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使歐洲國家分裂成爲客觀事實,俄羅斯陷入戰爭泥潭不能自拔,歐洲聯盟國家經濟增長受到嚴重影響。美國試圖複制歐洲模式,在亞太地區挑起事端,從而強化自己的存在。不過,從美國召開民主峰會,東南亞國家領導人紛紛缺席可以看出,東南亞國家不會追隨美國,把亞太地區變成是非之地。
新加坡《聯合早報》采訪印度弗萊明大學南亞和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這位著名亞洲問題專家認爲,美國計劃召開亞細亞領導人峰會,但是,由于亞細亞成員國的領導人無法參加會議,美國被迫取消這次特別會議。但是,美國認爲中國正在尋求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企圖成爲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大國。因此,美國打算在最近兩年內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展開十大行動計劃,譬如制定印度洋太平洋經濟架構,加強與亞洲國家的團結,支持印度崛起,建立亞洲“北約”組織等。(《聯合早報》2022年4月14日)
可以非常坦率地說,美國爲了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將會繼續在亞太地區“折騰”。不過,正如這位印度著名學者所指出的那樣,中國高度重視與亞太地區國家經貿關系,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優勢並不明顯。東南亞國家很可能會走向不結盟的道路,持續與中國和美國保持合作關系。
中國多次強調,不會與美國爭奪勢力範圍。中國與亞太地區國家的經濟合作,有利于中國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亞太地區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中國希望與亞太地區國家保持良好的經貿關系,在區域全面合作夥伴關系協定框架內,妥善處理與亞太地區國家的經貿分歧。
中國是亞太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來源,中國也是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的堅強柱石。中國與亞太地區國家的合作,對于該地區的和平發展至關重要。
美國作爲非亞太地區國家,在該地區的存在特別是軍事存在,是亞太地區動亂的源泉。由于美國在亞太地區不斷挑起事端,導致亞太地區一些國家軍費開支增加。美國在亞太地區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一方面按照所謂民主和專制的劃分標准,把東南亞國家區分爲民主國家和專制國家。新加坡是美國重要的合作夥伴,可是,按照美國民主劃分方式,新加坡被排除在民主國家之外。另一方面,美國與亞太地區國家合作,不是爲了促進該地區經濟增長,而是爲了排斥中國。
中國是亞太地區國家重要合作夥伴。東盟已經成爲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因此,美國試圖在亞太地區遏制中國的發展,顯然是不自量力。不論是從貿易額還是從經濟關聯度來看,中國對東南亞國家的影響力遠遠超過美國。不管美國制定怎樣的經濟架構,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假如美國出于排斥中國的目的,要求東南亞國家必須選擇,那麽,美國的所謂經濟架構可能無法將東南亞國家拉攏到自己的身邊。畢竟東南亞許多國家的貿易夥伴是中國。離開中國的貿易和投資,一些東南亞國家經濟發展將會受到嚴重影響。除非美國采取脅迫手段,相信沒有多少東南亞國家願意追隨美國,減少與中國的經貿聯系。
說到底,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經濟活動,不足以支撐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霸權地位。過去美國依靠自己的“胡蘿蔔加大棒”,可以拉攏東南亞國家。如今美國既無法向東南亞國家增加投資,同時又無法爲東南亞國家提供更多的貿易機會,東南亞國家不會舍近求遠,脫離與中國的貿易關系,轉而尋求加強與美國的經貿合作。
雖然東南亞一些國家希望增加向美國的出口,但是,美國貿易政策以及美國國內的經濟狀況決定了,美國不可能向東南亞國家提供更多商業機會。近些年來,越南等一些東南亞國家持續增加對美國的出口,但是,與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相比,美國市場顯然不足以“誘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抛棄中國轉而投奔美國。東南亞許多國家希望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一方面乘坐中國經濟增長的快車,實現自身經濟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希望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確保本國安全不受損害。
東南亞國家在經濟上高度依賴中國,在軍事上高度依賴美國的雙邊政策,顯然不符合美國的地緣戰略利益。美國希望在提供“安全公共産品”的同時,東南亞國家完全離開中國市場,美國在東南地區徹底孤立中國。
對于東南亞國家來說,美國要求是不現實的。中國在東南地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改善東南亞地區國家的基礎設施,爲東南亞國家提供更多的商業機會。如果東南亞國家徹底匍匐在美國的腳下,那麽,東南亞國家經濟利益將會受到嚴重損害。
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是,美國挑起沖突,制造混亂,迫使東南亞國家不得不作出選擇。種種迹象表明,美國經濟框架根本無法取代區域全面合作夥伴關系協定,但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軍事行動,有可能會迫使東南亞一些國家被迫選擇。
美國很可能會利用中國南海糾紛,拉攏菲律賓、越南,讓他們中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菲律賓總統選舉已經拉開序幕,如果選舉的結果是,美國在菲律賓的代理人擔任總統,那麽,中國與菲律賓的關系很可能會發生變化,美國有可能會強化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並且把菲律賓作爲重要的軍事基地,繼續在南海地區挑起事端。
對于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存在特別是在中國南海地區的活動,中國必須保持高度警覺。這一方面是因爲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合作,必須得到切實有效地維護。中國願意在區域全面合作夥伴關系協定框架內,加強與亞太地區的合作。中國絕對不會允許美國挑起事端,破壞自由貿易區協定成員之間的貿易合作關系。另一方面,中國希望加強經濟合作的同時,與亞太地區國家開展軍事安全合作,充分利用亞太地區國家的力量,維護該地區的和平安全。
烏克蘭戰爭,已經給亞太地區國家敲響警鍾。如果美國在亞太地區建立類似于北約的軍事集團,挑起沖突,那麽,亞太地區將會變成戰亂之地。中國絕對不會允許出現這種情況。中國希望美國意識到,如果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對付中國,在亞太地區建立一系列組織,遏制中國的發展,那麽,最終必然會導致美國自身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
美國在歐洲的所作所爲充分說明,烏克蘭已經成爲美國戰場炮灰,持續戰爭讓烏克蘭變成廢墟,烏克蘭人民流離失所。歐洲聯盟國家跟隨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自身利益遭受重大損害。美國遠在北美大陸,坐山觀虎鬥,不僅通過出售軍事裝備獲取巨額的商業利益,而且試圖利用“租借法案”將烏克蘭戰爭長期化。如果烏克蘭戰爭持續下去,歐洲聯盟國家將會陷入社會危機,極端主義和民粹主義沉渣泛起,歐洲聯盟與俄羅斯的關系將會持續惡化,歐洲聯盟經濟將會遭受重大打擊。
亞太地區國家必須清楚地意識到,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煽風點火、火上澆油,目的是爲了鞏固自己在歐洲地區的軍事存在,是爲了維護自己的霸權地位。如果美國在亞太地區策劃類似的行動,那麽,亞太地區國家將深受其害。亞太地區國家必須團結起來,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持不結盟的政策,排除一切幹擾,實現和平發展。
中國是多極化的倡導者,也是堅定的支持者。中國認爲東盟和歐洲聯盟都是多極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希望東盟在維護地區安全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如果把經濟發展的希望寄托在中國身上,把地區安全的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試圖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最終必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東盟國家必須爲自己的安全負責。東盟國家必須通過和平發展,維護地區安全。任何依靠大國力量,維持自身安全的做法都是危險的。中國支持東盟在安全問題上發出一致的聲音,中國反對任何分裂東盟或者鼓勵東盟參與軍備競賽的做法。中國反對以美國民主爲標准,對東盟國家分而治之。中國反對利用東盟國家的矛盾,挑撥離間,損害東歐國家的整體利益。中國反對建立排擠中國的經濟框架,迫使東盟國家被迫選擇。中國反對美國在亞太地區挑起軍備競賽,增加亞太地區國家的軍事負擔。
中國願意與亞太地區所有國家在自由貿易協定之內,進一步深化合作。中國與新西蘭自由貿易協定升級版已經生效。中國與老撾跨國鐵路造福于周邊地區國家人民。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合作建設的東南亞第一條高速鐵路即將通車。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經濟合作結出碩果。中國不會在東南地區與美國爭奪勢力範圍,中國也不會允許美國在東南亞地區尋釁滋事,嚴重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
中國希望美國意識到,拉幫結派,不可能在亞太地區強化自己的地位。如果美國沒有意識到,和平發展是東南亞地區國家的共同願望,沒有意識到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對亞太地區國家人民利益至關重要,繼續在亞太地區國家制造矛盾,排擠中國,那麽,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將越來越小。
新加坡總理訪問美國,一方面強調美國的衰落是一個假象,但是另一方面也提醒美國,不要試圖在亞太地區排擠中國。對于新加坡總理的忠告,不知道美國總統是否記在心裏。美國亞太政策越來越帶有針對性和應急性。美國針對中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召開所謂的民主峰會,響應者寥寥。美國在處理亞太地區事務方面所采取的一些臨時性和應急性措施,無助于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相反地,會使亞太地區變得動蕩不安。當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美國是麻煩的制造者,而不是和平使者的時候,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存在就會越來越尴尬。
(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喬新生”微信公衆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