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築是中國人文精神和生命血脈的一部分,古民居建築蘊含著成熟的審美觀,凝聚著世代傳承的親情,承載著濃厚的人氣。
“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式。”這是我在閩南讀書時,感受到閩南地區的房屋構造現象,其磚雕尤爲獨特,文化藝術表現力強烈,與福州地區的古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屋脊高翹,雕梁畫棟”是閩南建築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特點之一。它表現了閩南受印度教、伊斯蘭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築藝術的影響形成的成熟的雕塑藝術。
此類建築的房屋,稱爲“番仔樓”。
番仔樓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閩南一帶華僑多到南洋一帶創業,歸國之後建造此樓,現存大部分是在清末到解放前後所建,以閩南泉州數量及精品爲多。
番仔樓是一種中西合璧的閩南(特別是泉州)民居建築,與閩南傳統古民居截然不同,且建築材料多爲南洋直接運輸而來,工藝基本上就是閩南傳統工藝,特別是泉州古民居的傳統工藝,泉州民居建築在中國古民居中獨樹一幟,閩南向來被稱爲紅磚文化區,其中閩南民居的建築材料多爲石料、紅磚和木料,因此石雕、木雕是常見的文化元素。
一座古厝,一棟番仔樓,一條街巷,都有故事,傳承了一方的家風家訓,形成了閩南特色文化和人文積澱,讓人感受到這古老的溫情和底蘊。
3千余人的村莊 僑屬達9成
奎霞村與大嶝島、金門島隔水相望,3千余人口的奎霞村,僑屬達9成,旅居境外並繁衍的人口,是村莊人口的五倍之多,是南安市著名僑鄉之一。
頂行份文質大厝背面 林天祝 攝
奎霞人“以海爲田”,出洋謀生的傳統相當悠長。明清以來,奎霞人漂洋過海、外出謀生者絡繹不絕,他們多數旅居菲律賓或香港等地,從事經商活動。
幾百年來,奎霞這個濱海村莊,成就了林氏家族走向世界、繁榮家園的夢想。
林天祝 攝
奎霞林氏族人于清末、民國、新中國成立初期先後在家鄉建造上百座的閩南傳統建築和南洋風格建築。建築大多沿東西走向的奎霞古街兩側錯落排列,形成了古村落的街巷交通體系。當年華僑出資修建的“番仔樓”如今已成爲遠在海外的奎霞人濃濃鄉愁最好的寄托。
保存較好的清末建築有林氏宗祠、林文質故居、代庵大厝、四祧大厝、遠勝大厝等5座建築,均爲磚石木構築,單進兩落三開間或單進兩落五開間,擡梁式或穿鬥式木構架,硬山頂,燕尾脊。
奎霞林氏宗祠 林天祝 攝
保存較好的民國建築有應源樓、紹東樓、泉勝樓、慰萱樓、春晖樓等5座建築,均爲磚石構築,大多爲二層或三層樓房,紅磚或水泥或者磚混結合外立面,水泥廊柱,三角形山尖,平頂。
新中國成立初期建造較爲典型建築有江星樓、怡安居、柳姑樓3座建築,均爲磚石構築,多爲二層樓房,平面呈三開間或五開間。
春晖樓 林天祝 攝
厝邊的條石、梁上的燕子、廳堂裏悠揚的南音,它們都以這紅磚古厝、“番仔樓”爲幕布,讓遠遊歸來的在外遊子,不斷回味著綿延的鄉愁。
隨處可見帶有“愛國”“國富”之類等字
在泉州泉港割山村有一條樓下的新街。這條街上的建築全由當地華僑修建,采用的是折中主義風格,西部裝飾體現濃郁的南洋風格。街長雖不足300米,但建築整潔大方,幾乎都是帶二層帶騎樓的房屋,中西混搭的風韻猶存。樓頂的風漏裝飾尤爲精美,一條街幾十種雨漏造型,形象各異,色澤鮮美,尤爲奇觀。據當地老人介紹,這條街大概建設于1948一1949年間。
新街的“番仔樓”基本都是二進結構,分爲主厝和護厝。其中一棟名爲“登北樓”的大宅內,前後厝宅是用一條短廊連接的,形成一個近似“工”字形的結構。
新街上的“東風樓”建于1968年,是華僑陳來枝出資修建,大樓上下兩層都是由八根“中華柱”擎托,象征八方呼應。而二樓器具室外,有四幅陶瓷彩繪畫,都是山水、花鳥圖案,象征著四海升平。據住在“東風樓”附近的居民稱,割山村當地的華僑都很愛國,在抗日時期,他們就想盡辦法給國家捐贈錢、物。在抗日戰爭結束,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他們紛紛寄錢回家修建“番仔樓”,在這些建築裏隨處可見帶有“愛國”“國富”“強國”之類字眼的裝飾。
有林路富,無林路厝
清鹹豐年間,南安省新鎮人林路,年輕時在碼頭做搬運工,有天躲在商船上去了新加坡,後來認識一位美國建築商,包到一小部分工程,從此發迹,承建了新加坡許多重要建築。
1908年林路在家鄉親自設計建造一座半宮殿式民居,中西合璧,別具一格,即“林路大厝”。
中間爲正屋、疊樓,兩旁爲祖廳、書房,共有房屋99間。主體建築于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竣工,全部工程至民國初才完成。建築材料采用鋼筋、水泥、紅磚、釉瓦,不用杉木,開啓泉州新建築風格之先。
南安一帶曾流傳“有林路富,無林路厝”的諺語,意思是你可能和林路一樣富,但不可能有林路這樣的大厝。
建造大樓的材料均是外國進口
民國期間,志北、志端兄弟在菲律賓生意如日中天時候,于1934年回家鄉泉州晉江吾坑村建造一幢占地兩畝五分九的番仔樓,又叫“霸土樓”,次年12月竣工,拱門名爲“拱辰別墅”,樓頂字匾爲“志成兄弟樓”。
當時此建築轟動整個泉州地區,許多外鄉人都來參觀,建造這棟大樓的材料,均選用外國進口的“馬標”牌的水泥、“大力士”牌的鋼筋,呂宋的鋅管、柱面采用上海的的雲霧石材配色抛光。汕頭額綠瓷欄杆,杉料全用分連柴,連建築師都是香港、歐洲聘請過來的。
材料總耗資兩萬一千五百塊大洋 建成後共花費約5萬大洋,志成兄弟樓有閩南特式紅磚樓,中西結合各種造型及精堪的水泥浮雕,石雕,木雕等各種各樣雕花,約50間房間,規模之大,建築之宏偉。
不大的村落 30多幢“番仔樓”
素有“十戶八九僑”之稱的龍蒼村,位于泉州台商投資區東園鎮,面積不大的村子裏坐落著30多幢“番仔樓”,靜靜地展示龍蒼村華僑們的美麗鄉愁。
泉州台商投資區東園鎮龍蒼村坐落有30多幢“番仔樓”。(蘇國賢 攝)
“龍蒼村的30多幢‘番仔樓’曆史建築大多保存完好,相對集中並且連成片,在發展鄉村旅遊方面,有一定的先天優勢。”據介紹介紹,這些“番仔樓”大多建于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比較遲的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最老的一幢名爲“莊合發大厝”,建于1911年,已有上百年曆史。
“番仔樓”大多中西合璧,既閩南古大厝特色,又有南洋式建築特點。 蘇國賢 攝
沿著龍蒼村的村道一路尋去,可見各具特色的“番仔樓”,既有出磚入石、雕梁畫棟、曲線燕尾脊、閩南紅等閩南古大厝特色,又有廊柱式騎樓的南洋式建築特點,中西合璧彰顯時代特征。
每一幢番仔樓,都是一段生離死別、背井離鄉、白手起家和榮歸故裏的故事。閩南人義無反顧地走向海洋,在異國他鄉辛勤勞作,艱苦創業,衣錦還鄉,而背後家鄉的番仔樓則是閩南人愛拼才會贏的百年見證!
來源:閩聲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