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集團高級經濟師謝光威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非石油國內出口增速放緩並不令人意外,因爲全球增長放緩,導致需求也逐漸疲軟;來自中國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仍受清零政策影響,雖然情況預計有所改善但仍需要時間。此外,由于全球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全球貨幣條件也相應收緊,影響了消費者需求。通貨膨脹也是抑制消費的另一個主要因素。
非電子産品在7月份的出口則同比增長6.1%。特殊機械(12.2%)、制藥(9%),以及船只和船舶結構的增長貢獻最顯著。
通脹和利率上升對電子産品消費造成壓力
新加坡興業銀行高級經濟師顔聖充說,非石油國內出口在今年下半年的增長勢頭料會放緩,預計增長會從上半年的10.1%放緩至4.0%,主要因爲中國經濟下滑和亞太地區半導體銷售疲軟。
我國非石油國內出口7月份增幅超出市場預期。由于預計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分析師預期非石油國內出口增長下半年會面臨下行風險。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星期三(8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的增速比前一個月有所放緩。6月份的增幅從之前的9%下修至8.5%。
全球貨幣政策收緊影響消費者需求
華僑銀行首席經濟師林秀心說,全球半導體增長前景明顯轉爲不那麽樂觀。半導體終端市場開始出現疲軟,尤其是受消費者支出影響的市場,這主要因爲通脹和利率上升對消費者可支配收入,以及包括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等電子産品消費造成的壓力。
根據貿工部提供的數據,我國今年第一季和第二季的實際非石油國內出口分別下滑2.3%和1.2%。
蔡學敏和李主禮認爲,電子出口會因晶片需求疲軟和價格下滑而放緩,非電子産品則會受全球放緩拖累。他們說:“我們維持今年非石油國內出口增長介于5%至6%的預測,明年的預測則介于負2%至1%之間。”
由于預計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分析師預期非石油國內出口增長下半年會面臨下行風險。
我國對10大市場的出口在7月份維持增長,其中增幅最大的是馬來西亞(29.9%)、台灣(24.4%)和歐盟27國(22.9%)。對中國、日本和香港的出口則萎縮,分別下降21.3%、15.3%和3.8%。
她說:“雖然我們目前將今年全年非石油國內出口增長預測維持在6%至8%之間,但由于外部經濟惡化,下來幾個月存在一些下行風險。”
謝光威則維持在個位數的範圍內,介于5%至10%之間,他預計不太可能出現如去年下半年的雙位數增長。
他們說,出口表現繼續受價格上漲推動,而非出口量。實際非石油國內出口(Real NODX)已連續六個月萎縮,在7月份下滑2.2%。
企發局的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電子出口在7月增長10.3%。其中集成電路、集成電路零件以及光盤驅動器分別上漲18.5%、83.2%和110.2%,對電子出口增長貢獻最大。
盡管如此,7月份的增幅仍超出市場預期。彭博社的統計顯示,經濟師對7月份的預測爲增長6.4%。
我國非石油國內出口(NODX)連續20個月擴張,7月份同比增長7%,創下曆來最長的連續擴張紀錄,但增速有所放緩。
馬來亞銀行證券經濟師蔡學敏和李主禮認爲,我國7月份非石油國內出口增速放緩,主要是受中國需求下滑拖累。
經季節性調整後,非石油國內出口在7月環比增長1.4%,低于前一個月的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