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西域傳下》中曾記載:“及載肴糧于路,丐施貧民。”這句話的“丐施”意爲像施舍乞丐那樣布施于貧寒百姓,這從側面說明乞丐作爲一種身份,古已有之。乞丐,民間俗稱叫花子,是指以乞討爲生的人。“乞”在古時候作乞求、求討之義,也可作給予之義。乞丐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而用這一詞來形容乞討之人是從宋代開始的。向別人乞求施舍本是出于無奈之舉,後來漸漸竟也發展成爲了一種職業,出現了許多職業乞丐,比如靠行乞攢下千萬身家的宋天福。
在人類結束了蒙昧原始的部落時期之後,貧富差距就開始出現,無論是當時還是現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有富裕就必然有貧窮,這種貧富差距一直是客觀存在的。自身學識、觀念、心態、家境的不同,收入自然不同。有人富裕到普通人無法想象,也就有人貧窮到出乎意料。
▲晚清時期乞丐舊照
確實走投無路之下,有些人便會選擇以乞討爲生。現在我們也時常會在街頭巷尾看到一些身有殘疾的乞討之人,有的是真的因爲貧窮而乞討,而個別則是騙子,利用他人的善良謀取利益。
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的宋天福,是一個不同于其他乞討者的乞丐,他被稱爲“中國最牛乞丐”,住著別墅、坐著豪車,還攢下千萬身家。幾十年來,宋天福一直把乞丐當作一份職業來用心經營。
01
在安徽太和縣舊縣鎮,有一戶貧寒的農民家庭,共養育了七個孩子,由于家裏人多,日子過得十分艱辛,而這就是宋天福的家。12歲那年,宋天福的父親因病去世,家裏的主要收入來源沒了,這讓本就艱難的家庭雪上加霜。由于宋天福右腿有殘疾,基本沒有什麽勞動力,非但幫不了家裏,還要忍受別人的嘲笑,這一直讓宋天福心裏十分痛苦。
▲太和縣舊縣鎮農村民居舊照
一次偶然的機會,宋天福結識了一個靠說唱乞討的乞丐。這人並沒有直接向別人乞討金錢,而是在街頭表演說唱,如果喜歡聽可以駐足欣賞,並適當給一點打賞。這讓宋天福發現了一條新的出路,他只是腿有殘疾,這並不影響他唱歌。宋天福覺得這也是門手藝,也是憑本事賺錢,他堅信別人能做到的事他也可以做到。
同樣曆經磨難而有所成就的西漢太史令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有這樣一句至理名言:“斷而敢行,鬼神避之,後有成功。”宋天福就是這樣一個敢想敢爲的人,當他下定決心從事乞討這個職業後,便不顧家人的反對,孤身一人踏上了去山東拜師學藝的路。
▲宋天福舊照
誰也沒想到,這一去就是4年。4年來,宋天福沒有寫過一封家書,家裏人都以爲他已經遭遇不幸。然而,他比所有人想的都要堅強,沒有家人朋友的幫助,宋天福每天一邊忍受別人異樣的眼光,一邊刻苦學習唱歌和蓮花落的表演技巧。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宋天福最終成功出師。
02
從此,宋天福拜別師傅,開啓了自己的以表演行乞的生活。說起來宋天福也算頗有天賦,他擅長現場即興表演,靠著兩塊碗片和一副竹板,到1988年就已經有了兩三萬元的存款了。在那個年代,“萬元戶”已經是相當了不得的人家了。
▲表演蓮花落所用到的竹板
北宋文學家蘇轍在《和子瞻雪浪齋》中寫道:“窗中缟練舒眼界,枕上雷霆驚耳門。”不得不說,眼界決定高度,宋天福多年來走南闖北,也算得上是眼界寬廣,頗有見識。他敏銳地發現錄有民間小調的磁帶在農村流行起來了,他便以低價采購一批空白磁帶,錄上自己的說唱再賣出去,就這樣,三四年時間,宋天福就賺了十幾萬。
不過,宋天福並不滿足于此,隨後他帶著全部存款前往河南商丘,與當地的一家唱片公司合作發行了自己第一張說唱專輯《宋天福專輯》,一時間火遍大街小巷。宋天福趁熱打鐵,接著發行了多張專輯。火起來的宋天福,開始受到多方邀請演出,甚至還曾前往日本、新加坡等地表演。身有殘疾的宋天福,就這樣依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擺脫貧困成爲了人生贏家。
▲坐在車中的宋天福
宋天福在參加綜藝節目《我是大明星》的錄制時,仍舊還是那一身破舊的衣服,配上兩塊碗片和一副竹板。觀衆們可能很難想象,這樣一個窮苦形象的人已經是一個千萬富翁了。宋天福向主持人表示,他是將行乞看作一份工作的,而他正是勤勤懇懇努力用心地工作,才有了如今一番天地的。如今的宋天福,膝下兒女雙全,而且還開了一家店鋪,專門出售自己的專輯,出入有專門的司機豪車接送,住的也是豪宅了,稱他是“中國最牛乞丐”,也可以說是實至名歸了。
▲街頭賣唱的殘疾夫婦
宋天福曾經說過:“談乞討,不靠施舍靠才藝 。”雖然宋天福自稱乞丐,但實際上他是憑借自己的聰明勤奮,付出勞動一步一步攢下一番家業的。宋天福腿有殘疾,也曾迷茫彷徨,但是他身殘志堅,沒有被苦厄所擊敗,靠著自己的努力擁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與其說宋天福是乞丐,不如說他是一個創業者,而且還是一個另辟蹊徑的創業者。
結語
《警世賢文》中寫道:“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宋天福不是第一個依靠自身的努力拼搏苦盡甘來的人,自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在漫長的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所遇到的困難不過都是考驗,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堅持過去,就終將達到幸福的彼岸。
參考資料:
《漢書·西域傳下》
《史記·李斯列傳》
《警世賢文》
《和子瞻雪浪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