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業務商業化落地受阻,自動駕駛領域也面臨重重挑戰,加之上市遇挫,位列“AI四小龍”之一的依圖科技面臨生死考驗,能否斷臂求生尚未可知。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秀芝
編輯|米娜
頭圖攝影|鄧攀
位列“AI四小龍”之一的依圖科技,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近日有消息稱,依圖科技旗下的依圖醫療已被出售給昔日的競爭對手深睿醫療。在動脈網2020年發布的榜單中,深睿醫療以50億元的估值位列數字醫療榜前列,而依圖醫療的估值與深睿醫療大致相當。雙方的合並,被認爲是中國AI+醫療影像領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並購事件。
《中國企業家》分別聯系深睿醫療和依圖科技,核實此事。深睿醫療表示不予置評。而截至發稿,依圖科技也暫未回複。
一個多月前,依圖科技沖擊“AI第一股”遇挫。2021年6月30日,依圖科技主動申請撤回了科創板上市申請。而後,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其上市審核。
依圖科技主動撤單,或與其大幅虧損有關。招股書顯示,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三年半內,依圖科技累計虧損超72億元。
終止IPO,意味著依圖科技的融資渠道受阻,現金流壓力倍增。或許,這也是其不得不“斷臂求生”出售旗下依圖醫療並大幅裁員的原因之一。
成立于2012年的依圖科技,自稱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多個領域擁有世界級的技術水准。在中國,依圖科技與雲從科技、商湯科技、曠視科技被並稱爲“AI四小龍”。
2020年11月,依圖科技率先遞交了科創板IPO申請,試圖沖擊中國“AI第一股”,但最終折戟而歸。而其他同行在資本市場的境況則相對樂觀不少。
就在2021年8月13日,國內人工智能平台企業第四範式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雲從科技已于7月20日成功過會科創板;商湯科技則確定了A+H上市計劃,最快將于8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曠視科技亦在赴港IPO失利之後,將目光轉向了科創板。
除了“AI四小龍”,其他不少AI公司在近期獲得了大額融資。僅在醫療AI這一領域,今年以來,數坤科技、鷹瞳科技、深睿醫療、推想科技、森億智能、晶泰科技等公司,都宣布了數億元級別的新融資。尤其是推想科技和鷹瞳科技,已分別于2020年底和2021年初與券商簽訂了上市輔導協議,擬在科創板搶跑“醫學影像AI第一股”。
從昔日的明星AI公司,到如今陷入裁員、割肉的境地,依圖科技何以至此?
身處困境:三年半內淨虧72億
依圖科技的聯合創始人朱珑和林晨曦是高中同學,均來自福建福州,于1997年畢業于福建師大附中。
高中畢業後,朱珑留學美國,後獲得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UCLA)統計學博士,從事計算機視覺的統計建模和人工智能的研究。他在博士期間,師從Alan Yuille教授(計算機視覺學界奠基人之一,也是霍金教授的得意門生),被媒體稱爲“霍金的徒孫”。2008年至2011年,朱珑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任博士後研究員、在紐約大學數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
林晨曦則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後獲得計算機科學工學碩士學位。2005年至2008年,任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究員,從事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信息檢索以及分布式系統方向的研究工作;2008年至2012年,任阿裏雲計算資深專家(技術總監)。
2012年,朱珑回國。同年9月,他和林晨曦共同創立了依圖科技。依圖科技最早進入公衆視野,正是朱珑和林晨曦的強項,也是人工智能最早被大規模應用的領域:計算機視覺。
依圖科技曾是一家備受資本追捧的企業。2013年至2020年,依圖科技累計完成了10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紅杉資本、雲鋒基金、高榕資本、真格基金等多家知名基金。在《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中,依圖科技估值140億元。
不過,朱珑早年曾向媒體講的故事是:依圖科技剛創立時,人工智能尚未成爲風口,創業公司沒幾家,VC也並不認可,朱珑便瞄准了行業內公認的硬骨頭:安防市場。
朱珑通過各種關系找到了江蘇蘇州公安局,求得了三分鍾的“推銷時間”。蘇州市公安局提出,如果朱珑的産品識別率能超過70%,就考慮合作。兩個月後,朱珑拿出來的産品,人臉識別准確率達到90%。一年後,人臉識別技術在蘇州公安系統落地,2016年僅在蘇州單個市就協助破案1080件。
在安防市場首戰告捷後,依圖科技開始拓展其他商業場景。
2016年,依圖科技開始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醫療領域,還成立了子公司依圖醫療,由阿裏雲原産品總監、挖財網前CTO倪浩博士擔任依圖醫療總裁。
招股書顯示,依圖科技面向醫療領域研發出了care.aiTM系列解決方案,覆蓋智能醫療臨床決策、智能醫療大數據及智能醫療管理領域,可爲醫院、體檢中心、政府機構等提高醫療科研效率、診療能力以及服務水平。
其中,智能醫療臨床決策解決方案是對醫療影像數據進行挖掘分析,並進行輔助診斷,目前覆蓋肺癌、乳腺癌、兒童生長發育、腦卒中、病理、新冠肺炎等病種。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如今依圖科技的主要業務分爲智能公共服務和智能商業兩大類。
依圖科技的核心業務。來源:官網截圖
截至招股書出具日,依圖科技爲國內外800余家政府部門及企業終端客戶提供産品及解決方案。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三年半內,依圖科技的總營收不到15億元,淨虧損卻超過72億元。
依圖科技的虧損只是整個AI行業虧損的縮影。2020年底,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人工智能産業創新聯盟秘書長安晖曾表示,全球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仍處虧損狀態,AI産業鏈中90%以上的企業也處在虧損階段。
除了依圖科技,其他已披露招股書的AI企業亦陷入虧損:第四範式三年半虧損超30億元;雲從科技三年半虧損近30億元;曠視科技近四年虧損超130億元。
“包括‘AI四小龍’在內,中國第一代AI創業公司的普遍模式是搭建基礎設施平台,再應用于各個具體場景,平台化成本很高,在發展過程中也會受到傳統硬件廠商較大的沖擊。而像深睿醫療、數坤科技、安德醫智、晶泰科技等,屬于第二代AI創業公司,更注重找到一些高價值、強需求的場景,如影像診斷、藥物研發等,切入特定場景開發相應産品組合,再尋求平台化的發展,整體商業化策略會更加精准。”易凱資本執行董事沈煜霄向《中國企業家》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依圖科技原本計劃通過科創板上市募資75.05億元,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IP及高性能SoC芯片項目、基于視覺推理的邊緣計算系統項目、新一代人工智能計算系統項目、高階視覺智能計算平台項目、新一代語音語義能力平台項目。但隨著科創板IPO的終止,這一募資計劃也落空了。
斷臂求生:出售醫療業務、裁員
“依圖科技要剝離醫療業務,內部早就傳開了,因爲醫療業務本來就不賺錢。”依圖醫療前員工方浩(化名)告訴《中國企業家》。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依圖科技在醫療健康領域分別實現營收約10萬元、560萬元和563萬元,占整體營收比例均不足2%。
除了不賺錢,依圖醫療在産品的商業化落地上也出現了問題。從2020年1月以來,陸續有十多家廠商拿到了國家藥監局頒發的人工智能醫療器械三類證。但依圖醫療在這方面卻不盡人意。
對于AI+醫療影像,目前市場上探索最多的應用場景是肺結節。一位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高分辨率CT的廣泛使用,肺部結節愈來愈成爲臨床常見問題,公開數據也較多。如果是惡性肺結節,就提示患癌的風險。因此,AI企業在肺結節領域較容易出産品,收效周期短,可更快獲得經濟效益。
依圖醫療是最早進行肺結節CT影像輔助檢測的廠商之一,但因爲臨床實驗設計問題,錯過了第一批拿證的時間窗口。而和依圖醫療同期申報肺結節三類證的深睿醫療,在2020年下半年就已獲批。
“依圖醫療在産品端有一定先發優勢,但沒有把優勢延續下來。在近兩年,醫療+AI産業的政策面才逐漸明朗起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要真正實現成功商業化落地,産品是第一步,另外還涉及到臨床實驗設計、臨床資源推動、審評審批、市場策略等一系列關鍵要素。”一位醫療專家向《中國企業家》這樣評論。
沈煜霄也表示,AI+醫療方向,有非常高的政策壁壘、准入壁壘和應用壁壘。
在著手爲依圖醫療尋找買家的同時,依圖科技還在進行裁員。早在2021年初,依圖科技就曾有大規模裁員傳聞。市場傳聞,2021年第一天,依圖科技CTO顔水成博士就離職了。
而據钛媒體2021年7月中旬的報道,依圖醫療總裁倪浩彼時已處于“脫離工作”的“挂職”狀態,杭州依圖醫療、上海依智醫療等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也均從倪浩變更到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架構師林晨曦的名下。
钛媒體還稱,截至2020年6月,依圖科技的員工數量爲1507人。但該公司計劃最終要削減到200~300人左右,裁員規模超70%。依圖醫療是依圖科技裁員的重災區,依圖醫療事業部員工數量縮減九成以上,業務幾乎處于關停狀態。
2021年6月,當時仍在依圖醫療工作的方浩遭遇了裁員。他向《中國企業家》表示,離開依圖醫療之前,他聽說集團要將人員削減到500人以下,“大家沒料到,一是集團會進行如此高比例的裁員;二是集團會將依圖醫療賣給深睿醫療。”
方浩透露,依圖醫療最初談的賣家是數坤科技,“依圖醫療的産品線與數坤科技的産品有較大的互補作用,而與深睿醫療則有不少産品線是重疊的。”
沈煜霄則認爲,在産品端,依圖醫療與深睿醫療在某些學科和適應症上存在重疊,但在兒科領域,還是較爲互補的。
2019年,依圖科技發布骨齡領域首個軟硬一體化人工智能醫療解決方案——兒童生長發育診斷系統,並獲得新加坡衛生科學局(HSA)醫療器械准入許可。
2021年3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依圖醫療“兒童手部x射線影像骨齡輔助評估軟件”的第三類醫療器械産品注冊申請。這是依圖科技取得的第一張AI三類證,也是國內第一張和目前唯一一家兒童骨齡AI産品的三類證。
“中國在實行三胎政策後,兒科領域是一個有較大潛力的方向。深睿醫療應該也看到了這一點。”沈煜霄說。
上述醫療專家也認爲,深睿醫療收購依圖醫療的核心邏輯,除了産品上的互補,還有技術和資源上的整合。
依圖醫療與數坤科技最終沒有合作,或許在于價格沒談妥。據雷鋒網援引某公司行業專家的爆料稱,“深睿出價一億多(元),數坤出價只有(它的)一半。”
8月13日,《中國企業家》分別向依圖科技、深睿醫療和數坤科技求證,三方均未予置評。
群雄環伺下,挑戰重重
“對依圖科技來說,剝離掉投入産出比低的醫療業務未必是壞事。現在依圖科技可以輕裝上陣,將資金和資源優勢投入到他們更擅長的應用場景上去。”沈煜霄說。
依圖科技早前已瞄准自動駕駛賽道。2020年2月,依圖科技設立了上海依行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依行科技”),這是一家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
自動駕駛當前正處在資本的風口上。據《中國企業家》統計,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的5個月時間裏,滴滴、pony、momenta、文遠、智加、圖森未來、嬴徹、馭勢、地平線等九家公司總計獲得了34億美元融資。
在自動駕駛賽道受資本熱捧的背景下,依圖科技不想錯過這一機會。
早在2019年的求索芯片發布會上,朱珑就稱依圖芯片與特斯拉發布的全自動駕駛(FSD)芯片異曲同工,特斯拉從3年前開始打造,而依圖只用了2年,效率更高。朱珑也指出,與特斯拉不同的是,依圖不會自己做自動駕駛汽車,但歡迎無人車公司合作。
據钛媒體報道,依行科技由依圖科技早期團隊成員陳遠浩領導。其直接向依圖科技創始人、CEO朱珑彙報。目前依行科技已完成天使輪融資。
依行科技曾對外表示,該公司核心競爭力是底層的高算力芯片×世界級的算法。其中,高算力是指依圖自研的求索AI芯片。2019年,依圖科技發布其首款雲端視覺推理AI芯片“求索QuestCore”。而依圖科技的第二款AI芯片,也已開始研發。
研發出AI芯片不是目的,針對應用場景和業務邏輯定制AI芯片才是意義所在。通過場景化的AI算法實現行業垂直整合,也是AI公司發展的趨勢之一。比如,英特爾通過收購Mobileye這家主要做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公司,已發展出一套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垂直整合方案。
但相比英特爾或Mobileye,依行科技沒有垂直行業的長期深耕,對于地圖數據支持也較爲匮乏。依圖科技能否幫助依行科技沖刺到行業頭部地位,獲得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機會,依然需要時間的檢驗。
事實上,除了自動駕駛和醫療健康,依圖科技在其他AI應用場景都面臨挑戰。因爲盯上AI領域的玩家,不只有AI“四小龍”,還有一衆實力強勁的科技巨頭和傳統企業。
何況,AI技術領域的競爭是全球性的。在國外,谷歌、英特爾、英偉達等國際巨頭紛紛布局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在國內,騰訊、阿裏、百度、美團、字節跳動、滴滴等互聯網巨頭在AI技術上的積累並不薄弱,在基于落地場景的研發上,它們也具有自己獨特的運營優勢。
憑借算法打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群雄環伺之下,原本技術出身的AI企業優勢不再。上市受挫後,依圖科技正面臨一場“生死劫”,它能否越過這道坎,加強造血能力,並走出包圍圈,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