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經獲得話說世界公號授權發布
本內容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話說世界》20卷叢書
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成了亂世中人追憶昔日輝煌的心靈慰藉,國難頻仍中的京劇藝人,是否也在心中演繹著他們夢中的太平盛世?
中國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十三位昆曲、京劇演員合稱爲“同光十三絕”。以畫師沈容圃繪制彩色劇裝寫真畫得名。計有:程長庚、盧勝奎、張勝奎、楊月樓、譚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時小福、與、余紫雲、朱連芬、郝蘭田、楊鳴玉、劉趕三。全畫長達近8米,13位演員面目須眉,各具神態,色澤妍雅,栩栩如生,爲研究京劇史的珍貴史料。
1898年9月18日這一天,北京西北郊頤和園裏戲台上鑼鼓喧天,慈禧太後正在戲樓欣賞著名的京劇班子“義順和班”演出的六出京戲。雖然此時的慈禧太後心中可能已經決定要發動戊戌政變,但是從皇太後興致勃勃的臉上,人們看不出任何端倪。在戊戌政變結束後,慈禧太後也不忘放松一下心情,或者可以說是慶祝,在9月28日也就是戊戌六君子就義的這一天開始,在紫禁城西苑連續看了4天京劇。
柴桑口,又名《孔明吊孝》,京劇傳統劇目之一。情節述說三國時周瑜被諸葛亮三氣而死後,諸葛亮由趙雲護衛,前往柴桑口吊孝,感動吳營衆將。後周瑜之子周平追殺諸葛亮,被張飛打敗,含羞而歸。
與此相對照,被軟禁的光緒也得到慈禧太後的批准,可以得到京劇的鑼鼓等響器,來自我消遣,排遣寂寞。
一場注定要改變中國曆史流向的政策,就這樣在京胡與鑼鼓的喧鬧中悄然落幕。京劇在光緒與慈禧這對特殊的母子的恩怨中,濃墨重彩地注上了一筆,從而給這個曆史性的悲劇抹上一層戲劇性的油彩。
楊小樓(1898–1938年),名三元,安徽懷甯人。清末民初著名的“武生宗師”,備受慈禧賞識。王鳳卿(1883–1956年),字仁齋,又名奉卿,江蘇清江人,同時期著名的“汪派”老生。圖中左爲楊小樓,右爲王鳳卿,爲慈禧表演《蓮花湖》。
京劇又稱“皮黃”,其正式形成大約在同治皇帝前後(1860年)。此時京劇的各種唱腔板式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形成,在角色的行當方面出現了新的變化,擁有了一批具有京劇特點的劇目。京劇的第一代演員也已經出現:老生余三勝、張二奎、程長庚被稱爲“前三傑”,其他著名人物還有老生演員兼京劇劇作家盧勝奎。程長庚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他融合漢調、徽調,並吸收昆曲加以改進,對京劇的形成貢獻很大。
庚子年(1900年)前後,京劇日趨成熟。第二代接班人,“後三傑”孫菊仙、譚鑫培、汪桂芬風雲京城舞台。特別是譚鑫培,更是長久稱雄劇壇,有“叫天兒”或“伶界大王”美稱。這位傑出的老生演員讓那些皇族、大臣爲其傾倒,而罔顧國家難。當八國聯軍兵臨城下時,有一句民謠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流傳著:“國自興亡誰管得,滿城爭說叫天兒”。
譚鑫培(1847–1917年)名爲金福,湖北江夏(今武漢)人,先工武生,後改老生,藝名小九天,與孫菊仙、汪桂芬並稱老生三傑。他所開創的“譚派”,是京劇有史以來傳人最多、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老生流派。譚派唱腔唱腔圓潤柔美、巧俏多變,富表現力。代表作有《定軍山》《奇冤報》《空城計》等。
看京劇在當時十分風行。人們聚集在翠峰庵、肅王府、達王府、言樂會等票房裏看戲,皇宮裏也經常有京劇演出。如前所言,慈禧與光緒都是狂熱的戲迷。慈禧還在頤和園裏修建了一座中國最大的戲樓——德和園大戲樓,至今猶存。光緒皇帝打得一手好板鼓,另外也擅長京、昆等多種唱腔。京劇的興盛,與滿清皇族和王公大臣對其的喜愛密切相關。
京劇代表了中國傳統戲劇文化從劇本文學中心向以演員爲中心的成功轉變。近代戲曲的文學性逐漸削弱,在各種地方戲曲裏,演員的表演占據了主導地位,京劇的成熟使得這種戲劇文化得到了全面發展。許多名角不僅是舞台上的主角,往往還是劇團老板。他們主導整出戲的創作,爲自己和其他要角量身定做,讓演員的表演才華發揮得淋漓極致。這樣,整個劇團往往成爲一個具有統一風格的整體。隨著此一個過程的發展,京劇的各種流派也逐漸形成。例如:老生有譚派、余派、馬派、楊派;旦角有梅派、程派、荀派、尚派等。每一派特色獨具,各領風騷,影響至今。
京劇四大名旦梅蘭芳(後中) 尚小雲(後左)荀慧生(後右)程硯秋(前)
這種戲劇文化發展成熟以後,許多古老的戲劇都向京劇靠攏,以求得新發展;而一些新興的地方戲曲,如上海的越劇、滬劇,北方的評劇等更從京劇中吸取養分。
京劇以其獨特的魅力征服了大衆。光緒、宣統年間,北京的徽班,也就是剛剛成型的京劇接踵來到上海。到了20世紀初,京劇已成爲一個全國性的大劇種。北京、上海一南一北兩大城市,成了京劇流傳的兩大中心。到了30年代,京劇傳遍了全國。京劇演員的足迹甚至越過了國境:在北面,京劇曾經到過前蘇聯的境內;東面到過日本;南面到過新加坡、馬來西亞。20世紀30、40年代,京劇便有了今日“國劇”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