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黃小白
01
在《妖貓傳》中李白爲楊貴妃寫的詩,一共三首,其中一首是: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在電影裏,白居易跟空海介紹唐明皇李隆基和楊貴妃楊玉環那段愛情曆史的時候,說到李白給貴妃寫的這首詩。
但是細細研究李白這首詩之後,發現,問題沒有那麽簡單。
第一,我們搞清楚這首詩誕生的場景。
唐玄宗李隆基搞的一個宴會,叫“極樂之宴”,其實就是唐代版本的“海天盛筵”。中心主角當然是楊貴妃,大家看癡呆了。玄宗的宦官高力士爲了討好楊貴妃,就跟喝醉酒倒在一邊的李白說:皇上說了,讓你給寫首詩誇誇楊貴妃。
李白當時喝成傻逼,倒在酒池邊兒上傻笑,注意,他的表情是傻呵呵的,然後還挺屌的樣子,既然皇帝都說了,他就拿這毛筆在嘴裏沾了下,然後就在高力士背上大筆一揮,詩就成了。
所以,他是在一個如癡如醉的超級party現場,然後爛醉如泥的狀態詩興大發,寫了這首贊美楊貴妃的詩。
第二,我們再來搞清楚這首詩誕生的背景。
02
我說的背景其實是電影裏那個“妖貓”的故事。
電影一開始倭國的和尚空海被召見進宮,說他會法術,看看皇帝得的什麽怪病,結果皇帝當他面挂了,在場的還有史官白居易,這倆人懵逼,不知道該咋整。
後來空海發現了皇宮了有貓腳印。什麽情況?一只貓居然可以瞞過戒備森嚴的皇宮進了皇帝的臥榻,還給皇帝下了蠱,因此還害了皇帝性命?這事兒太荒唐了,說出去估計要砍很多人頭,所以這倆人就開始調查。
那麽問題來了:貓是哪裏來的?
隨著劇情的推進,發現貓哪裏來的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爲什麽要殺人,殺的人還都不是普通百姓,上至皇帝下至大內禁軍的首領人物。
這裏說到白居易,就是黃軒演的那個角色,正在寫一首詩歌,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長恨歌》,這首詩歌寫的是玄宗與貴妃的愛情故事,但是他最羨慕的還是當時李白寫的那首詩,就是我一開始說的那首,因爲那首詩見證了貴妃的美和大唐的盛世。
然後不可避免的要翻出玄宗時代,楊貴妃之死的迷案。注意,到這裏是李白那首詩創作的背景。貴妃之死跟李白的詩可能沒啥關系,但是與她的傾國之顔有絕對關系,因爲是叛賊威脅玄宗殺貴妃,理由就是紅顔禍國。
怪誰?要怪就怪玄宗太愛楊貴妃了,愛到貴妃都成了大唐盛世的象征了。
背景和場景都搞清楚了,接下來我們仔細研究下,李白這首詩到底寫的是什麽?真的只是楊貴妃的傾國容貌?
03
且看前兩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這意思就是:雲霞是她的衣裳,花兒是她的顔容。這得多美才能讓雲霞做自己的衣服,萬花之豔妝點成自己的容貌,世間上有這等美貌的女子嗎?
後面那句的意思更過分,說風春風吹拂欄杆,露珠潤澤花色更濃。這句是情境,前面說人多美,後面說她所在的位置,這叫場景依托,寫人之後再寫景,古詩裏經常有的套路。相聲裏叫捧哏,往死你捧你。
李白寫這兩句是想說,這麽美的女子你能見到?你特麽做夢!
再看後兩句: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過分了過分了啊!這句太過分了,居然說如此天姿國色,若不見于群玉山頭,那一定只有在瑤台月下,才能相逢!
前面兩句說的美人和情境,這後面兩句就是形容了,告訴你這樣的美人怕是只能在仙境瑤台上才能遇見啊,差不多就是“此女只能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這種意思。
李白寫的這後兩句啥意思?還是告訴我們:哪有這樣的美人,做夢吧你們就!
所以這首詩表面誇楊貴妃多麽美,美的不像話,事實上就是在說,做你們丫春秋大夢去吧!
04
爲什麽《妖貓傳》上映之後,那麽多影評說陳凱歌又拍了一部神經兮兮的電影。但是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注意了,陳凱歌並不是要講故事的,而是要還原一個夢。
一個夢從玄宗時代做到了白居易時代,大這個夢極美極夢幻,就跟那個極樂之宴一樣,誰都想醉生夢死不想醒來。
而楊貴妃,就是那個夢的極致!
所以電影裏很奇怪,玄宗癡迷楊貴妃說的過去,畢竟是他老婆。尼瑪日本那個使臣也被迷的神魂顛倒,這就算了,連表演幻術的白龍也癡迷楊貴妃,都不惜變成妖貓要永世陪著她,根本不會相信貴妃會死。
連白居易這樣的大詩人,光聽玄宗和貴妃的故事就被迷的不行了,甚至要寫《長恨歌》在贊美他們,這個夢跨度百年,甚至把人變成了妖怪,就是做的不願意醒。
05
我們再還原一下電影裏李白寫那首詩的場景:
李白當時喝大了躺在就池邊上,其實他的表情和神態,並沒有在乎楊貴妃多麽好看,也沒有正眼瞧,他是個自視甚高,但看到所有人癡迷楊貴妃的時候,他就笑的更傻了。
那顛倒的衆生,和幻滅的場景以及貴妃的美貌,讓李白笑的更放肆,似是再說,好一個傾國傾城,好一個盛世大唐。然後大筆一揮,張口就來,連寫了三首。寫完就扔了筆,喝了兩口酒又倒了。
這裏有另外一個問題,白居易在讀李白這首詩的時候,一開始很崇拜和羨慕,後來再讀的時候變成一種“笑容漸漸消失”的表情,他明白了什麽?
他一開始認爲李白一定也是非常癡迷貴妃的容貌,才能寫出這樣的好詩。直到自己最後寫《長恨歌》寫不下去的時候,才知道李白當時寫的詩,並不是贊美,而是諷刺盛唐的虛假之美。
後來他窺得貴妃是死于權欲和利益的時候,心態有點崩,終于不再欺騙自己,盛唐的春秋大夢終于醒了。
而空海完全是一個局外人,觀察了他們對于楊貴妃的癡迷。他所以能識破幻術以及很清醒的判斷這件事,並不是他是什麽高人,有什麽法術,僅僅是他沒有做這個春秋大夢而已。
06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電影裏一些覺得違和的地方,比如那個場景太尼瑪魔幻了,莫名其妙的所有男人都瘋狂的愛上楊貴妃…
陳凱歌拍的這個電影,本來就沒打算講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也沒有陷入自己的高潮中不能自拔,而是單純的還原了一個荒唐又極致的夢,讓它平地驚雷的開始,又讓它轟轟烈烈的結束。
楊貴妃代表的是夢中那個極致,盛唐輝煌的象征,所有人看見就會癡迷神往的冥想,她就是那個夢,所以李白沒來由的神筆之誇,白居易莫名其妙的歌頌,日本使者鬼使神差的喜歡,白龍豁出性命不惜變成妖貓一樣的追隨…
這場夢中,沒有人能幸免,即便大家清醒的認識到這是夢幻,卻依然如醉如癡。
如同李白在極樂之宴上寫完詩之後扔了禦筆,就趴就池中喝酒一樣,在這美輪美奂又如同仙境一樣的地方,無所顧忌的享受極樂之宴,誰他媽願意醒來啊!
但是,他還是借著誇贊貴妃的美貌,將這場夢寫成了一首詩,告誡了後人,然後自己醉倒在池邊,繼續做夢。
在一個大家都喜歡做夢還不願意醒的時代,你一個人清醒是很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