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劉棟
持續兩年多的新冠疫情帶來人員傷亡的同時,也在影響著人們的心理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今年3月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期間增加了各地民衆的精神壓力。在大流行的第一年2020年,全球焦慮和抑郁患病率大幅增加了25%,其中年輕人受到的影響尤其大。此外,女性受到的影響比男性更嚴重,患有基礎病的人們更有可能出現精神健康問題。
可以解釋心理健康危機在全世界各地普遍出現增長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這場大流行導致的社會隔離狀態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由此使人們在工作、尋求親人支持以及參與社區活動方面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此外,孤獨,對自己和親人感染、痛苦及死亡的恐懼以及經濟上的擔憂也是導致焦慮和抑郁的壓力源頭。
世衛組織稱,盡管90%的國家已將精神衛生和社會心理支持納入了其新冠應對計劃,但不同國家間仍然存在重大差距和需要關切之處。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說:“我們現在掌握的關于新冠對世界精神衛生的影響的信息只是冰山一角。但這給所有國家敲響了警鍾,必須對精神衛生領域給予更多關注,更好地支持本國人民的精神健康”。
疫情下心理危機加劇
這是一項每個國家都要面對的“看不見”的挑戰。
根據世衛組織的報告,新冠疫情暴發兩年多來,世界各國在民衆精神衛生問題發生比率增加的同時,精神衛生服務卻遭到嚴重幹擾,使最有需要的人得不到需要的護理和支持,留下了巨大缺口。
在新冠大流行的大部分時間裏,精神健康方面的服務在所有基本衛生服務中受幹擾最爲嚴重。許多國家還報告說,一些可挽救生命的精神衛生服務,包括預防自殺等,受到了嚴重幹擾。
在全世界對自殺事件有著最詳細統計和記錄的國家之一日本,2020年的自殺人數在連續10年下降後首次出現上升。日本厚生勞動省指出,這可能是因爲新冠疫情擴大導致許多人的生活環境發生巨大變化,以及因擔心今後工作無著落等心理負擔加重的緣故。
根據日本政府的統計,2020年日本的自殺率11年來首次上升,最令人驚訝的是,雖然男性自殺人數略有下降,但女性自殺率卻猛增近15%。
疫情發生以來,木村花、三浦春馬、竹內結子等日本演藝界人士的自殺,給日本社會更增添了一層悲傷的陰雲,而這或多或少都與新冠疫情有著關聯。
資深腦神經外科醫生、日本芳緣在宅診療所負責人賈雯婷醫生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她接觸到的日本人中,民衆的心理壓力來源包括對疫苗的擔憂、得了新冠之後的不安、被隔離不能工作、失去經濟收入以及擔心家人會受到影響等方面。
“許多在家需要護理的老年人心理本來就比較脆弱,加上日本的醫院在疫情期間並不積極接受急診患者,也不太願意提供服務,因此他們的情況值得關注。”賈雯婷說。
日本並非特例,新加坡衛生部的一份調查顯示,在新冠大流行第一年,8.7% 的受訪新加坡人符合臨床抑郁症的標准,9.4% 的人符合焦慮症的標准,9.3% 符合輕度至重度壓力的標准。心理壓力的主要來源是家庭成員或朋友感染新冠的風險、經濟損失和失業。
這些問題在大流行第二年繼續加劇。2021年德爾塔毒株疫情期間,13%新加坡人出現了抑郁與焦慮症狀。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心理學專家賈法爾(Tazeen H. Jafar)向澎湃新聞指出,青少年和年輕女性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的風險最高。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新冠大流行期間,英國有焦慮問題的人數幾乎翻了一番,並且在整個疫情期間一直保持高位,直到2021年7月完全解除新冠限制才開始緩解。據《衛報》今年5月22日的報道,英國衛生部披露,青少年兒童的情況最爲堪憂,疫情期間,每月有42萬英國兒童因心理健康問題接受治療。
在疫情發生前,美國衛生部門2019年的統計就顯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堪憂,13% 的青少年報告患有重度抑郁症,比2007 年增加了60% 。在此期間,兒童和青少年因焦慮、情緒障礙和自殘而到急診室就診的次數也急劇增加。
而新冠大流行導致的社會隔離加劇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程度的下降,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于2021年1月至6月開展的青少年行爲和經曆調查顯示,37%的公立和私立高中學生報告說,他們在疫情期間的大部分時間或所有時間裏心理健康狀況不佳。
香港理工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也發現,逾12%受訪者在2021年的第四波疫情期間出現不同程度的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好消息是,到2021年底,全球範圍內的精神衛生狀況有所改善,但目前仍有太多人無法獲得針對原有和新發的精神衛生問題的必要護理和支持。由于無法獲得面對面的護理,許多人在網上尋求支持,這表明迫切需要外界提供可靠、有效且易于訪問的網絡工具以維持精神衛生。然而,在資源有限的國家和環境中,如何幫助有心理危機的人們仍然是一項重大挑戰。
誰是“最脆弱”群體?
在這場危機中,青少年兒童、婦女、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者是心理健康問題風險最高的人群。
近年來,全球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患病率、嚴重性和複雜性都有所增加。新冠病毒引起的孤獨感、上網時間增加、日常生活中斷和家庭壓力增加,都增加了該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的程度和範圍。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最近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許多高中生稱在新冠疫情暴發期間遇到了心理健康問題。
調查的“不良心理狀況”包括壓力、焦慮和抑郁,31%的高中生表示在調查前 30 天內大部分時間或所有時間的心理健康狀況一直很差。此外,44% 的人表示,在過去的 12 個月中,他們至少連續兩周幾乎每天都感到悲傷或絕望,以至于他們停止了一些日常活動。
英國衛生部在大流行期間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大流行直接影響了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對于疫情的封控措施,兒童和年輕人可能更加難以忍受,這也使得他們的父母或照顧者面臨更大的壓力,那些經濟困難的家庭,以及發生家庭暴力的家庭更有可能對兒童帶來負面影響。
研究表明,被隔離兒童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可能性增加,他們感到痛苦、擔憂和焦慮的程度增加。一些可能的原因包括增加的孤獨感和對上學和未來的擔憂。
英國衛生部的數據顯示,近幾個月來,該國每月有42萬兒童因心理健康問題接受治療——這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數字——這也引發各界對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前所未有的關注。有專家警告稱,他們擔心這些數字可能只是需要護理的真實人數的冰山一角,還有更多處于困境中的青少年兒童沒有得到相應的幫助。
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醫療委員會副主席(研究)麥蒂麗·蘇巴瑪甯(Mythily Subramaniam)告訴澎湃新聞,他們的研究發現,大流行期間年輕人(18歲至34歲)在心理健康方面受到的影響最大,這些問題與抑郁症、焦慮症和壓力有關。他們還發現,與體重指數正常的人相比,肥胖人群更有可能産生抑郁症和焦慮症。
蘇巴瑪甯表示,許多因素可能會導致精神問題。這些因素包括沒有實現計劃中的重要目標,如進入學校或畢業,某些工作完全轉入線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等。年輕人群體能更敏銳地感知到這些變化,對許多年輕人來說,這可能是他們一生中面臨的最嚴重的創傷性事件,而年長者則因爲有著較豐富的人生閱曆而在遭遇困難時有更多的力量可以汲取。
“在全球範圍內,學校在疫情封鎖期間改用居家學習方式。這可能打斷了孩子們的學術計劃,有些人可能不適應。由于擔心被感染,兒童無法與他們的同伴們接觸和玩耍,這可能影響他們的社交能力。在疫情期間,兒童接接觸電子屏幕的時間也大大增加,與電子遊戲有關的問題也在增加。由于久坐不動,許多兒童的體重增加了。所有這些都可能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産生不利影響。”蘇巴瑪甯說。
不過,蘇巴瑪甯也表示,兒童的恢複適應能力是較強的,若有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網絡的支持,他們可以快速恢複過來。因此,通過以學校爲基礎的關注兒童身心健康的監測機制是很重要的。“一旦取消疫情限制,我們應該繼續支持他們,鼓勵他們和朋友們一起玩,家長們也應該確保兒童們重新享受體育和其他戶外活動的樂趣。”她說。
在日本,新冠疫情期間,在職業女性自殺人數增加的同時,兒童和學生的自殺人數也創下曆史新高。根據日本政府統計自殺情況的年度白皮書,疫情導致的婦女和兒童周圍環境的變化,例如就業環境惡化和停課,可能使得自殺人數增加。
不過,也並非所有人都受到負面的影響,賈雯婷醫生向澎湃新聞指出,以往在職場受到勞務糾紛和人際關系壓力的職場人士和在校園受到霸淩的兒童,反而會因爲在家工作和學習得到一些“拯救”。
家中有三個孩子,疫情期間和丈夫都居家辦公的日本人木皿愛告訴澎湃新聞:“日本公司的工作有時候壓力的確有些大,在家辦公的話反而較好,但關鍵是家裏的關系好不好,好的話疫情期間心理就比較健康,不好的話家裏人心理狀況都不會好。”
此外,老年人和有基礎病群體也是值得關注的人群。香港理工大學醫療及社會科學院研究助理教授曹原參與了對香港第四波疫情後本地人群心理狀況的研究,她告訴澎湃新聞,年長者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還是很明顯的。
“他們很多人有負面情緒,大部分都表示一些擔憂,擔心感染後自己的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甚至死亡。因此,恐懼心理還是很普遍的。”曹原說。
恐懼以外,很多老人還對疫苗有擔憂,他們擔心接種疫苗是否會産生副作用,假使這真的出現,誰來照顧他們?尤其是那些獨居的長者。因爲長者作爲新冠的高風險群體,許多家人不讓長者外出,在保持社交距離措施之下許多場所長時間關閉,長者與家人朋友見面次數減少,大部份人感到擔心、無助、憂郁。
如何應對心理挑戰?
如何在疫情期間或疫情後正確認識和處理自己或他人可能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
蘇巴瑪甯告訴澎湃新聞,對于那些因疫情管控仍被限制在家中的人們,她的建議是,盡量保持正常規律的生活方式,每天早上起床後努力去按照沒有被封控時的時間表來生活。
盡可能地進行體育鍛煉是必須的,與網絡小組或線上的朋友一起做運動,既可以消除壓力,也是一種讓身體保持健康的方式。“幾乎所有的研究都發現,社會支持有助于減少心理困擾的風險,通過網絡與你的朋友保持聯系,安排Zoom遊戲和Zoom聚會。若操作得當,即使是老年人也可以享受這些在線的互動。”她說。
蘇巴瑪甯指出,“盡管有許多挑戰,但我們也要對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花一些時間去做任何使我們快樂的事情,如自己的愛好或學習新技能,都是有幫助的。”
如今,包括新加坡在內的許多國家已經逐漸走出疫情,恢複正常的生活。“雖然大多數人已經向前邁進,並享受疫情前與朋友和家人恢複接觸的生活,但有些人可能仍在掙紮中。這可能是由于在疫情期間發生在他們身上的經濟或其他損失,甚至是對下一波疫情的恐懼。因此心理健康問題的後遺症任需要重視。”她說。
香港理工大學在第四波疫情期間的一項調查發現,約12.4%受訪者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這項研究的主要參與者之一曹原告訴澎湃新聞,其中大部分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受訪者存在失業或沒有個人收入、教育程度較低等情況。
如何辨識出疫情心理創傷帶來的PTSD症狀?曹原向澎湃新聞指出,簡單來說它分爲三類症狀:第一類是所謂的侵入型記憶,就是在做正常事情時突然就想起一些疫情中的回憶;
更普遍的第二類情況是過度興奮或者煩躁,情緒甚至性格上出現一種轉變;第三類就是回避行爲,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很不真實”的感覺——例如到底有沒有過疫情?這一切是不是真實的?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說你有一點煩躁就一定是有心理疾病了,而是要有足夠多的症狀,持續足夠長的時間,或者說有明顯的變化,那就需要警惕了。倘若說一個人的情緒、行爲,一些社交習慣有很大的變化,産生了一些影響的話,那就應該及時就醫。”曹原說。
曹原表示,最重要的建議還是要注意留意自己和身邊人的情況,和以前是不是有很大不同,這是最簡單的檢測方式。
“不過,其實我們也想告訴公衆,不用過于擔憂,短期內若有一些不適應是很正常的,比如突然回到公司,忘記自己的電腦密碼了,這些我們覺得都是很正常的反應,也不用過于擔憂。”她說,“一般而言這一過程在一個月的時間裏是比較正常的,但倘若不適應持續一個月以上,就可能需要看醫生了。”
賈雯婷告訴澎湃新聞,在日本,她會建議遇到心理問題的人士與社區保健所工作人員保持聯系尋求幫助,“我會提醒大家,要看一些積極的東西,不要去過度關注疫情,不要滿腦子一直想,那就會誇大了一些事情,一個點就會變成一個面。真的覺得有問題要及時尋找專業幫助,抒發情緒。”
“最終,大多數人都漸漸接受了新冠,適應了新冠病毒下的生活狀態,也就不再害怕和恐慌了。 ”她說。
責任編輯:胡甄卿 圖片編輯:樂浴峰
校對:栾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