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我在紐約買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件STONE ISLAND茄克,當穿行于曼哈頓,不誇張地說每過兩個街區就會有同樣別著指南針袖標的兄弟朝我大喊:「dope jkt !」,我也會笑著朝他招招手,說你也是。那時,一種莫名的虛榮與滿足感在我心中悄悄産生。
同樣是六年前,STONE ISLAND迎來了與Supreme的第三次聯名合作,雙方將其標志性的Heat Reactive熱感變色技術廣泛用到了當季的風衣藍本中,打造出了一系列極具硬核機能的街頭單品。再加上STONE ISLAND & Supreme雙Logo的加持、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一躍之下,這個「小島」在短時間內迅速翻離小衆圈層,走入了Hypebeast們的視野,在Logo至上、崇拜至上的風氣下,STONE ISLAND 的「潮牌」定義,也在人們心中悄悄産生。
前段時間經常聽到STONE ISLAND的店員朋友抱怨說:「好像大家購買我們的産品只是爲了一個袖標,而不是因爲技術面料或是文化屬性,大家對衣服喜歡的點好像變味兒了。」 ,也有朋友說:「石頭島摘掉袖標,不就是老頭衫、保安服嗎?」。
一時間我不知道如何回複,但另一方面,他們也從側面道出了STONE ISLAND如此火熱的兩個重要原因—袖標Logo體現的「Status symbol」,與他的「不潮流」。
其一很好理解,與Supreme的bogo、衆多奢侈品老花,或是我開頭經曆相似,它像丹頂鶴的紅頂,能讓你從800米開外一眼看到他穿的是STONE ISLAND,在高昂售價的襯托下,這一特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極大地滿足人們的虛榮心,體現所謂的Status symbol。另一方面,如Carlo Rivetti所說,「在STONE ISLAND的世界裏,LOGO已經演變成一種社群文化,當兩個穿著STONE ISLAND的人相遇,他們會因爲這個袖標而彼此找到認同感,社群文化也在此時産生,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宣揚的。」
關于它的「不潮流」,與浮誇的圖案設計相比,實驗性的科技面料始終是STONE ISLAND 袖標下的隱性基因。在其長期堅守品牌完整性的前提下,「保安服」低調小衆所帶來具備高級感的酷,反倒變成了它潮流的一面。與花5000穿bogo相比,花5000上島,誰能帥應該不用我多說了吧。
當然,從意識功能來看主觀意識決定客觀現實,如果你把STONE ISLAND歸于潮牌的範疇也無可厚非,之前我說過,就絕大多數品牌而言,品牌的商業行爲爲其帶來更多業績回報的同時,也讓其文化會或多或少地被忽略,在消費主義的驅使下,很少有人願意花更多時間去了解品牌曆史,服飾蘊含的人文精神正變得愈發稀薄。
但與它們相比,STONE ISLAND似乎不符常態,Carlo Rivetti在采訪中說:「每當我跟新一代的年輕人溝通時,我發現他們都十分了解品牌的曆史背景,這已經遠超于品牌與顧客間的基本關系,而是一種在了解STONE ISLAND的背景後,我更喜歡這個品牌的概念,也正是這種概念,讓我對品牌的將來充滿信心。」
這也從意識來源上反映了客觀事實對決定主觀意識的影響,石頭島一直是那個石頭,一直在變化的只不過是我們看待它的方式。其如今能擁有如此豐富龐大的産業脈絡,自然靠的不是依靠曆史浪潮隨波逐流,我常把「以人爲本」挂在嘴邊,這次,我們也從人開始。
首先,作爲STONE ISLAND巨人肩膀的Massimo Osti與C.P.COMPANY自然是逃不掉的。Massimo Osti 1944年出生于意大利的老城博洛尼亞。1968年,24歲的Massimo Osti 與朋友合夥開設了廣告設計公司 CD2。次年,他們就接到了一份爲 Chomp Chomp 設計T恤圖案的工作,雖然 Massimo Osti 毫無服裝設計的經驗,但他創新性地將廣告中的四色處理及絲網印刷等工藝應用到T恤印花圖案的制作中,讓該系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由此爲節點,Massimo Osti正式開啓了自己基于創新的時尚設計生涯。1971年,在朋友的支持下,Massimo Osti便創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Chester Perry「C.P.COMPANY的前身」。
「Chester Perry 取自于Frank Dickens 創作的連環漫畫《Bristow》,漫畫講的是采購員Bristow 每天在Chester Perry 大樓的工作日常,Bristow 常常幻想成爲一名腦外科醫生和作家,並一直爲此而努力的故事」。
在Massimo的不斷努力下,Chester Perry迅速成爲了時尚界的一支新生力量,並于1974年推出首款都市羽絨服,次年便將業務拓展至了德國等海外市場。1978由于其名字與英國的兩大品牌 Chester Barrie 和 Fred Perry 太過相似,Chester Perry正式更名爲了C.P.COMPANY。
之後的兩三年中,Massimo Osti將自己的工作的重心轉移至了面料的研發與改造,他不再滿足于簡單的印花,而是尊崇每一個細節,從實用性角度出發,把自己對軍工裝的熱愛和對面料科技的狂熱全部運用到了産品設計上。
據他的兒子 Lorenzo Osti 回憶,父親早年會專門派人到全世界的舊貨市場買回大量的軍裝和工裝古著,認真研究這些服裝的每一個細節和色彩。從60年代開始到之後的20年,他已經收集了超過5000件茄克和老式軍用的戶外服裝,這也成爲了他日後無盡靈感的來源。「比如日後STONE ISLAND標志性的十字羅盤Logo靈感就源自于意大利軍人制服領口的 Mostrine 徽章。」
80年代初期,伴隨著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衣染色工藝Garment dyeing的孕育而生,
在C.P. COMPANY複古、軍工、科技、運動等多功能混合風的演繹下,Massimo Osti以實用主義爲核心的服裝哲學迅速跻身到了當代時裝領域的前列。
在Massimo的主導下,每一件C.P. COMPANY單品都凝聚了他對藝術、工藝、細節和功能的極致追求,隨著品牌銷售的不斷攀升,Massimo也看到了關于未來的更多可能。
1982年,熱衷于軍事的面料狂人發覺軍用的卡車篷布在功能性上十分強悍,于是他便開始嘗試將這種油布轉化爲適于人體穿著的面料。他采用石洗的工藝讓其在機器中反複捶打軟化,結果實驗之下呈效前所未見的好。
該面料在有著耐磨、防水防油、雙面雙色特性的同時,石頭的打磨還爲其帶來了獨特的做舊效果。這正中了Massimo的下懷,他將這款面料命名爲了Tela Stella,同年,他以Tela Stella爲核心全新征程「STONE ISLAND」便正式起航。
STONE ISLAND的首個系列一經推出,便在短短10天之內光速售罄,這種橫空出世的星紋布也迅速成爲了當時紡織業的全新概念,並引得各大廠商紛紛效仿。
之後的日子裏,這位科技面料之父更是開啓了他專利打江山的道路,時至今日,STONE ISLAND已經調配出了超60000多種染制配方,如HEAT REACTIVE 體感變色、REFLECTIVE 反光編織、Metal 金屬尼龍、Poly Cover Composite 雙層透視等多項知名專利面料技術都是出自Massimo Osti之手。2003年,STONE ISLAND更是成功將世界上幾乎最難染色的面料之一聚酯纖維成功上色,進而促進了整個服裝工業的發展。
1983年,僅在STONE ISLAND創立一年後,石頭島的現任掌舵人Carlo Rivetti找到了Massimo…
Carlo Rivetti 背後的家族從19世紀就開始經營毛紡廠,其父親于二戰後收購的 GFT公司,現在是 Giorgio Armani 和 Valentino在內衆多意大利一線奢侈品牌的授權生産商,也是全球最大的設計師品牌服裝生産商之一。
這樣環境下長大的Carlo Rivetti無疑繼承了家族對于時尚商業的超高敏感度。1983年,在其在發現了Massimo Osti、C.P. COMPANY和STONE ISLAND的巨大潛力後,他便立即收購了該公司50%的股權,成爲公司的話事人之一。至于業務方面,Carlo Rivetti並沒有幹涉太多,Massimo Osti 依舊出任公司的總裁,並由原班人馬繼續負責産品研發和設計工作。
1993年,Carlo Rivetti與姐姐Cristina一同離開了家族企業GFT,建立起了一家新的公司 Sportswear Company,並用這家公司買下了C.P. COMPANY的全部股權。Carlo Rivetti 也由此成爲了C.P. COMPANY的全權掌門人。
1994年,Carlo Rivetti與Massimo Osti對于STONE ISLAND的未來産生了分歧,Carlo認爲Massimo對于品牌來說更像是一名生産者,而不是一個真正的Fashion Designer,隨著時間的推移,僵持之下也使他們終究漸行漸遠,Carlo Rivetti也由此開始踏上了尋找STONE ISLAND設計繼承者之路。
「1994 年,當我在慕尼黑的一個貿易展閑逛時,我邂逅了英格蘭設計師 Paul Harvey。雖然我們從未謀面,但言談之間他給了我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我不禁驚呼道:這就是21世紀STONE ISLAND的設計接班人!
從1996 年起(Massimo Osti 1995年離開了STONE ISLAND),我與Paul一起開啓了品牌的第二個時代。Paul 設計了 24 個系列,每個系列均將不斷演進探索的精神诠釋得淋漓盡致,這正是STONE ISLAND獨樹一幟的原因所在。
而他的經曆也似乎總在向世界宣告,他是個傳奇。從中央聖馬丁學院畢業後,他並不認爲時尚是他的職業道路,他竟做起了卡車司機。當他結婚並搬到意大利後才開始重新設計服裝。實用性是其設計理念的根基,STONE ISLAND能一帆風順地走向新世紀,他功不可沒。」 —Carlo Rivetti
在度過了12年的光輝歲月後,Paul忽然宣告自己要離開時尚行業,去追尋「人與地球的偉大事業」。面對這樣的想法,Carlo Rivetti也只能欣然接受,與此同時他也意識到,STONE ISLAND「一人掌舵」的時代該結束了。
「時代變了,只有歡迎多元文化,才能真正擁抱當下。我就像一個教練。根據對手是誰,我選擇由誰上場對陣:我們需要變得更敏感、更迅速,了解自身的優點和不足。因此,我們需要年齡及文化背景各異的多元化員工,他們遊曆世界,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世界。」
還是這年,Carlo Rivetti找來了光頭,共同創立了STONE ISLAND旗下的高端支線「SHADOW PROJECT」。
值得一提的是,與主線不同,該系列是由Errolson Hugh本人全權負責設計的。其利用STONE ISLAND無可比擬的研發資源,以實驗爲核心,大膽嘗試還未實現規模生産的面料,將品牌的自身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不止如此,SHADOW PROJECT的建立還將Carlo Rivetti的商業版圖拓展至了更多領域,其也因此獲得了與不同品牌跨界交流的契機。
2017年7月,Rivetti家族與新加坡Temasek達成了協議,轉讓出了STONE ISLAND 30%的股份。
2021年3月31日,在「超越時尚、超越奢華(beyond fashion,beyond luxury)」的理念下,STONE ISLAND正式被羽皇Moncler納入旗下。
比起當初的驚心動魄,如今2022年我們再看到這則消息似乎早已波瀾不驚。正如Moncler話事人Remo Ruffini承諾的那樣,他們雙方都用行動極力地保證了兩個品牌發展的獨特性,「Stone Island 遠遠不止是一個服裝品牌,Stone Island 是一種信仰」這句話也從未改變,對于石頭島死忠來說,這其實也不是什麽壞事,不是嗎?
____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潮流明星成爲了STONE ISLAND破圈的最好介質,夜店、球賽、演唱會,高辨識度的羅盤袖標無處不在。他們讓STONE ISLAND的DNA能被年輕人更好消化的同時,也將更地下的英國流氓文化重新帶回了大衆的視野..
常看球的朋友肯定了解,足壇中最「臭名昭著」的當屬英格蘭足球流氓了,而這些工人黨,正是足球流氓文化鼎盛時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至球賽日,他們便會跟隨主隊出征,前往各個城市,用行動「找對方球迷幹一架,輸贏都幹。」支持主隊。「甚至有人組織了大巴,妄想打遍整個歐洲。」
最開始的時候,他們穿的沒那麽講究,一般找件球衣往身上一套就完事兒了,但後來爲了躲避警察,他們便開始尋找一些較爲高檔的服飾來混淆視聽,這時STONE ISLAND就成爲了首選「其實是他們跟隨球隊出征時,跟有錢的意大利和法國人學來的」,進而很快變成了他們的制服。
從現在的眼光來看,一方面酒精、暴力成爲了STONE ISLAND難以擺脫的負面標簽,但從另一個角度出發,龐大的消費基數與充滿時代感的文化印記,又無疑不是其金字塔尖下的重要基石。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使用,
若擅自使用,Mounster山系文化將有權追究法律責任!
————————–
TEXT_glo
DESIGN_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