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判斷一家公司是否賺錢,可以通過它取得的盈利和營收等財務指標來評估,但若是要知道它的影響力有多大該如何著手?
勞倫斯說:“現在的情況是不同的國家、政府、公共或私人投資機構都用不同的方法和標准來收集和呈報成果。”
Rathbone Greenbank Investments的道德、可持續和影響力資深研究員勞倫斯(Sophie Lawrence)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指出,影響力投資更易于有“漂綠”(greenwashing)之嫌,部分原因是在衡量成果上缺乏統一定義或方法。“漂綠”指企業營銷自家品牌爲“綠色”但卻沒真正落實。
相較于傳統投資者,影響力投資者需要更多耐心,因爲要同時取得財務回報,以及發揮實質的影響力,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有些項目的投資期甚至長達10年。
她認爲,企業必須證明所投入的資金與成效有因果關系,並且産生清晰的改變。
陳紫筠 報道
若要衡量社會影響力,可能較爲複雜,打個比方,如果受益群體廣泛,該如何通過可量化的數據,證明他們直接通過某個項目得到更好的教育機會或工作保障?由于就業、教育和衛生等涉及的範圍很廣,要爲不同項目制定統一的衡量指標並不容易。
永續發展·ESG
此外,前述提到的CIIP報告指出,不少企業反映,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框架作爲起點是有用處的,因爲它涵蓋一套受認可的指標,可用來衡量和作出呈報。
如何衡量“影響力”恰恰是影響力投資所面對的一大難題,因爲這方面投資涉及的層面可以很廣,或要花上長時間才能看到效果。
爲了幫助企業推動影響力投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制定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影響力標准》(SDG Impact Standards Enterprises)的決策框架,提供一些廣泛的指導原則。這份文件以四個主題制定標准,即治理、管理、策略和透明度。不過,這些是爲抉擇過程制定的標准,並不是針對業務表現或呈報的標准。
影響力投資近來引起關注,這是指在獲得財務回報的同時,爲社會與環境帶來正面、可衡量影響的投資。根據新加坡非盈利組織影響力投資與實踐中心(The Centre for Impact Investing and Practices,簡稱CIIP)的報告,大部分受訪的投資者認爲,時間期限是影響力投資所面對的其中一項挑戰。
一般上,環境影響力比社會影響力來得容易衡量,主要是前者有更多統一和可量化的數據,例如,可收集碳排放量或再生能源産量方面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