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五年開辟“五條通道” 輻射效應持續釋放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成爲國際合作“新範本”
陸海新通道實現“一帶”與“一路”的無縫銜接,中新跨境融資通道促進資金融通,中新國際數據通道促進信息暢通,對“一帶一路”沿線地區輻射效應持續釋放……
2015年11月7日,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正式啓動。5年來,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創新合作模式,成功開辟陸海新通道、跨境融資通道、中新國際數據通道、渝新“空中通道”、渝新人才交流通道“五條通道”,推動我國西部地區與東南亞的高水平互聯互通,成爲國際合作“新範本”。
開辟“五條通道” 促進“一帶一路”互聯互通
與之前的中新政府間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天津生態城不同,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不受地域限制,以“現代互聯互通和現代服務經濟”爲項目主題,並將重慶定位爲項目運營中心。
“不受地域限制,意味著不圍繞某個具體區域、園區或城市而建,爲國際合作提供廣闊舞台。”重慶市中新示範項目管理局局長韓寶昌說,5年來,中新雙方圍繞金融服務、航空産業、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領域開辟“五條通道”,有力推動我國西部與東南亞的高水平互聯互通。
陸海新通道,促進“一帶一路”沿線物流暢通——
2017年9月25日,陸海新通道班列在重慶誕生。它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雲南通達世界各地,比傳統的經東部沿海地區出海時間大幅縮短,已成爲西部地區最快捷的出海通道。
今年前三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陸海新通道國際鐵海聯運班列、國際鐵路聯運班列、跨境公路班車開行數量分別增長109%、171%和154%。
中新跨境融資通道,促進“一帶一路”沿線資金融通——
截至今年10月底,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累計落地跨境融資項目137個,總金額約123億美元。西部地區陸續實現第一次跨境發債、第一次國際商業貸款、第一次不動産投資信托等多種融資形式,融資成本大幅降低。
中新國際數據通道,促進“一帶一路”沿線信息聯通——
2019年7月,中新國際數據通道正式開通。作爲我國首條針對單一國家點對點的國際數據專用通道,中新國際數據通道具備“高速率”“大帶寬”“低時延”等優勢,雙方已推動通道接入重慶7個産業園區,爲跨境數據傳輸安全、遠程醫療等提供服務。
渝新“空中通道”,促進西部地區與東南亞的空中互聯互通——
雙方已加密“重慶-新加坡”航線,航班數量從5年前的每周5班增至2019年底的每周14班。同時,中新雙方正積極規劃建設航空産業園,打造集航空維修、物流、培訓、金融于一體的航空産業集群。
渝新人才培訓交流通道,爲西部地區和新加坡培養優秀人才——
重慶已和新加坡簽署合作協議,分批開展重慶高級職業技能人才赴新培訓,還借助新加坡(重慶)青年人才成長驿站項目,邀請新方在校學生來渝實習交流。
“‘五條通道’緊扣西部地區開放發展痛點,並與‘一帶一路’的‘五通’理念高度契合。”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李敬說。
釋放輻射效應“一帶一路”沿線共享發展機遇
作爲我國最大的奧特萊斯項目運營企業之一,重慶砂之船集團在江蘇揚州的項目于9月19日正式開業,這是砂之船集團邁出進軍非省會城市的第一步。
砂之船集團近年來飽受資金短缺困擾,直到2018年4月,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砂之船房地産投資信托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以低于國內價格的成本獲得了近5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
“這筆融資給了我們底氣,我們將加快對國內城市的覆蓋速度,還將開拓東南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市場,計劃未來5至10年新開20家店。”砂之船集團董事長徐榮燦說。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不只讓重慶企業獲益,其輻射效應正在向西部地區延伸。
今年6月,新加坡星展銀行首次涉足甯夏,幫助銀川通聯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成功發行2.6億美元的高級無抵押債券。除重慶外,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已帶動四川、陝西等中西部8省區企業跨境融資42億美元,協助西部500多家企業和機構對接國際資本市場。
與此同時,陸海新通道也從最初的重慶、廣西、貴州、甘肅四省區市合作共建,實現對西部12省區市的全覆蓋,目的地已拓展至全球96個國家和地區的246個港口。
其中,貴州首發陸海新通道外貿出口定制化專列、甘肅實現陸海新通道沙特阿拉伯班列常態化運行、青海首次通過陸海新通道將純堿售至泰國曼谷;馬來西亞榴蓮、越南電子産品和服裝、泰國大米等東南亞特色産品也沿陸海新通道直達中國西部市場。
陸海新通道也爲歐洲和東南亞之間提供了更爲便捷的聯通方式。
不久前,一批越南生産的電子産品,經陸海新通道抵達重慶,再通過中歐班列運抵歐洲。此前,越南的貨物都是通過海運抵達歐洲,運輸時間長達40多天。貨物通過陸海新通道和中歐班列運抵歐洲僅需19天,企業物流周期大幅縮短。
“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的無縫銜接,將歐洲、中亞、東南亞緊密聯系起來,沿線地區可以共享‘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發展機遇。”中新互聯互通(重慶)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泗棕說。
合作向縱深推進助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9月22日,近百盞可接入物聯網、輔助無人駕駛的智慧路燈在重慶仙桃國際大數據谷亮起。這是新加坡新钶電子在重慶探索智慧城市建設應用新場景的傑作。
如今,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正向縱深推進——雙方合作探索智慧城市應用場景、開發現代農業項目、推動農産品出口新加坡……
在11月7日舉行的中新互聯互通項目5周年招待會上,新加坡人力部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通過視頻參會時表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必須保持開放性和包容性,其目標是建立一個開放型的互聯互通的網絡,新加坡歡迎所有願意推進項目的各方加入。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要發揮更大的作爲,就必須在政策、法規和流程上進一步試行創新措施,應該努力營造鼓勵創新的生態環境,從而吸引更多合作夥伴和人才,將項目推向更高的境界。”楊莉明說。
韓寶昌表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將繼續推動新方發揮資金、物流等方面優勢,引導新加坡和國際企業進一步提升參與程度,促進更多資源要素向西部地區聚集。
當前,我國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向縱深推進,正承擔起重要使命。
“占國土面積2/3,擁有4億人口的西部地區是中國發展潛力最大的區域,只有激活這個龐大的內需市場,才能形成高質量的內循環體系。”李敬說,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將促進更多資源要素向西部聚集,將進一步激發當地發展潛能。
外循環方面,陸海新通道已實現“一帶”與“一路”的無縫銜接,在我國向東開放面臨風險挑戰的背景下,推動西部地區成爲向西、向南開放的重要窗口。“陸海新通道等國際物流大通道將東南亞、歐洲、中亞、南亞以及西部地區、長江經濟帶等國內外市場緊密聯系在一起,將拓展出外循環的新空間。”李敬說。(記者 王金濤 趙宇飛 伍鲲鵬)
責任編輯: 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