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1月11日電 題:從街頭賣藝到海外授拳 一家五代人接力傳播中華武術
新華社記者劉金輝 李碧念
幾乎每天早上,78歲的國家級武術裁判馬春喜都會來到家旁邊的公園義務教拳,她的許多粉絲都是跨越半個鄭州城區來學拳。而馬春喜是馬家五代人傳播中華武術的傑出代表。
近幾日,雪後的鄭州格外寒冷,早上7:30,河南省體育局家屬院旁邊的體育公園已經熱鬧起來,跑步的、跳廣場舞的、打乒乓球的人不少。在一塊扇形的場地上,馬春喜正在教大家打太極拳和太極劍。
從北環騎電動車趕來的龐愛琴跟著馬春喜練拳已經兩年多,太極拳、太極扇、太極劍她都會。“我開始是在網上學太極扇,發現了好多馬老師的視頻,後來聽說她在這裏免費教拳,我就過來了。馬老師是國家級大師,跟她學不會走彎路。只要沒啥大事,天天都來,前幾天下雪,我們把雪一掃就練開了。”龐愛琴說。
龐愛琴現在經常跟著馬春喜到外地甚至境外參加武術交流活動,這成爲她退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1940年出生的馬春喜生長在一個回族武術世家,她是河南開封市馬家武術的第四代傳承人,她的曾祖父是清末武舉人,他民國初年帶著一家人從扶溝縣來到了開封,在最熱鬧的相國寺打拳賣藝。
打拳賣藝的主力是馬春喜的祖父馬華亭,他在相國寺賣藝20年,在當地小有名氣。馬春喜的父親不僅身懷武藝,還鑽研跌打扭傷,後來在醫院擔任骨科醫生。
1953年,13歲的馬春喜被選入中南局武術隊參加第一屆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前身),馬華亭特意爲孫女編創的“峨眉刺”讓馬春喜脫穎而出,獲得金牌,並憑借著這套武藝到北京表演,參加多種外事活動。
1954年,馬春喜入選國家武術隊,武術隊因故解散後,她入中學就讀,幾年後考入北京體育學院武術系。在這裏她不僅增長了知識和見識,而且還結識了後來的丈夫,如今這對武壇伉俪已走過51年的婚姻。
大學畢業後,馬春喜被分配到鄭州市十一中任體育老師。1978年,河南省重建武術隊,她被“挖”過去任女隊教練,後來擔任河南省武術隊總教練。1998年,應菲律賓武術協會邀請,馬春喜赴菲擔任該國武術隊教練,備戰並率隊參加當年的曼谷亞運會。
退休後,馬春喜迎來了人生第二個春天。受祖父影響,她善于創編武術套路,她創編的陳氏太極扇、三十六式太極刀、太極長穗劍等套路深受喜愛,至今在網上廣泛傳播。
“1999年在山東梁山有個全國老年人健身大會,我當時想借用一位陳式太極拳師傅的太極扇,但被他拒絕了。于是我和老伴兒就自己編排了一套太極扇。在大會上表演之後,一同參賽的老年人和當地群衆特別喜歡,我就多留了一天教他們。”馬春喜說,“從那以後,我就開始編創一些簡單、易學、適合老年人習練的武術套路,效果特別好。”
72年的習武生涯使馬春喜在河南武術界贏得了響當當的名號,但馬春喜一直堅持著兩項原則:教拳不收費、不收徒。
“收徒是傳統文化包括武術傳承發展的一種形式,無可厚非,我也不反對別人教拳收徒、收費開公司,但我接受不了這個,因爲現在確實有個別人靠收徒斂財。”馬春喜說,“有了這種利益關系,有的徒弟這邊拜著師,那邊罵著娘,這多沒意思。”
馬春喜喜歡跟學拳者保持單純的教與學的關系。“我教他們拳,指點一下動作,他們敬重我、尊重我,我們是平等的關系,我很開心。”馬春喜說,“一些學員把家裏蒸的熱騰騰的包子、窩頭帶給我嘗嘗,我很滿足。”
除了義務教拳,馬春喜和老伴還經常帶著朋友們到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參加武術比賽,大家的晚年因結緣武術而豐富多彩。
如今,馬春喜的兩個兒子也從事傳播武術的工作,大兒子在鄭州市少年兒童體校當副校長兼武術教練,二兒子在加拿大溫哥華開辦了武術學院,教授太極拳。
從街頭賣藝到走出國門,馬春喜一家五代人爲中華武術的傳承和傳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這條已經走了一百多年的武術推廣路還將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