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滄海桑田,新時代勃勃生機。今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六十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關懷支持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廣西各族人民砥砺奮進,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輝煌,文物事業也取得累累碩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文物事業步入發展快車道,文物保護重大工程紛紛上馬,世界文化遺産取得零的突破,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穩步推進,全區文物事業呈現出嶄新局面。
“乾隆皇帝——故宮博物院文物特展”走進廣西
文物保護力度持續加大
2017年12月8日,自治區人民政府核定並公布212處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至此,廣西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增至568處。與此同時,劃定自治區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工作也取得突破性進展。2017年11月7日,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公布了南甯育才學校舊址等9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截至2017年12月,廣西已公布自治區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251處,成爲廣西文物保護工作的又一亮點。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曆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自治區成立60年來,廣西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紮實穩進,保護力度不斷加強,保護經費不斷提高,保護機制不斷健全,文物保護工作不斷邁上新台階。
大遺址保護及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是廣西文物工作的一大重點。近年來,廣西先後開展桂林甑皮岩遺址保護設施建設項目,組織實施靖江王陵、合浦漢墓群大遺址保護中的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配合國家文物局完成靖江王府及王陵國家大遺址、甑皮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估工作並順利通過專家評估,合浦漢墓群與漢城考古遺址公園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八寨的侗族古建築群
在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工作方面,廣西組織實施了白蓮洞遺址、頂蛳山遺址、北海近代建築群——涠洲盛塘天主堂、涠洲城仔教堂、靈山大蘆村古建築群等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傳統村落的文物保護修繕工程;編制北海近代建築群——涠洲盛塘天主堂、涠洲城仔教堂等一批維修保護方案和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李宗仁故居(包括官邸)等一批保護規劃;完成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路莫村物資轉運站舊址、馮子材舊居、明清海防——欽州市烏雷炮台遺址等一批修繕保護、環境整治工程驗收。
此外,以左右江革命老區及民族地區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傳統建築保護展示、重點文物本體及周邊環境整治項目爲抓手,廣西開展了崇左江州、扶綏、龍州、甯明四縣區內的花山岩畫遺産區環境整治工程及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傳統建築保護展示等工程。同時配合住建等部門開展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曆史文化街區、傳統村落等申報和文物保護等工作,助力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的精准扶貧工作。
加強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和申報工作
2016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項目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實現了廣西世界文化遺産和中國岩畫類世界文化遺産兩個“零”的突破。爲廣西申報世界遺産之路打下了良好的開端。
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
2016年以來,實施了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監測總中心搬遷和甯明花山岩畫保護監測分中心環境整治工作,積極推進崇左市江州區、龍州縣岩畫保護監測中心(展示中心)建設項目。2018年1月12日,崇左市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崇左市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保護條例》。
2018年,推進海上絲綢之路?北海史迹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基礎工作寫入了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3月,新任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帶隊赴北海合浦調研工作,對北海合浦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作了指示。自治區主席陳武多次對海上絲綢之路?北海史迹保護和申遺工作作出批示,並向國務院分管領導彙報。
自治區文化廳成立了“廣西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合浦縣成立了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首批聘用國內14位著名學者爲學術顧問,通過項目指導、承擔課題等方式發揮專家學者的作用。同時,完成了合浦漢墓群四方嶺密集區、金雞嶺重點保護區墓葬保護及環境整治工程項目,將合浦漢墓群金雞嶺、四方嶺、文昌塔等重點區域納入天網工程建設。
2017年8月《合浦漢墓群保護總體規劃》得到國家文物局批複並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實施。2017年11月7日,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合浦大浪古城遺址、草鞋村遺址的保護範圍。2018年4月,北海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北海市合浦漢墓群保護條例》,北海市人大通過該條例並報自治區人大批准實施。
靈渠和侗族村寨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基礎工作也在紮實有序的推進中。目前,靈渠(南渠)一期、二期保護工程和靈渠文化展示中心(興安博物館)建設工程順利實施。2018年8月,靈渠順利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2015年9月25日,自治區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批准實施《三江侗族自治縣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條例》。
大力推動博物館事業發展
合浦漢文化博物館
近年來,廣西相繼建設了南甯市博物館、桂林博物館、柳州工業博物館、北部灣海洋文化博物館、紅軍突破湘江戰役紀念館等20多座大中型博物館,建成廣西邊疆民族博物館、鍾山廣西省工委紀念館、羅城仫佬族博物館等28座縣級博物館。西林句町遺址博物館、太平天國桂平金田起義博物館、大藤峽博物館等11座專題博物館業陸續開工建設。自治區博物館的改擴建工作也正在穩步推進之中。
截至目前,全區博物館數量達到251家,其中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有24家,基本形成以自治區級博物館爲龍頭、地市級博物館爲骨幹、縣級博物館爲基礎,國有博物館爲主體、非國有博物館爲補充的主體多元、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特色博物館體系。其中,共有235家博物館、紀念館對觀衆免費開放。據統計,全區博物館年接待觀衆達到1800多萬人次。
2018年6月,十一屆自治區黨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推進特色博物館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到“十三五”末,在全區現有251家博物館基礎上通過改擴建或陳列展覽提升等手段打造提升90家、新建30家以上特色博物館,使全區博物館總數達到280家以上。
在各級財政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博物館服務水平也實現大幅度提高,陳列展覽的數量和質量明顯提升。
廣西博物館陳列展覽連續五年在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評比活動中獲得優勝獎,其中廣西民族博物館的“貝侬——壯族文化展”榮獲精品獎。同時,陳列展覽“走出去、請進來”也提高到新的水平,如引進了緬甸、越南、泰國、美國等國家文物展覽;廣西文物參加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舉辦的“秦漢文明展”;赴香港舉辦“瓯駱漢風:廣西古代陶制明器展”“漢武盛世:帝國的鞏固和對外交流”展;赴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土庫曼斯坦、澳大利亞等地舉辦“錦繡八桂”展。廣西博物館日漸成爲彰顯文化力量、滿足群衆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成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先進文明的重要陣地,成爲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載體。
多措並舉讓文物活起來
爲了更好地開展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經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籌備委員會辦公室獨家授權,廣西民族博物館發布了60多款系列文創産品,受到了廣西各界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廣西民族博物館的文化創意産業得到飛速的發展,自主研發了包括“民族娃娃系列”“鼓往今來系列”“霓裳羽衣”民族服裝等15種90余款文創産品,得到廣大群衆的喜愛。同時,其申報的《基于廣西十二世居民族娃娃動漫整體開發和推廣項目》被納入國家文物局2017年度“互聯網 中華文明”示範項目庫,並榮獲“2017中國—東盟博覽會文化展文化創新獎”、第二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優秀參展單位等榮譽。其在文創産品的累累成績正是廣西文化“活起來”的見證。
按照自治區文化廳、發展改革委和財政廳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産品開發的實施方案》,廣西支持全區各類博物館依托館藏資源,開發各類文化特色創意産品,豐富人民群衆精神文化生活,滿足多樣化文化消費需求。
廣西博物館開展“三月三”進課堂活動
在支持博物館自主研發的同時,廣西鼓勵社會力量與全區各類博物館合作,開發文化特色創意産品,促進優秀文化資源實現傳承、傳播和共享。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在跨界融合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與金壯錦公司合作開辦了“廣西傳統工藝展示館”,並將其發展成爲廣西文化産業示範基地,成立了“廣西織繡發展研究會”,逐步實現文化創意産業和博物館事業發展的相互促進。
在讓文物說話的同時,廣西還積極指導全區博物館充分發揮博物館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獨具特色的宣傳教育活動。其中,廣西民族博物館成功申報“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打造了“文化遺産周周學”“館長說寶”“瓯駱學堂”“品味廣西”“博物館職業體驗營”等多個品牌項目,得到了不同年齡層、不同知識層觀衆群的認可。積極推動區內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到全區各類博物館開展先進文化、民族團結、科學普及、黨史知識和國防教育活動,鼓勵各旅行企業策劃文化主題旅行線路,組織遊客開展博物館之旅,促進博物館與旅遊融合,吸引更多人走進博物館。(賓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