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女設計師莊逸馨和要好的女同學在馬來西亞寬柔中學畢業後,後者到澳大利亞深造,由于電話卡不便宜,兩人約好將心聲和想給對方聽的歌錄在卡帶上,郵寄給對方。一年後,當年18歲的逸馨來到新加坡拉薩爾藝術學院讀服裝設計。彼此有了不同的生活後,雖然友情仍未斷,但通訊卡帶往返新澳的次數變少了,逐漸終止。
再生循環從面料著手
30歲的逸馨前些日子收拾房間時,找到這箱錄音帶。丟掉實在可惜,她靈機一動將磁帶抽出編織成面料,來制成包包和吊帶連身裙,讓印刻住她的流金歲月,但已不能發聲的磁帶得以新生,以新的形式閃爍發光。
飄著靈氣的逸馨在她的住家工作室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現在有很多的時裝都沒有特色,我當初便構想從面料上出發,概念主要是再生循環,在舊的基礎上研發出創新的材料,希望能爲時尚注入新氣象。”
逸馨還到過紐約帕森設計學院修讀,當時參觀過紐約著名的面料資料庫“Material Connexion”,裏頭收藏8000多種面料,許多時裝和運動服裝大牌要研發新産品時都會來這裏取經。這面料的寶庫,啓動她後來對面料創新的興趣。
逸馨和媽媽在家裏研究了9個多月,終于找出讓磁帶化身爲堅韌“音樂面料”的竅門。
母女基本上把磁帶當做線條,用針穿引,交叉編織而成。剛開始時,兩人要耗上20個小時才編織出一小塊8寸乘8寸大小的面料;但隨著技藝純熟,如今在同樣的時間內可織成一整個包。
逸馨說:“磁帶正反兩面有不同深淺褐色,交替編織能達到生動的立體效果。我現在還融入較寬的黑色錄影帶,讓菱格圖形看起來更變化多端。”
莊逸馨的“音樂面料”産品暫未出售。她表示會在11月17日將之放上衆籌網尋求資金,目標是籌到1萬新元。她還希望日後跟弱智兒童機構合作,讓孩童參與編織“音樂面料”。
黃添穎:把碎布變爲首飾
打開再生服飾品牌“體驗存在”(Taiken Sonzai)女設計師黃添穎在本地文創網購店Naiise上的專頁,幾乎件件首飾都標上“售完”,讓人欣慰再生時尚在民間的接受度又更上一層樓。
增加産品吸引力是關鍵
問她是怎麽做到的,她說:“我將舊料與部分新料結合,消減再生飾品給人‘物老色衰’的舊貨感覺。很多消費者在心理上仍被看起來全新的物品吸引,這是人之常情。當顧客得知他們所買的産品其實是循環再生被丟棄的材料所制成時,那種驚喜與新奇感讓他們對再生時尚的概念刮目相看。所以要賣再生時尚品,增加産品吸引力是關鍵。”
黃添穎透露她的首飾,不管是項鏈、手鏈、腰帶、胸針等都是使用“紡織廢料”,是透過英國再生面料供應商“Wool and Gang”購買,即成衣廠切割和縫制成衣過程中所剩余的紡織碎布。由于它們還未被人使用,所以還能算是“新材料”。
基本上,她是采用針織和傳統日式繩結來將這些面料織成飾品。30歲的黃添穎制造産品全部一腳踢,一天能編織3到5件産品,不假他人,有的花半小時,有的要耗上好幾天,19元至119元的售價賺的全是血汗錢。她笑說:“我感覺自己好像是回到少女做手工藝的時代。對我而言再生時尚不是一種潮流,而是整個時裝工業刻不容緩的發展。我們必須爲人類制造垃圾和破壞環境問題尋求解決的方式,身爲一名服裝設計師,我選擇再生時尚作爲我個人的對應和使命。”
畢業自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服裝設計系的黃添穎喜歡爲她的首飾添加不同的功能——好比長項鏈能變爲腰帶;附加彈筋帶的項鏈/腰帶還能用來做拉伸運動——提倡一物多用。她除了設計首飾,也爲客戶提供零廢料服裝定制服務,她在訪問當天穿來的就是一件從長寬裙改良而成的連身裙!
此外,她也開班教人如何再生服飾,其中有不少學員是樂齡人士。她笑說:“其實老人家是原生環保者,我開班只不過是幫他們重溫一直都在實踐的再生理念。爲了我們的環境和未來,我們必須學習怎麽把舊物變新,將廢料化爲資源。”
莊逸馨希望日後跟弱智兒童機構合作,讓孩童參與編織“音樂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