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起底”海洋魚類“擬態達人”
▲ 《科學進展》以封面論文形式報道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林強團隊牽頭完成的最新科研成果,揭示了關于草海龍附葉形成與牙齒丟失的演化機制,並首次闡明了海龍科魚類性別決定基因的産生和演化曆程。近日,相關研究以封面論文形式發表于《科學進展》。
是雄性卻能懷孕,吃肉卻不長牙齒,這些極其另類的生物學特征,使得海龍科魚類的演化機制成爲一個“出圈”的有趣話題。海龍科魚類,包括海馬和海龍,具有豐富多樣的形態特征和獨特的雄性育兒行爲,一直是海洋生物進化和物種保護研究的熱門對象。
——《中國科學報》
2
抗新冠病毒廣譜單抗可應對現有變異株
8月19日從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獲悉,來自該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合作研發出一種能夠靶向多種冠狀病毒入侵受體ACE2的阻斷型單克隆抗體h11B11,其能有效預防和治療新型冠狀病毒及其突變株感染宿主細胞及模式動物,並在非人靈長類動物中展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同時,作爲新冠病毒入侵宿主受體的拮抗劑,該抗體表現出優越的廣譜性和中和活性,可應對目前流行的各種變異株。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雜志。
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不斷出現,且傳播速度越來越快。這給新冠病毒的預防控制帶來了巨大挑戰,亟須研發出可以應對病毒各種變異株的有效療法。中和抗體療法已被證明有效,但變異株出現,則單一位點的單抗必然失效,廣譜中和抗體的研發必須提上日程。
——《科技日報》
3
中外聯合團隊在極化激元光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李培甯、張新亮團隊聯合新加坡國立大學、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紐約州立大學等科研機構人員,突破性證明了傳統的雙折射晶體中存在“幽靈”雙曲極化激元電磁波。該成果革新了極化激元基礎物理的“教科書”定義,對凝聚態物理、光物理、電磁學等領域基礎原創研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國際頂級期刊《自然》8月18日刊發了這一新研究發現。
——新華網
4
SARS幸存者對新冠疫苗的抗體反應更強烈
近日,一項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研究表明,近20年前感染過SARS病毒的人在接種新冠疫苗後會産生強烈的抗體反應。他們的免疫系統可以抵禦新冠病毒及其變種,以及在蝙蝠和穿山甲中發現的相關冠狀病毒。
論文作者表示,該研究結果爲研發預防所有新冠病毒變種以及未來可能流行的冠狀病毒的疫苗帶來了希望。
——《中國科學報》
5
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快速多樣化
▲ 從左到右分別是Conacodon hettingeri、Miniconus jeanninae、Beornus honeyi。來源:Banana Art Studio
8月18日發表在《系統古生物學雜志》的論文,美國科學家新發現了三種遠古哺乳動物,這些史前哺乳動物于古新世早期就在北美留下了足迹,距離白垩紀—古近紀恐龍大滅絕事件只有幾十萬年的時間。這一發現表明,在恐龍大滅絕之後,哺乳動物的進化比之前認爲的要快得多。
新發現的生物名字分別爲Miniconus jeanninae、Conacodon hettingeri和Beornus honi。它們的體型各不相同,每種生物的牙齒特征都各有不同。其中Beornus honi是爲了向《霍比特人》電影角色比翁致敬而命名的,因爲這一物種跟比翁一樣有腫脹的磨牙。
——《科技日報》
6
珊瑚和星海葵體內活免疫細胞首次發現
▲ 圖片來源:前瞻網百家號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7日報道,美國科學家首次在鹿角杯形珊瑚和星海葵體內發現了免疫細胞,這些細胞能幫助它們對付感染。這一發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造礁珊瑚和其它珊瑚礁動物如何保護自己免受外來入侵者(如珊瑚礁內部和周圍的細菌病毒)的侵害,以及開發評估珊瑚健康狀況的診斷工具。
爲了發現這些特殊的免疫細胞,邁阿密大學羅森斯蒂爾海洋與大氣科學學院和本蓋夫本·古裏安大學的科學家在實驗室讓鹿角杯形珊瑚和星海葵體接觸細菌、真菌抗原等外來顆粒,然後他們使用熒光激活細胞分選方法來區分不同的細胞群。
——《科技日報》
來源:今日科協微信公衆號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爲科技工作者服務、爲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爲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爲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台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爲黨領導下團結聯系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爲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