的首批10台橋吊、40台軌道吊、50台自動導引車(AGV)將投入開港試生産,根據規劃洋山四期最終將配置26台橋吊、120台軌道吊、130台AGV。
巧妙的堆場布局。
自動化作業堆場是整個洋山四期占地面積最大的區域,寬2384.5米,縱深210米至446.5米、平均縱深396.5米,總面積爲94.5萬平方米。與一至三期工程平均900米的陸域縱深相比,四期工程的堆場面積要小得多,得益于全自動化碼頭方案的采用,作業線與碼頭垂直布置並采用高密度堆垛方式後,大幅度提高了土地與深水岸線資源的利用率,實現了集裝箱在港內運輸距離的最短化。
集裝箱堆場完全無人操作。(振華重工提供)
港區交通流自東向西,進場閘口位于東端,出場閘口位于西端,集卡進港後爲單向行駛,普通集裝箱和冷凍集裝箱的進提作業均在堆場的陸側交互區內完成,這種組織方式有效減少了外來集卡的行駛距離,車輛在港時間大幅縮短。因地制宜、效率先行的布局特點,讓洋山四期的堆場通過能力相比傳統碼頭能獲得提升。
生産作業環境的全面改善。
碼頭裝卸作業采用“遠程操控雙小車集裝箱橋吊(簡稱‘橋吊’)+自動導引車(簡稱‘AGV’)+自動操控軌道式龍門起重機(簡稱‘軌道吊’)”的生産方案,主要由碼頭裝卸、水平運輸、堆場裝卸的自動化裝卸設備及自動化碼頭生産管控系統構成。遠程操控讓駕駛人員在舒適的辦公室內,就可以通過遠程操作台輕松地控制位于作業現場的橋吊和軌道吊。女性也可以成爲這些大型機械的駕馭者了。先進的AGV讓碼頭前沿的水平運輸實現了無人化。自動化碼頭生産管控系統讓船舶和堆場計劃、配載計劃、生産作業路計劃等原本必須由專業人員手工完成的任務全部交由系統自動生成。
現在的工人裝缷集裝箱,坐在這樣的辦公室操縱電腦就可以完成。(振華重工提供)
這些變化,不僅顯著降低了碼頭生産運營各個環節的人力資源成本,還將人爲因素對穩定性與安全性的影響降到最低。實現了碼頭作業從傳統勞動密集型向自動化、智能化的革命性轉變,可以爲客戶提供24小時全天候、高效、綠色、安全的服務。
目前,全球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自動化碼頭中有40余座,而彙聚衆多先進科技的洋山四期,堪稱是“集大成之作”。它采用上海振華重工制造的自動化裝卸設備,整個裝卸過程所涉及的橋吊、自動導引車(AGV)、軌道吊三大機種均爲中國制造。
振華重工總裁黃慶豐說,因爲洋山港四期碼頭,振華自動化碼頭的制造水已列入世界領先地位,當之無愧成爲NO1!(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