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年俗
春節在我國屬于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每一項年俗背後,都流淌著傳統的“年味兒”,時代記憶推出新年特別篇,爲您梳理貫穿在年俗裏的民間技藝,感受非遺魅力,品味濃濃年味。
雜技,雜指多樣,技指技藝,即各種技藝的意思,是包括各種體能和技巧的表演藝術,是一種有悠久曆史的專門藝術。
中國的雜技藝術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珍貴的優秀文化遺産。中國的雜技之鄉有多個,像山東的聊城、江蘇的建湖、河南的周口、濮陽、湖北的天門、安徽的廣德、天津的武清、河北的滄州吳橋、肅甯、霸州等。
我國非常重視對雜技藝術的傳承與保護,新中國成立後,雜技藝術煥然一新,許多省、市成立了專業劇團,創造了許多新節目,增添了燈光、布景、樂隊。許多雜技藝術團先後出國訪問,並屢獲國際大獎,我國也成爲世界著名的雜技大國。2006年,雜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每年春節,無論是春節聯歡晚會還是各地區民俗活動,都少不了雜技,今天盤點下中國的雜技之鄉。
吳橋雜技
吳橋雜技是河北省的傳統民俗雜技藝術。提到“雜技之鄉”人們多以河北省滄州市吳橋縣素稱。
據有關史料記載,吳橋雜技曆史最悠久。相傳,吳橋是孫武後代的封地。吳橋姓孫的人也確實不少,以孫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孫、後孫、牌坊村等不下十多個村。吳橋古城東南面是一群土丘傳說是孫膑與龐涓打仗時擺“迷魂陣”的遺址。土丘南面十裏處有個孫公廟村,村東有座孫公廟,廟裏供奉的塑像就是孫膑。吳橋人習武練雜技之所以早,據說與此有關。
據記載,吳橋人練雜技有古老的傳統風俗。吳橋是廟會盛地,過去吳橋境內廟宇林立,庵寺錯落,廟會繁多,至今從廟宇命名的村就有張仙廟、霸天廟、雙廟王等不下十個,以寺命名的村就有大悟寺、張朝寺、石佛寺等也有十多個,以庵命名的村也有董家庵、牟家庵、大小馬家庵等不下十個。
在吳橋,雜技藝術俗稱“耍玩藝兒”。民謠說:“上至九十九,下至才會走,吳橋耍玩藝兒,人人有一手”。吳橋人對雜技有著特殊的愛好,無論在街頭巷尾,還是田間麥場,甚至在飯桌前和土炕上,他們隨時都會翻一串跟鬥,疊幾組羅漢,打幾趟拳跤,變幾套戲法魔術。有的孩子去商店糧站打油買醋把裝滿油和醋的瓶子置在小拇指上托著走,點滴不灑。下雨天一群群小學生將雨傘頂在鼻子尖上冒雨行走。洞房花燭夜更是妙趣橫生,吃糕點,信手拈來,喝喜酒,立等可取,新娘子空手一伸顆顆喜糖滿屋飛,新郎官空中擊掌支支香煙飛進手。
2006年5月20日,吳橋雜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遺産編號:Ⅵ—1。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河北省吳橋縣的王保合爲該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吳橋縣雜技團獲得吳橋雜技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聊城雜技
聊城雜技,山東省聊城市傳統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聊城地區是中國雜技的發源地之一。聊城雜技現分布于東阿、茌平、陽谷等縣及其周邊地區。春秋戰國時期,聊城雜技馬戲得到初步發展,到漢代已經基本成熟。三國時期,雜技馬戲在聊城的東阿一帶已很盛行,成爲一種以雜技爲主兼有其他技藝的表演形式。曆史上黃河經常泛濫成災,許多農民爲了生存不得不棄農學藝,東阿縣孟莊、賀莊、張大人集等村就是著名的雜技村。民國初期,僅東阿縣就有幾十個雜技馬戲班。此外,陽谷、茌平、莘縣、臨清等還有幾十個雜技團。其中有些團體曾到朝鮮、日本、新加坡演出。1955年,東阿縣正式組建馬戲團8個。1970年,成立了聊城地區雜技團。
聊城雜技曆史悠久,藝人輩出,逐漸形成了富有齊魯特色的雜技行業文化體系。聊城雜技主要包括馬戲、魔術、表演三大種別,重視腰腿頂功,突出新、難、奇、美、險,藝術風格樸實、英武、粗犷,素有齊魯英豪之稱,深受廣大群衆喜愛。
目前,聊城雜技雖經著力發掘和倡導,但仍存在著衰落的趨勢。這主要是因爲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原來作爲謀生手段的雜技對現在的年輕人已不具吸引力,由此導致嚴重的後繼無人現象。一些頗有造詣的雜技演員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繼謝世,使得一些絕技面臨失傳的危險。
1993年文化部批准在聊城建立中國少兒雜技基地,並將其列入國務院蒲公英計劃。聊城市政府依托中國少兒雜技基地,建立了聊城蒲公英雜技藝術學校,培養雜技後備人才。但這仍然與科學的、立體的、全面的、原生態的保護相距甚遠,非物質遺産的搶救保護意識和工作力度亟待進一步加強。2006年5月20日,聊城雜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遺産編號:Ⅵ—2。
天橋中幡
天橋中幡,北京市地方傳統民俗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中幡是裝飾華麗的既具有儀仗特色又用于比賽力量的一種旗幟,最早起源于晉代皇家表演項目,後演變成民間廟會中的表演節目。耍中幡、舞中幡是中國民族民間傳統雜技項目,北京天橋中幡表演具有代表性,天橋中幡是老天橋的傳統絕技。
天橋中幡表演時,藝人們將竿子豎起托在手中,舞出許多花樣,其表演動作樣式各有形象的名稱。將竿子抛起用腦門接住爲霸王舉鼎,單腿支撐地面用單手托住竹竿爲金雞獨立,此外還有龍擡頭、老虎撅尾、封侯挂印、蘇秦背劍、太公釣魚、擎一柱等樣式。考究的中幡竿頂上還有一層乃至數層由彩釉、錦緞、響鈴、小旗、流蘇組成的圓形裝飾物,稱爲纓絡寶蓋,舞起來不僅五彩缤紛,而且發出悅耳的聲音。
天橋中幡表演要求穩、准、快,手眼配合一致。在表演時,表演者用手掌、手背、肩膀、額頭、下颚等部位分別完成舉、頂、牙劍、腦劍、單山等動作,不斷晃動、抛起、落下。中幡表演,以扔得高,立得穩爲准則。表演者或頂幡上額,或伸臂托塔,驚險動作連連不斷,但始終幡不離身,竿不落地。十余米高、幾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腦門、下巴、項背等處上下飛舞、交替騰挪。表演中,幡面彩綢迎風招展,幡頂銅鈴叮咚作響。
2006年5月20日,該遺産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遺産編號:VI—3。
抖空竹
抖空竹,流行于北京市的傳統體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空竹在中國有悠久的曆史,明代《帝京景物略》一書中就有空竹玩法和制作方法記述,明定陵亦有出土的文物爲證,可見抖空竹在民間流行的曆史至少在600年以上。清代的空竹除了在民間兒童中流行,還被傳入宮中,爲宮中婦女所喜愛,並出現了不同形式的抖的方式。抖空竹的花樣也不算少,除以上所述及的花樣之外,還有“攀十字架”“扔高”、“張飛騙馬”“猴爬竿”等。尤其是“扔高”,有的能將空竹抛向空中達數丈高,待其下落再以抖線承接,准確無誤,堪稱一絕。抖空竹自清代以後得到了繼續發展,並在民間廣爲流傳,同時也成爲了雜技藝術中的重要表演形式。
抖空竹是靠四肢巧妙配合完成的運動項目。當雙手握杆抖動空竹做各種花樣技巧時,上肢的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下肢的胯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加之頸椎、腰椎都在不同程度地運動著,因此抖空竹有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
隨著城市的飛速發展與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空竹作爲曆史發展的見證和民俗文化的傳承方式,其存續的文化空間面臨萎縮,亟待保護。
2006年5月20日,抖空竹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遺産編號Ⅵ-4。
維吾爾族達瓦孜
維吾爾族達瓦孜,流行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雜技表演項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達瓦孜在維吾爾語中意爲“高空走索”,它是維吾爾族綿延千年的一種雜技藝術表演形式。千余年以來,達瓦孜的演出方式基本保持傳統風貌。
維吾爾族達瓦孜表演的場地大而平坦,一般長100米,寬80米。表演的器材主要包括以下幾類:一是主杆,高30米以上,長1米以上,直徑30厘米以上的圓木連接而成。頂端橫接長1.5米,寬80厘米的拱形木板,以紅布覆蓋,稱牌樓,上插彩旗三面。牌樓下連附一根橫木,長2.8米,左右等長。右端兩繩系一條橫杠爲單杠,左端兩繩端挂鐵環如吊環。二是主索,長80米,上接牌樓,下系地面木樁,與主杆成45度俯角。主索由交叉的支杆從兩處支撐分成三段。長支杆12米,短支杆9米。三是固定索,起著固定主杆,主索及相關設施的作用。
維吾爾族達瓦孜表演,包括地上和空中兩部分。地上動作有翻筋鬥、空翻、彈板、月牙彎刀術、飛刀等。空中動作又分索上動作、杠上動作、吊環動作以及藝術表演和魔術等項內容。此外,達瓦孜還包括武打,即古代維吾爾族的武術、武藝,其中有兩人對打,也有多人格鬥。
達瓦孜表演多在露天進行,其特點是表演者手持長約6米的平衡杆,不系任何保險帶,把多種多樣的雜耍技藝搬到數十米高空的繩索或鋼絲上去表演。達瓦孜的傳統項目有蹦繩(雙腳蹦起,突然跌坐在上下顫動的大繩上)、跳繩(合著音樂節奏,在上下顫動的大繩上雙腳跳舞)、蒙眼走(用紅布蒙雙眼,手持平衡杆在繩上行走,突然騎在繩上)、綁盤走(雙腳綁鐵盤在繩上行走,突然跌坐在繩上)、睡繩(仰天躺在繩上,似睡覺)、盤腿坐索(雙腿盤坐繩上,泰然自若)、背平穩杆(雙腳先後邁過平衡杆,背持、前行,雙腳再次邁過平衡杆,恢複常態)。一系列絕技,令觀者驚心動魄。經過創新發展的達瓦孜增加項目有:雙手倒立(雙手持繩,身體倒立)、單手倒立(單手持繩,身體倒立)、頭頂倒立(頭頂大繩,身體倒立,雙手平伸)、站椅子(將四條腿的椅子放在繩上,表演者站上去手持平衡杆或彈奏熱瓦甫)、劈叉(雙腿平劈于繩上)、騎單車(在繩上騎單輪車)、晃圈(手持平衡杆,邊走邊使呼拉圈在腰間旋轉)、頭頂倒立(兩個表演者頭頂頭地在繩上表演)、頭上單手倒立(在30米高的平台上,一個表演者單手按在另一名表演者的頭上,身體倒立)。將現代雜技的一些技巧放在高空繩索上表演,更增加了驚險性和可看性。
維吾爾達瓦孜在維吾爾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也具有深遠影響。達瓦孜是一種生長在民間、遊走于民間的技藝性、群衆性較強的一種雜技形式。民間藝人發展了達瓦孜技巧,可以供人欣賞、娛樂;普通百姓也可以在自家院子拉起一根繩子行走其上,既是體育也是藝術,這也是達瓦孜能曆千年而不衰的原因。達瓦孜藝術的表演形式,是新疆本土文化與中原文化以及中亞、南亞文化融合的結晶,體現了絲綢之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特點,具有重要的曆史文化價值。
2006年達瓦孜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編號Ⅵ—5。
戲法
戲法是中國傳統雜技之一。表演者以敏捷的手法,造成觀衆視聽上的錯覺,表演各種物體、動物或水火等迅速增減隱現的變化。我國戲法曆史悠久,據漢張衡《西京賦》載,遠在 漢代就有吞刀、吐火、畫地成川等節目。
戲法的道具大部分是勞動人民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用品或生産工具.如;盆、碗、碟、勺、籠、箱、櫃、刀等。
戲法的基本手彩活(即手上的技巧)有四套。即:丹、劍、豆、環。丹,是吞鐵蛋,劍,是吃寶劍;豆,是仙人摘豆(兩個碗把七顆膠豆扣在一起,來回變幻,來去無蹤,出入無影);環,是指九連環,將鉛絲制成九個鐵圈,可變幻成顯意式的形象性東西,如:三輪車、官帽、花籃、燈籠等物。
2011年5月23日,戲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遺産編號:Ⅵ-47。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天津市雜技團獲得“戲法”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建湖雜技
建湖雜技是一種産生和流傳于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境內的漢族傳統雜技藝術。曆史上,該縣慶豐鎮所屬八十三華裏方圓內的十八個村莊,統稱叫作:“十八團”。這裏的雜技藝術源遠流長。它跟河北吳橋、山東聊城齊名,是中國雜技藝術三個發祥地之一,以具有獨特的漢族文化風格和精湛的藝術技巧而飲譽中外。20世紀以後著名的江蘇省雜技團、鹽城市雜技團均就源于“建湖十八團”。
早在公元1-7世紀時(漢唐時期),“十八團”(建湖慶豐鄉所屬八十三華裏方圓內的十八個村莊,過去統稱“十八團”)一帶百戲藝人的角抵、沖狹、跳丸、尋橦、走索以及吞刀、吐火等技藝,就常在京城樂棚表演,有時還爲宮廷演出,聲譽頗佳。
建湖雜技在其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它獨特的藝術風格。
首先在節目的類型上,建湖雜技以技巧型、柔韌型節目爲主。這類節目最適合在舞台上演出,其內容也源于江淮人民的生活。其次,在節目的表演上,講究細膩柔美,力求把高、准、險的雜技動作揉進輕松快捷的表演之中,讓觀衆從演員的表演上體味生活的情趣。第三,在綜合藝術上,注重音、舞、光、技的完美結合,努力打造高、新、美的藝術境界。
2008年,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編號:Ⅵ-48。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江蘇省雜技團(鹽城市雜技團、江蘇雜技培訓中心)獲得“建湖雜技”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東北莊雜技
東北莊雜技是濮陽市的傳統民間雜技。有著雜技之鄉譽稱的濮陽市嶽村鄉東北莊,是廣袤的豫北平原上的一顆明珠,它與河北吳橋並稱爲中國雜技南北兩故裏。
東北莊雜技已有300多年的曆史,清朝中期進入全盛期,十三個專業雜技演出班子中,喬家班最有名。喬家清率領一個50多人的演出團,先後到俄羅斯、日本、朝鮮、印度、菲律賓等國演出。解放後,該村的雜技力量成爲濮陽市雜技團和河南省雜技技團的主要基礎。帶有濃郁鄉土特色的雜技深受廣大城鄉群衆的喜愛。輕蹬技、頂碗、飛叉等節目參加國家、省區比賽均獲好評。
東北莊雜技屬于北系,以真功夫見長,其風格粗犷豪放,剛健灑脫,極其鄉土氣息和民間特色。特別是東北莊雜技中的一些基本功節目,主要是靠挖掘和調動人體的潛力,通過勤學苦練出來的硬功才能完成。有些節目,力求做到常人之不能,以奇技驚人,保留著原始雜技的味道。
2006年10月,入選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8年6月7日,河南省濮陽市申報的“東北莊雜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遺産序號:Ⅵ-49。
甯津雜技
甯津雜技是流傳于山東省的傳統民間雜技藝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甯津雜技曆史悠久,漢代文獻中有所記載,到清代,已經聞名遐迩。新中國成立之後更爲普及。
甯津雜技大致可分爲表演類、魔術類、馬戲類、馴獸類四個類別,其中表演類就有六十余個節目。“古老中幡”“柔術叼花和滾燈”“空中飛人”“爬竿”“鋼絲高車”“疊羅漢”“走鋼絲”“蹬技”“地圈”“對口叼花”等十余種節目,質樸粗犷、剛柔相濟。
甯津雜技音樂伴奏,“撂地”的始于“老三點”:藝人一邊擊鑼一邊唱,唱一句打一下,唱兩句打兩下,段末打三下。爲此得名“老三點”。“抹杆”的始于“四不閑”:一人一手用以吹號,一手擊鼓,雙腳踩钹,創造出了一人多能、手腳並用,戲稱“四不閑”的演奏形式。
甯津雜技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經過一代又一代藝人不斷地創新發展,從而成就了甯津雜技鮮明的藝術特色:一是富有濃郁的鄉土生活氣息。甯津雜技來自民間,源于生活,大量采用生活用具和勞動工具爲道具,充分顯示了雜技與勞動生活的緊密關系。二是基本功紮實。甯津雜技特別重視腰、腿、頂、跟頭功的訓練。即使是表演“文活”的藝人一般也有紮實的基本功功底。三是力量與技巧有機結合。在“大武術”“小武術”節目中,一位老藝人可負重六七百斤,同時二節、三節、左挎、右挎、“舌頭”上下快捷、自如,輕便、靈巧。四是險中求穩、動中求靜。藝人在軟鋼絲上忽而左右擺動,忽而紋絲不動,種種驚險表演展示了高難度的技巧和超強的平衡控制力,形成了動靜結合,相得益彰的藝術特色。五是平中見奇,奇中求險。“拐子頂”“雙吊子”“小吊子”中的“閃托”表演,驚險而不突兀,以出神入化的手法,充分展示了平中見奇,奇中求險的藝術特色。六是輕重並舉,通靈入化。“重蹬技”可力撐千斤,“輕蹬技”可蹬傘、巾輕飄之物,軟硬功夫相輔相成。七是有嚴密的師承傳統,但又與姐妹藝術相融合。每一種技藝都是代代相傳,但同時又從戲曲、舞蹈、武術中吸收了大量藝術元素。八是剛中見柔,柔中見剛。甯津地處冀魯交界,沐齊魯仁德之澤,熏燕趙慷慨之風,爲甯津雜技鋪就了剛柔相濟的藝術底蘊。
2008年6月7日,山東省甯津縣申報的“甯津雜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編號:Ⅵ-50。
埇橋馬戲
埇橋馬戲,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埇橋馬戲藝術起源于明末清初,成形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恢複于20世紀50年代,發展壯大于改革開放時期,經曆了一個由馬背上的武藝、馬背上的雜耍到動物的展演、動物的馴化再到馬戲表演、馬戲藝術的發展過程。
埇橋馬戲集雜技和動物表演于一體,人與動物同台演出,把賴以生存的技藝演繹得紅紅火火,共同創造出生命的樂園。馬戲的《雙猴飛人》、《狗熊倒立》、《走鋼絲》、《羊蹬花瓶》和《人蛇群舞》、《馴獅虎》等節目深受國內外觀衆好評,爲各國人民搭起了友誼與文化交流的橋梁。馬戲藝術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馬戲藝人將地方戲曲曲藝、民間藝術、曆史文化、社會生活及優秀的外來文化等因素巧妙融入馬戲藝術之中,使馬戲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
2008年6月7日,埇橋馬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遺産序號:Ⅵ-49。(供稿:萬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