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訪談 展望“十四五”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魏麗娜 通訊員穗仲宣
作爲廣州地區唯一商事仲裁機構,近年來,廣州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廣仲)創新打造商事仲裁“廣州模式”,制定發布全球首個互聯網仲裁推薦標准即“廣州標准”,大力推進仲裁宣傳形成獨具特色的“廣仲文化”,年受理案件數量保持全國仲裁機構首位,未來還將繼續以互聯網仲裁爲著力點,積極參與全球法律事務、貢獻中國智慧。2020年1-11月,廣仲受理案件17883件,同比增長40.5%;通過調解、撤案形式結案的比例達到27.5%,均創新高。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是廣仲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廣仲黨組書記、主任陳思民日前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廣仲將認真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牢記初心使命、強化責任擔當,紮實推進專業化、國際化發展,努力讓仲裁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中更好發揮自身獨特作用,爲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貢獻力量。
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大局
和經濟社會發展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健全促進和保障境外投資的法律、政策和服務體系,堅定維護中國企業海外合法權益。
“如何公正高效解決跨境商事爭議,有效維護商事主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合法權益,迫切需要找到突破口。”陳思民表示,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仲裁是經濟活動國內國際雙循環連接國際規則的“最大公約數”,仲裁裁決受聯合國《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保障,可以在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得到承認與執行。
“仲裁機構受理案件憑借的是公信力,今年我們受理的案件中雙方當事人都不在廣州地區的占了52%。衷心希望更多企業選擇仲裁,我們將以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商事爭議解決服務,爲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法律保障。”陳思民說。
首創商事仲裁“廣州模式”
有力解決跨法域跨時空糾紛
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時強調,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曆史機遇,推動三地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仲裁是粵港澳大灣區‘一國兩制三法域’規則銜接的‘最大公約數’。”陳思民介紹,廣仲牽頭成立粵港澳大灣區仲裁聯盟,聯盟秘書處設在廣仲分支機構南沙國際仲裁中心。廣仲可以同步運行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三套庭審模式,這一規則優勢能夠更好適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法律背景。同時,借助領先的互聯網仲裁、遠程庭審等技術,還可以爲當事人節約成本。2019年8月以來,廣仲受理涉港澳台和涉外案件量顯著增長。 規則優勢疊加技術優勢,形成獨具特色的商事仲裁“廣州模式”,能夠把涉“一帶一路”等各類商事爭議導入粵港澳大灣區、將粵港澳優質法律服務推向全球。2019年11月20日,廣仲全球率先試水國際仲裁跨國遠程庭審,“廣州模式”先後入選廣東自貿實驗區第二批、第四批制度創新案例,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民法專家王利明教授給予高度評價。 “疫情發生以來,‘廣州模式’發揮了巨大作用,服務‘不見面’、機構‘不打烊’,有力支持中小微企業解決糾紛、回籠資金、投入新的生産周期,境外仲裁員參與審理案件量是去年的四倍,實現了戰疫情穩經濟兩手抓兩不誤。相關做法入選司法部第一批疫情防控和企業複工複産公共法律服務十大典型案例。”陳思民表示。
發布互聯網仲裁“廣州標准”
引領全球仲裁制度創新變革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積極參與數字領域國際規則和標准制定。
“在國際規則制定中,我們要做參與者、引領者,發出更多中國聲音。廣仲既注重辦好案件,還在更高層面謀劃參與國際法律事務、貢獻中國智慧。”陳思民介紹,在率先落地全程線上批量智審、區塊鏈存證、跨國遠程庭審等紮實基礎上,2020年9月10日,廣仲牽頭制定的《互聯網仲裁推薦標准》面向全球發布,按照國際慣例簡稱“廣州標准”,這是全球首個正式發布的互聯網仲裁標准,也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個開放的公共産品。目前,已有新加坡海事仲裁院、韓國商事仲裁院、巴西外貿協會調解仲裁中心等20多家境外知名仲裁機構簽約認可和共同推廣運用“廣州標准”。
陳思民表示,“十四五”時期,廣仲將發揮好金融、知識産權、建設工程、國際航運等專業仲裁院作用與優勢,大力推進專業調解平台建設,進一步增強服務廣州提升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能級,有力支持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城市更新産業發展;深化“廣州標准”推廣與適用,以獲司法部推薦參與亞太經合組織跨境商事爭議在線解決機制項目爲契機,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仲裁聯盟建設,穩步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交流,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