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養老問題日益凸顯
近期,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顯示,到2022年左右,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14%,正式進入老齡社會。這一過程僅用了約22年,速度快于最早進入老齡社會的法國和瑞典,這兩國分別用了115年和85年演變成老齡社會。
養老問題的嚴峻性已經引發高層關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曾多次提到對養老産業的建設要求,各級政府持續出台養老産業的利好政策,爲行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將應對人口老齡化擺到更重要位置,並指出:未來一方面將釋放健康、養老産業的增長潛力,另一方面通過積極應對老齡化,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
對于老百姓而言,養老是個繞不過去的話題,這也折射在熱播影視劇裏。
電視劇《老有所依》講述了三個家庭子女與晚年父母生活的日常生活,其中老人被保姆虐待、被騙買保養品等情節就是來源于生活;近期騰訊視頻熱播的電視劇《安家》,獲得廣大觀衆的熱捧,其中,江奶奶和宋爺爺的故事讓人難忘,大家不僅被兩位老人的夕陽愛情深深感動,更爲他們的白眼狼外甥和外甥媳婦遲遲不肯簽字賣房,導致宋爺爺沒錢治病而離世而悲憤;真實的世界可能更殘酷,近日,多起“以房養老”騙局被偵破,老人的房子被詐騙者賣掉,房款揮霍一空。種種事件無一不反映了養老生活紮心的一面。
02
養老變遷、痛點
實際上,無論是在真實的百姓生活中,還是在社會宣傳層面,養老問題都在隨著時代而發生變化:
在養老觀念上,從養兒防老,到“計劃生育好,國家來養老”,再到養老不能全靠政府,養老觀念不斷變遷。
在百姓生活中,從拼了命也要生男娃,到投資理財、高額保險儲蓄養老金,再到以房養老、高級養老院生意火爆,人們的養老方式也在不斷調整。
西方養老院的美好生活曾讓中國老人及其子女改變“養老就要靠子女的”觀念,甚至很多中産階級也開始憧憬著高級養老院的晚年生活。
然而,現實卻往往讓人大跌眼鏡。就在幾天前,湖南老人院有93歲老翁被虐待事件見諸報端;6月7日日本媒體報道,某養老院有22名職工涉嫌虐打老人。
在此次疫情中,養老院更是成爲悲劇之地,《紐約時報》數據庫數據顯示,截至6月26日,在至少24個州當中,超半數死亡病例均來自養老院。
其中,新罕布什爾州養老院死亡病例占該州死亡病例的比重最高,達到80%;羅得島州和明尼蘇達州均占比77%,康涅狄格州占比73%。
養老院成爲重災區,這樣的悲慘狀況讓人們在選擇養老院時不得不再三掂量。
居家養老是目前很多家庭采取的模式,然而,保姆虐待老人事件不僅僅出現在影視劇《老有所依》中。75歲癡呆老人遭保姆虐待,揪頭發、打耳光,5分鍾內推搡13次;沈陽80歲中風老人遭保姆揪耳朵、打屁股、打耳光……更甚者,保姆殺老人的案例也時有發生:5月2號,江蘇溧陽發生保姆殺害老人事件,保姆剛來工作8天且平常看上去帶老人非常好;2013年廣州發生保姆通過AMY毒藥等謀害九位老人的惡性事件。
靠子女養老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和方式,然而,隨著現代生活的發展,這條路也越走越窄。生活觀念不同、婆媳矛盾、教育理念差異、生活習俗迥異等問題讓親情甚至成爲包袱。
比如,電視劇《老有所依》中,方奶奶閑得無聊就認爲三女兒家的保姆偷東西,懷疑女婿有問題,對外孫亂管教,結果鬧得家裏雞飛狗跳。
現實生活中的婆媳大戰,更是普遍的存在,從暗戰到大打出手,嚴重影響家庭和諧。知乎裏關于婆媳大戰的內容長期霸占前位,參與討論的人群各異、男女參與度都很高,可見影響之廣泛。這也許是又一個無論貧窮富貴、身份、地位都會面臨的社會問題。
03
養老模式
他山之石或可攻玉,盡管西方國家的養老院成爲疫情的重災區,但不可否認,由于西方國家走在前面,其在養老模式的探索上仍提供了借鑒:
從養老制度來看,基本上主要有三部分組成:政府+企業+個人補充
瑞士模式
瑞士的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在由國家、企業和個人共同分擔、互爲補充。
國家作爲第一支柱,提供“養老、遺屬和傷殘保險”的強制性保險,主要保證退休老人、遺屬和殘疾人的基本生活費用。
企業提供的“職業養老保險”是第二支柱,這兩個支柱加在一起,可提供的養老金總和可達到職工退休前薪水的60%左右,這確保老人可以保持較高的生活水平。
第三支柱是各種形式的個人養老保險,是以自願形式作爲第一第二支柱的補充,政府也會出台相關的優惠政策作爲鼓勵。
德國模式
德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有法定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和私人養老保險三部分,比例分別是70%、20%和10%。不同的是,法定養老保險的覆蓋面相對比較寬泛,除了正常的養老金外,還包括職業康複待遇、職業能力或就業能力喪失養老金等。
企業養老保險也采取的是“直接支付原則”,即職工在工作期間積攢了多少企業養老保險,退休後就會直接得到相應數額的養老金。
從養老模式上來看,不同地區有不同創新
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的養老模式分爲居家養老、日托養老與機構養老。比較有特色的模式是政府提供的免費養老模式:樂齡公寓+臨終護理。
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推出“樂齡公寓”計劃,老人可以購買樂齡公寓,讓老人有著家一般溫馨的感覺,而且每個樂齡公寓的二層都設有鄰裏聯系站,老人們可在這裏參加活動、結交朋友。建屋發展局通常會有人性化的考量,將老人分配至距離子女最近的樂齡公寓。因此,很多老人會賣掉持有的大房子套現,一部分錢用來購買樂齡公寓,另一部分作爲養老金之外的補充資金。樂齡公寓的産權比一般組屋短,一般爲30年,之後可適當延長,但不能轉售。
免費臨終關懷
新加坡提供完全免費的臨終關懷服務,不論患者年齡、種族、經濟狀況甚至國籍,只要被醫生定性爲末期病人,壽命少于1年,均可到慈懷護理度過余生。
荷蘭模式
荷蘭比較突出的就是漢斯·貝克教授打造的“生命公寓”。它是由企業運營,擁有養老項目的運營權,政府只在必要時提供指導而已。2012年國際養老權威測評機構將其評爲世界上最好的養老模式。
荷蘭生命公寓裏的老人有三類:完全不能自理類、半自理類、自理生活類。不同類型的老人,護理人員要求的素質不同,配比的人數也不同。
荷蘭生命公寓有四大核心價值理念:
推崇“Yes文化”,最大限度滿足老人們的要求,只要老人們提出的要求對他們自己的健康不構成妨礙,公寓工作人員都會欣然說“Yes”。
“自理自主”的主人翁理念,在公寓內部積極創造各種條件讓老人們量力而行地自理自主生活,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打造“私人訂制”的設施和環境,公寓內所有設施根據老人們的身體、心理特點來制作,並且可以根據老人的生活習慣和喜好改造環境。
培養“公寓大家庭”意識。生命公寓周圍都會有社區或對社區內的建築進行改造,且對社區居民開放,雙方可以自由進出公寓和社區,享受公寓和社區內方便的基礎設施和公共環境,還可以一起會面、交談、散步、聚會等,這可以增強老人們的融入感。
日本模式
日本政府在每個城市都建立了“老年人才中心”,爲老年人尋找兼職或臨時性工作,並負責處理他們的工資、保險等事務。
日本《2019年版老齡社會白皮書》顯示,截至2018年10月1日,日本國內65歲以上老年人總數達3558萬,占總人口的28.1%。但看護人員與需要被看護的比例卻嚴重失衡,日本厚生勞動省《看護保險事業狀況報告》指出,截至2019年12月,日本需要看護的總人數約爲669.9萬人,預計到2040年將達到988萬人。
然而,根據厚生勞動省推算,2020年日本看護人員的缺口約爲26萬人,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至55萬人。爲此,日本有個比較突出的舉措。日本很多養老機構會鼓勵雇傭老年看護人員。比如,有新聞報道,在茨城縣一家擁有大約30名員工的養老機構看護人員中,55—65歲的人員有10人左右,65歲以上有8人,70歲以上有4人,年齡最高者爲84歲。
04
中國養老趨勢
回頭看中國。
就中國養老保險制度而言,除了雙軌制或許有所突破,其他方面變化不會太大。
就養老模式而言,可能會有突破。本來高級養老院會成爲新的關注點或選項,但是疫情中西方國家養老院的一系列慘劇或許會改變人們的養老計劃。
未來,中國的養老模式有以下幾個趨勢:
1、中國未來量大面廣的不是養老院,而是以家庭爲核心、社區爲依托、企業專業化服務三方聯動的“居家養老”模式。
杭州西湖區的家庭養老床位就是一個典範。家庭養老床位配備了視頻監控,智能床墊、煙感報警器等設備,通過全方位視頻畫面及上傳後台的數據,可以更好地監測老年人身體機能,並不斷更新健康檔案,根據老年人身體狀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服務計劃。家庭養老床位還有相關的“四服務”:平台信息類服務、生活照料類服務、醫療類服務和長期照護類服務。
此外,老人的相關信息及應急處置情況還可通過App發給老人子女,如果老人發生緊急情況,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聯系其子女;倘若子女無法趕到老人家中,24小時呼叫中心將會撥打110或120,並在15分鍾之內,趕到老人家中,協助老人解決緊急情況。
老年食堂、鎮街級養老服務綜合體、金牌助老員隊伍,和居家養老15分鍾生活圈等一些列有溫度的養老社區服務也都已經走進了部分社區。
2、“姨娘”化公司。
由于保姆毆打老人、虐待老人的事件率有發生,這讓居家養老的老人及其子女們很頭疼。于是,作爲一種高端化的養老模式,上個世紀那種“姨娘”,(即家庭裏長期服務的保姆,與主人關系很好、也很忠心,像一家人一樣),成爲新型的需求。
未來,“姨娘”化公司或可滿足這種需求,即在服務端建立一種類似的長工式保姆雇傭服務關系,與家政公司形成勞務派遣關系的同時,與雇主訂立契約或協議。
3、養老模式本就是一個動態過程,不可能由某種單一模式主導。
未來養老將會有更多形式和參與方。養老+醫療+金融、各種養老式理財、以房養老、同居養老、互助養老、“大養老+小醫療”、“大醫療+小養老”、“大醫療+小康複”、“大養老+小醫療+醫療服務綠色通道”等形式都將成爲人們的選項。
或許將來老有所依將不會像今天這樣讓人如此糾結。
關于養老問題的更多分析和養老趨勢預測可參閱福卡智庫內部報告《還敢進養老院嗎——憑什麽把呼吸機拿掉?》。
成爲福卡智庫內部報告會員,可獲得更多關于經濟社會形勢的分析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