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財經天下》周刊作者 薛永玮
編輯/ 董雨晴
5月,Shopee的泰國本土賣家Oved接到了客戶經理的一張“切割協議”:每月可以補貼2000泰铢(約377元)到你的Shopee賬戶,但店鋪不能再去TikTok賣。
這個時間點,剛好是在TikTok開放東南亞跨境小店之後。“他們會說,如果你不在TikTok賣這個産品的話,就可以拿一些廣告獎勵、商品折扣的補貼。”Oved說到。
圖/視覺中國
Shopee對TikTok的警覺不無道理。在此之前,Shopee一直是東南亞電商的霸王,其母公司Sea(冬海集團)是東南亞最大的互聯網公司。2015年Shopee在新加坡成立的時候,TikTok的影子都還沒出來。
雖然業務遠在南洋,但Shopee創始人是一位華人,加之複制了國內電商經驗到海外,可以說,Shopee身上帶有大量的中國基因。
Shopee成立一年後就在深圳設立了研發中心。從其所在的達實大廈,繞著深圳大學校園的外圍跑2公裏,就到了騰訊總部大廈。2017年Sea在上市之際,還拿到了一筆來自騰訊的投資。
直到現在,即便曆經多次減持,騰訊仍持有Sea 18.7%的股份。此前,Sea的股價3年狂漲31倍,騰訊在Sea身上賺了至少100多億元。
但當Shopee的故事來到深圳南山後,一切就沒那麽新鮮了,“奮鬥”、“搞錢”,萬變不離其宗。在這裏,Shopee恢複了它的中文譯名“蝦皮”,最新的變化是,蝦廠開始大有取代鵝廠之勢,被國內應屆生們看作是大廠之外的第二種就業路線。
一位蝦皮深圳總部員工向《財經天下》周刊透露稱,目前,蝦皮深圳研發人員在7000人以上,全部員工已經超過1萬人,“比外企忙,但比騰訊又好一點,應屆生起薪比較高”。
由于Shopee App分爲各個國家不同的版本,蝦皮的人員架構也按不同國家版本劃分成了不同團隊。來自中國的研發團隊,就這樣和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産生了交集。他們不時和新加坡産品經理進行英文會話,使用的文件也一般都爲雙語版本。
小小的蝦皮,現在已經頗有全球化公司的樣貌,它一邊開拓疆土,征戰到更爲遙遠的美洲和歐洲,一邊建造堡壘,抵禦TikTok們的潛在威脅。
圖/手機截圖
狂飙突進之後
Shopee用三年時間趕超了阿裏Lazada(來贊達),並在過去的2021年邁出了飛速的擴張步伐。
一位Shopee深圳員工告訴《財經天下》周刊,自2021年加入Shopee後,一年時間,自己從普通員工晉升爲了小組leader,帶領出了一個近10人的團隊,“這樣的升職速度在其他大廠比較少有”。而他團隊往上一級的業務線,則從40多人擴展到了70多人。
由于人員規模的擴大,原來的工位已經不夠坐,他所在團隊不得不搬去了深圳的另一棟大樓。“公司擴張得快,換工位的頻率也非常高。”他坦言。談及爲什麽還要在深圳設立研發中心,年輕的程序員們有一個幽默的共識:“國內一年畢業生上千萬,人多,便宜,要我是老板我也選深圳。”
但同時在線的人數變多了,系統的承載能力就開始不堪重負。不止一位員工表示,工單系統和文檔系統經常會“一下扛不住”。“有時候需要等個幾分鍾,等恢複了再處理”。還有提交代碼的代碼倉庫,如果同時提交的人較多,也常會出現卡頓。
深圳研發中心之外,Shopee的北京和上海分部也在急速擴招。在各大廠崗位飽和的當下,蝦皮給出了不少招聘名額,從其在招聘網站上顯示的信息來看,急招的有後台、前端、算法、深度學習等多個崗位,且都給出了月薪25K以上的水平,已經和騰訊等大廠的待遇持平。
到去年下半年,Shopee的新開站點從8個擴張到16個,遍及墨西哥、阿根廷、哥倫比亞、智利、法國、西班牙等國家。財報顯示,2021年,Shopee通用會計准則下收入達到了51億美元,比2020年翻了一番。
2021全年,全球購物類App總下載量中,Shopee排名第一,谷歌應用商店全球購物類App用戶使用總時長中,Shopee也占據了第一。那一年,Shopee新開的西班牙、波蘭站點,也一度問鼎當地應用商店下載排行榜之首。
蝦皮在過去5年裏畫出了一個漂亮的增長線,但拐點出現在了2022年。2019年至2021年,Shopee母公司Sea(冬海集團)營收分別爲21.75億美元、43.76億美元、99.55億美元,增速迅猛。而2022年一季度,Shopee電商收入15.2億美元,低于2021年四季度的15.9億美元。
圖/視覺中國
營收的波動還只是一條明線,一些危機埋在了Shopee的擴張進程中。
進入2022年,Shopee接連關閉法國、印度、西班牙站點,而法國站運營僅有4個月,印度站和西班牙站運營僅6個月。到目前爲止,Shopee在歐洲的站點只剩波蘭。與此同時,Shopee進駐不久的巴西市場,也因當局的強監管而屢屢受挫,不但因“不按規定納稅、偷漏稅、數碼走私、摧毀當地正當經營”等理由被舉報,還面臨著産品關稅提高至60%,同時需要支付17%-25%流轉稅的新政策。
一位Shopee跨境賣家展示了他在蝦皮上的店鋪數據,從今年4月份開始,流量大幅下滑,新店一個月都不出單,“連浏覽量都沒有,以往一個星期就有單進來了”。2020年一整年,都還是月入5萬元左右的營業額,到2021年7、8月,營業額開始掉到兩三萬元。
多個市場的受挫,讓“蝦皮裁員”的傳言甚囂塵上。6月,Shopee官方宣布了這一次的裁員計劃,稱主要針對東南亞的ShopeeFood 和 ShopeePay 團隊,Shopee 墨西哥、阿根廷和智利團隊,支持西班牙的跨境團隊,主要涉及某些細分市場和市場運營。
不過,多位深圳總部的蝦皮員工向《財經天下》周刊表示,這一裁員計劃尚未波及中國員工。Shopee在內部信中解釋到,“考慮到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我們尋求謹慎的做法,也因此不得不進行一些困難但至關重要的調整,以提高我們的運營效率,並集中我們的資源。”
2022年一季度,Shopee電商收入15.2億美元,低于2021年四季度的15.9億美元;調整後虧損爲7.43億美元,較上季度虧損有所減少。加之今年以來Sea的“現金牛”遊戲業務增長匮乏、營收下滑,Sea的股價已經從巅峰時期的300多美元跌落到當前的近80多美元。
此前,Shopee靠著Sea的遊戲業務燒了不少錢。泰國數據運營商Creden Co首席執行官Pawoot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5年至2021年,地區三大頭部電商中,Shopee燒錢規模居首位,是第二名Lazada的1.54倍,第三名京東的3.64倍。
燒錢的結局就是平台虧損擴大。財報顯示,2019年至2021年,Shopee母公司Sea的淨虧損分別爲14.58億、16.24億美元、20.43億美元,連年擴大。
另外,在2022年初,騰訊宣布減持Shopee母公司Sea Limited股權,將股份占比從21.3%減少至18.7%,並將進一步減持到10%以下。這些迹象都表明,Shopee的擴張之路似乎已經走到了拐點。
中小商家被迫出逃
最先感知到變化的,是那些最爲敏感脆弱的小型個人賣家。
做了8年日本市場跨境電商的賣家楊逸說到,自己曾開了2個月蝦皮跨境店,但因爲需要根據平台調性設置極低的價格,根本沒辦法擡高利潤,導致入不敷出,最後只能退出。
“蝦皮上的仿牌(指和正品相似度極高的精仿、高仿)能賣到比山寨(指更爲低劣的複制品)還低,沒見過這麽搞的。”楊逸稱,一般來說,賣仿牌主要就是爲了更大的利潤空間,“Shopee作爲一個平台,首先就不該讓這麽多仿牌和山寨進來,其次,更不該縱容仿牌賣到這麽低,完全破壞了價格體系,害得別人都沒得賺”。
《財經天下》周刊在Shopee新加坡版本App中看到,在這裏,一美元可以買到6個挂鈎、一個杯墊、1個牙杯或者一雙襪子,在新人大促頁面,只需0.01美元就可以買一杯奶茶、一個巧克力,甚至一份搭配華夫餅幹和熱飲料的簡易早餐(味道如何不得而知)。
Shopee上的商品種類涵蓋了電子消費品、家居、美容保健、母嬰、服飾及健身器材等,一應俱全。在這裏,隨便一刷,就能看到多爲30元的阿迪短袖、40元的耐克短袖、20元的三星原裝耳機(是否爲正版不得而知)。
不少曾被蝦皮吸引進來的個人賣家感慨,“最後打包發貨,一算,才發現沒賺多少”,“辛苦一兩個月,賺不到錢”,“沒賺就算了,還賠了不少(指付出的機構培訓費等)”。就連培訓機構的人也開始抱怨,“414大促後流量直線下滑,又臨時加了一個515大促,機構都不好做了”。
“如果是小型賣家進來,只是價格夠低,但SKU不夠,每單只能一個一個發,那麽很難賺錢。”廣東佛山的一位蝦皮跨境賣家賴世海對《財經天下》周刊表示,一個商品,他往往要在賣到第N件的時候才能回本。東南亞多複合訂單,一個訂單有二三十種商品一起,然後用一個包裹發,“只有這樣的複合訂單才能賺到錢”。
而需要繳納的費用卻不低。賴世海說,以馬來西亞站點爲例,初始手續費2%,後續傭金4%,加起來的基礎費用是6%,如果後續再參加一些“免運”(指給買家免運)、“返現”(指給買家返現)的活動,每個活動還要再多抽3%-4%,最後所有的費用加起來有12%-13%。而這還不算貴的,在菲律賓等站點,這一比例還會再拉高。
圖/視覺中國
根據Shopee的公告,2022年1月起,Shopee對傭金政策作出調整,平台傭金費一律提高至6%,再次加重了賣家們的成本負擔。
“以後跨境店會越來越不好做,因爲本土店的勢頭越來越大了。”Oved感慨到。他曾在2019年底做過半年的跨境店,把貨發到泉州、義烏、上海和東莞四個倉,由Shopee安排空運物流。但空運的物流成本高,“如果有海外倉資源,做本土店可以走海運,物流價格會大大降低”。另外,由于要加上國內物流的時間,跨境店即便選擇了空運,物流時效也往往要在10天左右,“買家是等不及的,本土店都是3-5天就能到”。
如果是買流量的話,各站點的點擊單價一般在0.1元到1元之間,單價不算高。但這基本已經逼近了很多小件商品的低售價,賴世海說到,加上因爲語言不通,有一些站點在買流量的時候,關鍵詞設置不夠精准,導致有時候就算有流量了,轉化率也還是很低,“3C電子在3%左右,服裝則在1%以下”。
“廣告一停,流量就沒了。”不少賣家如此抱怨到。上述在日本市場做了多年跨境電商的賣家楊逸說,“流量的成本最多占到銷售額的1/3,再多就不行了。廣告費花30塊錢,就要出100塊錢的單,如果這個流量成本覆蓋不住的話,就不要做,掙不到錢。”
賺不到錢還只是“to go or not to go”的選擇問題,有時,蝦皮賣家需要面對的是更爲殘酷的“to be or not to be”的生存問題。各國電商收緊的背景之下,對平台規範化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曾經低門檻注冊入局的小賣家們,其主推的傳統鋪貨、店群模式開始被排斥,已經難以獲得更多流量。
一些賣家屢屢受到“侵權”和“違規”的指控,最後走上被封號的結局。一位3C數碼産品賣家向《財經天下》周刊回憶,今年以來,集中封店的主要在馬來西亞等地,“有些主要打擊的是虛擬倉發貨,按照是否實名驗證的標准,會在每周三掃一批號,沒通過的列爲黑號。有時候一個月能做到十幾萬元營業額的店,突然就給你封了,或者是直接扣分。”
“如果說蝦皮藍海了五年,那藍海的原因只有一個——出去的人總是比進來的人多得多。”一位在深圳做亞馬遜店鋪的跨境賣家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說。
現在,客戶經理拉賣家參加各種Shopee大促的一大遊說方式便是:“來參加,給更多補貼和流量扶持。”
“蝦廠”的未來在哪裏?
爲了扭轉這樣的低價燒錢困境,Shopee開啓了它的品牌化征程。“Shopee想換更多品牌進來,就是爲了把單價做高,一改往日的‘東南亞拼多多’形象。”賴世海說。
Shopee拿出不少優惠券、廣告金獎勵,並只給品牌商家入駐Mall店的機會,讓他們可以獲得Brand Day曝光資格、大促日Brand Package參與資格。
根據Shopee官方透露的數據,截至目前,有超36000個品牌官方店鋪入駐Shopee Mall,今年315消費者大促中,Shopee Mall品牌訂單量增至平日5倍。在“Shopee億元美金俱樂部”中,還有小米、OPPO、realme等品牌的身影。
“但現實的情況是,大多數東南亞用戶根本不認品牌化。”賴世海做了四年Shopee,在多個東南亞國家都設有跨境店鋪。他表示,除了經濟水平較高的新加坡,其他用戶對品牌溢價的接受度並不高,這也意味著,其他站點的品牌賣家很難把量做起來。
事實上,就算是在新加坡,會在Shopee Mall買東西的人也並不多。《財經天下》周刊看到,在Shopee新加坡版本中,一款相同型號和配置的小米手機,在標注爲local set的一個本地店售價則爲400美元(約2676人民幣),銷量300+,而小米的蝦皮官方店鋪的售價是439美元(約2939元人民幣),銷量只有34筆。
Shopee成長了7年,確實還沒有成長出一家知名的大賣或知名的運營公司。在去年深圳公司的展會上,賴世海曾見到蝦皮大賣家,年度GMV的數字是20億元,“這個體量對標亞馬遜、速賣通,肯定是比不上的”。
圖/視覺中國
現在蝦皮上的頭部賣家,依然多爲靠走量制勝的雜貨店。爲了扭轉這一局面,在招商階段,經理開始鼓勵賣家設置固定品類,並給那些品牌賣家提供一些“保護”。“權限較高的本地客戶經理,可以幫大的品牌店鋪刪差評”,上述東南亞的本土店賣家Oved對《財經天下》周刊說到,“會覺得有點不公平,但經理們就會比較重視人家的這個品牌影響力。”
這幾乎已經是一個行業共識:合規和品牌化才是跨境電商的未來。沒有供給能力的鋪貨商家紛紛出走後,品牌商家將以更優質、差異化的産品定位和良好的售後服務,和用戶建立更深的信任關系,不但提高了重複購買力,也提升了平台的口碑。
去年12月,阿裏速賣通不再接受個體工商戶的入駐申請,今年4月,速賣通高管公開表示,希望著重發展品牌化的優質商家。Lazada也沒閑著,官網顯示,2021年,80%+的福布斯Top100品牌已入駐LazMall品牌商城,Lazada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1.3億、GMV突破210億美元。
但出海東南亞的路確實不好走。Shopee跨境業務總經理劉江宏曾向媒體表示,東南亞地形多島嶼,印尼被稱爲萬島之國,這給跨境物流帶來挑戰。還有東南亞電子支付水平還處于比較初級的狀態,很多消費者還沒有銀行卡,會更偏愛如在7-11的便利店提貨等等。
Rocket Equities指出,東南亞複雜的地理地形以及較差的公路、鐵路和輪渡網絡對跨境物流造成了很大的挑戰,使得物流的運營成本占到了約60%。
而Shopee,需要讓自己在物流、支付上的服務升級速度,趕上市場體量發展的速度。作爲平台的Shopee,離規範化、品牌化的方向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東南亞市場會面臨很多不同于國內的新問題,比如東南亞覆蓋多個市場,有百余種語言,十余種宗教,文化消費習慣都不一樣。”劉江宏說。
況且,從去年開始,另一匹電商黑馬Shein就在新加坡招兵買馬,而Shein早已是一個獨立的品牌標志,並在歐洲市場深耕多年;還有在東南亞四國正蓄勢待發的TikTok電商,去年被印度封禁後被迫喪失10億用戶,但依然在全世界手機App下載量的榜首,流量優勢巨大。
簽了“切割協議”的Oved並沒有放棄去TikTok做生意的念頭,他在Shopee live上的直播戰績少之又少,團隊至今還沒人懂直播帶貨。但他還是准備一試,“一邊做蝦皮,一邊可以用其他主體賬號去注冊TikTok,兩個地方都不能放掉”。
(爲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Oved、楊逸、賴世海爲化名)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