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隨著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節節敗退,中國戰場的抗日戰爭迎來了反攻。
在1944年的6月至8月期間,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軍在湖南衡陽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這場衡陽保衛戰以少于敵軍近十倍的兵力守住了衡陽四十七天,徹底粉碎了日軍的計劃。
在巴掌大小的據點停兵山上,連長張德山以不到兩個排的兵力擊殺日軍五百多人。
在犧牲前的最後一刻,他致電上級道:“我上了停兵山就沒准備活下去,我手中還有六十多發子彈,就等小鬼子上來了!”
一、戰役背景
1944年的春天,由于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節節敗退,日軍的海上補給通道受到了嚴重的阻塞,爲此,日軍轉變方向企圖在中國大陸上打通一道陸地交通線。
日軍的計劃是期在跨越朝鮮半島,進入中國大陸,過山海關以後,沿著平含鐵路南下,最終到達新加坡,使得大陸與南洋能夠連成一片。
而衡陽位于粵漢與湘桂鐵路之間的交界,是大西南通往華東各省的公路樞紐。
在日軍的計劃中,衡陽就如同一個巨大的塞子,將日軍試圖南下的通道牢牢地堵塞住了。
爲了實現大陸交通線的打通,日軍垂死掙紮決定發動殊死一搏,其發動了自侵華戰爭以來的最大規模的以此進攻作戰,投入總兵力五十一萬,代號“一號作戰”。
1944年6月20日,剛攻下長沙的日軍司令官山田勇在長沙召開各師團長的聯席會議。
在會上他臉色陰沉地下令道:由于美軍在日本的空襲轟炸,1號作戰計劃進度需加快,立即南下攻占衡陽,完成一號作戰計劃。
自此,壯烈的衡陽保衛戰揭開了帷幕。
二、有備而來的日軍
6月22日,日軍前鋒到達衡陽外圍,日軍飛機的轟鳴聲響徹了衡陽的上空,猛烈的轟炸開始了。
22日深夜,蔣介石急電衡陽守軍第十軍的軍長方先覺,他要求方先覺堅守衡陽十天到兩周的時間,吸引和消耗日軍的主力,等待外線部隊調整部署包圍攻城日軍。
老蔣的話雖說得好聽,可是衡陽保衛戰實際上打了四十多天,第十軍所期待的援軍始終未能到衡陽城下……
在衡陽的守軍第十軍,是中央軍的嫡系,有“泰山軍”之稱,戰鬥力極強,與日軍交戰多回,讓日軍爲之膽寒。
但這次日軍顯然是有備而來,作爲守軍的第十軍僅僅只有一點八萬人,而攻城的日軍相比起守軍來說數量多十倍不止。
更不要說其裝配了一千五百門火炮、八百輛坦克、十萬匹戰馬以及一萬五千多輛的運輸車輛,顯然這次日軍是下了血本。
日軍司令官誇下海口:三日之內勢必要攻下衡陽城。
三、停兵山與高嶺戰役
6月23日拂曉,日軍68、116師撲向了衡陽,遭到了衡陽第十軍的有組織的頑強抵抗。
到26日,裝備精良、人數衆多的日軍截斷了國軍對衡陽的補給線,完成了對衡陽的合圍,硝煙彌漫的衡陽徹底變成了一座孤城。
停兵山、高嶺屬于臨江幾個陣地前的警戒據點,其後三四百米分布著五桂嶺、楓樹山、張家山等幾個國軍主陣地。
停兵山說是山,事實上只是一個小山包,面積不大,四周都是窪地。
也就是說,日軍試圖攻占國軍任何一個主陣地都需要占據停兵山和高嶺,這兩個陣地就是國軍的前哨。
駐守在停兵山陣地的是第十軍30團3營7連的連長張德山,在日軍發起正式的進攻之前,張德山安排下屬在停兵山上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以此起到牽制日軍的作用。
停兵山和高嶺兩個據點都是最爲重要的前沿陣地,但駐守在這裏的七連不到一百人,張德山只能將全連兵力一分爲二,分別駐守兩地。
停兵山和高嶺兩地地勢相對較高,但其四周的窪地地勢意味著日軍要想攻占這兩個據點,需要向上仰攻,因此,國軍有一定的地勢優勢。
但日軍占人數與裝備上都占有太大的優勢,爲此對于兩個據點,日軍甚至以爲不用一個小時便可以攻下。
但日軍未曾想到,在這兩個彈丸之地,他們即將迎來噩夢般的戰鬥。
四、慘烈初戰
張德山是河北籍的將領,他骁勇善戰,嗜好喝酒,此前與日軍進行過多次戰役,有著猛張飛之稱。
26日的清晨,日軍的117大隊吹響了進攻的號角,發起對停兵山和高嶺兩地的突然進攻。
停兵山和高嶺兩地相距三四百米可以實現相互間的有效支援。
張德山對日作戰經驗老道。面對日軍的突然沖鋒,張德山沉著地命令部下:日軍在百米之外不允許開槍。
這一命令並非是爲了節約子彈,而是由于日軍此次的進攻帶有火炮支援,倘若戰士貿然開槍,那勢必會讓迎來猛烈的炮火轟炸。
而等到日軍臨近再進行攻擊,日軍的炮火由于擔心誤傷,便不會大肆進行轟炸了,可以有效地減少不必要的傷亡。
日軍見處于陣地百米外並未受到敵軍的火力襲擊,便加快進攻腳步,猛地發起沖鋒,直沖停兵山的高處陣地。
待沖到陣地前,日軍便被七連提前布置好的鐵絲網、地雷、水窪阻擋住了步伐,沖鋒的腳步大大放慢。
這時的張德山看准時機當即下令:開火!
輕重機槍的火舌頓時猛烈噴湧,日軍被打得鬼哭狼嚎,連續的沖鋒被擊退。
由于七連提前准備好了防禦工事,士兵們躲在圓形地堡內,起初的傷亡並不大,並且憑借火力優勢對敵人形成了重創。
日軍26日從清晨到黃昏都被限制在了停兵山和高嶺兩個陣地前,不能前進半步,有數次日軍憑借人數優勢沖鋒到陣地前的斷崖下,都被陣地內的士兵用成捆的手榴彈擊退。
日軍的屍體排滿了高嶺和停兵山陣地前的山坡。
在七連的殊死抵抗下,日軍在停兵山死傷五百多人,在高嶺傷亡二百多人,但高嶺和停兵山兩地的國軍加起來不到一百人,戰鬥到深夜守軍更是傷亡過半。
26日夜晚,久攻不下的日軍氣急敗壞之下開始了猛烈的炮火攻擊,停兵山和高嶺兩地不過巴掌大小,連續的炮火轟鳴下,許多的工事都被摧毀了。
日軍116師團長佐久間對兩個巴掌大小的地方的久攻不下感到無比的憤怒,他大罵屬下飯桶,同時命令日軍不惜代價攻下停兵山和高嶺兩處陣地。
接到命令的日軍像發了瘋的野狗一般,組織數百人的小隊,反複地對高嶺進行沖鋒。
慘烈的戰鬥持續到27日的淩晨,駐守在高嶺的七連一排排長李建功和他的一排將士們全部戰死,宣告著高嶺的失守。
而另外一邊,距離高嶺四百米左右的停兵山成爲日軍眼中唯一難啃的骨頭。
攻下高嶺以後,日軍便再次以同樣的方式不要命地朝著停兵山陣地發起沖鋒。
好在停兵山相對高嶺來說,其區域較大,且工事較爲牢固,存留的工事較多,因此直到27日的黃昏,停兵山陣地也沒有失守。
但實際上,日軍的多次沖鋒下,陣地裏僅剩下二三十名將士,七連已然是強弩之末了。
27日夜晚,日軍從四面八方包圍了停兵山,在日軍的猛烈炮擊下,工事近乎被徹底摧毀,停兵山陣地危如累卵。
到了28日的淩晨,日軍部隊已經可以多次沖上停兵山陣地,逼近士兵們的戰壕。
張德山毅然率領僅剩下的二十多名將士和沖上來的日軍進行白刃戰,連續三次將沖上陣來的日軍擊潰。
幾番厮殺以後,連長張德山身中兩槍一刀,二十余名將士僅存四人。
負傷的張德山率領著剩下的將士們退到了僅存的最後一個碉堡之中。
在碉堡內,他打響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個電話,向他的師長訣別。
張德山和他的師長葛先才的關系很好,早在葛先才是團長的時候,張德山就擔任他的傳令兵,而後因爲作戰勇猛且善于帶兵,張德山被葛先才一路提拔。
可以說,葛先才對張德山是有知遇之恩的,二人的關系不像是上下級,更像是親兄弟。
張德山致電葛先才:“師長,本連所有官兵決意在陣地上與日寇同歸于盡,絕不給師長丟臉!”
葛先才在電話的那頭心如刀割,迅速命令道:“張德山你立刻帶著傷兵放棄陣地,迅速後撤,後方我命令30團接應。”
張德山堅定地回應:
“師長,不必了,有沒有這種可能了。我甯願被敵人刺刀捅進胸膛,也不願在撤退時被敵人子彈打進後背!現在我手上的駁殼槍還有六十多發子彈,我只希望將子彈打光後再死,現在就等小鬼子上來了!”
葛先才還欲說些什麽,電話的那頭已經沒有了聲響。
放下電話,張德山命令剩下四人當中唯一一名夥夫:“你不會打仗,不必留在這送死,快快撤退吧。”
緊接著,張德山一手持槍,一手掄刀,帶領著三個士兵,沖入了剛上陣地的敵群之中,力戰而亡。
自此,七連官兵除了一名僥幸逃走的夥夫以外,全部戰死。
指揮所內,葛先才從三十團陳德坒處了解到了七連全員壯烈犧牲的消息。
悲憤交加之下,他下令:三十團立刻用迫擊炮截斷高地日軍的退路,務必讓這些日軍給七連將士全員陪葬!
剛攻下停兵山的日軍還來不及高興,猛烈的炮火紛湧而至,一時之間血花四濺,斷肢橫飛……
停兵山和高嶺陣地的戰役持續了整整兩個晝夜,日軍沒有想到阻擋他們進攻的部隊僅僅只有數十人,以一敵十的戰鬥,消滅了日軍七百多人,使得日軍爲之膽寒。
五、戰役後續
然而,停兵山戰役僅僅是衡陽保衛戰的開始。
至6月28日起,日軍對衡陽城共發起了三次猛烈的總攻,但始終久攻不下,日軍大本營都爲之大震。
到了戰役後期,衡陽城內的一點八萬的守軍幾乎消耗殆盡,而後輕傷員、馬夫、夥夫統統成爲了守城將士,趕往火線。
衡陽保衛戰慘烈至極,衡陽城內望去屍山遍野,史料記載中,腐屍的氣味熏得人惡心頭脹而不敢食用糧食。
直到8月7日,衡陽保衛戰曆時48天,日軍以傷亡超中國守軍三倍的慘重代價,攻下了衡陽城。
第十軍軍長方先覺以與敵共存亡的心態,發出“絕不突圍,一定死守”的命令,並且發出了“……來生再見”的電報內容。
第十軍沒有援軍,沒有武器、彈藥、糧食、藥品的補給,在這方圓不到兩平方千米的彈丸之地,抵抗著十倍人數之多的日寇長達四十八個晝夜。
衡陽守衛戰牽制了日軍的五個師團、一個獨立旅團、一個重炮部隊共計十一余萬的兵力,大大推遲了日軍南進的進度,粉碎了日軍三日攻下衡陽的美夢,讓其開辟大陸交通線的計劃爲之破滅。
以張德山爲代表的抗日軍民,以血肉之軀叠挫頑敵,可見中國人民面對日寇侵占的頑強反抗意志和與國共存亡的血性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