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中國隔海相望的鄰邦裏,菲律賓大選即將迎來關鍵時刻。提到這個海上鄰國菲律賓,在人們腦海裏會有一些怎樣的印象呢?
對大多數不怎麽關注時事的人而言,唯一一點模糊的記憶大概便是六、七年前在國內社交媒體上沸沸揚揚的“南海仲裁案”吧。
簡而言之,當時,這個南洋的“蕞爾小國”,居然在美國的暗中支持下,單方面就中菲在南海的有關爭議提起仲裁。
2016年,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對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終裁決”,判菲律賓“勝訴”,並否定了“九段線”,還宣稱中國對南海海域沒有“曆史性所有權”。
對這個所謂的“仲裁”,中國的態度自然是“不參與,不接受,不承認。”爲此,義憤填膺的網民們當時還興起了一場表達自己愛國熱情的活動。
不過,時隔多年,這件當時讓人感覺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事件,好像此後便不太被人所提起了——于年輕一代來說甚至聽都未曾聽聞過。
其中緣由,便繞不過接下來要講述的這個人物,即將在今年六月份結束自己六年任期的菲律賓總統——羅德裏戈·杜特爾特。
01、門閥之國
2016年6月30日杜特爾特在大選當中勝出,成爲菲律賓第16任總統。
而同年的12月,菲律賓政府對華態度便與上一屆阿基諾三世政府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宣布擱置南海仲裁裁決“不准備對抗中國”。
這一轉彎,在事實上對緩和南海的緊張局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讓許多華人第一次對這個皮膚黧黑,滿臉橫肉的新總統杜特爾特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過,別看杜特爾特身材強壯,頭發烏黑茂密,看起來好像不過40多歲,其實上任伊始,他便已年過七旬了。
如此高齡,在世界各國領導人當中也算頗少見的,也是杜特爾特外號“老杜”的由來。
說起菲律賓,除了南海仲裁案,有的朋友可能會想到在港劇裏勤懇敬業的菲傭,還有些朋友會想到裏約奧運會的跳水運動員,電話客服中心還有外教。
無論如何,菲律賓基本屬于存在感不太強烈的國家。但是,在上個世紀中葉,情況卻大不相同。
美西戰爭後,美國從國勢衰頹的西班牙手中接過菲律賓,實行“虧本式”的殖民,在當地建立工業體系;二戰期間,日本侵占菲律賓,也大搞基礎設施建設。
這些因素,使得菲律賓在獨立後,擁有亞洲少有的完善工業基礎,同時還借著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戰爭財,一度經濟騰飛,人均GDP在亞洲僅次于日本和新加坡,成爲“頂流”。
不過,這種比起其他國家來說優越太多的條件依然阻止不了菲律賓經濟的衰落與貧富差距的拉大,如今人均GDP甚至一度連存在感更弱的蒙古都不如。
究其原因,是因爲菲律賓的一手好牌,都被統治階層打壞了,一言以蔽之,菲律賓是一個披著美式民主外衣的“封建”國家。
這個“封建”,指的是該國大大小小的政治家族勢力共同瓜分著權力,名義上的“天子”政令難出首都,像極了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林立的局面。
二戰期間的菲律賓
雖然前宗主國美國極力想把菲律賓打造成“民主櫥窗”,奈何洋和尚念不了菲律賓的經。
這裏的權貴醉生夢死,大肆斂財,而百姓民不聊生,生活質量連非洲黑人國家都不如,如此“民主”自然難以讓人信服。
菲律賓的百姓的日子過到一種什麽程度呢?單單從首都馬尼拉,我們就能管中窺豹了:
在這個繁華不輸上海、東京、香港的國際化大都市裏,有超過35%的人生活在貧民窟裏,數以萬計的窮人以富人吃剩的泔水聊以度日。
在馬尼拉,有這樣一群拾荒者,他們每天在臭氣熏天的垃圾堆裏翻找,不是爲了找金屬、塑料這樣能拿來賣錢的可回收材料。
菲律賓貧民窟
而是在尋找城裏飯店扔掉的廚余垃圾,這些泔水裏的食物殘渣,在洗幹淨之後,被出售給貧民窟裏的居民們。
這並不是胡編亂造的獵奇消息——此類食物被稱爲Pagpag。
在他加祿語中的字面意思是“抖掉灰塵或汙垢”,是菲律賓貧民的主要食物,曾被媒體廣泛報道,甚至還被拍攝成一部三分鍾長的紀錄短片。
可以想象,這種食物的健康風險有多大——傷寒、甲型肝炎、腹瀉和霍亂等都是貧民窟的常客——有的菲律賓民衆甚至硬生生地吃出了免疫能力。
除此之外,無處不在的腐敗、居高不下的犯罪率和吸毒率,都給生活在這個國家的無辜民衆帶來習以爲常到麻木的痛苦。
那麽,面對國民的慘狀,菲律賓的權貴們是怎麽做的呢?他們有的表示憐憫、同情,擠出幾滴眼淚,給慈善機構捐款,有的直接就毫無表示。
原因無他——菲律賓雖然號稱是“民主櫥窗”,但權貴的權力來源是政治家族和前宗主國美國。
只要討到他們的歡心就能榮華富貴了,誰還在乎“下層人民”得死活?
特別是前總統阿基諾三世這個靠著家族聲望才上台的平庸總統,在他的任下,菲律賓的犯罪率可以說是暴增。
面對糜爛的現狀,菲律賓百姓不是沒想過要反抗,可惜在菲律賓的體制下,反抗也不過隔靴搔癢。
直到一個硬核猛男——“老杜”杜特爾特的橫空出世,事情有了一些轉機。
02、天降猛男
杜特爾特和很多菲律賓政客一樣,也出身于一個政治家族。
杜特爾特的父親曾經是菲律賓民答那峨島上的南達沃省的省長,母親是一名教師,外祖父是一位呂姓的菲律賓華人,這也是他說自己有“四分之一華人血統”的根據。
杜特爾特出生于1945年3月28日,年輕時代過得相當快意恩仇,他好勇狠鬥,恣意任俠,不是在打人,就是在打人的路上。
爲此,當時還是小杜的老杜頻繁出入監獄,年紀輕輕就娴熟掌握了菲律賓司法體系的那一套流程。
16歲時,還在讀高中的杜特爾特“這裏打一架,那裏打一架”,最後意外弄出了人命。
那天天清氣朗,人群當中,少年杜特爾特和受害者在人群當中“互相看了對方一眼”,于是便演變成一場鬥毆。
混亂之中,杜特爾特上來就是一刀,把人捅死了,手上沾了條人命的杜特爾特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高中畢業後,杜特爾特考入菲律賓學園大學政治系,畢業後又考入聖貝達法學院學習法律。
一個經常被監獄“請去喝茶的刺頭”去學法律,聽上去好像有些黑色幽默,想想也確實挺黑色幽默,因爲,在法學院裏的杜特爾特依然不改“猛男”本色。
由于一直被同學言語霸淩,“鄉巴佬”、“鄉巴佬”地叫,杜特爾特直接掏出家夥,擡手就對那個同學開了一槍。
一言不合就槍擊同學,如此惡劣的行徑自然震驚了全校同學,他們強烈要求要將杜特爾特開除學籍:
“開什麽玩笑!和這個殺人狂神經病呆在一起,誰知道下一秒會不會受害的就成了自己!”
最後,還是在法學院院長以及校中神職人員的鼎力相助之下,杜特爾特才得以保留學籍。
年少殺人、槍擊同學……像這些總統的黑料,人們是怎麽知道的呢?事實上這都是杜特爾特自己爆料的。
在競選總統期間,杜特爾特的演講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講述自己過去的殺人曆史,以及自己當上總統之後打算怎麽殺人。
這時候的老杜已經在自己的家族地盤的達沃市執政了近30年,如此口無遮攔,不禁讓人疑惑:
難道菲律賓沒有王法嗎?沒有法律嗎?司法系統還沒發揮作用,把這個滿嘴跑火車的老頭抓進去?
其實,從上文對菲律賓的簡單概述中可以看出,在這個國家裏,就連最高權力都是走個過場的選票遊戲,更何況執法或司法呢?
所以,在菲律賓,“法制”是一種存在于理想當中的狀態,差不多和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要說杜特爾特是個目無法紀,殘忍嗜殺的凶徒,倒也冤枉了他,因爲,菲律賓國內的犯罪分子比他狂多了。
2015年,菲律賓一個叫比利比德的監獄發生了一場慘劇,一名年僅8歲的女童前往這裏,探望服刑的父親,不料在監獄廁所被幾名囚犯奸殺。
人們發現女童時,她的屍體蜷縮在廁所地板上,下身裸露,脖子上套著一根繩子,中槍的傷口流著鮮血。
毫無疑問,這起案件引起了菲律賓民衆巨大的震驚和憤怒,政府立刻組建了一支隊伍,對監獄進行了一次突擊檢查。
盡管事前有心理准備,但當警察和媒體進入比利比德監獄之後還是被驚得目瞪口呆:在這個原本用于關押罪犯的監獄裏,充斥的大量的毒品、現金和槍支。
除此之外,還有奢侈豪華的真皮沙發、按摩浴缸、家庭影院、遊戲機,每周還有獄警帶著脫衣舞娘來監獄搞慰問演出。
一些販毒頭目、搶劫重犯不僅住著寬敞而舒適的空調房,而且還根據他們各自需求而專門打造錄音棚、桑拿房、會議室等等。
最猛的要數一個叫克蘭戈的銀行劫匪,他在監獄中擁有自己的錄音棚,還曾經出了一張個人專輯,被評爲“2014年度新人男歌手”。
克蘭戈不僅錄歌,還把自己在監獄健身房裏舉辦的一場大型“個人演唱會”傳到網上。當囚犯當到這個地步,也真是蠍子拉屎——獨(毒)一份了。
事實上,比利比德監獄是世界上最擁擠的監獄之一,原本設計容納數量爲5000人的監獄,現在關押了超過2萬名囚犯。
除了有錢有背景的“大佬”們,普通的犯人幾乎無立錐之地,死亡更是如同吃飯喝水一般尋常。
菲律賓政府和司法系統的公信力與威懾力之令人發指,由此可見一斑。相比之下,杜特爾特年輕時幹的那些好勇狠鬥的事幾乎算不了什麽事。
更何況,杜特爾特所說的“殺戮”不是因爲他有什麽反社會的傾向,而是一種展示決心和手腕的方式。正如中國那句老話說的:“亂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藥”。
03、達沃煞星
前面提到,杜特爾特家族的基本盤是達沃市。這是菲律賓第三大城市,並且因爲地處交通要沖,南來北往的犯罪分子和黑社會團夥都在此雲集。
此外,當地還有著複雜的地域文化和民情,伊斯蘭文化與天主教文化雜糅共處于一域,教派沖突尖銳。
在這種情勢下,什麽打家劫舍、殺人放火之類的惡性事件變得稀疏平常,在報紙裏連法制版都上不了。
加上當時的政府腐敗透頂,官員和黑社會勾結,司法制度形同虛設,達沃市的無辜老百姓日子過得怎麽一個“慘”字了得。
到了1986年,聚斂了百億美元的馬科斯政府終于被推翻,杜特爾特在家族的安排下接任達沃市市長的時候,當地的治安狀況已是人見人怕,鬼見鬼愁了.
那麽,新上任的杜特爾特會怎麽處理這一堆爛攤子呢?當時達沃市的市民麻木之中也隱隱有一些期待。
而了解老杜早年的人們或許已經明白了,他的政策提綱挈領就是一個字——殺。
費迪南德·馬科斯
杜特爾特的市長生涯以鐵腕施政而聞名,因爲非常熟悉菲律賓司法那一套的老杜明白,照著不符合實情的審判流程走一遭,可不會給犯罪分子應有的懲戒,也不指望能感化他們。
因此,杜特爾特奉行“先開槍後審問”原則,從市民中挑選成員,組建了著名的“達沃行刑隊”(DDS)。
對達沃的毒販、強奸犯及搶匪等進行瘋狂屠戮,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餵鳄魚、從直升機上扔人下去、灌水泥沉屍大海等等。
此外,老杜還發明了一種“雙倍絞刑”,把人絞死之後還要再實施一遍絞刑,直到頭和身體完全分離。
不過杜特爾特的“殺”只是一種降低犯罪率的手段,他的一些政策也都可圈可點,很多都是全國性的創舉。
比如,杜特爾特推行嚴厲的青少年宵禁政策,勒令這些三觀還不成熟的半大人別在晚上上街東遊西逛。
此外他還規定淩晨1點之後禁止買賣酒精飲料,防止街頭醉漢尋釁滋事.
三是劃定吸煙區,其余地方不許吸煙,而他自己也以身作則,這使得達沃市街頭看不到亂扔的煙蒂。
關于抑制毒品,杜特蒂剛柔並濟,恩威並施,一面威脅要殺死所有毒枭與吸毒者,一面利誘吸毒的人改過自新,在市內設立了許多戒毒中心。
杜特爾特還再三叮囑,原先欺負外地遊客的計程車司機都會乖乖找零,往來的車輛也井然有序。
中國援建菲律賓的戒毒中心
杜特爾特本人從不按時上班:“我才不鳥這種早八晚五的工作作息,那時候我還在睡覺,你叫我怎麽工作?”
所以他每天要到下午1點才會進辦公室,一直工作到淩晨4、5點才休息。
養成這種作息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杜特爾特經常帶上3、5個公務員,半夜騎著哈雷摩托,挎上一把半自動步槍去達沃市街頭巡街。
除了檢視警員是否認真服勤外,他還要看有哪個青少年違反了宵禁,或者哪個犯罪分子膽敢犯事,一言不合便就地處決。
杜特爾特殺人不含糊,做人也相當直爽,做市長的時候從不擺架子、耍官威、打官腔,時常和家人一起參加當地節慶,與民同樂。
除了罪犯,當地人都很擁戴這個市長——因爲他對這個曾經的東南亞“小哥譚”的改變是實打實的:
在人送外號“制裁者”的杜特爾特“以殺止殺”,嚴刑峻法的執政下,達沃市被硬生生殺成了“東南亞最和平的城市”和“世界第九個最安全城市”。很多販毒集團甯肯花高價繞道走也要避開這個煞星瘟神。
另外,杜特爾特也不是單純的莽夫,搞起經濟建設來也很有一套。
他大力引進外資發展經濟——對待華商尤其友好——達沃市成爲了對外資最友好的城市,發展勢頭也一片大好。
總而言之,在達沃市的履曆給杜特爾特積攢了相當深厚的政治資本,2015年11月,七旬的老杜終于做出決定:競選總統!
04、狠人總統
事實上,從馬科斯總統倒台起接任市長,到阿基諾三世卸任時競選總統這近三十年裏,杜特爾特親身感受到菲律賓的每況愈下。
當選後的杜特爾特曾用一句話來抒發自己的感想:“菲律賓問題實在太多了,讓人忍不住想上吊自殺。”
馬科斯之後,曆任菲律賓總統都無力解決全國範圍內的腐敗和治安問題。
到了平庸的阿基諾三世時代,菲律賓2014年的犯罪率還比2013年高18%,2015年便直接比2014年高出了46%。
甚至于2015年,菲律賓的44名特警居然被毒枭伏擊殺害,而上文所述的比利比德監獄事件也發生在這一時期,司法制度的無能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
阿基諾三世
此情此景,不禁嫉惡如仇的老杜拍案而起:“他媽的,國家怎麽成了這個樣子!”
實際上,因爲同樣有著曾被西班牙殖民的曆史,菲律賓不僅在宗教、語言和文化上與混亂的拉丁美洲頗爲相似,在犯罪問題上也屬于是同氣連枝。
作爲亞洲地區的橋頭堡,來自墨西哥和哥倫比亞的毒品第一站就落在菲律賓。無孔不入的走私和暴利在貧富差距和社會現實的催逼下孕育出了惡之花。
毒品猖獗,治安糜爛,“一億人口中至少有三百萬人吸毒”的菲律賓已經到了不得不用重典的時候了,而這個任務正是交給了杜特爾特。
他在演講中,直截了當地向選民說:
“今天,困擾我們國家、需要緊急解決的問題是政府高層和低層的腐敗、街頭犯罪、菲律賓社會各階層非法毒品的猖獗銷售以及法律和命令的崩潰。如果我成爲總統,將會帶來血腥,因爲我會下令殺死所有犯罪分子。”
杜特爾特把手往自己脖子一抹,做出了一個砍頭的動作,眼裏遮掩不住殺氣:
“忘了人權法這回事,我當上總統後會秉持之前市長任內的做法,將所有毒販、搶劫犯、遊手好閑的人全殺光。”
杜特爾特還在電視上向犯罪分子隔空喊話:
“如果我當了總統,你還是快躲起來,那個數字(指在達沃市處決的罪犯數量)將由一千上升到十萬。我把你殺了之後,還把你丟到馬尼拉灣餵魚,魚都會變肥。”
這種“毒販和我只能活一個”的決絕態度讓受夠了司法系統的無能低效的菲律賓國民極爲支持。
因此,雖然老杜發出警告說“爲了消滅犯罪,可能有十萬菲律賓人喪生”,2016年大選開票,杜特爾特仍然獲勝,入主馬拉坎南宮。
杜特爾特並不願意搬到馬拉卡南宮,他聲稱馬拉卡南宮鬧鬼,“我會害怕,我不敢在馬拉卡南宮睡覺”,因此他還是把大本營設在達沃市,每天搭飛機通勤。
馬拉卡南宮
總統因爲怕鬼就違背祖制,這事讓看杜特爾特滿嘴跑火車不爽的媒體大喜,立馬拿過來做文章,不過他們很快就會知道爲什麽杜特爾特不肯離開達沃市了。
杜特爾特上台後立刻宣布了一條法令,鼓勵警察和民衆拿起武器,無需經過司法程序,面對毒販或疑似吸毒者可以就地處決,不用承擔法律責任還有賞金可拿。
一下子,菲律賓全國上下槍聲大作,人人自危,街頭橫屍遍野,出現字面意義上流血漂橹的奇景,杜特爾特上台一年後,全國有接近兩萬人因此被殺。
毒販沒想到這個70多歲的老家夥總統居然玩真的,急忙趁著沒被殺掉之前向警方投案自首,僅僅上台5個月,全國有68萬人自首,自願去擁擠的監獄裏服刑。
除了通過全民式緝毒來懲治毒販,杜特爾特也很清楚地方的門閥世家的手腳也不幹淨。
他列出了一份緝毒名單,向上面的與毒販勾結的家族發出了警告:要麽自首,要麽辭職。
但是,由于樹大根深,尋常的緝毒方法根本動搖不了這些人,門閥們根本不屑于理會杜特爾特的警告。
因爲在菲律賓,一個立足于地方,與周圍環境牢牢融爲一體的政治家族有一萬種方法掩蓋罪行,並且只要還有一個人得勢,那麽不管被打倒多少次,都能爬起來。
但是杜特爾特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既然打不死,就往死裏打。”
2017年,奧三棉市市長府邸爆發了一場槍戰,被重點點名的市長帕諾基諾格一家11口人被警察滅門。
如此得罪這幫門閥,也不奇怪爲什麽老杜不願搬到馬拉坎南宮了:誰能保證這幫走投無路的毒枭不铤而走險搞暗殺呢?
05、外交鬼才
杜特爾特如此濫開殺戒,自然引起全國各方勢力的強烈反彈,在國際社會上也招來激烈地批評。
至于批評的理由,自然就是杜特爾特的緝毒戰爭讓菲律賓的人權狀況面臨嚴重的威脅。
聯合國與前美國總統奧巴馬不約而同都批評杜特爾特的做法,大概意思無外乎“毒品犯罪確實是個問題,但要人道的來解決。”
對此,杜特爾特嗤之以鼻:“人權不能當成把國家毀滅的防護罩或借口。”
面對前宗主國總統奧巴馬的批評,杜特爾特更是回應:
“菲律賓不是任何國家的附庸,我們早就不是美國殖民地。我不必對任何國家負責,除了菲律賓人民以外,我沒有別的主人。”
2016年,杜特爾特在飛往老撾參加東盟首腦會議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把奧巴馬搞得相當難堪,只好用“多彩多姿的人”來形容他。
杜特爾特和美國的關系鬧得如此之僵,一方面是因爲作爲愛國者和民粹主義者的他對四處挑事,幹涉別國內政的美國沒有好感,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現實的考量。
從前任的南海仲裁案當中,杜特爾特清楚地看到,在背後慫恿阿基諾三世政府挑起事端的美國純粹是拿菲律賓當刀子,自己在背後坐收漁利:
“向中國在南海硬碰硬,等于是下令要我的軍警集體去自殺,你認爲他們會聽我命令嗎,所以只有兩種結局就是我們國家遭大難,不然就是軍警叛變把我推翻。”
意識到了西方不把菲律賓當人看,杜特爾特自然也不想給他們好臉色,因此上任以後,菲律賓政府對華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改善中菲關系,加強合作。
2016年,在俄羅斯居中調停下,杜特爾特上任後首訪中國,開啓破冰之旅,宣布共同開發海底石油,此後還多次爲“一帶一路”站台聲援。
而中國政府也投桃報李,解除了農産品制裁,和菲律賓簽訂了150億美元基建合同,開發了90億美元金融融資項目。
到了18年,中國對菲投資額直接翻了80倍,成爲菲律賓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四大出口目的地。
有了正確的方向,菲律賓實現了快速的發展。
在杜特爾特治下,菲律賓就業率連年增至94.6%,貧困率掉了6%,實現百萬國民脫貧,GDP增速也穩穩保持在6%的水平,是除越南外東盟成員裏增速最高的。
經濟民生的好轉反過來也促成了社會治安的改善,鞏固了杜特爾特強力緝毒的階段性成果。
也難怪老杜對中國一轉自己口無遮攔的態度,直誇:“中國是真誠的,這是他與西方國家最大的不同。”
小結
杜特爾特雖然殺了很多人,雖然開啓了法外行刑的潘多拉之盒——這會造成相當多的冤假錯案——但他的本心都是爲了菲律賓狀況的改善,更何況老杜也並非只知屠戮之人。
西方世界都對杜特爾特“堂而皇之侵犯人權”還依然保持高支持率感到不能理解,還發明了一個新詞“杜特爾特悖論”來描述這個現象,但看到這裏,大家應該都能明白。
的確,在任何國家,法律是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基石。
但是在菲律賓,法律已經失去說服力和威懾力太久,久到受壓迫的菲律賓民衆已經不指望用它給自己帶來幸福,反而將希望寄托在一個滿嘴跑火車的老頭身上。
菲律賓人或許是西方人眼中的“化外之民”,不知道人權的可貴,但他們知道,沒有排場、沒有官架子,說話不打官腔,直率親民的杜特爾特和前任阿基諾三世不一樣。
至少,治安狀況改善,外資進入,經濟發展,就業增加,這些都是實實在在能看到的。
如果說有一天,菲律賓真的能徹底解決國內的腐敗和犯罪問題,法律重新恢複了公信力,人人都能安居樂業而不用擔心因爲貧困、毒品和各種犯罪而死去。
那麽我想,杜特爾特一定就是那個被人們第一個紀念的總統。
參考文獻:
1、鍾振明,關夢瑞.非對稱同盟內部矛盾與美菲關系的轉折——以菲律賓對美國政策變化爲主線[J].東南亞研究.2021.06.112.
2、羅肖.杜特爾特政府的南海策略與邏輯[J].南洋問題研究.2021.03.005.
3、劉長煌.菲律賓緝毒戰[J].現代世界警察,2020(09):28-35.
4、迎晖.杜特爾特對華政策的“另一面”[J].東西南北,2019(0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