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絲卡蘭解釋,過量攝取鈉可能導致血液的鈉濃度過高,造成體內水分無法排出。當血管壁受壓時,動脈壁會增厚,令血管變窄,結果可能導致血管破裂或形成血栓,進而引發心髒病或中風。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特龍普(Jasper Tromp)說,在調節血壓方面,鉀與鈉發揮共同作用,但可減少鈉對人體的危害。
數據顯示,本地人平均每天只攝取2500毫克的鉀,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3500至4700毫克低許多。職總平價和昇菘超市下月初推出的鉀鹽“K-Salt”,平均每茶匙含有700毫克的鉀,其中三成的鈉由鉀取代。
“鈉幾乎無處不在,它是許多醬料和調味料的一部分,幾乎所有菜肴都會添加。”
我國自2011年開始加大“減鹽”力度,取得的成效卻始終不及“減糖”,新加坡人的鈉攝取量不減反增。受訪專家認爲,比起減糖,減鹽的挑戰更大。
延伸閱讀保健促進局全國運動向鹽“宣戰” 五年內計劃減少國人15%鈉攝取量保健局爲減鈉提供一次性津貼 業者願釆用低鈉鹽但顧慮消費者口味
新加坡糖尿病協會主席、淡馬錫理工學院應用營養學與升糖指數研究專業領域主任芭絲卡蘭(Kalpana Bhaskaran)博士受訪時說,鹽分中的鈉(sodium)對食物的調味,令食物合個人口味具有特定功能。
相反的,鉀(potassium)有助于緩解血管壁的張力,從而降低血壓。
特龍普舉例,中國去年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顯示,比起普通食鹽,食用鉀鹽的參與者在五年後並沒有出現高鉀血症風險。但他提醒,腎病患者在服用鉀鹽之前,應向醫生或營養師征求意見。
長期研究糖尿病公共政策的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教授芬克爾斯坦(Eric Finkelstein)也說,新加坡的食品鈉含量非常高,但政府能做的也只有這麽多。“要改變飲食習慣,還要靠民衆的個人選擇。”
不過,有民衆擔心,長期食用鉀鹽是否會增加患上高鉀血症的風險。芭絲卡蘭說,對腎功能正常的健康成人和孩童來說,高鉀飲食是安全的,不會造成不良反應。多余的鉀會隨尿液排出,人體就能維持鉀和鈉的平衡。
保健促進局指出,人體每天只需約500毫克的鈉來維持生命機能,即四分之一茶匙的鹽。不過,根據2019年全國營養調查數據,新加坡人平均每日攝取3600毫克的鈉,相當于近兩茶匙的鹽。
民衆擔心長期食用鉀鹽 患高鉀血症風險增加?
鈉是維持健康血壓必不可少的元素,但過量攝取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