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賀梨萍
12月10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中國區榜單在浙江省紹興市揭曉。這是全球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榜“MIT Technology Review Innovators Under 35”榜單第四次落地中國。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此次中國區榜單彙聚國內頂尖的青年科技精英。
科研界入選代表有揭示RNA剪接分子機理的西湖大學西湖學者萬蕊雪,開發超薄類皮膚的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助理教授于欣格和首次實驗實現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的浙江大學百人研究員楊怡豪等人。
科創領域入選者有致力于自動駕駛激光雷達産品研發的禾賽科技CEO李一帆,自主研發基因細胞藥物技術平台的北京藝妙神州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何霆等。
發布會上,每位入選者以三分鍾限時演講的形式向觀衆展示了他們的科研成果。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成立于1899年,是世界上曆史最悠久的科技商業智庫與媒體之一。自1999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評選出35位35歲以下的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往屆獲獎者包括知名人工智能學者吳恩達、蘋果首席設計師Jony Ive和基因編輯技術主要發明人張鋒等。
2017年,該榜單正式進入中國,曆屆獲獎者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和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徐冰等。
今年的榜單中,有在人類科學邊界不斷求索的先鋒者,洞悉技術變化方向的遠見者,靈感不斷湧現的發明家,還有積極推動前沿技術落地的創業家和科技向善、以人爲本的人文關懷者。
以下爲《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中國區榜單獲獎人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巨 龍
獲獎年齡:33 歲
職位: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助理教授
獲獎理由:創新實驗手段,揭示了石墨烯的全新物理特性和應用前景。
獲獎人在實驗技術創新和對新奇二維材料(例如石墨烯)物理特性研究領域均有突出貢獻,致力于融合光學、微加工器件及電學輸運測量等跨領域實驗手段對二維材料進行深入研究。
他開發了一套微米尺度下的傅裏葉變換光電能譜技術,利用這項新技術第一次觀測到了雙層石墨烯中的電場可調激子。此外,在對石墨烯的持續研究中,他第一次觀測到雙層石墨烯中的能谷霍爾效應,這爲研究石墨烯中的拓撲態和能谷物理提供了新思路,此外,他還開創了石墨烯等離子學研究,證明了石墨烯中等離子體的存在及基本物理性質。
這些對石墨烯物理研究和應用前景的創新探索有著巨大開拓性意義,延伸了石墨烯在新型紅外光學和光電器件、能谷電子學基本材料、太赫茲等技術方向的發展。
獲獎人于 2015 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隨後曾作爲博士後在康奈爾大學卡弗裏納米科學研究所以及原子和固體物理研究所開展研究。
萬蕊雪
獲獎年齡:30 歲
職位:西湖大學西湖學者
獲獎理由:通過對剪接體分子機器的高分辨率結構解析,研究揭示了真核生物細胞內最基礎、最重要的生命過程之一:RNA 剪接的分子機理。
獲獎人的研究得到分辨率高達 3.6 埃的完整剪接體結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近原子分辨率的剪接體結構,並解析了所有完全組裝剪接體和 1 個預組裝複合物的近原子分辨率三維結構,清晰地闡明了 RNA 剪接的分子機理,爲相關疾病的治療打下基礎。
獲獎人從結構生物學切入,通過生物學的基礎研究闡明了其與人體、疾病的密切關系,因此而具有巨大的科學意義和研究價值。同時,獲獎人對剪接體結構及其動態變化的研究從分子、近原子層面揭示其工作機理,從而揭示了相關疾病的致病機理、指導疾病的治療及藥物研發。
獲獎人于 2017 年在清華大學醫學院獲得理學博士學位,隨後曾作爲博士後在清華大學醫學院、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開展研究。
崔 好
獲獎年齡:30 歲
職位:Bota Bio 創始人兼 CEO
獲獎理由:深耕合成生物學領域,創立的 Bota Bio 用 “集成化”、“自動化”、“模塊化”的解決方式,高效精准改造、高通量有效編輯篩選目標微生物。
獲獎人于 2016 年獲得哈佛-麻省理工學院醫學工程和醫學物理博士學位。2019 年創辦的公司(Bota Bio)以計算爲基礎搭建酶工程、菌株工程和發酵工藝工程平台,涵蓋酶催化、生物轉化和生物全合成三大技術路徑,來滿足不同工業生物技術的市場需求。
獲獎人從工程化的思維方式切入,引入了基因改造、元件設計組裝等理念,實現了酶工程和菌株工程的系統化和智能化,致力于給傳統化工産業開拓新的技術路徑。
從最底層開始,Bota Bio 通過智能化實驗設計、自動化平台和流程、多元化數據庫積累和實時反饋和檢控四大技術板塊,搭建了生物合成的“新基建”。
賀 煜
獲獎年齡:33 歲
職位:南方科技大學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員
獲獎理由:獲獎人在量子計算和量子網絡方面取得了系列開創性成果,用前沿量子技術操縱單個原子、電子和光子,在微觀世界構建未來量子信息技術平台。
獲獎人創造性地采用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實現納米尺度芯片加工,可用于制備單原子、單電子量子器件以及人工量子材料,並能夠實現單原子尺度的量子計算,爲大規模可擴展的硅基量子計算奠定了堅實基礎。他成功地以單原子級別的精度將兩個磷原子量子點放置在 13 納米間距上,在硅基量子芯片上實現了第一個高速兩比特門 —— 800 皮秒的根號交換門。
基于砷化镓量子點,獲獎人及研究團隊其他成員利用光子的波色抽樣方案結合新型多光子幹涉儀,首次實現了量子計算機對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 ENIAC 和第一台晶體管計算機 TRADIC 的超越。
獲獎人實現了單光子到單電子的量子傳態,開發了一整套全新的單光子頻率比特控制和測量方案,驗證了單個光子和電子之間的糾纏,並且把光子的量子信息傳遞到 5 米遠的電子自旋上去,爲固態量子網絡研究的重要突破。
獲獎人于 2015 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隨後曾作爲博士後分別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新南威爾士大學澳洲量子計算與通信技術中心開展研究。
劉 翀
獲獎年齡:34 歲
職位: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化學與生物化學系助理教授
獲獎理由:開發了人工光合作用中的生物無機混合體系。
獲獎人開發的生物無機混合體系可以利用太陽能來合成生物有機肥料。這是一種人工光合作用中的生物無機混合體系,基于材料學和生物學的協同作用。其設計出一種模仿植物功能的裝置,可以收集太陽能來産生電流,隨後電流將水分解爲氧氣和氫氣,水中的細菌再將氫氣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氣轉化爲生物肥料或燃料。
他希望未來應用場景是在每個人的家裏,可以實現足不出戶就合成出人們所需要的複雜化合物,比如肥料、燃料以及藥物分子。
從研究生時期的工作開始,他的工作讓我們認識到,有效的組裝結合無機材料和生物催化劑,可以實現比自然界光合作用更加有效率的利用太陽光合成化工産品。這個開創性的工作使我們對于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化工工業,多了一種可能的手段。這將長久地助益我們實現綠色環保的社會。
獲獎人于 2013 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化學博士學位,隨後曾作爲博士後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哈佛大學開展研究。
施 一
獲獎年齡:35 歲
職位: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獲獎理由:通過整合結構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研究方法,對流感、埃博拉、寨卡和拉沙等重要病毒性傳染病病原的感染過程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
獲獎人揭示了埃博拉病毒入侵宿主細胞的分子機制,發現抗病毒抑制劑設計的全新靶點,首次從分子水平證實了第五種病毒膜融合激發機制的存在,這是病毒學領域的一大突破。
獲獎人率先揭示流感病毒基因組 RNA 複制過程中不同 RNA 啓動子結合構象對 RNA 合成的調控機制,同時首次從分子水平揭示沙粒病毒聚合酶的工作機制,並發現流感病毒、沙粒病毒、布尼亞病毒等分節段負鏈 RNA 病毒聚合酶存在一個相似的 3‘RNA 末端結合位點,可以作爲廣譜性抗病毒藥物研發的新靶點。
獲獎人于 2011 年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獲博士學位,隨後曾作爲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在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開展研究,2016 年回到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建立研究組。
劉駿秋
獲獎年齡:30 歲
職位: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博士後
獲獎理由:獲獎人解決了集成光芯片和孤子頻率梳的幾個關鍵難題,成功利用集成氮化硅材料構建了超低損耗光學微腔,並一舉打通從設計仿真、到封裝測試的全部工業化生産流程。
獲獎人成功研制出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小、最緊湊的孤子微梳光芯片模塊,創造出每米光程 0.5dB 損耗的世界最低記錄,並基于此實現了微波信號生成、高速集成聲光調制以及激光自注入鎖定等多項技術應用。
其還采用了深紫外步進光刻技術、刻蝕、化學氣相沉積、化學機械抛光等技術用于氮化硅波導的制造,所産出的芯片波導損耗遠低于傳統的納米加工技術,並使得大規模商業化生産成爲可能。此外,獲獎人參與研制的基于氮化硅微腔的集成頻率梳,是構建高純度通訊光源和超低相位噪音微波振蕩器的關鍵模塊,可廣泛使用在未來的集成化雷達和信息網絡中。
獲獎人的成果爲未來全芯片一體化的光信息生成、處理、探測創造更多的可能,並使得集成微腔光頻梳能夠應用在一些新興的領域。此外,通信、微波、激光雷達、量子計算、芯片集成光原子鍾等關鍵技術領域有望因此實現突破。
獲獎人曾就讀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物理專業,于 2016 年碩士畢業于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2020 年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獲得理學博士學位。
眭亞楠
獲獎年齡:33 歲
職位:清華大學助理教授
獲獎理由:獲獎人專注于機器學習、神經工程和機器人學前沿交叉領域,兼顧深層理論研究和創新技術應用,研究成果有望成爲神經系統疾病的高效臨床治療手段。
在線強化學習是未來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關鍵因素之一,針對其缺乏安全性保證的問題,獲獎人提出了安全在線學習的原創理論與優化方法,對未知的安全約束進行數學建模,從理論上證明了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關成果現已成爲加州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等頂尖高校的本科課程和教材內容。
獲獎人還提出了基于偏好反饋的優化方法,將偏好反饋構建爲自博弈機制,並用于優化外骨骼機器人控制及截癱患者的脊神經刺激療法,成功幫助患者恢複運動功能。相關研究成果獲得了 2020 年 ICRA 最佳論文獎和最佳人機交互論文獎,成爲了大會曆史上首篇同時獲得兩項大獎的最佳論文。獲獎人也是首位獲最佳論文的中國大陸教師。
獲獎人在清華大學獲得本科學位,在加州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曾作爲博士後在加州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開展研究。
陶 偉
獲獎年齡:31 歲
職位:哈佛大學助理教授
獲獎理由:主導開發了多種具有獨特藥物遞送功能的智能載體系統,以實現重大疾病的高精准度、“按需”可控治療。
獲獎人創造性地開發了包括二維納米材料和高分子生物材料在內的新型材料庫,探索了它們的納米生物交互作用機制,並應用這些材料和原理進行了廣泛的生物醫學應用,包括 RNA 治療、腫瘤診斷和治療、傷口愈合、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治療等。
研發了一系列程序化的刺激-響應納米材料“機器人”,能夠主動靶向病竈部位、並且通過內在刺激或者外部刺激精准地“按需”可控給藥,在減少毒副作用的同時實現精准醫療和高效治療。
獲獎人于 2015 年在清華大學獲得理學博士學位,隨後曾作爲博士後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和布萊根婦女醫院開展研究。2018 年受聘哈佛大學講師,2020 年晉升哈佛大學助理教授。
劉 吉
獲獎年齡:35 歲
職位:南方科技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系助理教授
獲獎理由:通過仿生手段,實現面向人體技術的軟材料設計與制造。
獲獎人開創性地提出軟材料的極限性能設計理念,並首次實現了抗疲勞人工生物材料和界面的構建,解決人體技術領域相關材料的設計與制造問題。水凝膠材料與生物組織在結構和組成上有高度相似性,被認爲是人機交互界面的理想材料之一,而獲獎人參與研發的這種抗疲勞水凝膠可進一步設計成可食用水凝膠電子,其優異的抗疲勞特性和化學及機械穩定性,使得這類水凝膠電子能夠長期抵抗胃腔的機械蠕動和胃酸的化學腐蝕,實現重要的生理信號的在線監測。
由于水凝膠特有的高含水量、低摩擦系數等優勢,抗疲勞水凝膠塗層的引入能有效降低金屬基底的摩擦系數和磨損系數。通過水凝膠和金屬關節的高強度高韌性和抗疲勞黏合,爲實現水凝膠作爲人造軟骨材料提供可能。
獲獎人于 2013 年分別在列日大學和波爾多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曾作爲博士後分別在劍橋大學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開展研究。
張 定
獲獎年齡:35 歲
職位:清華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獲獎理由:在錫烯薄膜中首次發現超導電性,並進一步提出第二類伊辛配對機制。
獲獎人帶領團隊在薄至兩個原子層厚度的錫烯中首次發現了二維超導電性,並揭示了其拓撲非平庸物性,這爲拓撲電子學探索奠定了基礎,該項工作生成的錫烯薄膜材料穩定性良好,在沒有保護層的情況下其超導電性可以保持超過一年。
在對錫烯二維超導特性進一步探索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其上臨界磁場不僅超出常規超導體的上限,而且在溫度逼近絕對零度時仍無飽和迹象。通過理論與實驗結合,獲獎人團隊最終提出了一種新的提高超導體臨界磁場的物理機制,即第二類伊辛配對機制,該項工作不但爲伊辛超導的存在提供了實驗證據,也拓寬了人們尋找伊辛超導的材料範圍。
錫烯超導材料和在其中發現的新量子特性有望爲醫療核磁共振、能源通信、礦藏探測、磁性材料以及制作新一代量子計算機等應用領域帶來全新啓示。
獲獎人于 2014 年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固態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隨後曾作爲博士後、助理教授在清華大學物理系開展研究。
鄭金星
獲獎年齡:33 歲
職位: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室主任
獲獎理由:獲獎人專注于強磁場與等離子體約束作用機制及關鍵技術研究,瞄准國家未來民用和國防高技術能源領域戰略目標——磁約束聚變堆和空間等離子體電推進,開展了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及百千瓦級大功率磁等離子體推進器(MPDT)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工作。
獲獎人帶著對“人造小太陽”的憧憬和熱愛,在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負責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超大型磁體系統研制工作,實現多組不同類型大型超導磁體處于大載流和高磁場快變波形切換極端環境超導磁體內交流損耗計算,解決了聚變堆實現高伏秒、高安全穩定裕度、高氚增值包層空間中心螺管耦合磁體設計難題,爲聚變堆等離子體長脈沖穩態運行提供可靠研究手段。
獲獎人將強磁場與等離子體相互約束機制的關鍵技術拓展應用到空間某型號電推進領域,負責研制了 150kW 高比沖等離子體空間推進器超導磁體系統,提出了空間推進器高梯度場下多維度羽流位型調控技術,實現了磁場強度的躍升和磁構型的優化,使得推進器比沖、效率、推力三大核心指標大幅提升,均超過美俄歐最高技術指標,相關技術未來在國家國防、航天和深空探測等領域有著重要戰略意義。
獲獎人于 2014 年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進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研究工作。
童哲銘
獲獎年齡:32 歲
職位:浙江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獲獎理由:他以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爲載體,提出了重大裝備多學科協同數字化設計技術。
重大技術裝備是對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具有重要影響的裝備産品,是許多重大工程項目的基礎,也是國家制造業的脊梁。數字化設計作爲實現重大裝備自主創新設計的主要技術途徑,是機械設計學科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獲獎人與他的團隊針對重大裝備結構複雜、系統龐大、涉及學科衆多的特點,提出了融合機械、力學、計算機等學科的數字化協同設計技術,大幅減少了設計周期和研發成本,實現了重大裝備的高效精准設計。
獲獎人的研究成果支撐了大容量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高參數燃機余熱鍋爐等重大裝備的自主設計制造,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獲獎人于 2015 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前在美國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唐 靜
獲獎年齡:35 歲
職位:斯坦福大學研究員
獲獎理由:通過研發新一代可植入性人工視網膜,幫助視覺恢複,實現了納米線陣列恢複盲小鼠視覺,爲患有黃斑變性等疾病患者的治療帶來新的可能性。
獲獎人研發了經金納米顆粒修飾的二氧化钛納米線陣列的人工光感受器,證明了納米材料的眼底植入技術在臨床上可行,同時,在空間維度上,獲獎人研發的新材料能達到的分辨率優于 100 微米,其對光的敏感度和空間分辨率均接近正常小鼠。
獲獎人利用交叉學科研究,采用氧化钛納米線陣列來嘗試治療視網膜退行性疾病,經過改造後,該材料的感受靈敏度提高了至少一個數量級,並讓失明小鼠的視網膜中所存留的神經節細胞恢複對綠色、藍色和近紫外光的反應;瞳孔光反射也有改善;這些結果表明盲小鼠的視覺已恢複。
獲獎人于 2016 年在複旦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博士後獲聘于麻省理工學院化工系 /Koch 癌症綜合研究院、哈佛大學醫學院(HMS)。
邵 玥
獲獎年齡:34 歲
職位: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副教授
獲獎理由:聯合幹細胞與機械微系統研發出一系列“無胚化”人類胚胎學技術,填補了藥物研發中胚胎發育毒理研究的人源模型技術空白。
獲獎人顛覆性地提出了用機械微系統誘導幹細胞模擬著床期胚胎發育的概念與技術,首次成功重建了著床期至原腸胚期的羊膜囊類胚胎,並爲合成人類胚胎學的後續發展提供基本範式,建立了標准化的羊膜囊類胚胎芯片及首例具有背腹軸的神經球模型。在轉化應用層面,發明了高通量羊膜微陣列技術,首次實現了臨床藥物的著床期胚胎毒理學篩查。
獲獎人所研發的系列“無胚化”人類胚胎學技術,對研究人類胚胎早期發育和醫藥與公共衛生應用有著重要意義。
獲獎人于 2016 年在密歇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曾作爲博士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醫學院開展研究。
徐伯均
獲獎年齡:35 歲
職位:杜克大學機械工程與材料科學系助理教授
獲獎理由:他利用納米材料和納米光子學技術,開發出了可穿戴的保暖或制冷衣物。
獲獎人讀博期間專攻金屬納米線在高性能透明導電薄膜的應用,提出了新的化學制備方法以實現世界紀錄的最高性能,後來融合光學和材料合成技術,開創了“個人化輻射熱管理”研究方向,以能源和健康爲研究導向,開發了個性化的熱舒適性紡織物。
通過納米材料合成和中紅外納米光子學設計,他研發出了一種具備保暖、制冷以及多功能屬性的可穿戴面料,這些材料具備輕量、高效、可調控的優點,無需任何額外能量輸入即可實現個人熱管理,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體感溫度,進而也可節約建築采暖與制冷能源消耗。
獲獎人于 2016 年在斯坦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隨後的 2016 年至 2018 年間作爲博士後留校開展研究。
諸葛群碧
獲獎年齡:33 歲
職位: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
獲獎理由:推動了超大容量光通信系統的實現,以及靈活智能光網絡的構建。
獲獎人的研究聚焦在核心骨幹光網、數據中心光互聯,以及 B5G/6G 光技術應用場景中的基礎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挑戰。
在超大容量光通信系統領域,他的創新成果幫助光通信單波速率從 100G 提升到了 800G,並參與了 400G 和 800G 兩款業界領先的光數字芯片的設計,他提出的新型光纖非線性補償算法和新型概率星座整形技術使光通信系統進一步逼近了香農理論極限。
爲了滿足未來網絡通信業務切實需求,提升網絡部署和響應速度,他的另一個科研重點還在推進實現智能化的光網絡管控,例如在光數字芯片、智能光遙感、光纖信道數字化方面,開發了關鍵的系統架構、AI 算法、光纖信道模型等核心技術,加速了商業化落地。在未來的研究中,他還將深入探索光技術在 B5G/6G 中的應用,包括光無線融合和光感知技術等。
獲獎人于 2015 年在麥吉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 2014 年至 2017 年期間以系統工程師身份在 Ciena 公司研發下一代光傳輸系統。
職位:芝加哥大學 Pritzker 分子工程學院助理教授
獲獎理由:開發新的電化學方法,從海水直接提取鈾和锂,爲以新能源爲驅動力的可持續資源開發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鈾和锂是核能與電能儲存的重要原料,它們雖然在海水中廣泛存在,卻濃度很低,因此目前依舊以礦石開采作爲主要獲取方式。
海水中低濃度元素的提取需要新材料以及新的分離技術。獲獎人分別開發了新的電化學方法從海水中提取鈾和锂。半波整流交流電化學方法可以直接將鈾以固態形式從海水中提取,並有效減少了副反應,提取鈾的容量比傳統吸附高 9 倍,動力學速度快 4 倍;脈沖電化學插層法抑制了與化學上相似的鈉離子的競爭,提高了電極對锂離子的選擇性以及穩定性。
她還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利用新型二維材料硫化钼實現可見光催化快速飲用水殺菌。與其他基于光的淨化方案不同,這一方法可以在可見光而非紫外線下工作,並能在 20 分鍾內能夠實現 99.999% 的滅菌效果。
獲獎人于 2015 年在斯坦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隨後的 2015 年至 2018 年間作爲博士後留校開展研究。
韓 拯
獲獎年齡:35 歲
職位: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教授
獲獎理由:他用二維功能材料制造新型的納米電子器件,以新型的原子層次制造路線突破半導體工藝,爲後摩爾時代晶體管工藝尋找新方案。
“納米積木”指原子層範德華納米材料及其異質結構,通過堆疊、構建等方式,能夠獲得不同的功能。獲獎人通過設計特別的結構,或者借用傳統的宏觀半導體器件範例縮微至納米尺度,做出了一系列原創成果,在納米尺度新型半導體結構展示了諸多新奇物理現象。
他首次利用二維原子晶體替代硅基場效應鳍式晶體管的道溝材料,制備出了目前世界上溝道寬度最小的鳍式場效應晶體管,將溝道材料寬度減小至 0.6 納米,比目前的加工精度縮小了一個數量級。同時,獲得了最小間距爲 50 納米的單原子層溝道鳍陣列,爲後摩爾時代的場效應晶體管器件的發展提供了新方案。
他首次報道的二維本征鐵磁半導體自旋場效應器件,爲繼續尋找室溫本征二維鐵磁半導體提供了指導意義。
獲獎人于 2013 年在法國國家科學中心(CNRS)格勒諾布爾 NEEL 研究所獲得納米電子學與納米科技博士學位,隨後曾作爲博士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開展研究。
李婧翌
獲獎年齡:35 歲
職位: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統計學副教授
獲獎理由:針對前沿的生物學問題創新性地開發了多種統計學方法,尤其著重于對大規模基因組和轉錄組數據進行分析方法的開發。
獲獎人首創性地使用嚴格的統計學來分析已發表的轉錄組學和蛋白組學數據,發現在過往研究中,由于研究人員對測量誤差的忽略,轉錄的重要性被嚴重低估,該分析挑戰了“翻譯比轉錄重要”的觀點卻支持了之前大量在 mRNA 轉錄水平的科學發現。因其重要性,研究結果被發表在 Science 雜志並收錄于本科教材 Molecular Cell Biology 中。
獲獎人通過統計建模,首次發現了調控翻譯的 mRNA 序列特征在不同物種間的保守性,此發現提示了通過編輯 mRNA 序列而實現翻譯調控的可行性,從而在新興的 mRNA 治療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潛力。
獲獎人于 2013 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生物統計學博士學位,在隨後的 2013 年至 2019 年間在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任助理教授。
李天馳
獲獎年齡:30 歲
職位:編程貓創始人兼 CEO
獲獎理由:他帶領團隊從 0 到 1 開發出極具創新力的青少兒編程工具,給編程教育行業帶來變革。
獲獎人創立的公司(編程貓)在技術産品和教育理念上,爲青少兒編程教育事業打造了一個新樣板,讓編程教育更加普及。
核心技術層面,獲獎人與團隊十分注重編程教學軟件的開發,團隊獨立自研了圖形化源碼編輯器 Kitten,可將複雜的編程代碼語言封裝成簡單的積木模塊,在行業中獨樹一幟,基于此,根據青少兒不同年齡階段的編程教育特點,團隊又開發了一系列工具矩陣,這些工具都大大降低了青少兒學編程的門檻,能激發興趣寓教于樂,進而培養編程思維。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編程貓正在嘗試與公立教學體系相結合,通過課程合作、人工智能教學系統等改善教學效率,將進一步擴大編程教育的市場滲透率,幫助更多學生形成全方位的編程學科綜合素養,實現個性發展。
劉 哲
獲獎年齡:34 歲
職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獲獎理由:獲獎人在密碼工程和網絡空間安全領域深耕多年,提出了一系列兼顧安全性和高效性的密碼算法實現技術,解決了經典公鑰密碼算法難以在資源受限的物聯網設備和嵌入式芯片上部署的問題。
獲獎人在基于經典公鑰密碼和後量子密碼的密碼協議的安全和高效實現等方面做出了突破性貢獻,代表性成果包括 RSA 算法的輕量級抗側信道攻擊策略設計、橢圓曲線密碼協議高效實現、後量子密碼的抗側信道攻擊實現,均在密碼工程領域産生了重大且持續的影響,爲建設物聯網和後量子時代的網絡安全體系提供了重要依據。
獲獎人于 2015 年在盧森堡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隨後曾作爲博士後分別在滑鐵盧大學和盧森堡大學開展研究。
趙慧婵
獲獎年齡:31 歲
職位: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助理教授、特別研究員
獲獎理由:她針對軟體機器人的大形變傳感難題,提出了基于光信號的傳感方案,爲軟體智能假肢嵌入多模態傳感功能,實現了智能手對人手觸覺功能的仿生。
該研究成果《基于高度可拉伸光導傳感器的軟體智能假肢》,發表于 Science Robotics 創刊號,成爲該雜志創刊號僅收錄的四篇研究型文章之一。
獲獎人還設計了高能量密度軟體驅動器(DEA),實現了全球第一款由柔軟的“人工肌肉”提供動力以完成受控飛行的微型機器人。此外,她還設計了手部軟體外骨骼,集安全性、舒適度、低成本、高精度爲一體,可精確跟蹤人體肌電信號,並將旋轉鑄塑法引入軟體機器人領域,實現了軟體驅動器的一體化制造。
獲獎人于 2017 年在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曾作爲博士後在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開展研究。
聶禮強
獲獎年齡:35 歲
職位: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獲獎理由:獲獎人深耕多媒體內容分析與搜索,致力于解決關聯模態的顯性融合、數據模型的知識引導等關鍵科學問題。
獲獎者首次闡明了多模態間一致、互補、局部對齊等耦合共存關系,提出了多模態子空間統一表示學習、多模態自適應協同統一表示學習等一系列數據驅動的多模態學習理論模型,填補了多模態融合與統一表示的理論空白。在此基礎上,獲獎者提出了基于先驗知識和規則來引導多模態推理的理念和原創推理模型,緩解了算法對標注數據的依賴,增強了模型的泛化與推理能力。
相關科研成果廣泛應用于服裝搭配、短視頻推薦、對話機器人等場景中。尤其在輸電線路安全預警上,其成果解決了多源感知圖像中目標占比小、類型多、背景複雜等導致的本體缺陷與外破隱患識別難題,部署在十萬余套設備中,覆蓋線路十萬余公裏,線路跳閘率顯著降低。
獲獎人于 2013 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曾以博士後研究員身份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學院開展研究。
李一帆
獲獎年齡:34 歲
職位:禾賽科技 CEO
獲獎理由:帶領禾賽打造出一系列引領全球自動駕駛行業的激光雷達産品。
2014 年,李一帆與兩位合夥人在美國硅谷共同創立禾賽科技,致力于開發基于激光的機器人傳感技術。禾賽的激光雷達産品具備行業較高的性能和可靠性,其面向 Robotaxi 的旗艦産品 Pandar128 創下了量産激光雷達最高紀錄的點雲密度,同時,搭載自主研發芯片的 PandarXT 較大地降低了激光雷達的成本。目前客戶覆蓋全球超過 20 個國家和地區。
禾賽在核心元器件、自研芯片、車規級生産能力、功能安全、主動抗幹擾技術以及基于深度學習的激光雷達感知方面都有深厚的積累,同時也是全球自動駕駛激光雷達行業市場占有率頭部公司之一。
獲獎人擁有清華大學本科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槟分校博士學位,曾任美國西部數據集團首席工程師,是機器人控制領域的專家。
鄢仁鴻
獲獎年齡:29 歲
職位:西湖大學助理研究員
獲獎理由:通過對新型冠狀病毒表面 S 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受體 ACE2 全長蛋白複合物結構生物學研究,首次成功解析出 ACE2 全長蛋白與新冠病毒 S 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的複合物結構。
獲獎人通過重組表達的方法,首次發現全長 ACE2 以二聚體形式存在,並同時具有開放和關閉兩種構象變化,兩種構象均含有可與冠狀病毒的相互識別界面,爲後續相關藥物和疫苗的設計提供了重要參考。
獲獎人將膜蛋白的純化與研究手段引入新冠病毒研究中,拓寬了病毒與受體研究領域的研究思路,爲早日戰勝疫情打下堅實的基礎。
獲獎人于 2019 年在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獲得博士學位,隨後作爲博士後在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開展研究。
楊怡豪
獲獎年齡:31 歲
職位:浙江大學百人研究員
獲獎理由:他首次實驗實現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並開發了基于太赫茲拓撲光學的片上通信,還在拓撲物理學的研究中探索了一種從未被發現的准粒子 ——自旋爲 1 的外爾准粒子。
獲獎人創造性地采用有極強雙各向異性的開口諧振器構造單元結構,實現了極寬的三維光學拓撲帶隙,並探索了一套針對于三維拓撲光學絕緣體的測試方法,成功觀測到其關鍵特征。在物理層面上,該成果率先把三維拓撲絕緣體從費米子體系拓展到了玻色子體系;在應用層面上,該成果實現了寬帶隙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對三維拓撲光路、光學腔、激光等應用有著極爲重要的意義。
獲獎人在拓撲光學應用研究領域做出了重大突破,開發了基于太赫茲拓撲光學的片上通信。該研究對于實現可集成、高穩健性、低成本、高效的太赫茲片上波導有著重要意義,有望應用于下一代 6G 移動通信網絡、物聯網、芯片內及芯片間互聯(intra-/inter-chip interconnect)、太赫茲集成電路。
獲獎人的研究興趣遠不至于此,他在拓撲物理學層面,設計和實現了一種基于特殊非點群(nonsymmorphic)空間群的三維聲子晶體,並在該材料中首次觀測到了自旋爲 1 的外爾點,及其特殊的雙螺旋費米弧。
獲獎人于 2017 年在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獲得博士學位,隨後曾作爲博士後在南洋理工大學先進光學科技中心及數學與物理學院開展研究。
韓 達
獲獎年齡:34 歲
職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研究員
獲獎理由:通過核酸分子工程技術創建功能化和智能化的核酸分子器件及系統,並將其應用于生物醫學和細胞生物學研究中。
獲獎人構建了基于數據分類算法的核酸分子計算方法,首次實現了基于核酸分子計算的腫瘤早期診斷,在不需要人工幹預和複雜儀器的情況下快速給出肺癌診斷結果,其快速、低成本、低誤差以及不依賴傳統診斷儀器等優勢,爲惡性腫瘤的無創、快速分子診斷提供了新途徑。
獲獎人的研究工作創造性地把核酸分子的調控功能和計算功能整合起來,實現了更爲精細、複雜和智能的分子識別與運算,爲核酸智能分子計算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建立了全新方法和體系。
獲獎人于 2013 年在美國佛羅裏達大學獲得化學博士學位,隨後曾以制程研發工程師身份就職于美國 Intel 公司。
金 陽
獲獎年齡:31 歲
職位:鄭州大學副教授
獲獎理由:發明了突破性的新型固態電解質熔融锂金屬電池體系,有望改變電網儲能行業的技術格局。
目前,商用的锂電池主要都是有機電解液體系,以石墨作爲負極材料存儲锂。這種電池大規模應用于儲能時存在火災和爆炸風險,並且成本較高。因此,人們一直在研究固態電解質的锂電池。獲獎人發明的新型電池體系采用高導锂性固態陶瓷管作爲電解質,首次以熔融態的金屬锂作爲負極,單體能量密度突破 500Wh,儲能成本降低至每千瓦時 20 美元。 這種電池體系避免了充電過程中锂枝晶析出帶來的安全隱患。
此外,獲獎人利用這種新型的電池結構,實現了廉價且可規模化生産的高純度锂金屬提取。這種全新電池技術的産業化應用有望改變現有電網儲能行業。 基于現有的電網儲能技術,他又開發用氫氣探測微量锂枝晶析出的檢測方法,可以比熱失控早 10 分鍾發出預警信號。這一技術已經在儲能電站中實現應用。
獲獎人于 2017 年在西安交通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作爲聯合培養博士在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開展研究。
譚 驗
獲獎年齡:34 歲
職位:深圳未知君生物CEO
獲獎理由:研發出新型糞菌移植全菌及配方菌膠囊,爲腸道及其他系統性疾病提供新的緩解或治療方案。
獲獎人于 2017 年創立了中國首家專注于腸道微生態治療的 AI 制藥公司。不同于傳統的“細胞–動物模型–人體”的醫藥研發路徑,獲獎人憑借 AI 技術和生物信息分析技術的結合,搭建出了較爲先進的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和轉化與生産平台,提升了新藥的研發效率和成功率。
獲獎人利用創新科研模式和獨特的藥物研發平台,研發出新型糞菌移植全菌及配方菌膠囊。該膠囊爲改善或治療腸道及其他系統性疾病提供了新方向。
獲獎人在博士期間設計並完成了基于生物信息學的分析軟件,在免疫學和微生物學領域做出創新性的貢獻,爲此後在腸道微生態治療領域的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
獲獎人于 2015 年獲得波士頓大學生物信息學與計算生物學博士學位,同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博德研究所完成生物信息博士研究工作,其研究領域橫跨生物信息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
易津鋒
獲獎年齡:32 歲
職位:京東(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
獲獎理由:獲獎人研發的系統利用海量脫敏數據與 AI 技術,可較爲精准地分析和預判海量用戶的共性和個性化需求,以及商品上市後的市場表現,給出可量化的最優取值建議,讓商品的設計、研發周期縮短。
在供應鏈的生産環節,他帶領團隊研發出的“商品反向定制系統”,改變了生産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讓供應鏈管理更高效。
基于此,企業不僅能較爲快速打造暢銷商品,減少庫存積壓、降本增效,還能根據成本和生産線實際情況對定制方案進行靈活調整,進一步而言,這也加速了傳統家電、農業、家紡、服裝等實體産業實現升級。
獲獎人于 2009 年本科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 年博士畢業于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隨後在美國 IBM Thomas J. Watson Research Center 開展了多年的人工智能研究。
沈 超
獲獎年齡:35 歲
職位: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獲獎理由:獲獎人致力于智能系統的行爲感知和可信計算,實現在對抗環境下智能系統的安全可靠和可信計算。
數字世界中,人們面臨的一大難題是如何證明“自己是誰”。獲獎人原創性地提出了基于人機交互行爲分析的新型數字身份識別理論和技術,相關研究成果已廣泛用于多場景多終端的人機行爲身份認證系統,不僅能提升數據安全保護性能,還降低了客戶接入成本以及系統運營成本。
除了數字身份證明,獲獎人還對時空大數據協同計算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創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圖切割和圖挖掘的時空大數據融合與計算框架,建立了基于圖嵌入的時空數據關聯計算與挖掘的新模式,可應用于智慧交通、城市大腦、地理遙感測繪等衆多雲計算領域。
獲獎人于 2014 年在西安交通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留校工作,在隨後的 2016 年、2018 年分別破格晉升爲副教授和教授。
何 霆
獲獎年齡:34 歲
職位:北京藝妙神州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 CEO
獲獎理由:自主研發了整套基因細胞藥物技術平台,開發了新一代 CAR-T 技術,爲人類攻克白血病、骨髓瘤提供了更好的解決方案。
獲獎人自主研發了整套基因細胞藥物技術平台,包括候選 CAR-T 藥物篩選體系、規模化質粒制備體系、規模化慢病毒載體制備體系、原代免疫細胞制備體系等核心技術。該系列技術平台率先實現了全流程無血清、基因載體規模化制備、高生産成功率、CAR-T 體內持久長效的特點。較傳統的治療手段,較大地提升了 CAR-T 細胞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給癌症的治愈帶來了新的希望。
獲獎人基于新一代 CAR-T 技術開發了 2 款 1.1 類候選創新藥,在治療複發難治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和複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方面臨床效果顯著。獲獎人帶領團隊自主研發的靶向 CD19 抗原的 CAR-T 細胞治療候選産品 -IM19 嵌合抗原受體 T 細胞注射液,已于今年 4 月獲得兩項臨床試驗通知書,並已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其他部分候選産品已進入 IND 准備階段。並且,獲獎人在生産工藝、分析方法、大規模制備瓶頸、長效工藝等方面實現了行業多個領先的技術突破,使其研發産品達到國際水平。
獲獎人于 2015 年在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他在 CAR-T 細胞療法領域所做的突破性工作,讓人類在攻克癌症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南天翔
獲獎年齡:31 歲
職位: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獲獎理由:獲獎人突破現有瓶頸,使得天線可集成化和微型化。
他的工作抛棄了傳統天線的設計原理,實現了理論的創新,並借此發現一種制作微型天線的新方法,該方法可利用聲波驅動磁偶極子諧振來發射電磁波。
獲獎人通過微機電系統和磁電子薄膜材料,在硅襯底上構築出可集成的新型“磁電子聲學波驅動微型天線”,這種天線不再依賴電磁波諧振,而是通過聲波振動來發射電磁波。成型後,這類天線的尺寸可比最先進的傳統微型天線小 100 倍,相同尺寸下的發射效率是後者的數萬倍。這項”能顛覆遊戲規則”的納米尺度天線在諸如物聯網、智能手機、生物醫療等領域大有可爲。
未來,獲獎人將探索聲學波微型天線大規模集成以及産業化的研究,與有實力的通信及微機電系統制造的企業聯手,提早布局物聯網和 5G 通信芯片市場,抓住 5G 物聯網市場爆發前夕的關鍵節點。
獲獎人于 2015 年在美國東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曾作爲博士後分別在威斯康辛大學和康奈爾大學開展研究,2019 年全職回到清華大學微電子學與納電子學系任教研系列助理教授。
于欣格
獲獎年齡:34 歲
職位: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助理教授
獲獎理由:他開發了一種超薄類皮膚、無線的電子觸覺反饋系統,該系統可以實現多觸覺感知。
獲獎人的研究向業界展示了柔性生物電子的無限可能。他開發了一種可以集成在皮膚上的無線觸覺反饋系統,也被稱作“皮膚 VR”,能舒適地貼附在身體的各個部位。最直觀的應用場景是:可以將傳統的聽覺和視覺虛擬現實技術擴展爲多觸覺的感知,即便是虛擬的交互形式,也能讓用戶感受到真實的“觸摸”。
“皮膚 VR”無需電池驅動,采用無線射頻供電,實驗中,團隊在 6*6 英寸的大小的“皮膚 VR”系統中集成了 32 個獨立的無限控制振動反饋單元,可利用近場通信(NFC)技術實現精確控制,工作距離可延展到近 1 米。此外,他的課題組還成功將氧化物功能材料開發成織物的形態。
這些研究成果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傳感和反饋交互界面,不僅可以産生震動反饋,也能夠收集人體的健康生理信號變化,比如通過肌肉的收縮、動作方向的改變等遠程控制機器人、飛行器等設備,可廣泛應用在社交、遊戲、義肢的控制與反饋以及生物醫療、健康檢測等領域。
獲獎人于 2015 年在電子科技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曾作爲博士後研究助理分別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槟分校和西北大學開展研究。
責任編輯:李躍群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