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今年活動的主題是“承諾戒煙,共享無煙環境”。
近年來,在申城的各大商場、地鐵商鋪乃至路邊小店中,電子煙門店或櫃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這種打著“無害蒸汽” “戒煙神器”旗號的新型産品,正在成爲越來越多煙民的新寵;在一些青少年那裏,抽電子煙還俨然成爲彰顯時尚、釋放個性的象征。
今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煙草專賣局向全社會征求修改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意見,擬將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卷煙的有關規定進行監管,以進一步規範行業發展、維護消費者權益。
電子煙是不是像商家宣稱的那樣“健康無害”?電子煙取代卷煙,是大勢所趨嗎?加強電子煙監管,要遠離哪些“煙霧彈”?
「“流光溢彩”+“不同凡響”?」
“功夫鐵觀音已到,下雨天若不高興出門,我可以爲您叫閃送。”
記者的朋友圈中,一個新加“好友”周末仍在刷屏推銷産品。作爲一家電子煙商鋪的店主,他所說的“功夫鐵觀音”,並非人們熟知的傳統名茶,而是一種新口味的電子煙霧化彈。
近年來悄然流行的電子煙,主要由霧化彈(煙彈)和霧化杆(煙杆)組成。不同于傳統燃吸方式的卷煙,電子煙主要通過可充電式加熱裝置催化霧化彈,來産生不同口味的煙霧。
在上海軌交三號線,從上海南站、中山公園到東寶興路、赤峰路,幾乎每隔一兩站就有一家電子煙門店。這些商鋪裝修風格前衛時尚,遠看像數碼專賣店,近看卻容易誤以爲是糖果專賣店。
位于虹口區的一家電子煙店不到5平方米,在明亮的LED燈光照射下,牆上擺滿了各式顔色的霧化杆。從“中國紅、泰坦灰、孔雀綠”到“蔚藍星球、迷笛時空、火烈島之戀”,可謂“流光溢彩”。
上海蒸汽文化周暨2021上海國際電子煙産業博覽會吸引了不少好奇又帶著問號的眼光。視覺中國 供圖
口味方面,西瓜味、綠豆味是基本款,更高級的還有冰葡萄酒、黑加侖藍莓、青提汽水、靈魂薄荷、冰冰百香果、幻境黑冰等。
不僅包裝、口味花樣衆多,在商家口中,電子煙的功能也“不同凡響”。有人常以“秒解瘾,去焦油,無負擔”“讓嗓子告別幹燥,牙齒告別煙漬”“不危害家人健康”“輔助戒煙”等來推銷産品,還有人甚至將電子煙與愉悅、輕松、潇灑、享受、有品位等聯系起來。
在南京西路商圈工作的馬先生,就是在這種立體營銷攻勢下成爲“電子煙民”的。“我原本煙瘾不大,買來一包香煙抽了幾根後,往往就隨手一扔。聽說電子煙零焦油,不會産生二手煙,又像車鑰匙一樣易于隨身攜帶,不會臨時想抽的時候找不到,就在3個月前轉向抽電子煙了。”
「與“網售禁令”玩躲貓貓?」
“電子煙客”越來越多,背後與市場、資本的推波助瀾有很大關系。
日前,上海蒸汽文化周暨2021上海國際電子煙産業博覽會在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走進現場,不管是參展商、銷售人員、專業模特還是參觀者,幾乎人手一支電子煙。
進入展廳,第一眼就能看到兩個面積較大的展台,兩家電子煙品牌悅刻、柚子正在對壘造勢。公開數據顯示,這兩家品牌在國內的專賣門店已經達到1萬家。其中,悅刻在上海的門店已超過500家,在杭州也有四五百家。悅刻展台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公司計劃加大新店補貼力度,進一步拓展全國二三線城市的線下市場,“爭取到2022年超過1萬家”。
“砸錢圈市”的背後,無疑也是受到了電子煙行業逆勢增長的刺激。
打開悅刻公衆號,記者家附近3公裏內就有20家品牌授權點、專賣店,其中包括便利店、美發店、茶飲店、美甲美睫店、健身房和夜店等。
在上海軌交二號線婁山關路站,3號口連接的地下通道裏,一個此前專賣鮮花的門店,已經把一半的面積讓給了電子煙櫃台。
查詢工商注冊數據可以發現,全國範圍有超過4萬家企業的名稱或經營範圍包含“電子煙、電子霧化器”。此次電子煙産業博覽會上發布的電子煙實體店業態問卷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78%的電子煙門店盈利,每家門店的平均月營業額爲4萬元、平均月盈利爲1.6萬元。
以上海中山公園商圈爲例,至少有11家電子煙商鋪。一家二線電子煙品牌入駐此地已達4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高層店鋪的客流量相對少一些,月銷售額在10萬元左右”,商場和地鐵的連接處是黃金坑位,基本都被一線電子煙品牌占滿了。
據了解,一支通用規格、標准接口的電子煙霧化杆,出廠價約60元,買入價約266元;霧化彈的售價大多爲99元,但有電子煙品牌一度賣出過9.9元的“賠本價”。巨大的利潤空間,支撐起一個快速擴張的電子煙市場。
從地域分布上看,全球95%以上電子煙都是“中國深圳制造”。當地的一家電子煙代工廠老板曾公開表示:“我們幾乎沒有經曆寒冬。2020年美國市場監管趨嚴後,俄羅斯市場又火爆起來了。”
但是,有關電子煙行業的生産經營亂象也時常見諸媒體。據報道,我國電子煙相關企業中有近4000家出現過經營異常,近800家曾受到行政處罰,50余家有嚴重違法行爲。僅2020年,電子煙相關企業被執行人信息數量就超1000條。其中,網上無序攬客、推銷和競爭亂象一度尤爲突出。
爲了規範行業發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煙草專賣局于2018年、2019年接連發文,要求電子煙生産、銷售企業或個人關閉互聯網銷售網站或客戶端,關閉電子煙店鋪並將電子煙産品下架,同時敦促電子煙生産、銷售企業或個人撤回通過互聯網發布的電子煙廣告。
“電子煙網售禁令”實施兩三年後,效果如何?記者發現,在主流電商平台上直接搜索“電子煙”,看不到任何商品售賣信息,有的還會直接跳出“國家有明確法律規定,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得通過信息網絡銷售煙草專賣品”等提示。
但是,以“霧化彈”“電子霧化器”等關鍵詞進行搜索,還是能看到一些“貓膩”。
比如,有店鋪用火星文和數字暗示“悅刻一代、四代、五代産品,柚子二代,想要就私信”;打開某品牌的京東自營旗艦店,赫然見到“一枚煙彈約等于3包香煙,更經濟,無負擔”的廣告語。
還有一家店鋪,寫的是賣“紅色禮盒裝+200毫升氣體”。記者詢問:“是煙彈和煙杆一起賣嗎?”商家回應:“是的,有單機版和套餐版……”
堵住與“電子煙網售禁令”玩躲貓貓把戲的漏洞,顯然還需抓細抓實。
「電子煙=健康煙?」
想吹散籠罩在電子煙行業上方的重重“煙霧”,還必須直面一個關鍵問題:電子煙是否等于健康煙?
記者問詢一圈後發現,超過一半的人認爲抽電子煙可以緩解對尼古丁的依賴。在一個知名網絡論壇上,有網友甚至信誓旦旦地提出,電子煙沒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氫氰酸、丙烯醛、砷、鉛、汞等有害物質,不會對吸煙者造成任何傷害,可在大多數禁煙場合使用。
這是真的嗎?
細心的人應該會發現,在各大品牌的霧化彈外包裝上,都可以看到“本産品含有尼古丁。尼古丁是一種令人上瘾的化學物質。未成年人、非吸煙者不應使用本産品”等類似提示。
“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煙草受害國,不少民衆對尼古丁是毒品、尼古丁具有成瘾性依然缺乏足夠了解。”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員熊競介紹,在公安部公布的《劇毒物品品名表》中,尼古丁屬于A級有機劇毒物品。電子煙中含有的尼古丁雖然宣稱經過改良,但稀釋後反倒容易被人體所吸收。長時間吸食電子煙,無疑同樣會産生尼古丁依賴。
除了尼古丁,電子煙中通常含有香料、丙二醇和甘油,不同味道的電子煙還往往會加入不同的添加劑。這些化學合成物,究竟有沒有問題,對很多人來說無疑是個“知識盲區”。
上海交通大學健康長三角研究院博士羅津介紹,研究人員曾抽取測試市場上常見的幾種電子煙,發現抽吸産生的煙霧中,甲醛檢出量在2毫克至15毫克之間。這已超出我國室內空氣甲醛最高允許濃度的幾十倍。臨床數據表明,甲醛與白血病以及一些腫瘤的發生存在相關性。
世界衛生組織進一步佐證,電子煙加熱溶液産生的二手氣溶膠(二手煙)是一種新型空氣汙染源,其中包括顆粒物質、某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某些重金屬等。
複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鄭頻頻從事控煙研究近20年。在她看來,電子煙的二手煙不僅僅是營銷宣傳所稱的水蒸氣。從已有的案例來看,主動或被動吸入電子煙霧同樣會導致呼吸系統的問題。
比如,電子煙在加熱起霧的過程中會産生一種叫丙烯醛的劇毒物質;甘油的滲透壓高,吸水,會讓人口幹、咽喉幹,還會升高血糖;電子煙煙霧中還能檢測出鉛、鉻、鎳等重金屬以及亞硝胺等致癌物,其重金屬的含量甚至比卷煙煙霧中的含量還要高。
此外,電子煙的器具還被曝存在電池爆炸、煙液滲透、高溫燙傷等安全風險。從2015年到2017年,美國醫院急診科共接診2000多名在電子煙爆炸和燒傷事故中受傷的人員。
鑒于上述種種問題,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已禁止宣傳電子煙比傳統卷煙更安全。在中國,杭州、深圳等城市邁出了更大的一步,明確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範圍。
專家呼籲,電子煙比卷煙工藝更爲複雜。從煙液、煙杆到充電,可以說每一部分都存在隱患和風險,應當引起監管部門的更大重視。
「青少年的“第一口煙”?」
防止未成年人受到電子煙侵害,是應當引起全社會重視的現實課題。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控煙辦研究員肖琳在第二十屆全國控煙學術研討會上披露,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使用電子煙的人數約在1000萬。其中,15歲至24歲年齡組的使用率最高。
更令人擔憂的是,電子煙俨然成爲不少青少年的“第一口煙”,“入門效應”不斷顯現。
羅津告訴記者,青少年吸食電子煙之後,30.7%的人會在6個月內開始吸食可燃煙草制品。而在沒有電子煙的誘導之下,這個數字只有8.1%。
複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與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以匿名問卷調查的形式,展開了一次有關青少年嘗試電子煙對吸煙傾向影響的對照研究。基于對6178名初中、普高、職高的學生問卷分析顯示,上海中學生未來1年和5年的吸煙意向分別爲8%和14.1%,且在使用可燃煙草之前更傾向或更容易使用電子煙。
“生産商把電子煙做得很漂亮,有的煙管還會變換各種色彩,煙彈中加入的芳香劑甜甜香香,這對青少年的誘惑實在太大了。”作爲一名老師,熊競非常擔心電子煙不僅不能讓人戒煙,反而會大大增加青少年抽煙的概率。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各大電子煙商鋪基本上都會放置“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的警示牌。但在實際銷售過程中,也有不少電子煙商家沒有要求記者出示身份證件。考慮到如今高中生的身體發育狀況,只憑目視來打量是否成年,可能並不是那麽靠譜。
爲切實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的侵害,國家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控煙工作的通知》,警示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將于2021年6月1日生效,明確將電子煙寫入法規,強調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卷煙和電子煙。
“紙面上的條款”如何落到實處,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的一組數據不容樂觀:2019年,我國初中學生吸煙率有所下降,但電子煙使用率上升。其中,中學生聽說過電子煙的比例爲69.9%,電子煙使用率爲2.7%。這與2014年相比,分別上升了24.9個和1.5個百分點。
在一些三四線城市,中小學校周邊尤其是公交站台、便利店裏,仍能看到電子煙櫃台,有的電子煙會放在玩具、文具乃至食品旁邊一起售賣,無形中起到了對青少年營銷宣傳的效果。
可見,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還有不少問題有待破解,還有必要出台更多監管政策和執法細則。
“比如,是不是可以出台規定,要求電子煙去口味化,甚至禁止生産果味、甜品類煙彈,讓電子煙回歸本味。”羅津說。
「誰來監管,怎麽監管」
讓電子煙回歸本味,離不開監管的力量。可是,誰來監管,又怎麽監管呢?
據統計,全世界有明確立法或正式宣布禁止銷售電子煙的國家或地區已經超過40個,包括巴西、新加坡等;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在制定一項指導方針,禁止市場上銷售除煙草口味以外的調味電子煙;2016年起,電子煙生産商需向英國藥品與保健品管理局提交産品說明,獲得批准後方可在英國市場銷售。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中國作爲電子煙生産、銷售大國,不應簡單地套用傳統監管框架。
在這方面,國家層面已初步發出了信號:鑒于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與傳統卷煙在核心成分、産品功能、消費方式等方面具有同質性,工信部、國家煙草專賣局建議電子煙參照有關卷煙的規定執行。
但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有不少禁煙機構和專家擔心,煙草專賣局既是生産者、銷售者,又是監管者,難免存在利益沖突,恐不利于推進構建無煙社會。北京市控煙協會就明確表示支持將電子煙納入監管,但建議將監管職責交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
還有專家提出,電子煙涉及的歸口部門包括工信、工商、質檢、衛生、公安、海關、商務等。除了加熱不燃燒型電子煙已明確劃歸煙草專賣品的管理範圍外,主流産品霧化型電子煙的監管暫時還不明確,有必要由多部門組織專家學者參與集體討論、充分論證,以形成更科學、合理的決策。
電子煙監管的另一個難點在于,它可以分割成煙具和煙油,而煙油又可以根據是否含有尼古丁進行區分。隨著技術發展與市場變化,還可能出現低溫不燃燒的産品,以及更多醫療霧化設備或者玩具産品。這些新産品,都將給監管工作帶來挑戰。
此外,由于缺乏電子煙生産標准,一些電子煙的外包裝雖然標注尼古丁含量爲3毫克,卻偷偷地加到了10毫克以上;一些企業在電子煙生産過程中添加了什麽東西,並不透明,也沒有明確規範;電池的安全性沒有統一規定,導致生産廠家各自爲政。
“對新業態的監管,重點還是應放在安全底線層面,即在守好底線的同時實行包容、審慎的監管。”熊競提出,當務之急是加快出台電子煙認定的國家標准,守好“第一關”。在此基礎上,給予産業發展一定的空間並出台配套的監管辦法,實現精准化、柔性化治理。
據了解,此前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曾在2017年10月下達電子煙國家強制標准的制定計劃,項目周期爲24個月。標准起草單位包括上海新型煙草制品研究院、雲南煙草科學研究院、中國煙草標准化研究中心、國家煙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但時至今日,這項國家標准的狀態仍處于“正在審查”狀態。
“國標遲遲沒能出台的原因也許比想象中複雜,但煙草行業包括電子煙行業減害化、電子化無疑是一個大趨勢。”熊競強調,加強對電子煙的監管,主要目的是通過統一的標准、有效的監管,清理掉行業中的“劣幣”,切斷未成年人購買、吸食電子煙的渠道。
專家建議,在具體方式上,可進一步引入信息技術手段監管電子煙。上海可率先一步,結合“兩張網”建設與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要求,不斷強化“姓名+身份證+人臉”的三重驗證系統效能。
利用數字化手段實現智能化監管,長遠來看將有助于吹散電子煙行業上方的“煙霧”,也有利于保護消費者與公衆的利益。
欄目主編:龔丹韻 文字編輯:夏斌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