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地戲可不是傩戲,傩戲是驅鬼跳鬼的,而我們是敬神的,保護家庭安甯”。跳戲、雕面具在貴州安順下苑村有200多年的曆史了,面具沒有“畫圖”,各個手藝人都是根據書裏描繪的形象憑自己的構思直接雕刻。全天下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只面具,經驗老道的更是能一眼看出這個面具是誰做的。(文/攝 小黑)
罩長袍,系絲帶,插彩旗,將青紗長筒包住臉,額頭頂上面具,臉孔朝天45°——15分鍾,“人”就成了各色的“神”。貴州省安順市周官村,15分鍾後,這裏即將上演地戲《五虎平西》。老人們放下煙杆子,操起刀槍,表演起四十年前就熟悉的曲目。那會兒,隊伍有幾十人,迎接他們的是湧動的人群和興奮的目光。
然而如今,表演的小院落裏並沒有幾個觀衆。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年輕人也不一定能聽懂裏面的愁緒。每個周官村的人都知道:“我們是跟著朱元璋南征來到這裏的。”流淌在這600年裏的,是鐵馬金戈的威風曆史,是回不去故土的鄉愁。
在安順的30部地戲劇目中,唱的只有贊美忠義、頌揚報國的忠臣良將,從《三國演義》、《楊家將》到《嶽傳》,“我們不唱《水浒傳》”。紅色臉子的關二爺,黑色的尉遲恭,白虎星刻在薛仁貴頭上……一撩胡子一踢腿,七旬大爺的一招一式裏依稀能見大明帝國的軍魂。
66歲的老人楊正經是一位木雕師傅,當地戲還盛行的時候,四面八方的人都湧來這裏訂貨。每次雕刻他都得換上五、六次刀、卷起無數木屑,一只眼睛才能浮現。面具用的白楊木硬,橫過斧子敲打鑿刀頂部才能刻進木頭,鑿刀頂上開出一朵朵“花”。從早到晚,楊正經坐在門前對著木墩子兩天,才能刻完一個面具。
楊正經從28歲開始跟父親學習雕刻,從那時候用起的鑿刀、木墩至今還保留著。一套鑿刀二三十件,最小的只有小拇指指甲蓋那麽大。對于安順人來說,一般每個村寨只演一出戲,只講一個英雄故事,只配一套面具,這套面具就是戲的靈魂。跳戲的鞋可以是自己媳婦納的,小道具也可以是臨時准備的,唯有面具一定得請專業的木雕師傅來做。
楊正經也有一套自己的戲服,他的面具角色是《薛仁貴征西》裏的“秦漢”。他曾聽自己的父親說過,在他還沒出生的1945年,下苑村有七、八十人雕面具;而現在,整個下苑村只有5個人還在從事這一行。他試圖讓兩個兒子來繼承手藝,小兒子卻因爲賺不著錢而離鄉打工。楊正經總是很擔憂,“我年紀大咯做不動了,身體不好就很難雕下去了”,“現在做這個單價太低了,搞不到錢,他們都要養娃娃的”。
但讓楊正經沒想到的是,90後姑娘陳君卻試圖改變這一切。2012年,她從武夷山來到安順,時間久了也認識了地戲文化。爲了能讓這些手藝人能“養家糊口”,陳君開了幾家淘寶店,把各種安順的手工藝品都挂了上去,這些逐漸被人遺忘的“地戲面具”終于也開始有人“問津”。
村裏的老人們還用著最古老的手機,他們不知道“淘寶”是怎麽一回事,卻靠著這最便利迅捷的方式,生活得到了改善。以前一個面具賣50塊錢一個,現在,每賣出一個,楊正經就能賺150-200元。“我的東西銷售到北京、香港,還有新加坡的”,這些,是他從未想象過的。“現在要讓下一輩來傳承下去了,我有兩個兒子,今後也是很會雕的。”
周官村表演隊伍裏最年長的76歲了,其他大多數人也60幾歲,還在跳戲的只剩十幾人。好在,留在村子裏的年輕人,開始一個一個學戲。“咚咚咚咚——”,今天的《五虎平西》演到高潮戛然而止,舞台中央兩位老人持刀劍對立。戲收,演員們轉身、列隊、退場,只余得凝結一地的空氣。“這是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不能丟啊。”
更多故事,請看中國網新聞中心《世相》欄目。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