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委召開專題工作會議,調度部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根據《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全市海洋生産總值目標達4000億元,占全市GDP約10%,年均增長高于全市GDP增速。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向海而行前景廣闊。風口之下,作爲經濟強區,海洋資源豐富的寶安區將如何搶灘4000億元“藍海”,更快更好交出“答卷”,值得期待。
大産業離不開大港口,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需要世界級港口提供戰略支撐。與南山、福田聚焦海洋科技金融服務不同,寶安蓄力海洋新興産業。在深圳加快推動海洋産業集群建設的背景下,寶安應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充分利用海洋資源,培育功能完備的海洋産業集群,以促進海洋産業高質量發展?
牽手鹽田港集團,助力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什麽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報告》中,對此定義有五大評分指標:航運中心、海事金融與法律、港口與物流、海洋科技以及城市吸引力與競爭力。彼時,新加坡、英國倫敦已憑借衆多區位、資源優勢,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競比中占得一席之地,德國漢堡更是榮登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寶座。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開始加快布局。目前深圳、上海、天津、青島、甯波、大連、舟山7座城市都提出了在“十四五”期間,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標。在“海洋競速”的征程上,向海而生的深圳又將如何發力?
日前,寶安區人民政府與深圳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田港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這無疑加速了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對建設。
根據協議,鹽田港集團將與寶安區人民政府促進大鏟灣片區陸海融合發展,大力提升西部海域國際航運綜合服務能力,超前布局基礎設施,推動大鏟灣港區高標准智慧化開發建設,發展高附加值、高科技臨港産業和海洋經濟,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灣區休閑港灣,實現大鏟灣港産城融合發展,助力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
作爲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核心,寶安擁有“六位一體”的機場東樞紐,攜手鹽田港集團穩步促進陸海融合發展,以聯動機場樞紐平台打造國際貿易組合港爲建設標准,用好前海戰略平台大力提升西部海域國際航運綜合服務能力,超前布局基礎設施推動大鏟灣港區高標准智慧化開發建設,發展高附加值、高科技臨港産業和海洋經濟。
鹽田港集團承擔了深圳50%的集裝箱吞吐量,支撐深圳港對深圳外向型經濟貢獻達7%以上,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物流節點和重要戰略支點。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可持續發展與海洋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安然表示,寶安區可探索建設國際航運金融及物流服務數字平台,推動國際海事研究院、海洋資源交易中心等重大平台落地,加快港口貿易、金融、物流、碼頭等一體化發展。發展供應鏈集成業務,布局綜合保稅物流、高端冷鏈、高端航運綜合服務等,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供應鏈服務中樞。
推動大鏟灣港産城融合,打造國際航運樞紐
國際航運樞紐地位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競爭焦點。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周麗亞表示,從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曆次評選結果看,國際航運中心以及相關的港口物流在評比中占據較大份量。寶安有優良的港口和航運基礎,應當堅定不移地發展國際航運,並不斷尋求創新突破。
周麗亞表示,在科技維度上,寶安可依托大數據、機器人、人工智能優勢,打造全球最大的智慧集裝箱港;在空間維度上,與香港共建國際航運中心,統籌資源,互補優勢,構成競爭合力,並支持深圳航運“走出去”,涉入全國、全球更大範圍的航運。
大鏟灣片區具有海陸空戰略資源彙集的區位優勢,並擁有極爲稀缺的濱海土地資源。近年來,大鏟灣片區接連迎來粵港澳大灣區、前海“擴區”“黃金內灣”等重大機遇,發展不斷提速提質。2022年上半年,大鏟灣港集裝箱吞吐量100.15萬標箱,同比增長27.41%;截至6月底,大鏟灣港共挂靠航線22條,比去年同期增加10條,增長83%。
據鹽田港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加大對大鏟灣片區的投資力度,依托大鏟灣開展港産城融合發展規劃建設,做強做大海洋電子信息、海洋生物等藍色經濟業態,加密優化航線,推動服務貿易、離岸貿易、貿易金融等新興業態在寶安集聚。寶安區將積極引入重大科技産業資源,支持大鏟灣碼頭加強與機場等重大樞紐聯動,共同謀劃國際自由貿易組合港建設路徑,打造特色産業集群,全方位支持大鏟灣港産城融合發展。
作爲環珠江口100公裏“黃金內灣”重要組成部分,寶安積極爲推動地方發展引進新力量,一方面持續健全完善現代經濟體系,爲産業發展導入優質金融資源,助力轄區産業增強“內功”;另一方面加快推動寶安交通能級提升,不斷強化寶安産業對外交流的區位優勢、渠道優勢,助力企業“走出去”。
集聚先進制造業,寶安向海發展優勢凸顯
根據《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産業的意見》,培育發展壯大“20+8”産業集群,海洋産業集群成爲20個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之一,並將深地深海列爲8個未來産業重點發展方向之一,海洋産業集群中強調推進建設的海洋新城就位于寶安。
同日發布的《深圳市培育發展海洋産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作了更爲詳細的計劃。其中,寶安區重點發展濱海旅遊業、海洋能源與礦産業、海洋工程和裝備業、海洋電子信息業等,兼顧總部研發和部分生産制造功能,打造海洋新興産業創新發展示範區。
未來,鹽田港集團將與寶安區全力推動大鏟灣片區成爲海洋中心城市重要支撐。在全面做強做大現有臨港産業和業態基礎上,集中力量做強以數字經濟爲牽引的海洋電子信息、空天技術、深地深海等未來産業集群,打造體現一流灣區品質、具備濃郁海洋特色和經濟價值、滿足城市服務需求的地標性項目,將大鏟灣打造爲前海新一輪對外開放合作的重要區域。
從深圳海洋新興産業的內部構成來看,高端裝備業也是其新興産業的關鍵性主體,這使寶安的海洋經濟在相關龍頭公司的帶領之下,經濟形態繼續朝著高端化、創新化的方向發展。在高端裝備領域,寶安也發展出極具國際性的龍頭公司,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全球首批LNG動力守護船代表——海洋石油542露面。船舶搭載的船舶信息平台與智能應用系統由位于寶安區的震兌工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通過該系統能使船舶生産效率提高15%,經營成本降低10%。
目前,深圳海洋生産總值占全市生産總值比重達 10%,並且保持較快增長,具有成爲深圳未來支柱産業的潛力。周麗亞建議,發展“大海洋”産業具有全球競爭和合作意義,寶安應充分調動科技創新能力、産業發展組織能力、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將現有的高科技優勢平移到海洋,同時准備好政策、金融、市場等各種要素,予以積極推動。針對空間不足的劣勢,海洋産業應當建立“求所在,求所有,更求所爲”的理念。政府也要轉變觀念,追求海洋經濟 GNP 而非 GDP,鼓勵企業放寬視野,使海洋産業跳出寶安,在更大的區域蓬勃發展。
采寫:南都記者 劉詩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