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自2008年橫空出世,蟄伏5年後,2013年開始進入大衆的視野,從2010的0.003美元/枚,到2017年最高飙至1.9萬美元/枚,足足漲了600萬倍!經曆多輪暴漲後,又開始了反複震蕩,有人大量購置礦機進行“挖礦”,有人借此成爲了億萬富翁,也有人賠的傾家蕩産,是什麽讓它從一個技術駭客的小産品變成世界通行的電子支付系統?(注:目前中國已經不再允許比特幣的交易)
誕生
2008年11月,一位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討論組metzdowd.com發表了比特幣的創世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現金支付系統》,比特幣就此誕生。
至今,中本聰是誰,依然是一個待解之謎。現在大家關注的重點都是在比特幣的經濟價值上,實際上比特幣的出現更是一個創舉,它結合了密碼學,金融學,政治學等領域知識,絕非只是一個電子貨幣這麽單純。
在網絡上搜索“誰是中本聰”,百度收錄近2000萬條數據,根據目前的一些信息,我認爲他應該是某個組織的化身而絕非是一個技術極客一時興起的所爲。
2009年,“他”發布了首個比特幣軟件,並正式啓動了比特幣金融系統。2010年,他逐漸淡出並將項目移交給比特幣社區的其他成員。中本聰據信持有約一百萬個比特幣。比特幣單價在此文發布的2019年2月25時的單格接近10000美元,也就是總價近100億美元。
中本聰極少透露自己的真實信息。在P2P基金會網站的個人資料中,他自稱是居住在日本的37歲男性。然而,這一點被廣泛懷疑。他的英文書寫如母語般純熟地道,卻從沒有使用過日語。用他的姓名在網上搜索,無法找到任何與這個人相關的信息。各種迹象表明,“中本聰”(“中本哲史”)可能是一個虛構身份。中本在發言和程序中切換使用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並且隨機在全天不同的時間上線發言,這顯示他或者是有意隱瞞自己的國籍和時區,或者是賬號的背後有多人操縱。然而,根據對其語言習慣和時間統計的分析,一些人士認爲他可能是一位居住在美國中部或西部的英國人或愛爾蘭人。曾在比特幣核心開發團隊工作的Laszlo Hanyecz則認爲其算法設計過于精良,以至于不像是一個人單槍匹馬所能完成。
創新與成長
2009-1-3,中本聰在位于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服務器上挖出了第一個區塊—上帝區塊並獲得了50個比特幣的報酬。比特幣網絡開始出現,比特幣正式誕生。
比特幣能夠在幾年時間就進入大衆視野,最初離不開全世界技術人員的追捧。
比特幣有以下幾點創新:
1.去中心化。它第一次實現了不由任何組織或者國家爲中心的貨幣發行方式,比特幣獲取的方式相對公平,算力。也就是說誰可以先計算出來,那這個比特幣不是你的,網友形象的形容爲“挖礦”。雖然它依然是由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創造的技術,但是畢竟部分解決了原先霸權壟斷的局面。
2.不可篡改。這一點非常重要,美國曾經有一部“全民公敵”的電影,你試想一下這是多麽可怕的局面,如果有權勢的人要對付你,只要修改你的出行、消費、銀行記錄,那麽你的任何記錄都可能不再是真實的。而比特幣的分布式記帳系統(區塊鏈技術),由全世界的幾千萬台電腦組織,你必須同時攻擊各地超過總數50%的電腦,才可能修改數據內容,這樣的要求目前還沒有哪個個人、甚至是國家可以完成。
3.公開透明。你的錢轉給誰,這個交易記錄在全網公開,不用害怕誰會賴賬。
4.生命能力強大。因爲是海量電腦組成的公共交易記錄,所以不用害怕哪個組織和哪個政府會強制讓平台下線,這進一步保障了系統的生存能力。
5.抗通脹。比特幣出現的時候,就確定了總量2100萬個,不再有新的貨幣出現。你試想一下當今社會爲什麽會出現國家之前的貨幣戰爭?本質上就是政府濫發貨幣,各自擁有定價權的不良後果。當然了,比特幣是否真的應該值1萬,2萬美元,這個價格是否有人爲操控,一樣也不是十全十美。
2010-5-21,現實生活中有記載的第一次比特幣交易:佛羅裏達程序員Laszlo Hanyecz用1萬個BTC購買了價值25美元的披薩優惠券。我真的很想知道換作現在,如果你知道自己用價值1億美金的電子貨幣換了25美元券會是什麽心情。
2011-2-9 價格首次達1美元,與美元等價。BTC與美元等價的消息被媒體大肆報道後引發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新用戶大增。此後2月內,比特幣與英鎊、巴西幣、波蘭幣的互兌交易平台先後開張。
2011-04-16 美國《時代周刊》發表了關于比特幣的文章,《福布斯》的“加密貨幣”報導問世 中本聰發出最後一封電郵後徹底消失。是的,這麽偉大的發明人就這麽消失了,這也不由得我們不懷疑創造比特幣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神秘組織,他們有什麽目的?想想都害怕。
2012-03-01 2012年3月1日,服務器超級管理密碼泄漏,價值228845美元的46703比特幣失竊,黑客是比特幣世界揮之不去的惡夢。是的,比特幣這種電子貨幣的安全性真的不敢苟同,它脆弱到你的密碼丟失就一夜回到解放前。
2012-11-28 區塊供應量首次減半調整,從此前每10分鍾50個減至25個。同時比特幣發行量占到發行總量2100萬的一半。此時比特幣價格爲12.4美元。
暴發
2013-1-1,阿瓦隆第一批特定應用集成電路ASIC礦機出貨,全網算力飙漲,GPU.FPGA挖礦成爲曆史。一個月後,比特幣的價格已經來到了22.7美元,整個圈子沸騰了,當然誰也不敢想像5年後它可以走過1萬美元的單價。
2013-04-01 比特幣價格在所有交易市場超過100美元,瘋狂的是人!事後我們再來看當時的情形,如果有敢于大膽進場持有,今天看來無疑是最正確的投資了。
2013-04-10 BTC價格創下266美元的曆史最高價。2013年這個年頭,讓我們大家一起記住他,比特幣進入暴發階段。
2013-12-05 中國央行等五部委發布《關于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強調比特幣不具法償性,金融機構等不得買賣及定價,交易平台依法備案,防範洗錢風險,普通民衆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比特幣快速大跌,截至下午5點,1比特幣價格已經跌至1030美元附近,隨後比特幣繼續大跌,一度跌至500美元以下。
2013-12-17 中國央行約談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要求關閉對交易平台的充值通道。
2016年開始,市場上大量出現類似于比特幣的互聯網創業公司,他們無一例外都選擇了區塊鏈(分布式記帳系統)來做爲創意點,最終目的都是爲了發行電子貨幣,說不是爲了圈錢,我真的不太相信。
思考
比特幣做爲一款全世界通行的“現象級”應用,從最初的技術極客産品,變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竟然都繞不開的話題,它的流行有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1.首先要感謝互聯網。互聯網是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它就像是國家牽頭修橋鋪路,屬于普惠萬年的基礎建設。今天我們可以足不出戶點外賣,在家裏看電影,去千裏之外的朋友視頻,這些都是在互聯網技術日益發展的基石下創造出來的。
2.它第一次成功在貨幣發行領域應用了去中心化架構。相對于早期的互聯網(Web 1.0)時代,Web 2.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産生,而是由權級平等的全體網民共同參與、共同創造的結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共同生産信息。隨著網絡服務形態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網絡模型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成爲可能。
然而在貨幣領域,由于普遍缺乏公信力,很難産生一個跨越國界的電子貨幣體系。而比特幣正是憑借區塊鏈技術解決了這一公信力難題,所以,技術的革新會打破原有的很多規則和組織,你自己不改革,那就真的要被新事物所替代。用一個流行的詞來形容,那就是“降維打擊”。
3.它也在督促各國政府進行貨幣改革。
正是因爲各國政府發現了比特幣的“特點”,所以主動或者被動的都在做以區塊鏈技術爲基石的電子貨幣系統。
世界上一些最大國家的中央銀行正在探索區塊鏈技術,用于廣泛的潛在深遠的應用,包括國家數字貨幣和全球支付解決方案。盡管銀行普遍強調這項技術處于早期階段,但它們也開始發現潛在的技術障礙和可能需要額外監管的領域。積極調查並在某些情況下嘗試區塊鏈的央行包括美國、加拿大、中國、英國、法國、荷蘭、新加坡、南非和瑞典的央行。
盡管他們對該技術在國際支付解決方案等應用中的潛力普遍持肯定態度,但他們也注意到了諸如可擴展性等技術障礙以及隱私、安全和法律問題等其他問題。關于比特幣當前存在的問題,後續會進一步進行探討。
"Ti科技钛"原創文章,歡迎收藏與關注,共同探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