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挪威國家石油公司與新加坡勝科海事簽署了Johann Castberg浮式生産儲卸油船(FPSO)船體和集成住艙的工程、采購和建造合同意向書。該合同價值約爲40億挪威克朗(約4.921億美元)。企業中標接單本是正常現象,但這張訂單卻引發了韓國業界的一陣恐慌。原因在于,此次勝科海事是以遠遠低于韓國大宇造船海洋的價格中標的。領軍國際市場的韓國三大船廠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都參與了此次競標,而且根本沒有把新加坡同行放在眼裏,因此勝科海事的中標讓韓國船企猝不及防。韓國業內人士紛紛表示,如果新加坡船企今後在海工裝備市場競爭中繼續走低價競標路線的話,韓國船企很有可能在未來的訂單“爭奪戰”中輸得越來越慘。
Johann Castberg FPSO概念圖
超低價競標究竟爲何?
據了解,挪威國家石油公司最早發起Johan Castberg項目招標時,大宇造船海洋原本是處于領先位置的,一同參與競標的包括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吉寶集團和勝科海事等船廠。有消息稱,現代重工的報價超過6億美元;三星重工報價約爲5.95億美元;大宇造船海洋的報價是韓國船廠中最低的,約爲5.75億美元。但勝科海事的報價卻比大宇造船海洋還低了近1億美元,僅爲4.921億美元。
在外界看來,勝科海事以不惜賠本的價格拼搶到了訂單,重創了韓國三大船企。但這一結果也讓人不禁思考,如此低價競標的背後是否有隱情?如果接單之後真要賠本建造,那麽此刻的勝科海事豈不是在“強顔歡笑”?
據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經濟研究中心張輝介紹,2014年以來,勝科海事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持續下滑,其中2017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滑36%;前三季度淨利潤雖然有所增加,但較2013~2014年高峰時期相比也大幅縮水。盡管勝科海事通過一系列手段壓降成本,但接單情況並未出現實質性好轉,手持訂單也逐年下滑。在經營情況面臨嚴峻挑戰的前提下,能否獲得訂單,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據國內船廠反映,海工市場投標過程中,每出現一個項目都有多家船廠積極參與競標,競爭異常激烈,‘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爲求生存,不難理解船廠低價接單的行爲。”張輝說,“過去幾年,勝科海事通過裁員、降薪等方式降低了人力成本,並實施了一系列勞動力優化措施,包括重新分配和培訓員工,幫助員工由鑽井業務向非鑽井業務轉型,其生産成本實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勝科海事以超低價接單更多的應該是不得已而爲之,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低價接單總比無單可做強。”
中標僅因報價低?
張輝認爲,在新加坡船企和韓國船企技術實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韓國船企沒能獲得訂單最主要的原因肯定還是價格。從船東的角度來看,在當前油價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必然采取一切措施降低成本,這次韓國、新加坡船企投標的Johan Castberg項目,也曾由于成本原因一度被推遲,因此價格肯定是評標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除價格因素外,張輝還指出了勝科海事中標的另外一個原因:“勝科海事中標可能與其強大的風險管控能力有關。新加坡海工企業向來以交付准時著稱,而且對于工程質量的管控也十分嚴格。Johan Castberg項目計劃于2022年投産,船體及住艙上部模塊建造和集成工作必須在39個月內完成。招標方可能考慮到勝科海事目前手持訂單不太充裕,應當可以集中精力保障項目按時保質完成。”
此外,勝科海事還有身爲新加坡船廠的一些優勢。“新加坡船廠的建造質量較好,並且項目風險管控能力較強,很少出現因船廠原因導致的延遲交付情況,並且具有國家背景,資金實力相對雄厚。除此以外,勝科海事的員工多來自馬來西亞、中國、印度、斯裏蘭卡、泰國、菲律賓等發展中國家,人工成本相對低廉。”
一張訂單引發韓國“思考人生”
韓國在當前海工市場中仍然占據優勢地位。從接單情況來看,2017年1~10月,韓國共承接海工訂單約54億美元、11座/艘,位居全球海工市場首位。但經過此次事件,韓國著實應該深思自己在國際海工裝備市場的地位。因爲,近年來,新加坡、中國在海工裝備市場競爭中均展現出了不凡實力和價格優勢,韓國船企正遭受著來自新加坡和中國的雙面“夾擊”。張輝分析指出,新加坡最大的特點是交付准時,風險管控能力較強。此外,新加坡兩大海工企業吉寶岸外海事和勝科海事分別隸屬于吉寶企業和勝科工業,具有集團背景,並且均由新加坡政府投資的淡馬錫控股,實力相對雄厚。中國海工企業雖較爲分散,包含央企、民企、外企, 但一些大型海工企業在建造實力上不輸韓國,並且近些年在國際上也得到了船東認可。
張輝認爲,韓國船廠在海工建造技術、項目管理能力上均具備較強實力,但其在工程總包、風險管控、自主設計等方面還存在欠缺。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勝出,從根本上來講還是要通過一切措施降低成本。但是,韓國對于船廠低價接單具有較嚴格的管控措施,在經曆了2014年下半年海工市場的斷崖式下跌後,韓國船廠更加看重對風險的管控。
惡意低價競標要預防
“如果是完全不計成本、不考慮企業自身的資金實力的低價競標只能逞一時之快,到最後也只能‘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裏咽’。”張輝認爲,低價競標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船廠本身具備足夠的能力以較低的成本競標;另一方面是出于被迫或者惡意以低于成本價搶單。前一種行爲需要船廠通過多種手段不斷提高生産效率、加強項目管理、降低建造成本,才能在低價競爭中獲得優勢;後一種行爲不利于行業發展,背後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嚴重擾亂了行業秩序。
據了解,日本船廠之間的競標機制可謂是防止惡意低價競標的行業範本。日本船廠在接單時所有條款基本一致,盡管幾家船廠比較起來會有差別,但差別不大,行業高度團結一致。如此一來,避免了在行業低谷時期的惡性競爭。張輝認爲:“若想保證行業內的公平競爭,可以在政府支持下,鼓勵行業相關組織出台船舶工業自律公約,並通過立法或行業合作等方式予以確認,保障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加強對行業內的低價接單、惡意搶單等行爲的約束。”
未來,中國企業也將在市場大潮中面臨低價競標的現象。對此,張輝認爲,中國企業在海工裝備市場競爭中具備競爭優勢,一是産業規模大,産品種類全,從事海工裝備船廠數量最多,能夠提供從小型海工船到大型海工平台的各類海工裝備,能夠充分滿足市場不同需求;二是海工裝備業作爲國家戰略新興産業,其技術實力也在不斷提升;三是經過多年發展,中國海工裝備業培養和引進了一大批高端技術人才,涉及項目管理、設計技術、建造技術等各個領域。相信中國企業將在今後的市場競爭中擁有更多話語權和更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