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6日,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收到首筆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款項,標志著人民幣跨境使用的起步。經過近十年發展,人民幣作爲全球支付貨幣的功能已經穩步增強,作爲投資、儲備與計價貨幣的功能逐漸顯現。中國銀行把握發展機遇,充分發揮全球化優勢,在人民幣國際化業務的客戶基礎、金融産品、清算渠道、品牌形象等多方面確立了領先優勢,利用多樣化的人民幣國際化産品服務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
持續擔當人民幣跨境服務的主渠道
近年來,中國銀行積極有序開展各項人民幣國際化業務,擔當人民幣跨境流通的主渠道、産品和服務創新的引領者,爲海內外客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2018年,中國銀行集團跨境人民幣結算量5.95萬億元,同比增長55%;中國內地機構跨境人民幣結算量近4萬億元,市場份額穩居第一,在中國內地發生的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中,近三成通過中國銀行的渠道辦理。
不斷完善人民幣全球清算服務網絡
2018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授權中國銀行東京分行擔任日本人民幣清算行。至此,中國銀行已在港澳台、德國、法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匈牙利、南非、贊比亞、美國、日本等12個國家和地區擔任人民幣清算行,清算行數量市場第一。2018年,集團共辦理跨境人民幣清算業務近390萬億元,繼續保持市場領先地位,並爲全球客戶提供24小時不間斷人民幣清算服務,促進人民幣的全球流通使用。
便利境內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
近年來,隨著中國金融市場開放,人民幣跨境使用日益頻繁。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境外機構嘗試進入中國資本市場融資,“熊貓債”受到各方追捧。中國銀行發揮全球化優勢,在2018年協助阿聯酋沙迦酋長國、菲律賓、匈牙利等國家以及日本三菱東京日聯銀行等商業機構發行了“熊貓債”,爲更多准備嘗試在中國資本市場融資的國際發行人樹立了成功樣板,並持續支持客戶開展債券融資、助力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另一方面,各類境外機構積極持有人民幣資産,通過多種渠道進入中國境內資本市場投資,中國銀行在此方面也積極開展創新。2018年11月,中國銀行攜手中國外彙交易中心、新加坡交易所共同簽署“CFETS-BOC交易型債券指數”戰略合作協議,並在新加坡交易所正式發布這一指數,該指數的發布將爲境外投資者把握中國市場機遇提供新的渠道,有助海外投資者熟悉中國債券市場。
推動人民幣進入大宗商品計價體系
2018年3月26日,我國首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境內原油期貨正式上市挂牌交易,中國銀行成功助力能源中心、會員單位及境內外投資者完成首批原油期貨交易,並提供包括賬戶管理、網銀彙劃、銀期轉賬、彙兌、結算等全方位金融服務。5月4日,大連商品交易所鐵礦石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11月30日,鄭州商品交易所PTA(精對苯二甲酸)期貨引入境外投資者,中國銀行均在上述期貨品種推出當日,實現多項業務首發,爲境內外投資者提供配套金融服務,助力人民幣進入大宗商品交易和定價體系。
提供專業化的人民幣國際化研究工具
中國銀行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持續發布中國銀行跨境人民幣指數(CRI)和中國銀行離岸人民幣指數(ORI),爲不同市場主體提供觀察和了解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窗口,成爲衡量人民幣國際化動態的重要風向標。2013年起,中國銀行每年開展全球客戶調研,編制和發布《人民幣國際化白皮書》,從市場參與者的角度反映人民幣國際化一年來的最新變化。
中國銀行人民幣國際化業務受到多方認可。2018年,中國銀行獲得中國銀行業協會頒發的“最佳跨境人民幣業務銀行”獎項。展望未來,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以及金融市場改革不斷深入,人民幣國際化將加快推進,市場參與者面臨更多機遇和挑戰。中國銀行將把握有利的市場機遇,發揮全球化優勢,全力擔當人民幣跨境流通的主渠道、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推動者、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的引領者,譜寫人民幣國際化業務發展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