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李季 編輯 鞠文韬
【編者按】
2011年至今,我國生育政策已從“雙獨二孩”發展到“全面三孩”。曆經10年嬗變,“讓不讓生”已不再是問題,取而代之的是“想不想生”和“生了怎麽養”。
回顧政策曆程,10年間,從2011年的“雙獨二孩”,到2013年的“單獨二孩”,再到2016年實施“全面二孩”,2021年放開“三孩”,這表明政府提高人口生育水平的決心。事實上,生育背後還有諸多複雜的社會因素相互牽扯,“說生就生”並不容易。
基于此,澎湃新聞推出“生育的細節”系列報道,精選國內外新刊發的人口研究,將後人口轉型時期人們的生育決策及行爲置于“顯微鏡”下,以人爲本,探究細節。
今天,本系列推出第六篇,邀請人口專家和網友們就“年輕人婚育”話題圓桌互動。
“婚姻就像合夥開公司,門當戶對就是實力相當的經濟和精神投入”;“就我觀察,很多人不是不想結婚,是結不起婚”;“有時候我們這輩人不想生孩子,在父母眼中就覺得很自私、沒責任感。兩代人之間怎麽達成一致呢?”……
新年來臨之際,催婚的腳步又近了,我們邀請到北京大學社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於嘉做客澎湃問吧,和年輕人一起聊聊婚育話題。澎湃新聞的網友們紛紛抛出疑問,來看於嘉如何在數據和研究中還原現代婚育。
北京大學社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於嘉
論“剩女”一詞的不合時宜
澎湃網友“zeuEZb”:我想知道“90後”是不是學曆越高的女性就越容易剩下。
於嘉:從目前趨勢來看,“90後”應該不再會出現所謂的“剩女”現象。但是“90後”的婚戀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可能會有主動不婚群體的出現。
不婚的女性往往集中在城市高教育、高收入的群體中,也就是所謂的“剩女”,但這其實是一個充滿歧視性的詞語。“90後”很多女性已經脫離了傳統觀念,有一部分會主動選擇不婚,她們並不是“被剩下的”,或是被篩選後沒有辦法找到婚姻對象的,因此用“剩女”稱呼可能並不合適。
從不同代際來看,在“70後”受過大學本科及以上教育的女性中,大約有5%可能會維持終身不婚,造成不婚的原因被動與主動兼而有之。一方面,她們無法找到在學曆、收入上與自己相匹配的男性,這是被動的一面。但另一方面,這些經濟獨立的女性也不想要在婚姻上將就,如果不能找到合適的對象,甯願不婚,這是主動的一面。
然而,在“80後”中,我們看到“剩女”其實已經成爲了一個僞問題,高收入、高學曆的女性在擇偶市場上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80後”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教育的女性,結婚的比例超過教育程度比她們低的群體。
澎湃網友“賢者模式”:“剩女”們對于同條件的男人吸引力其實更差。同條件的男性通常不在意女性是否經濟收入高或者學曆高,他們不差錢,他們更需要有一個溫柔體貼,能夠持家或穩定後方的女人。
於嘉:在“剩女”這個概念被提出的2005年左右,當時的購房、消費、養育等壓力相對較小,家庭對女性的經濟能力要求較低,因此婚姻市場主要呈現的是傳統的分工模式(男性的比較優勢在于經濟能力,而女性的比較優勢在家庭內部)。就像你提到的,經濟能力強的男性可能並不想要找同等教育和收入的女性,而希望有所互補。
但是在當下,尤其是在一線城市中,人們在購房、養育子女等方面面臨很大的壓力,僅靠丈夫收入就可以滿足整個家庭消費與支出的模式可能只適用于很小部分極高收入的群體(你提到的“不差錢”群體),大部分家庭都需要夫妻共同的經濟貢獻。
因此在婚姻市場中,女性較強的經濟能力自然會成爲其優勢,高收入、高學曆的女性也會成爲更有吸引力的婚姻對象,而非你所提到的“被篩選剩下的”,這也就是爲什麽我們在“80後”中已經觀察不到所謂的“剩女”現象,而在“90後”“00後”中,高收入、高學曆女性在婚姻市場中的競爭能力可能還會持續增加。
結婚VS奮鬥
澎湃網友“RRrquq”:就我觀察,很多人不是不想結婚,是結不起婚。三十歲以前都只能先專注個人努力。
於嘉:你的觀察很有道理。在對于不婚的分析中,我們會將其分爲“主動不婚”與“被動不婚”。主動不婚指的是不想結婚,認爲婚姻沒有必要;而被動不婚則是想要結婚,但是受限于某些條件沒有辦法進入婚姻。
從數據來看,未婚的群體中,不想要進入婚姻的人數比例很低,僅有3%左右,這表明大家還是想要結婚。但是隨著經濟發展、消費主義興起等等原因,結婚的條件與成本的確越來越高。對于教育、經濟等方面條件沒有那麽好的群體,他們只能選擇推遲進入婚姻的時間,等積累了一定婚姻的經濟基礎之後,再考慮婚姻的問題。
你提到了三十歲以前只能先專注個人努力,可能不考慮婚姻的問題,雖然整體來看大家的婚姻年齡持續在推遲,但是選擇在30歲之後進入婚姻的比例仍然不高。對于“80後”,男性在30歲時還未進入婚姻的比例不到20%,女性則不到10%。而在1990-1995年出生的群體中,2018年時已經有一半男性和四分之三的女性進入了婚姻。對于“95後”和“00後”,還需要持續的觀察。
澎湃網友“神田川”:請問現在的年輕人真的都比較自私自我、沒有家庭責任感嗎?
於嘉:我認爲現在的年輕人依然對家庭有很高的重視。調查中我們詢問了受訪者對“家庭幸福”“配偶關系親密”“生活有樂趣”和“有成就感”這些方面的重視程度,可以看出,即便是最年輕、很多尚未進入婚姻的“90後”群體,依然對于“家庭幸福”有著很高的重視程度,高于“生活有樂趣”和“有成就感”這兩個更側重于個體實現指標的測量。
此外,人們有時候會把自私和自我實現相混淆。年輕人並不一定是更自私,只是更加追求個體在婚姻生育等方面的自由,不被傳統觀念和集體所束縛,個人的意願和想法更被重視,對自己人生目標的追求也被放在更優先的位置。
房子、車子、彩禮……什麽才是婚育友好型社會?
澎湃網友“WZZZZZZZZZZZZ”:許多年輕人因爲房子的問題談崩了,導致結婚失敗。這是否是一個主要原因呢?
於嘉:房子現在確實成爲阻礙很多年輕人進入婚姻的重要因素,但是具體是否是人們不婚或者推遲進入婚姻的主要原因,還需要有代表性的數據來進行實證的分析。
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些關于房子與婚姻的參考數據。在我和新加坡管理大學助理教授程成的一個研究中,我們分析了不同年代進入婚姻的群體,有多少比例是在婚前購買房屋的。我們看到,在2000-2011年進入婚姻的夫妻中,有51.48%是婚前就購買了房屋的,而在2012-2016年進入婚姻的夫妻中,有89.58%都在婚前購買了房屋。這也意味著,那些無法承擔在婚前買房的群體,可能短期內沒有辦法進入婚姻。當然,房子的問題不光體現在購買決策上,更體現夫妻雙方如何出資、如何分配房屋的産權等多個方面。
澎湃網友“從現在開始種樹”:我覺得生育率低下的原因有一個主要原因是房價太高,導致生活壓力太大,您覺得這個是正確的嗎?
於嘉:我覺得房價太高確實是抑制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房價對于生育的影響在不同群體中間可能存在很大的差異,並且具體有多大的影響還值得商榷。
首先,我國不同地區的房價差異很大,你提到的房價太高,主要可能是在一線和二線城市中,那麽對于那些房價沒有那麽高的城市,房價就不是影響他們生育意願和行爲的重要原因。
其次,房價高的壓力,可能更多的作用于還沒有擁有住房的群體。對于已經購買了房屋的群體,房價走高可能會使得他們的財産增值,並不一定會抑制他們的生育意願與行爲。
最後,如果橫向比較來看,房價可能不是造成低生育率最重要的原因。中國的很多周邊國家也面臨著低生育率的問題,以新加坡爲例,房子並不是新加坡居民面臨很大壓力的問題,公共房屋政策實行得很好,房價相比于居民收入也並不是很高,但是最近十幾年新加坡的生育率一直是在全球最低水平,2019年總和生育率只有1.14。這樣來看,低生育率可能不僅僅是高房價壓力所帶來的。
澎湃網友六月花盞:大部分獨身的都是被迫的,只有極少一部分是自願的。年輕人無力購買婚房、婚車、彩禮的情況下,如何發起裸婚運動?讓更多年輕人不因經濟而獨身。
於嘉:在目前我國確實如此,大部分獨身都是非自願的。是否有必要發起裸婚運動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人們對婚姻的經濟基礎要求越來越高,很大程度是因爲社會競爭激烈、消費主義興起和社會不平等的擴大而帶來的。而想要降低對婚姻經濟基礎的要求,其根本在于社會層面的改變,而非從道德或者其他層面對個人提出要求。
我們現在觀察到年輕人持續推遲進入婚姻的時間,一方面是不想那麽早進入家庭和爲人父母,另一方面,則是現在的年輕人需要更長的時間積累進入婚姻的經濟基礎,想要在剛出校園就完成婚姻經濟基礎的積累對很多年輕人是不現實的,所以待事業有所發展後再進入婚姻,也是一種選擇。此外,不進入婚姻並不意味著獨身,很多人可能會維持更長的戀愛或者同居時間,這樣可以部分滿足人們對于親密關系的需求。
澎湃網友西瓜可樂味:常說的婚戀友好型社會究竟怎樣算友好呢?
於嘉:關于怎麽定義婚戀友好型社會,我覺得主要體現在大衆觀念與政策支持兩方面。從觀念角度講,最主要的是大衆對多種家庭行爲都有著較高的接受度。無論是單身、同居、進入婚姻還是離婚,其實都是個人行爲,旁人不應該指責、幹預和價值判斷。從政策角度講,應該幫助個體滿足在婚戀上的意願與需求,比如對同居進行相應的法律保護,對單身群體的醫療與養老提供支持等等。
終身不婚會怎樣?不生孩子是自私嗎?
澎湃網友“子非魚啊”:有時候我們這輩人不想生孩子,在父母眼中就覺得很自私、沒責任感。兩代人之間怎麽達成一致呢?
於嘉:我覺得達成一致其實是很困難的。當下很多年輕人和父母會在婚姻、生育等家庭行爲上産生沖突,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社會經濟的變化太快了,導致家庭行爲也出現了很大的變遷,短短一代人就可能出現極大的變化。
從數據來看,在您父母那一代,不生孩子的比例是極低的,甚至不到1%,是一個非常少見的現象。他們如果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理解子女的生活,自然是不能理解的。但是從全球範圍來看,無孩(childlessness)已經並不是一個罕見的現象了,是伴隨著經濟發展、第二次人口轉變、個體主義的興起而越來越常見的現象。
在很多歐洲國家,即便您父母那一輩,即“50後”“60後”中,無孩女性的比例就已經超過了10%,在一些北歐和德語區國家甚至超過了20%。不知道拓寬一下比較的範圍,是否能讓您的父母感覺到不生育並不是一個離經叛道的行爲。
澎湃網友“改個名字還挺難的”:一輩子不結婚的話會面臨哪些困難?又會有哪些好處?
於嘉:每個人的生活軌迹都不盡相同,所以遇到的困難和可能獲得的好處都會多種多樣。我只能從研究的角度總結一些終身不婚可能面臨的困難與好處。
從困難的角度來說,晚年的生理與心理健康是一個主要的方面。以往大量基于西方的研究發現,婚姻整體對人們的健康有保護作用,尤其是在老年階段,相比于未婚的群體,有配偶的群體身體健康更好、預期壽命更長、心理狀況也更良好。
但是在不婚群體內部,可能存在很大的異質性:一是主動不婚與被動不婚,研究也發現,不婚對健康、孤獨感、生活質量等多方面的影響主要作用于被動/非自願不婚的群體,對于主動不婚的群體並沒有非常負面的影響;二是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略有差異,一些研究發現不婚對男性的負面影響大于女性,但這可能是因爲女性有更多的社交活動,緩解了不婚帶來的孤獨感等負面情緒。
此外,不婚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體的社會經濟狀況。很多研究發現,當收入、教育或財富等指標上具有同等水平時,不婚與已婚群體在精神健康、幸福感等方面的差異就消失了。
除此之外,一些困境能體現在養老與患病的照料方面。很多不婚群體雖然沒有正式進入婚姻,但可能有長期的同居伴侶或者生育過子女,但是對于不婚且沒有配偶與子女的群體而言,晚年的照料可能會成爲一個不得不面臨的現實問題。
不婚也可能帶來相對積極的一面。大量研究發現,進入婚姻和生育會對女性的職場發展有著負面影響,或是退出勞動力市場,或是抑制了收入的增長。因此,相比于已婚已育的女性,不婚不育的女性往往可能有更高的就業率、更高的收入,晚年也可能有更多的養老積蓄。
還有一些研究發現,不婚群體會有相對更廣的社交網絡,與朋友、鄰居和親戚有著更加緊密的關系,當然這一定程度上是對于配偶親密關系的某種補償。由于保持著更廣泛的社交網絡或是能夠承受孤獨的能力,所以當步入老年時,相比于喪偶老年人,不婚的老年人可以更好地應對老年生活。
澎湃網友“p_xx”:如果一輩子沒有孩子,老了以後會後悔嗎?沒有孩子會孤單嗎?
於嘉:對于無孩的人群,很多研究都在探討他們的晚年生活。確實有相當一部分人會在晚年時後悔,但大部分是因爲種種原因錯過了生育的群體,而非始終堅定不生育子女的群體。從孤獨或者生活滿意度的角度來看,無孩群體並不一定會比有孩子的群體更孤獨、或者更不快樂。
相當一部分無孩群體,在年輕時候已經做好准備,在交往與親密關系方面,他們一方面更重視與配偶關系的維系,另一方面也積極拓展自己的社交網絡,這都對老年生活的幸福感有著很大的幫助。相比于沒有孩子,從老年人生理與心理健康的角度講,沒有配偶(婚姻或者同居的配偶)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是更大的。
責任編輯:鍾煜豪 圖片編輯:樂浴峰
校對:丁曉