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慕名去了新加坡戰爭紀念公園。
這座公園真正是位于新加坡最中心的位置,它毗鄰市政廳,緊挨魚尾獅公園,可眺望海對岸的金沙酒店。
戰爭紀念公園占地面積不算大,成方形,四周綠樹成蔭,芳草萋萋。公園正中矗立著漢白玉紀念碑,底座寬大,漸次變細,呈直插雲霄狀,整個碑座聖潔無瑕、莊嚴肅穆。四周枝葉繁茂的樹裏停著許多烏鴉,不時發出“哇—哇—”的聲音,碑前的草坪上停了數只鴿子,在默默啄食。
這座紀念碑是由新加坡中華總商會于1967年捐資建立的。我知道有這麽一個紀念碑,緣起于在圖書館偶見一本書——《新加坡的華人大屠殺》,出于同種族的敏感,我翻開了這本書,還同時查找了很多資料,于是了解了一個曆史的真相。那就是發生在1942年到1945年日本占領新加坡時期的大屠殺,屠殺是針對華人的,也叫大肅清、大驗證。
當時的新加坡還是英國殖民地,日軍打敗英軍後占領新加坡,隨即對18歲到50歲之間的男性進行甄別。甄選出華人富商、親中國的華人、海南人、抗戰爆發後移居新馬的華人、親英國的華人以及有武器的人,他們將這些人甄選出來以後,全部秘密殺害。
這期間到底有多少華人被殺,說法不一。按照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說法,能證實的大約有5萬人,估計在9萬左右。戰後對日本的審訊中,證據確鑿的數據在25000到50000人左右,無論如何,這都是一筆不小的數據。中國作家郁達夫也是在這個時期被日本憲兵殺害的,只不過他的遇害地點是蘇門答臘島。他原本旅居新加坡,以爲逃出去就能幸免于難,結果還是難逃敵手。
清風吹拂,樹葉沙沙作響,青草微微抖動。公園雖處于鬧市之中,卻十分安靜。我坐在公園的石凳上,仰視著這雄偉的紀念碑,思慮良多。
今天是周末,公園異常冷清,除了我,來參觀的人寥寥無幾。紀念碑座上雖有花圈,可是已經破敗不堪,殘枝敗葉撒了一地,更顯淒涼。
現在的新加坡華人對華人身份的認同感非常低,他們以講英語爲傲,年輕人更是非常西化。可是早期的華人,特別是新加坡建國以前的華人,大多數是心向故土的。他們爲了生計背井離鄉、漂洋過海,可是最終心心念念的還是千裏之外的祖國,希望有朝一日能葉落歸根。
早年,南洋華人爲中國革命事業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南洋一帶活動多年,南洋華人給予他很大的幫助和支持。新加坡還有一座晚晴園,就是孫中山在南洋的革命據點。另外,我們熟知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有近30人是馬來西亞新加坡華僑。這裏的華人華僑支持中國革命同時反日,是日本人殘殺華人的主要原因。
曆史不堪回首,我想到這個世界還有很多地方都曾發生過針對華人的大屠殺。每當看到這樣的資料,我都是意難平的,總能感受到身處其中同胞的絕望和無助。
我又想到了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的大事——俄烏戰爭。無疑,戰爭是殘酷的,炮彈落下來的時候,根本不會認得你是哪國人?那裏不僅有無辜的烏克蘭百姓,也還有許多我國的同胞,我對他們的命運表示深深地擔憂。
可是這樣的時刻,網上居然有很多人幸災樂禍,甚至鼓吹戰爭,我無言以對。
我希望這世界沒有戰爭,我希望種族與種族之間沒有仇恨,地區與地區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矛盾沖突。我希望人們不在戰火中逃難、掙紮,我希望孩子的笑臉純淨沒有憂傷,我希望這個世界真的是一個地球村,人們真正的安居樂業。
作者聲明:文章系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