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豐銀行的誕生,實際上是由Thomas sutherland起草的一份計劃書促成的。sutherland時任大英輪船公司的香港監督,他按照穩健的蘇格蘭銀行業務原則編寫了一份創辦香港本地銀行的計劃書,廣受當時在港經營商貿的各國商人的關注和支持。其中包括雨多美國與印度的知名商行及其他歐洲公司,初期籌備的500萬港幣資本很快被來自四香港、上海、加爾各答的商人全數認領。彙豐銀行因此與1865年3月3日在香港正式開業,總部設在香港皇後大道中1號租借的獲多利大廈,時至今日,改地址依舊是香港上海彙豐銀行的總部所在。
彙豐銀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向亞洲政府大量提供金融服務,他是英國政府在中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地所開賬戶的重要往來銀行。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第一宗國債(1874年息8厘的福州貸款)就是香港上海彙豐銀行經辦的。
公司初期注冊的名字是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mpany,1866年12月份更改爲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早期的主營業務主要是以提供貿易融資爲主,黃金買賣、商人銀行服務業務爲輔。在1876-1902年間Thomas jackson三次出任彙豐銀行總經理並帶領彙豐銀行成爲亞洲出色的金融機構。
A.H.Saunders是後來彙豐的掌舵人,也是他在彙豐銀行百年華誕之際,把香港最大的華資銀-恒生銀行收入旗下,從而使彙豐銀行在香港樹立了重要的地位。恒生銀行成立于1933年,與彙豐銀行一直以來所走大客戶路線不同,恒生銀行的主要客戶群是中小型企業和人民大衆。其實彙豐銀行能夠收購恒生銀行也是因爲當時發生了一次金融動蕩,1965年4月,經營手法一項比較穩健的恒生銀行遭受到擠兌風波,其流動性風險與信用風險劇增,瀕臨倒閉。此時其他的華資銀行也深陷泥潭,恒生銀行求救無門,只能把期望寄托在了彙豐銀行。彙豐銀行宣布以無上限支持恒生,但同時以5100萬港幣的價錢,收購恒生51%的股權(後來增加到62.14),沒有辦法,恒生銀行只能接受了這筆收購要約。
G.M.Sayer擔任主席後,于1973年收購了倫敦曆史悠久的Antony Gibbs股份,此後于1980年取得全部股權,後來其全部業務均並入彙豐集團內,但其Insurance業務一直以HSBC Insurance Brokers limited的名號經營,這家公司也是倫敦勞合社市場最大的經濟商之一。
1979年9月25日,彙豐銀行決定開始巴結大財團,並且彙豐董事局決定將其持有的和記黃埔股份全部轉讓給李嘉誠,並且是以非常合理的價錢。1981年1月1日,李嘉誠正式出任和記黃埔主席,成爲領導英資洋行的第一人。還有一件事情,1980年6月,船王包玉剛用巨資從怡合手中奪得九龍倉,也是因爲彙豐銀行借款15億港幣給他。彙豐銀行也一直都是香港的主要發鈔銀行,香港銀行公會票據交換中心(通常我們所說的結算中心),還擔任著最後放貸者的角色,基本上是履行多項央行職能的。
1980年,彙豐集團終于收購紐約州Marine National Bank的51%的股權,在北美建立了一個穩固的停靠點,該項收購耗資3.14億美元,該項交易使彙豐集團資産從1280億港元上升到2430億港元。重要的是它爲彙豐更一步進軍美洲市場鋪墊了道路。
1984年,彙豐銀行收購了以倫敦爲基地的詹金寶公司39.9%的股權,從而得以涉足資本市場和證券業務,此項業務後來被納入彙豐銀行投資銀行業務,進行管理。1986年彙豐集團全面收購了18世紀70年代創辦的詹寶公司,從而也在歐洲建立了一個據點。
因爲香港要回歸我們可愛祖國的懷抱,彙豐銀行很是擔憂,怕對彙豐産生諸多不利影響(政府風險和信用風險,以及衆多不確定因素)。另外彙豐銀行一直想在歐洲進行大面積的擴張,再加上當時的銀行業就是並購的時代,所以彙豐銀行于1987年12月,用3.83億港幣收購了米特蘭銀行14.9%的股權,並且在1991年彙豐集團完成了結構重組,遷冊海外。彙豐銀行于1992年全面收購了米特蘭銀行的全部股權,一躍成爲全球最大的銀行以及金融機構之一。
1999年5月10日,彙豐集團以103億美元價格收購美國利寶集團(Republic New York corporation)及其姐妹公司Safra Republic Holdings S.A.)前者的主要附屬公司有寶利銀行,它是紐約市第三大存款銀行,也是私人銀行的翹楚。
2001年,彙豐銀行以3.5億美元現金收購土耳其第五大私人銀行Demirbank TAS,擴展了其在土耳其的個人銀行業務。
2003年3月彙豐銀行以148億美元價格收購了美國最大的獨立消費融資公司Household International(HI).合並後,彙豐不僅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技術風險也增加了5000多萬的客戶。
2004年彙豐銀行集團沖破了法國的堡壘,以110億美元全面收購了法國最大銀行之一的法國商業銀行CCF(Credit Commercial de france)。彙豐銀行得以在巴黎證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好了。該說點中國的事了。
位于香港皇後大道中1號的香港上海彙豐銀行總行大廈,去過香港的人,一定都去過吧?它由英國建築師Sir Norman Foster設計于1986年落成啓用。傳說,設計的時候,整棟建築是可以拆卸下來,並且裝上貨船,運走的(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1980年,香港上海彙豐銀行開設北京代表處,並在內地其他主要城市相繼成立辦事處。1984年,彙豐銀行成爲1949年以來首家取得內地銀行牌照的外資銀行,並將其深圳代表處升格爲正式分行。1997年,香港回歸到我們祖國溫暖的大懷抱裏喽!,彙豐銀行也就積極的努力,成爲了首先獲得在內地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國際銀行之一。
2001年12月,彙豐花費6260萬美元收購上海銀行8%的股權。
2002年10月,彙豐控股旗下的彙豐保險以6億美元,購得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0%的股權,彙豐因此成爲第二大單一股東。2005年,彙豐保險再次以81.04億港元的價格增持平安保險已發行的股本的9.91%,所增持的股份來自平安另外的兩家戰略投資者,高盛和摩根斯坦利。
2003年12月彙豐持有62.5%股權的恒生銀行宣布,以17.26億元人民幣價格買入福建興業銀行15.98%的股權。這是中國國內當時發生的最大的銀行並購案。
2004年2月,彙豐銀行成爲第一家向中國本土企業提供人民幣服務的外資銀行。
2004年8月6日,彙豐銀行與交通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彙豐銀行以17.47億美元收購中國第五大銀行-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9.9%的股權。成爲其除財政部以外的第二大股東。
2007年4月,彙豐集團宣布成立本地注冊銀行-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這是最先完成在中國內地注冊的四家外資銀行之一。
當然彙豐也有很難過的時候,金融危機時期,彙豐控股向彙豐融資(Household International(HI).)輸血400億美元,如果加上當年收購花費148億美元,彙豐控股從2003年開始在彙豐融資身上花費了約548億多元。
彙豐控股普通股目前在5個證券交易所上市獲得買賣,分別爲:倫敦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Euronext巴黎,紐約證券交易所以及百慕大證券交易所。其最近幾年開始每年開始籌備在上交所的國際版上市。
最後來說一下其領導者吧。
浦偉士爵士,出生于1931年12月27日,彙豐控股董事會主席。大紫荊勳賢。出生于蘇格蘭。保守銀行家。對彙豐的貢獻非常大,在他領導任期內,彙豐集團進入全球銀行前10強。
Sir John Bond,1941年7月24日出生,彙豐控股前董事會主席,沃達豐現任主席。爵士。愛好滑雪,高爾夫球以及傳記文學。(其實現在很多銀行家都熱愛Golf這項運動,因爲現在大部分商人都熱愛Golf,其實這類頻繁的Golf運動中的交流,可以大量降低風險,並且提高對企業的認識。)他沒有受過正規高等教育,20歲在彙豐白手起家。他的任期內,使彙豐進行了一系列的並購活動。
葛霖(S.K.Green)。這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HSBC掌舵人。彙豐控股現任董事會主席,他所寫的那本Good Value,我也很鍾意看。他出生在英國,畢業于牛津大學政治,經濟與哲學學位。後來去麻省理工學院取得了碩士學位。最初是在英國政府海外拓展部門工作,1977年加入全球頂級咨詢公司McKinsey&Co Inc,1982年加入彙豐。2006年
成爲彙豐控股董事會主席。
另外再說個華人高管吧。
鄭海泉(Vincent Cheng)。香港上海彙豐銀行有限公司現任主席,彙豐控股首位華人執行董事。官佐勳章(OBE),金紫荊星章(GBS),香港人。鄭海泉這個人非常的傳奇,從小患病小兒麻痹到成爲一名傑出的銀行家,他成功無疑可以成爲一個身殘志堅,永不言棄直至成功的傳奇。20世紀70年代,鄭海泉考入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經濟學系。後來又獲得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經濟學系哲學碩士學位。
書的寫的真的好一般好一般,條理性很差勁,要重新梳理和整理。書中財務報表分析的也很不好,缺乏數據支持。同時其作者明顯缺乏商業銀行管理以及專業的財務與金融知識,所以案例分析基本上是十分薄弱的。不推薦購買的一本書。
2011年的彙豐銀行其實又發生了很多事情,當然其中國區負責人由黃碧娟擔任。她畢業于香港大學社會科系,我記得以前知道她的時候,她那時是在環球銀行部香港區做常務總監。大概是2009年的時候,她被升職爲中國區的副行政總裁,並且全面負責環球市場,資本,交易等銀行業務10年,成爲中國區行長。
彙豐銀行在中國還是要繼續增設網店,商業銀行增開網點有助于分擔風險,這主要和流動性風險有關。吸納存款和開拓個人理財業務肯定也是中國市場上,外資銀行需要繼續努力的一個板塊。另外彙豐銀行在全球擁有深厚的人脈資源與金融資源,這更加有利于其企業級客戶業務的發展,同時也能夠更好的爲中國企業提供全球化的金融服務,包括幫助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並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