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開埠前夕,山西票號在汕頭開業;鹹豐年間,澄海人在汕頭創辦“誠敬信莊”。最初僅經營彙兌業,爲埠際貿易服務。後來彙兌莊陸續設立,營業範圍也逐漸擴大到收受不定期存款,存放定期息款,往來存欠款,買賣香港、上海彙票以及發行信用紙票等。有的彙兌莊還兼營僑批業。彙兌莊還成立同業行檔,稱爲“彙兌公所”,作爲買賣彙票、換紙(即各莊交換所發紙票)、設定每月息價(利息率)的場所。由于適應進出口貿易擴大的需要,彙兌莊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資本日益擴大。據統計,民國22年(1933)汕頭市區共有彙兌莊58家,資本總額1450萬元。此外,潮安、揭陽、潮陽等縣城也有一些彙兌莊,規模較小。後來,隨著商業貿易的衰落,大部分彙兌莊倒閉或轉營他業,至民國27年(1938)潮汕僅剩7家。潮汕淪陷後所有彙兌莊都解體。
明、清以後,潮汕人移居海外的很多,他們靠“水客”與家鄉親眷溝通聯系。“水客”專以響導僑胞出洋和歸國爲職業,兼爲僑胞攜帶信款回家鄉。款項的信函俗稱“批”,收批人的回信則稱“回批”。潮汕海外僑胞靠“水客”接濟、聯系家鄉親眷的風俗曆時長達數百年之久。汕頭開埠以後,出國僑胞激增,“批館”機構日益健全,批館業務日益擴大。批館普遍在海外與國內分別設立分號與聯號,稱爲海外分號和國內聯號。海外分號雇用專人到僑胞住地收“批”後彙總寄回國內;國內聯號(又稱“批局”)則雇用專人(俗稱“批腳”)把批款逐一分送到僑眷手中。據海關記錄,清光緒八年(1882)汕頭已有批局12家。
批局經營方式上快捷穩妥,手續簡便。潮汕批局接到批款後,按當時汕頭最高價的銀元折算成大洋,並由“批腳”直接送交僑眷手中。無論批款如何瑣碎,地址如何僻遠,批封所寫姓名地址如何簡略,“批腳”都能及時准確送達。因此,19世紀末以後,雖有國家郵政及銀行陸續在潮汕開辦,它們卻難以承接民營批局業務,批局因此仍獨攬僑彙經營業務。20世紀20—30年代,隨著僑彙的增加,海外國內批館批局星羅棋布,形成一個頗爲完備的經營網絡,僑批業成爲當時汕頭的一個重要行業。民國28年(1939)汕頭淪陷,批局或解散,或搬往內地。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星洲相繼輪陷,暹羅被日寇占據,僑彙中斷。爾後開辟東興彙路,越南、柬埔寨、老撾、泰國潮汕華僑才轉由該彙路彙款接濟潮汕親眷。抗戰勝利後,各地彙路交通逐漸恢複,僑胞紛紛寄款回鄉購田修宅、祭祀祖先,僑批業再度興盛。據統計,民國35年(1946)潮汕僑批商號達131家。其中,汕頭市區73家,潮安6家,潮陽13家,揭陽10家,饒平9家,惠來1家,澄海13家,普甯5家。另有潮州幫在南洋各地批業商號共451家。
潮汕的收找店,即“以銀錢貨幣爲貨品,經營收入找出之商店”,其主要業務是兌換錢銀,兼營評定金銀成色、重量,與錢莊、銀莊相似。各店備有印錾,辨銀之後,逐枚錾號,作爲標記,便于市面流通。後來業務擴展至替人找換不同貨幣,經營當地或外港彙兌,爲彙兌莊發行各種信用紙票等。在民國以前,各家收找店多爲小本經營,借用彙兌莊的信用紙票爲資本,並在彙兌莊附近設立營業場所,成爲彙兌莊的附庸。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其後,不少收找店還炒買叻紙(新加坡紙幣),有的收找店也兼營僑批業。民國22年(1933)汕頭市區共有收找店256家,資本總額102萬元。另外,潮安、潮陽、揭陽、普甯等縣也均有收找店,數量不等。1935年全國改易幣制,統一貨幣,收找業漸趨蕭條,至抗戰後基本停業。
典當業潮汕各縣市都有,業務分爲當、按、押三種,以當業爲主,當期一般爲1年,月息三四分,借款期限短而利息率高;通常,入當物被打很大折扣,估價僅三四成,剝削十分殘酷。1933年汕頭市區有典當鋪23家,資本總額46萬元。典當業盛極一時。1935年以後,由于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影響,物價低跌,借款人多數有當無贖,典當鋪多數將斷贖貨削價發落,略有微利或虧本,當業遂趨衰落。
舊式金融業在潮汕存在和發展的同時,近代銀行業也開始在潮汕出現。光緒二十五年(1899),中國通商銀行在汕頭設立分行。光緒三十四年(1908),交通銀行廣州分行成立後不久便增設汕頭分號。宣統元年(1909),大清銀行亦在汕頭增設分號。大清銀行在民國後改組爲中國銀行,于民國三年(1914)設汕頭分行,以收彙海關稅款爲主,兼營官商銀錢存寄托彙等項業務,營業至抗日戰爭後。此外,殖邊銀行、中法工商銀行、安達銀行、中央銀行等多家銀行也陸續在汕頭設立分支機構。至民國37年(1948),在汕營業的銀行計有: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央銀行、廣東省銀行、廣東銀行、彙豐銀行、農民銀行、華僑聯合銀行、郵政儲金彙業局、中央信托局、中國工礦銀行、金城銀行、中國農工銀行、汕頭市立銀行、中央合作金庫等15家。銀行的業務,基本上限于公庫出入、官商存彙及僑彙等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