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中工作生活的你,是否聽說過“立體綠化”?
其實用簡單的角度理解,立體綠化就是高樓、高架、人行天橋等建築上布滿植物,讓建築與植物共生的一種設計形式。在廣州,已有新開發的樓盤項目采用這種設計,將房子裝點成綠色植物環繞的效果。有觀點認爲,立體綠化是植物實踐應用的功能延伸,也體現出人們對生活與工作環境有了新需求。
那麽,與綠色植物充分融合共存,會不會成爲今後城市建築發展中的新趨勢?9月19日,一場主題爲“發展立體綠化,建設生態城市”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立體綠化大會在廣州舉行。
帶來環保節能內涵
記者了解到,此次大會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築與節能專業委員會、新加坡綠色建築委員會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綠色建築委員會聯盟共同主辦,深圳市綠色建築協會、深圳市翠箓科技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聯合發起並承辦。大會旨在從建築的規劃設計階段入手,讓廣大建築師、設計師與園林師共同探討立體綠化在綠色建築發展和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立體綠化是解決城市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碩賢在進行主題演講時表示,對建築采用此種設計有著多重作用,包括拓展綠化空間、緩解熱島效應、提升建築能效、滯塵降噪、固碳釋氧、調蓄雨洪等。
在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下,人們對建築本身環境和建築對環境的影響也提出更高要求。事實上,所謂立體綠化,其實質不僅是用植物裝點建築,而且也是植物實踐應用的功能延伸。由于各地氣候、氣溫、光照、降水、土壤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如何正確合理使用綠色植物,促進建築生態化,也是因地制宜建設生態城市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
當天會上,新加坡建設局國際開發司司長許麟濟現場分享了新加坡垂直綠化的經驗,並以新加坡新鎮Tengah的案例研究,解讀新加坡如何將建築的垂直綠化納入到城市未來發展的各個層面。
在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專業委員會主任王有爲看來,對建築實施立體綠化是節能減排的內涵之一,既有節能作用又有固碳功能,同時帶來美化、降塵、降噪的效益,給人們提供了生機勃勃的生活環境。
城市建築發展新探索
在廣州、深圳這樣的華南城市,立體綠化在城市建築和基礎設施上的運用並不陌生。
以廣州爲例,這個有著“花城”美名的城市,將立體綠化的理念融入到高架橋和人行天橋之中,每到花開時節,高架橋和人行天橋立刻被鮮紅、嫩粉的各類花朵包圍,一派生機盎然的同時,也爲城市面貌增添了一抹亮色。而深圳福田高鐵站也打造了巨大的植物綠牆,改變了原有建築生硬的狀態。
廣深兩地也有部分住宅和商業項目采用了立體綠化的設計方案。廣州北部花都區的自由人花園三期,內部四棟商業建築的外立面就采用了垂直綠化工程,體量達到1.5萬平方米,使用了約45萬盆植物,該工程還引入CONSIS綠植牆系統,在安全結構、智能灌溉、自動補肥、檢修等多個方面保證了綠植牆壁的可持續性,被授予中國·新加坡“濕熱氣候區綠色建築技術合作”示範項目。深圳的半島城邦采用3D凹凸設計來布局植被,營造出層巒疊翠的意境。
不過吳碩賢也指出,從廣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城市建築立體綠化在激勵措施、管理方式等多個方面仍相對欠缺,整體發展力量還比較單薄。他建議加強科研和技術開發,培養施工養護專業隊伍,並將建築植物全生命監督和使用後評價重視起來。
【記者】葛政涵
【作者】 葛政涵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